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建组合减隔震简支梁桥地震失效机理
- 1
-
-
作者
李新
江辉
陈良江
周勇政
卢文良
-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3-68,共6页
-
基金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K2022G014)。
-
文摘
为明确组合减隔震简支梁桥易损位置、损伤模式与失效机理,提升减隔震设计桥梁安全性与可恢复性,以采用回型钢阻尼器+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新建某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考虑支座剪断、阻尼器失效、支座落座三级损伤工作状态的桥梁多尺度仿真模型。选取15组原桥址区地震波,并调幅为150组强度分布在0.1g~1.0g的地震波,开展桥梁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强震作用下,减隔震桥梁的最易损位置为支座,其次为桥墩、主梁。在罕遇及以下地震作用下,支座未超过地震工作状态设计位移,桥墩基本保持弹性,但有可能发生梁间碰撞,基本符合设防要求。在峰值地面加速度超过0.9g时,主梁发生落座,桥墩进入中等损伤状态。支座横桥向峰值位移略大于纵桥向,桥墩纵桥向损伤显著高于横桥向,并且高墩损伤更为严重。减隔震桥梁支座剪断后有一定残余位移,而且会导致峰值位移放大,不利于桥梁抗震安全和震后恢复。
-
关键词
组合减隔震简支梁桥
地震作用
回型钢阻尼器+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
结构失效机理
增量动力分析
-
Keywords
composite seismic isolation simply supported beam bridge
earthquake action
recoil steel damper+double spherical seismic isolation bearing
structural failure mechanism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
分类号
U448.216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22.5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