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持续发展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金伟良 钟小平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0-107,共8页
以结构全寿命周期为研究时域,运用结构全寿命设计的新理念,构架了工程结构全寿命设计的目标体系,并从目标体系出发,结合工程结构的特点,分析了设计中结构性能、成本、使用寿命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在综合众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工程... 以结构全寿命周期为研究时域,运用结构全寿命设计的新理念,构架了工程结构全寿命设计的目标体系,并从目标体系出发,结合工程结构的特点,分析了设计中结构性能、成本、使用寿命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在综合众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的研究框架,确定了工程结构性能指标、经济指标及时间指标在全寿命设计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提出了基于性能设计的耐久性极限状态设计新理念,并分析了性能极限状态所具有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论 结构寿命周期 结构可靠性 结构寿命周期成本 结构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修复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朱平华 金伟良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74-2179,共6页
针对耐久性设计、修复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优化,提出一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修复性评估方法.基于结构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充分考虑了结构在不同时期的耐久性变化状况、成本组成及其时间价值,采用修复费用、修复工作量、修复时间、可靠性、... 针对耐久性设计、修复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优化,提出一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修复性评估方法.基于结构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充分考虑了结构在不同时期的耐久性变化状况、成本组成及其时间价值,采用修复费用、修复工作量、修复时间、可靠性、耐久性、适修性、恢复性和环境属性8个指标,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等级划分为特修、大修1、大修2、中修1、中修2、小修1与小修2这7个模糊等级.采用模糊判断可信度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对修复性等级进行了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客观而可靠,可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修复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修复等级 模糊划分 模糊综合评判 结构寿命周期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混凝土研究主要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9
3
作者 朱平华 王欣 +1 位作者 周军 何霞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92,94,共4页
再生骨料混凝土是混凝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归属。简述了RAC研究的历史起源,从材料、构件、结构三个层次,总结了RAC研究的主要进展,认为RAC的发展趋势应是绿色高性能再生混凝土(Green High Performance Recycled Concrete,GHPRC)。给出了G... 再生骨料混凝土是混凝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归属。简述了RAC研究的历史起源,从材料、构件、结构三个层次,总结了RAC研究的主要进展,认为RAC的发展趋势应是绿色高性能再生混凝土(Green High Performance Recycled Concrete,GHPRC)。给出了GHPRC的完整定义,阐述了其绿色内涵。提出了RAC向GHPRC发展尚需解决的两个关键科学问题:其一为经济合理的高品质再生骨料生产工艺;其二是在结构全寿命周期成本(Structural Life Cycle Cost,SLCC)理念下,GHPRC基于结构性能与环境性能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绿色混凝土 结构性能 环境性能 结构寿命周期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