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既有渡槽结构安全监测系统分析与应用--以四川省东风渠灌区渡槽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白文斌 冯飒 +1 位作者 万忠海 李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8-222,共5页
近年来,早期修建的渡槽结构开始逐步进入病害多发期,渡槽结构的安全运行和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有效地掌控既有渡槽的工作状态,以四川省东风渠灌区既有渡槽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现有工程结构安全监测技术,从渡槽结构安全监测... 近年来,早期修建的渡槽结构开始逐步进入病害多发期,渡槽结构的安全运行和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有效地掌控既有渡槽的工作状态,以四川省东风渠灌区既有渡槽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现有工程结构安全监测技术,从渡槽结构安全监测内容选取、测点布设、结构安全预警与应急响应、结构安全评估与决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最终形成了一套集监测-预警-决策为一体的渡槽监督与管理体系。研究成果对国内灌区既有渡槽建立结构安全监测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槽 结构安全监测 安全预警 决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港工系船柱结构安全监测方法与实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吴俊 舒岳阶 +2 位作者 周世良 柏鲁勇 曹师宝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31-1639,共9页
现有的结构安全监测方法尚无法完全满足复杂系泊条件下系船柱结构安全监测的需要。针对系船柱结构及系缆特点,提出了标准条件系缆力的概念与指标。以此为基础,依据弹性力学原理推导了标准条件系缆力反演模型,并根据缆力方向的范围与反... 现有的结构安全监测方法尚无法完全满足复杂系泊条件下系船柱结构安全监测的需要。针对系船柱结构及系缆特点,提出了标准条件系缆力的概念与指标。以此为基础,依据弹性力学原理推导了标准条件系缆力反演模型,并根据缆力方向的范围与反演模型的应变监测点要求,研究了系船柱表面多点应变布置方案,提出了基于多点应变融合的系船柱结构受力安全监测方法。针对系船柱应变分布特点与长期监测要求,研究提出了应变均化的布拉格光纤光栅传感器表面焊接传感方案,并在1 500 kN系船柱上成功部署了5支应变传感器与1支温度传感器,开展了长时间连续监测。通过分析标准条件反演缆力与船舶实际缆力值,标准条件系缆力反演误差最大为8.1%。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与操作性,能有效实现港工既有系船柱结构的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船柱 标准条件系缆力 反演模型 结构安全监测 多点应变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少量传感器信息与人工智能的桥梁结构安全监测新方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宏伟 林逸洲 聂振华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3,共15页
分析了当前结构安全监测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提出应发展利用少量传感器信息及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安全监测新方法,来克服现有系统传感器繁多、造价昂贵、海量数据难以处理的问题。介绍了单测点信息的多维相空间方法和... 分析了当前结构安全监测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提出应发展利用少量传感器信息及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安全监测新方法,来克服现有系统传感器繁多、造价昂贵、海量数据难以处理的问题。介绍了单测点信息的多维相空间方法和单传感器信息的重构相空间方法;在基于双传感器信息的移动互相关函数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传感器信息的移动传递熵方法;阐述了基于少量传感器信息的移动主成分分析法的物理意义及其工程应用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利用单传感器方法和移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小波包能量法、二次协方差矩阵法对虎门大桥进行长达5年的安全监测。阐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结构安全监测人工智能方法及其发展概况,分析了基于结构动力学信息的深度学习方法及其巨大的应用潜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了基于少量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方法在结构安全监测应用中的发展思路。结果表明:单传感器信息的重构相空间方法更适用于实际工程;基于双传感器信息的移动互相关函数法和移动传递熵方法均能精确定位损伤;移动主成分分析法最适用于实际工程的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安全监测 传感器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DL的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系统数据报表的研究
4
作者 张晓斌 陈卫国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第7期110-112,共3页
针对传统数据报表方案数据分析灵活性低或数据错误率高等弊端,文章转化问题为多模板报表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报表定义语言的报表设计方案。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灵活性高、一体化程度高和可操作性强的优点,因而能够有效地对桥梁... 针对传统数据报表方案数据分析灵活性低或数据错误率高等弊端,文章转化问题为多模板报表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报表定义语言的报表设计方案。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灵活性高、一体化程度高和可操作性强的优点,因而能够有效地对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系统数据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安全监测系统 RDL 报表定义语言 数据报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长江大桥安全监测和状态评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9
5
作者 何旭辉 陈政清 +3 位作者 黄方林 顾建新 夏炜 徐利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8,共4页
本文简要阐述了国内外既有桥梁安全监测和状态评估研究发展概况 ,以南京长江大桥为背景 ,提出了南京桥结构安全监测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 ,目的在于建立南京长江大桥结构安全监测和状态评估系统 ,以对桥梁的结构响应和工作环境进行实时监... 本文简要阐述了国内外既有桥梁安全监测和状态评估研究发展概况 ,以南京长江大桥为背景 ,提出了南京桥结构安全监测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 ,目的在于建立南京长江大桥结构安全监测和状态评估系统 ,以对桥梁的结构响应和工作环境进行实时监测 ,并利用获取的信息分析结构的工作状态 ,评估结构的可靠性 ,为大桥的管理和维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该方案即将在南京长江大桥上实施。在征求众多专家和管理单位的意见后 ,确定南京桥监测的主要内容分为环境荷载、结构响应和重点病害等三类。结合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数据分析 ,本文重点介绍振动响应监测子系统 ,包括监测内容、测点布置、传感器及二次仪表的选型、信号分析处理方法等内容。对大型桥梁实施安全监测和状态评估的重要性、广阔应用前景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长江大桥 结构安全监测 状态评估 振动响应 桥梁 养护 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平台结构检测维修、安全评定与实时监测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6
作者 焦念友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海洋平台结构检测维修、安全评定与实时监测系统” 安全检测技术 使用寿命 国家科技进步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 被引量:46
7
作者 张伟 廖阳新 +1 位作者 蒋灵 赵挺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5-62,共8页
为减少塔式起重机事故的发生概率,顺应信息化监测技术迅速发展的行业背景,提出一套基于物联网的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首先设计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架构,结合其结构特点提出传感器布置方案。然后针对结构安全和安拆作业程序安全2... 为减少塔式起重机事故的发生概率,顺应信息化监测技术迅速发展的行业背景,提出一套基于物联网的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首先设计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架构,结合其结构特点提出传感器布置方案。然后针对结构安全和安拆作业程序安全2个方面,以国家强制性标准为依据设置监测指标、预警阈值和预警等级;最后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监控系统方案进行现场试验。研究表明:塔式起重机结构安全监测应覆盖结构应力、垂直度、风速等指标;安拆作业程序监测应覆盖顶升高度、顶升速度、套架倾角等指标;结合物联网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功能,可实时监控塔式起重机的结构和作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塔式起重机 安全监控系统 结构安全监测 程序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梁-非线性弹簧模型的盾构隧道管片环极限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曾格华 夏才初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9-117,共9页
管片环极限变形特征是盾构隧道结构设计的关键控制指标和结构安全监测的重要依据。已有的接头弯曲加载试验表明,当弯矩较大时,接头变形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针对上海地铁区间盾构隧道管片环内的无衬垫式接头,建立其力学模型并推导其... 管片环极限变形特征是盾构隧道结构设计的关键控制指标和结构安全监测的重要依据。已有的接头弯曲加载试验表明,当弯矩较大时,接头变形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针对上海地铁区间盾构隧道管片环内的无衬垫式接头,建立其力学模型并推导其变形解析式,得到一定轴压作用下接头变形非线性特征的定量化描述,将其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接头力学模型和变形解析式的工程适用性。基于非线性弹簧单元建立管片环梁-非线性弹簧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考虑外荷载及接头自身性能等因素不确定性的各工况管片环极限变形特征进行计算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盾构隧道管片环结构设计及运营期结构安全监测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极限变形特征 接头非线性变形 非线性弹簧单元 结构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