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林层物种与结构多样性对群落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刘健 刘琪璟 +5 位作者 董淳超 石宽 钱尼澎 孙震 孟德琛 李港墩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4-76,共13页
【目的】探究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结构多样性对林木生长的调控机制,阐明两者对群落结构和动态的影响规律。【方法】以2023年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划分林层结构,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群落物种多样性... 【目的】探究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结构多样性对林木生长的调控机制,阐明两者对群落结构和动态的影响规律。【方法】以2023年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划分林层结构,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及其与群落生长指标(地上生物量、叶面积、胸高断面积、林分密度)的关系。【结果】(1)样地各物种胸径结构主要呈倒“J”型、单峰型和双峰型。(2)次林层具有最优的多样性特征(物种Shannon指数1.30,和均匀度指数0.90)。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叶面积和胸高断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1),在次林层效果最为显著。(3)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通过直接效应显著促进群落生长,而结构多样性在不同林层中对生长指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结论】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不同林层的物种及结构多样性显著影响群落的生长和生态功能。高物种多样性和适宜的结构多样性有助于提升地上生物量、叶面积和胸高断面积,提高森林群落的生产力和生态稳定性。研究结果为森林的分层经营和阔叶红松林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物种多样 结构多样 林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子山国有林场4种典型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特征
2
作者 向钦 郭秋菊 +4 位作者 艾训儒 薛卫星 王蕾 潘召龙 张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6,共9页
【目的】以金子山国有林场4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不同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差异,确定影响林分结构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为实现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天然林和杉木、柳... 【目的】以金子山国有林场4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不同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差异,确定影响林分结构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为实现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天然林和杉木、柳杉、鹅掌楸3种人工林的样地实测数据,应用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评价法对4种典型林分进行分析。【结果】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指数DFS值为0.767,结构多样性呈良好状态;柳杉林为0.578、鹅掌楸林为0.565均呈中等状态;杉木林仅为0.288,结构多样性整体呈较差状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水平和垂直空间上均有较好的表达,林分中最常见的结构单元类型为参照树周围很密集随机分布3~4种树种的绝对优势木和劣势木(W_(i)=0.5、U_(i)=0/0.75、M_(i)=0.75/1、C_(i)=1),结构单元内个体间冠层连接紧密,不同树种不同大小的个体占据各自生态位,形成了资源合理分配的格局。而3种人工林林层结构和树种组成相较之下更为单一,最常见的结构组合均为4株同种(M_(i)=1)个体的伴生,影响了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的提升。【结论】丰富的树种多样性和林层结构对该地区林分形成良好的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具有决定作用,在今后林分可持续经营管理中,应着重关注树种组成多样性和林分垂直空间复杂性的构建,将有利于林分健康稳定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空间结构多样 空间结构单元 四元分布 林层数 树种数 金子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森林结构多样性预测冠下地面温度的潜力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蕾 姚明辰 贾佳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城市森林冠层具有调控城市森林微气候的能力,但现有研究尚未阐明冠层结构对冠下地面温度的影响及其预测潜力。文章基于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UAV-LiDAR)提取哈尔滨林业示范基地的城市森林冠层结构多样性特征指标,探究单一结构多样性特征... 城市森林冠层具有调控城市森林微气候的能力,但现有研究尚未阐明冠层结构对冠下地面温度的影响及其预测潜力。文章基于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UAV-LiDAR)提取哈尔滨林业示范基地的城市森林冠层结构多样性特征指标,探究单一结构多样性特征对冠下地面温度的影响,以及结构多样性多因子组合对温度的预测潜力。结果表明:1)城市森林结构多样性的8个特征因子与冠下地面温度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其中深间隙(DG)、深间隙分数(DGF)、覆盖分数(CF)、间隙分数分布(GFP)表征了结构多样性的覆盖/开放度特征;冠层高度标准差(H_(std))、冠层高度最大值(H_(max))、95%分位点高度(ZQ_(95))表征了高度特征;垂直复杂指数(VCI)表征了异质性特征。2)城市森林冠层结构多样性的覆盖/开放度特征对冠下地面温度的响应更强(R^(2)为0.15~0.5),强于高度指标(R^(2)为0.14~0.19)以及异质性指标(R^(2)=0.14)。3)结合高度指标、覆盖/开放度指标以及异质性指标的多因子预测模型2(R^(2)=0.61,RMSE=0.51,MSE=0.26,AIC=62.74),对于冠下地面温度的预测性能更优。研究明晰了城市森林结构多样性的多因子变量及其特征组合预测冠下地面温度的潜力,为城市森林冠层结构调控内部小气候环境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UAV-LiDAR) 城市森林 冠层结构多样 冠下地面温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萌芽林结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萨日娜 廉琪 +5 位作者 胡艳波 张弓乔 卢彦磊 孙洪刚 姚甲宝 赵中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8-159,共12页
[目的]多角度分析杉木萌芽林的结构特征,为优化调整林分结构,精准提升杉木萌芽林林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的山下林场杉木萌芽林为对象,采用3参数Weibull分布拟合直径分布,用林分空间结构量化分析方法分析林分空间... [目的]多角度分析杉木萌芽林的结构特征,为优化调整林分结构,精准提升杉木萌芽林林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的山下林场杉木萌芽林为对象,采用3参数Weibull分布拟合直径分布,用林分空间结构量化分析方法分析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一元和二元分布特征、树种优势度及林分结构多样性,并用遗传绝对距离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3个林分的树种组成均为以杉木萌生株为主,混有少量阔叶树,其Shannon-Winner指数在0.933~1.039之间,Simpson多样性指数都小于0.5,说明树种多样性较低;林分直径分布呈现左偏单峰山状曲线,有向倒“J”型发展的趋势;三板桥、七里坑上坡和下坡林分的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503、0.486和0.500,均属于随机分布的范畴,林分平均混交度分别为0.345、0.404和0.409,林分整体上处于弱度混交向中度混交过渡的状态;3个林分的结构多样性指数值较低,分别为1.423、1.349和1.649,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二元分布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但混交度-大小比数二元分布变化相对复杂,规律不明显。[结论]杉木萌芽林树种组成相对简单,树种多样性和林分结构多样性低,胸高直径分布和林木分布格局初步具有天然林的特征,需要通过林分结构优化调整提升林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萌芽林 树种多样 空间结构 结构多样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杉木林林分结构多样性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莫永俊 曹小玉 +6 位作者 赵文菲 谢政锠 孙亚萍 袁达 张泽莲 吴树萍 王萌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5-756,共12页
综合评价杉木林林分结构多样性,可为提高林分结构多样性和精准制定森林经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以湖南省平江县福寿林场的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利用4株邻近木构建林分空间结构单元,选取表征林分树种组成多样性的全混交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 综合评价杉木林林分结构多样性,可为提高林分结构多样性和精准制定森林经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以湖南省平江县福寿林场的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利用4株邻近木构建林分空间结构单元,选取表征林分树种组成多样性的全混交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表征林木大小分化多样性的大小变异系数、大小分化度均值指数与交角竞争指数和表征林木空间分布多样性的角尺度、林层指数与空间密度指数等9个指标,构建林分结构多样性评价结构方程模型,并确定各指标权重,对林分结构多样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林分结构多样性评价结构方程模型的卡方自由度比值χ2/df为1.409,介于1—3之间,比较适配指数(CFI)、常规拟合指数(NFI)、增值适配指数(TLI)和拟合优度指数(GFI)的值分别为0.985、0.953、0.978和0.931,均大于0.9,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48,小于0.05,各指数的拟合效果良好,模型的适配度较好,满足研究的需要;(2)3个内生潜在变量林分树种组成多样性、林木大小分化多样性和林木空间分布多样性的权重分别为0.3518、0.3201和0.3281,对外生潜在变量林分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大致一样,Shannon-Wiener指数是影响林分树种组成多样性的关键因素,交角竞争指数是影响林木大小分化多样性的关键因素,林层指数是影响林木空间分布多样性的最重要因素;(3)研究区3个龄组杉木林林分结构多样性的综合得分分别为0.3364、0.4396和0.4588,评价等级处于Ⅱ、Ⅲ等级,林分结构多样性较低,未达到理想的状态。评价结果较客观地表征了研究区杉木林林分结构多样性的现状,表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来评价林分结构多样性是科学、可行的,可为林分结构多样性评价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林分结构多样 指标权重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文献评价的引文网络结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鲁英杰 盛立琨 张应龙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8-414,共7页
鉴于从海量文献中寻找高质量文献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文献评价指标——引文网络结构多样性。大规模数据集上的数据分析实验分析了该模型作为文献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并针对数据集引用关系存在缺失的情况提出改进模型,使之更加适用于引文... 鉴于从海量文献中寻找高质量文献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文献评价指标——引文网络结构多样性。大规模数据集上的数据分析实验分析了该模型作为文献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并针对数据集引用关系存在缺失的情况提出改进模型,使之更加适用于引文网络分析。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文献引文网络结构多样性与引用量显著线性相关,且引文网络结构多样性是影响文献发表后引用量变化趋势的重要因素。在引用量预测实验中,各结构多样性在85.8%的实验中提升了模型的预测性能,其中组合结构多样性在长期引用量预测实验中效果突出,对决定系数R2最高提升22.19%,平均提升14.55%,对均方误差MSE最高提升22.76%,平均提升17.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多样 引文网络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天然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对生产力的影响
7
作者 王海龙 郜昌建 +3 位作者 胡昱彦 徐森 陆世通 徐达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33-40,共8页
为探讨浙江省天然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等3种植被覆盖类型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对生产力的影响,以2021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用R语言分析3种植被覆盖类型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和... 为探讨浙江省天然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等3种植被覆盖类型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对生产力的影响,以2021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用R语言分析3种植被覆盖类型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选择表示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的最优指标并进行相关性检验,对环境因子与生产力的关系进行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呈显著负相关(R=-0.26,P<0.05),而结构多样性与生产力呈显著正相关(R=0.51,P<0.05);落叶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R=0.33,P<0.05;R=0.32,P<0.05)、结构多样性(R=0.51,P<0.05;R=0.47,P<0.05)与生产力均呈显著正相关,且结构多样性与生产力的相关性明显优于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相关性。此外,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天然阔叶林受到环境因子影响差异较大。在常绿阔叶林中,坡度是影响生产力最显著的因素;而在落叶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坡位是影响生产力最显著因素。研究认为,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提高,对促进天然阔叶林生产力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天然阔叶林生产力水平受环境因子影响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阔叶林 物种多样 结构多样 环境因子 生产力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林分水平结构多样性新参数及其在北京国家植物园的应用
8
作者 陈明辉 沈庆华 +4 位作者 闫帅 卢彦磊 孙猛 石青松 温黎彬 《温带林业研究》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水平空间结构多样性的新指数,首次全面评价和比较北京国家植物园内典型林分的水平空间结构多样性。【方法】描述林分水平空间结构的4个参数可以分别表达林木及其最近相邻木的格局、大小、树... 【目的】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水平空间结构多样性的新指数,首次全面评价和比较北京国家植物园内典型林分的水平空间结构多样性。【方法】描述林分水平空间结构的4个参数可以分别表达林木及其最近相邻木的格局、大小、树种和竞争等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将参数组合,则可以全面描述林分的水平结构多样性。用修正的遗传绝对距离表达林分结构单元类型的均匀性,用林分结构参数组合数与最大类型数的比值表达林分空间结构的复杂性,构造林分水平结构多样性指数(FSDN)。以北京国家植物园两个典型林分为分析对象,以同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其他人工林为比较林分,采用FSDN指数分析不同结构参数组合类型个数的多少及其占比,评价林分水平空间结构的多样性。【结果】北京国家植物园内两种典型林分虽然在林分类型、树种多少、林分密度等多个方面都有差异,但其水平结构多样性非常相似。同地区的侧柏人工林结构多样性更低,但以等级划分时,其等级和国家植物园两个林分的等级相同,均为中等。【结论】北京国家植物园典型林分类型的水平格局多样性处于中等的水平,这与中国同地区或南方地区的人工林相似。新的水平格局多样性指数由结构种类分布的均匀性和结构的复杂性两部分组成,可量化林分水平不同方面的多样性,也方便综合描述,并明确阐释多样性高低的原因,以及均匀性和复杂性的贡献程度。这将为森林经营,尤其是致力于提升和优化森林结构多样性的经营目标提供更多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国家植物园 林分空间结构 结构复杂性 结构多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百花山森林群落的结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郑景明 赵秀海 张春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1,共5页
该文采用点--四分法结合分层盖度估计方法测定了百花山几种森林群落的结构多样性,构建了结构多样性的指标,并分析比较了不同群落结构多样性差异.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林分尺度的结构多样性可以采用垂直结构复杂性指标和水平结构异质... 该文采用点--四分法结合分层盖度估计方法测定了百花山几种森林群落的结构多样性,构建了结构多样性的指标,并分析比较了不同群落结构多样性差异.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林分尺度的结构多样性可以采用垂直结构复杂性指标和水平结构异质性指标来表示.结构多样性指标和常用群落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说明,结构多样性指数与树高多样性和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显著相关,能很好地解释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不同群落的结构多样性计算结果表明,处于演替后期的辽东栎天然林比演替初期的白桦林有较高的结构多样性;不同树种的人工林结构发育速度不同,抚育往往能增大人工林水平结构异质性而减少垂直结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多样 百花山 森林 抚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周佳 周灵芝 +5 位作者 劳承英 申章佑 李艳英 胡泊 黄渝岚 韦本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01-2411,共11页
【目的】研究短期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为阐释耕作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旋耕、免耕和粉垄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的水稻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 【目的】研究短期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为阐释耕作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旋耕、免耕和粉垄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的水稻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旋耕、免耕和粉垄处理文库覆盖率均较高,分别为98.96%、98.93%和99.04%。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粉垄处理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免耕处理(P<0.05,下同)。旋耕、免耕和粉垄处理分别获得2747、2734和2813个OTUs,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样本共检测到细菌类群206个种,隶属于47门48纲85目134科217属。物种群落组成分析表明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是水稻根际土壤细菌主要优势菌群,共占比69.96%~73.51%;不同耕作处理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主要表现在菌群的相对丰度上,变形菌门、硝化螺旋菌门、浮霉菌门、放线菌门和绿菌门的相对丰度在3种耕作方式间差异显著。旋耕和免耕处理间OTU水平相似性较高。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菌群结构的差异性贡献率分别为43.15%和23.79%,细菌群落结构表现为粉垄处理受PC1影响明显、旋耕和免耕处理受PC2影响明显。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前2个排序轴共解释69.09%细菌群落变化;速效磷、碱解氮和pH是影响细菌群落的重要因子,与变形菌门、硝化螺旋菌门、浮霉菌门、放线菌门和绿菌门的群落分布显著相关。【结论】短期不同耕作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稻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不同耕作方式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细菌群落相对丰度上;土壤速效磷、碱解氮和pH是影响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的重要因素。从土壤微生物群落形成角度考虑,粉垄栽培优于旋耕和免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粉垄栽培 旋耕 免耕 土壤细菌 群落结构多样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颜喀拉块体地壳结构多样性探测 被引量:22
11
作者 嘉世旭 林吉焱 +2 位作者 郭文斌 赵楠 邱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26-2238,共13页
青藏高原内部地壳岩性的改造、岩性随深度变化及形变构造是探索研究地壳增厚、物质运动问题的关键.巴颜喀拉块体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地域广袤,通过对块体内中、东部不同区域的深地震广角反射/折射震相的综合分析,利用反射率理论地震图... 青藏高原内部地壳岩性的改造、岩性随深度变化及形变构造是探索研究地壳增厚、物质运动问题的关键.巴颜喀拉块体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地域广袤,通过对块体内中、东部不同区域的深地震广角反射/折射震相的综合分析,利用反射率理论地震图方法对不同性质震相走时及振幅特征进行细致的模拟计算,进一步研究巴颜喀拉块体内部不同区域地壳精细结构.结果显示:巴颜喀拉块体地壳厚度50~60 km、整体向西逐渐增厚,结晶地壳平均速度6.07~6.18 km·s^(-1)、岩层速度大幅降低,壳内多强反射界面结构、但不同区域差异明显;东部若尔盖盆地地壳介质速度整体低速、壳幔边界较为清晰;中部玉树一玛多段下部地壳发现约6.8 km·s^(-1)的"高速度"介质结构,壳幔边界不清、被改造为2~4 km厚的高速度梯度层,显示了巴颜喀拉块体内部地壳增厚、介质岩性结构被改造的差异性.地壳内部多组强反射、低视速度走时震相揭示了介质岩性的低速破碎、弱化蠕变以及可能的壳内解耦构造.局部地区下地壳的高视速度震相特征显示了青藏高原地壳改造增厚大背景下可能存在稳定的"原始地壳"结构残留或是与上地幔物质的浸入交流.巴颜喀拉块体内不同区域地壳增厚、岩性结构、结晶基底及壳幔边界性质被改造的多样性为深入认识青藏高原地壳形变及动力学过程带来新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颜喀拉块体 深地震测深 地壳精细结构 壳内介质低速弱化 地壳结构多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中部山区植被演变阶段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规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伟 杨小波 +2 位作者 李时兴 林明基 龙文兴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4-790,共7页
以海南中部山区的草地、灌丛、次生林和原始林为演替系列,研究植被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科属种数、总体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乔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 以海南中部山区的草地、灌丛、次生林和原始林为演替系列,研究植被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科属种数、总体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乔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及垂直结构多样性指数都显著增大;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分别与群落植物科属种数、总体alpha物种多样性指数、灌木层和乔木层物种alpha多样性指数都显著正相关。通过恢复演替,植被复杂性和质量都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多样 物种多样 植被演变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典型天然林不同演替阶段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对生产力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范秀华 张宝权 范春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共8页
【目的】深入探讨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是科学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重要前提,对森林经营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本研究以长白山3块典型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结... 【目的】深入探讨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是科学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重要前提,对森林经营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本研究以长白山3块典型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长白山次生杨桦林、次生针阔混交林和原始椴树红松林代表群落演替的早、中、晚期,分别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比较各个多样性指标与生产力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选择表示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的最优指标,进而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比较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对生产力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演替早期,物种丰富度和胸径均匀度与生产力关系最为显著,二者对生产力的影响作用近似,但作用力不强;在演替中期,物种丰富度和胸径香农指数与生产力关系最为显著,二者均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且物种多样性对生产力的作用比结构多样性更强;演替晚期,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均与生产力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长白山天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与演替阶段有关,演替中期生态位互补作用显著,通过物种多样化组合和结构优化有助于促进群落生产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 结构多样 生产力 演替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联苯复合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滕应 徐莉 +2 位作者 邹德勋 李振高 骆永明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88-1693,共6页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是指示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功能的重要传感器。采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s,PLFAs)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某POPs高风险区PCBs长期复合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是指示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功能的重要传感器。采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s,PLFAs)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某POPs高风险区PCBs长期复合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PCBs重度污染土壤中格兰氏阴性菌(16:1w9、cy17:0等)和厌氧微生物(18:1w7)的PLFAs组分含量较多,而格兰氏阳性菌(如i15:0、i17:0等)、放线菌(16:0(10Me))及真菌(18:2ω6,9)和好氧性微生物的PLFAs含量较低,表明PCBs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一结果为PCBs降解微生物资源的定向筛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污染土壤 土壤微生物 磷脂脂肪酸 群落结构多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和洞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结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解丹丹 李意德 苏志尧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72,共4页
根据样方调查数据,以空间变化、物种多样性及树木大小3个指标分析了广州从化陈和洞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结构多样性.3个样地群落组成的对比表明,25个共有种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成分,包括赤楠蒲桃Syzygium buxifolium、网脉山龙... 根据样方调查数据,以空间变化、物种多样性及树木大小3个指标分析了广州从化陈和洞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结构多样性.3个样地群落组成的对比表明,25个共有种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成分,包括赤楠蒲桃Syzygium buxifolium、网脉山龙眼Helicia reticulata、华南樟Cinnamomum austro-sinensis、硬斗石栎Lithocarpus hancei、白锥Castanopsis fabric等.上库(SK)和上库南坡(SKN)林分的丰富度差异不显著,但与上库山顶西坡(SKX)的差异显著(P<0.01),SK及SKN群落冠层的优势现象更明显,样方多度平均值均较低.SKX群落的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的变化均比SK和SKN的缓和.3个林分乔木的树高和胸径变化总趋势均为小级别的个体占多数,SKN群落树木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均明显高于其他2个样地,SK次之,SKX的最小,说明生境条件的差异对森林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群落空间异质性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多样 常绿阔叶林 陈和洞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多样化: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及启示 被引量:10
16
作者 康全礼 陈志强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现代高等教育在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等级结构、部门结构等多方面都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这些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发展趋势 教育改革 结构多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太湖表层沉积物放线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勇 沈吉 +1 位作者 王建军 张盛周 《生态科学》 CSCD 2011年第1期8-13,共6页
采用基于16S rRNA基因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方法,考察东太湖表层沉积物放线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东太湖表层沉积物中放线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较高,DGGE指纹图谱样品的平均条带数为21.5±2个,群落结构多样性(... 采用基于16S rRNA基因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方法,考察东太湖表层沉积物放线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东太湖表层沉积物中放线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较高,DGGE指纹图谱样品的平均条带数为21.5±2个,群落结构多样性(如Shannon-Wiener指数)在空间尺度上差异不明显;聚类分析表明放线菌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相邻采样位点群落结构较为相似,这可能与相邻位点沉积物理化性质类似有关。典型对应分析结果表明,东太湖表层沉积物中放线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沉积物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群落结构多样 空间分布 典型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近木的林分结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白宇 杨华 +1 位作者 温静 王全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58,共7页
【目的】林分是森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多样性指数由于其复杂性或缺乏生态相关性,不能在空间尺度进行分析,因此无法反映物种和空间结构的内部变化。【方法】以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的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为例,采用相邻格... 【目的】林分是森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多样性指数由于其复杂性或缺乏生态相关性,不能在空间尺度进行分析,因此无法反映物种和空间结构的内部变化。【方法】以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的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为例,采用相邻格子法建立了2块60 m×60 m典型样地,对描述邻近木空间单元多样性的新指数——邻近木多样性指数进行评估。【结果】(1)研究区落叶松-云冷杉林直径结构曲线呈多峰的反"J"型曲线,中小径阶林木所占比例较高,大径阶林木较少,径阶株数分布连续且较为合理。(2)落叶松-云冷杉林的物种多样性和林木直径大小多样性高,树种和径阶分布较为均匀,混交程度强,水平结构变异大,林分结构复杂。(3)按3种邻近木多样性指数(物种多样性Hs、按径阶分布的结构多样性Hdcd、按直径变化的结构多样性Sdv)的分析结果与传统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结果保持一致,对具有相似结构的林分计算时得到了接近的指数值。【结论】邻近木多样性指数可以描述林分多样性及空间结构特征,并反映物种和结构多样性的空间变化,且具有明显的生态意义,可应用于林分结构调整,为森林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木 结构多样 空间尺度 林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对中国沙棘人工林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思安 刘丹一 +5 位作者 高辉 李小婷 曹子林 郭峰 唐翠平 李根前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4,共6页
为揭示土壤水分对中国沙棘人工林分化的影响规律,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了不同坡向12年生林分的结构多样性。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按照北、西、东、南坡向依次递减,且不同坡向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种群生长量、密度与土壤含水率相关显著;... 为揭示土壤水分对中国沙棘人工林分化的影响规律,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了不同坡向12年生林分的结构多样性。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按照北、西、东、南坡向依次递减,且不同坡向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种群生长量、密度与土壤含水率相关显著;随着土壤水分的改变,种群生长、繁殖能力以及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分化、综合优势比随之改变。随着土壤含水率的降低,林分的密度逐渐变小、离散程度加大、郁闭度逐渐降低、更新速度减缓,土壤水分引起的变异占总变异的50.26%,从而形成了多样性的种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沙棘 表型分化系数 变异系数 结构多样 综合优势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施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玉焕 骆永明 杨志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126-5127,5131,共3页
[目的]探明污泥土壤施用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演变情况。[方法]采用磷脂脂肪酸图谱法(PLFA)对施污泥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土壤中提取的细菌PLFA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施用污泥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PLFA组成比例... [目的]探明污泥土壤施用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演变情况。[方法]采用磷脂脂肪酸图谱法(PLFA)对施污泥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土壤中提取的细菌PLFA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施用污泥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PLFA组成比例发生了变化,说明采用PLFA法能够检测污泥施用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结构的影响。对施污泥土壤微生物PLFA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污泥来源与处理方式均是引起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因素,这与污泥施用增加了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土壤有机碳、pH、EC等基本性质的变化有关。[结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外源污染物胁迫下环境微生物种群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微生物结构多样 磷脂脂肪酸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