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结构增强的图神经网络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芳 单万锦 王雯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5,共8页
针对图卷积网络(GCNs)在面对低同质性的图结构时性能骤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图结构增强的图神经网络方法,用于学习改善的图节点表示。首先将节点信息通过消息传播和聚合,得到节点的初始表示;然后计算节点表示的相似性度量,得到... 针对图卷积网络(GCNs)在面对低同质性的图结构时性能骤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图结构增强的图神经网络方法,用于学习改善的图节点表示。首先将节点信息通过消息传播和聚合,得到节点的初始表示;然后计算节点表示的相似性度量,得到图的同质结构;最后融合图的原始结构和同质结构进行节点的信息传递得到节点表示用于下游任务。结果表明:在6个公开的数据集上,所提算法在节点分类的多个指标上均优于对比算法,特别是在同质性较低的4个数据集上,所提算法的准确度(ACC)分数分别超过最高基准5.53%、6.87%、3.08%、4.00%,宏平均(F1)值分别超过最高基准5.75%、8.06%、6.46%、5.61%,获得了远高于基准的优越表现,表明所提方法成功改善了图数据的结构,验证了该算法对图结构优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增强 相似性度量 图卷积网络 节点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网络结构增强ZA8锌合金复合材料的切屑形貌研究
2
作者 刘阳杰 姚碧波 +1 位作者 黎振华 叶荣瑜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0,共6页
为了探究网络结构增强复合材料的切屑形貌以明确其切削加工机理,对316L网络结构增强ZA8锌合金复合材料和ZA8锌合金进行了切削试验及切削模拟仿真,分析了两者切屑形貌的异同,并着重探讨了复合材料在不同切削三要素下和不同增强体孔径下... 为了探究网络结构增强复合材料的切屑形貌以明确其切削加工机理,对316L网络结构增强ZA8锌合金复合材料和ZA8锌合金进行了切削试验及切削模拟仿真,分析了两者切屑形貌的异同,并着重探讨了复合材料在不同切削三要素下和不同增强体孔径下的切屑形貌变化。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切屑长度和结构完整性显著低于ZA8,试验结果与模拟仿真结果类似,同时随着切削速度和背吃刀量增大,复合材料切屑更容易出现条纹状碎裂和崩碎现象,进给速度对材料的影响则相反。此外,复合材料增强体孔径越小,切屑长度越短,碎裂缺陷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结构增强复合材料 ZA8锌合金 切屑形貌 切削加工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网络结构增强复合材料磨损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守仁 耿浩然 +1 位作者 张景春 王英姿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6-460,共5页
考虑网络结构增强体特殊的拓扑结构因素和弹性模量影响,利用复合材料磨损率最小化和最大化假设,建立了网络结构增强复合材料的磨损模型,同时制备了不同体积分数的Si3N4陶瓷增强Al-Mg合金复合材料,并将其磨损试验结果数据拟合到模型... 考虑网络结构增强体特殊的拓扑结构因素和弹性模量影响,利用复合材料磨损率最小化和最大化假设,建立了网络结构增强复合材料的磨损模型,同时制备了不同体积分数的Si3N4陶瓷增强Al-Mg合金复合材料,并将其磨损试验结果数据拟合到模型中.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反映复合材料增强相的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磨损率之间的数学关系,证明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率随增强相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体积分数超过45%~50%时,磨损率随增强相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该模型不同于Khmschov模型和Zum—Gahr模型,其关系不遵循线性规则.与增强体复合材料的磨损试验数据拟合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网络结构增强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具有一定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网络结构增强 磨损性能 磨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增强扩散在地震资料构造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勇 王山山 陈磊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125,共5页
为了提高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出结构增强扩散方法提高地震资料质量。将地震资料转换为地震图像,通过提取地震图像结构张量,使用双边滤波器求取梯度值,结构增强扩散方法根据地震图像纹理不连续的方向和强度信息自动判断阈... 为了提高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出结构增强扩散方法提高地震资料质量。将地震资料转换为地震图像,通过提取地震图像结构张量,使用双边滤波器求取梯度值,结构增强扩散方法根据地震图像纹理不连续的方向和强度信息自动判断阈值,实现在断点处保持不连续特征的同时,增强地震同相轴的连续性,从而提高地震图像横向分辨率和突出地震资料中的构造特征。应用结果表明,结构增强扩散处理能够提高地震图像复杂构造的显示效果,有助于提高构造解释精确度,并且能够提高计算机自动解释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结构增强扩散 各向异性扩散 双边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力煤巷结构增强型U型钢棚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盛 张易飞 申光明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8-524,共7页
针对鹤壁二矿回采巷道普通U36型钢支架难以维持巷道稳定的现状,采用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支护方案和5种结构增强型U型钢支架支护方案对半圆拱形巷道的控制效果,确定了相应的支护参数.现场应用结果证明,采用横梁和两侧纵撑的增强性U... 针对鹤壁二矿回采巷道普通U36型钢支架难以维持巷道稳定的现状,采用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支护方案和5种结构增强型U型钢支架支护方案对半圆拱形巷道的控制效果,确定了相应的支护参数.现场应用结果证明,采用横梁和两侧纵撑的增强性U型钢棚支护方案,能够提高支架的整体承载能力和有效地控制巷道的变形.此方案对于推广U型钢支架在高应力巷道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增强型U型钢支架 数值模拟 承载能力 支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织结构增强材料能量吸收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荣星 冯勋伟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131-136,共6页
回顾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能量吸收特性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研究复合材料能量吸收特性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并重点分析了针织结构复合材料冲击能量吸收的机理、特点和研究进展状况,探讨了深入理论研究针织结构增强材料能量吸收特性的方法和意义。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针织结构增强材料 能量吸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结构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文静 舒玲玲 +2 位作者 吴刚 李文戈 吴钱林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共6页
网络结构增强是一种全新的复合材料增强方式,其特征是增强相与基体在复合材料中形成各自连续且相互贯穿的三维网络结构,增强相因与之相互贯穿的基体所具有的韧性而得到增韧,基体则由于硬质网络结构增强相的骨架刚性承载作用而得到增强... 网络结构增强是一种全新的复合材料增强方式,其特征是增强相与基体在复合材料中形成各自连续且相互贯穿的三维网络结构,增强相因与之相互贯穿的基体所具有的韧性而得到增韧,基体则由于硬质网络结构增强相的骨架刚性承载作用而得到增强。主要评述了国内外网络结构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特点及组织结构,重点介绍了复合材料的力学、热学、摩擦学性能及其今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结构增强 金属基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数据的虚拟全景图的结构增强技术
8
作者 段柳瑶 王利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45-3847,共3页
在牙种植手术中,获取牙根方向和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具有重要作用,而口腔科医生常用的由X光全景机生成的全景图却无法清晰地显示这些结构。针对这个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三维CT数据生成仿X光全景图并在得到的虚拟全景图中对牙根和下颌神经... 在牙种植手术中,获取牙根方向和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具有重要作用,而口腔科医生常用的由X光全景机生成的全景图却无法清晰地显示这些结构。针对这个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三维CT数据生成仿X光全景图并在得到的虚拟全景图中对牙根和下颌神经管进行增强显示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设置合适的传递函数并引入空域信息,能够克服传统的由X光全景机得到的全景图中不能增强感兴趣结构的缺陷。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上述方法能够有效地增强牙根和下颌神经管的结构,使这些结构能够在虚拟全景图上清晰地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景图 结构增强 传递函数 体绘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面语义结构增强的对话情感诱因片段抽取
9
作者 秦鸣飞 付国宏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6-245,共10页
对话情感诱因片段抽取旨在从对话历史中抽取出诱发目标情感表达的原因片段,在情感对话系统中起到枢纽的作用。然而,已有方法抽取出的诱因片段仍存在话轮定位错误、边界识别错误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多层面语义结构增强的... 对话情感诱因片段抽取旨在从对话历史中抽取出诱发目标情感表达的原因片段,在情感对话系统中起到枢纽的作用。然而,已有方法抽取出的诱因片段仍存在话轮定位错误、边界识别错误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多层面语义结构增强的对话情感诱因片段抽取方法。该方法基于篇章层面的指代结构,增强对诱因片段所处话轮的定位;基于句子层面的句法结构,增强对诱因片段边界的识别。首先,依据预处理后的语义结构及对话内容特征表示,使用图注意力网络分别在词符级别与话轮级别构图、建模对话,并通过双仿射机制促进两种级别构图的交互与融合,从而获得结构增强的语义综合表示;然后,使用线性层抽取诱因片段。在两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基准模型相比,该模型的F1值和EM_(pos)值最高分别提升了2.42%和2.26%;同时,在F1_(pos)和EM_(pos)指标上的性能均优于其他基线模型,且该模型也能有效兼容话轮级别的对话情感诱因蕴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结构增强 对话情感 诱因片段抽取 图注意力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体系和孔隙率梯度增强结构对3D打印氧化铝多孔陶瓷的性能影响
10
作者 邹斌 全涛 +3 位作者 张广旭 王鑫锋 孙赫武 马贤骅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9,共8页
为了探究水性和油性两种材料体系及孔隙率梯度增强结构对3D打印氧化铝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使用立体光固化(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SLA)3D打印技术制备了具有不同孔密度的氧化铝多孔陶瓷样件。对比分析了两种材料体系下样件的收... 为了探究水性和油性两种材料体系及孔隙率梯度增强结构对3D打印氧化铝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使用立体光固化(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SLA)3D打印技术制备了具有不同孔密度的氧化铝多孔陶瓷样件。对比分析了两种材料体系下样件的收缩率、压缩强度和微观结构,以及孔隙率梯度增强前后样件的总孔隙率、弯曲性能和热震性能。结果表明,油性材料样件的收缩率和压缩强度高于水性材料,微观结构下油性材料样件的颗粒更为致密,而水性材料样件的颗粒呈球状,相互分离。此外,采用孔隙率梯度增强的设计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样件区域断裂现象的发生,且每种样件的弯曲强度均有12%~14%的提升,热震强度也得到14%~18%的提升。使用油性氧化铝陶瓷膏料,并合理设计孔隙率梯度增强结构,为提高氧化铝多孔陶瓷性能及适应更复杂的工业需求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光固化3D打印 氧化铝 多孔陶瓷 材料体系 孔隙率梯度增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N因果推断的结构增强漏洞检测模型
11
作者 司文 赵富成 +2 位作者 李硕 杨帅林 任家东 《燕山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309-318,共10页
针对现有漏洞检测方法基于单纯的图神经网络模型来提取图结构特征会出现信息标签与图结构直接存在分布外泛化情况从而导致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因果推断结合的结构增强漏洞检测模型。该模型将源代码视为一个线性... 针对现有漏洞检测方法基于单纯的图神经网络模型来提取图结构特征会出现信息标签与图结构直接存在分布外泛化情况从而导致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因果推断结合的结构增强漏洞检测模型。该模型将源代码视为一个线性化的令牌序列,首先基于词共现关系构建图结构,然后通过图神经网络的剩余连接将图分成因果图和混淆图,分层混淆变量,模拟因果变量与标签之间的因果性关系。最后对因果图和混淆图进行节点嵌入,实现图结构特征的增强。并在CodeXGLUE的真实基准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检测结果在准确率、精确率、F1值上比最优基线方法分别提升了3.15%、3.77%、2.57%,在漏洞检测的性能上取得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图神经网络 因果推断 结构增强 漏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蜂窝结构面外力学行为研究
12
作者 乔及森 王晨洋 +1 位作者 祝伟 陈新贵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4-230,共7页
在传统六边形蜂窝结构的基础上添加加强筋,提出了增强蜂窝结构,通过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其在准静态压缩过程中的面外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并与传统六边形蜂窝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加强筋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其面外抗压强度与吸能性,其中... 在传统六边形蜂窝结构的基础上添加加强筋,提出了增强蜂窝结构,通过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其在准静态压缩过程中的面外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并与传统六边形蜂窝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加强筋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其面外抗压强度与吸能性,其中对边强化蜂窝结构的平均压缩力最多可提高166.8%,比吸能最多可提高38.53%。增强蜂窝结构在压缩过程中的变形模式均为渐进折叠式,与传统六边形蜂窝结构相比其叠缩褶皱数量增多,变形过程更为稳定,并且具有更多的塑性应变集中区。此外,通过开展参数化研究发现,比吸能与单胞壁厚呈正相关,与单胞边长呈负相关关系。通过对增强蜂窝结构力学性能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对边强化峰窝结构是最优的强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蜂窝 面外性能 有限元分析 增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熵理论的图数据增强研究
13
作者 富坤 崔静远 +3 位作者 党兴 成晓 应世聪 李建伟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160,共12页
图数据增强是一种通过变换和扩充图结构和节点特征来增加训练数据多样性、提高图神经网络性能的技术。为了应对图数据增强面临的难以综合信息完整性、特征平滑性、图多样性和局部依赖关系的挑战,缓解图神经网络的过平滑和过拟合问题,提... 图数据增强是一种通过变换和扩充图结构和节点特征来增加训练数据多样性、提高图神经网络性能的技术。为了应对图数据增强面临的难以综合信息完整性、特征平滑性、图多样性和局部依赖关系的挑战,缓解图神经网络的过平滑和过拟合问题,提高其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热力学中的熵理论的图数据增强模型(Neighbor Replacement Based on Graph Entropy,NRGE)。首先,引入了一种新的图熵定义,用于度量数据流形平滑度;基于减少图熵损失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增强策略,用于生成更多合适的训练数据。然后,通过增强节点的采样邻居,以保证数据增强的一致性;采用随机替换节点的一阶邻居为二阶邻居的方式,增加了数据增强的多样性。最后,引入了邻居约束正则化方法,通过约束增强后的邻居之间的预测一致性来提高模型性能。消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保持三角形图案的信息结构,NRGE模型能够有效降低图熵损失,从而改善学习效果。在Cora,Citeseer和Pubmed 3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节点分类实验,相较于基准模型,NRGE模型在Cora数据集上提升了1.1%,在Citeseer数据集上提升了0.8%,在Pubmed数据集上略微降低了0.4%。结果表明,NRGE模型有效改善了图神经网络的性能,提高了其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熵 图数据增强 邻居替换 一致性和多样性 结构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孔洞增强结构的偏转角规律与剩余寿命预测
14
作者 廖雅诗 王晓川 +1 位作者 张旭辉 汪志能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44,共8页
航空航天等领域结构轻量化并降低运营成本的手段之一为设计与制造航空壁板,但其自身难以抑制裂纹扩展,导致寿命锐减,难以满足损伤容限要求,选择性增强是有效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技术。为达到提高增强结构裂纹偏转角的目的,文中提出一种人... 航空航天等领域结构轻量化并降低运营成本的手段之一为设计与制造航空壁板,但其自身难以抑制裂纹扩展,导致寿命锐减,难以满足损伤容限要求,选择性增强是有效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技术。为达到提高增强结构裂纹偏转角的目的,文中提出一种人为促进裂纹转折的方法。通过在增强板附近加孔洞,并考虑多块增强板几何参数的影响,分析不同增强结构裂纹偏转角和寿命的影响规律。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和FRANC3D进行裂纹扩展,研究孔洞和多块增强板的尺寸参数对应力集中和裂纹扩展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带孔洞和多块增强板模型可较大程度地提高裂纹偏转角,并基于正交试验法确定增强板的优化尺寸参数,即当增强板2的相对轴向距离为16%时,相对水平距离为16.67%和偏转角度为20°时,有利于增大偏转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结构 增强 孔洞 裂纹转折 剩余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增强型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抗冲击性能研究
15
作者 陈思远 陈涛 +2 位作者 王禹 杨金水 李爽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37,共7页
为提高二维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的初始刚度和强度,通过在二维结构中增加支撑连杆设计一种三维增强型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利用力法正则方程和摩尔积分推导结构的宏观泊松比解析公式,采用理论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角度设置对结构宏... 为提高二维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的初始刚度和强度,通过在二维结构中增加支撑连杆设计一种三维增强型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利用力法正则方程和摩尔积分推导结构的宏观泊松比解析公式,采用理论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角度设置对结构宏观泊松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三维增强型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在动态冲击下的力学特性,阐明不同角度设计和冲击速度等参数对结构变形机理、失效模式、平台应力和比能量吸收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三维增强型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表现出显著的负泊松效应,且结构的刚度、强度明显提高;在不同的冲击速度作用下,三维增强型双箭头负泊松比结构的平台应力和比能量吸收均随角度减小而显著增强。研究结果对航空航天和船舶工程等领域的结构抗冲击性能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双箭头结构 宏观泊松比 动态冲击 平台应力 比能量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连续网状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的设计与研究
16
作者 刘赵婷 李明骜 +2 位作者 肖树龙 陈玉勇 熊意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11-1625,共15页
本文设计并结合低能球磨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成功制备了一种具有C元素强塑化基体单元的准连续网状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组织演化和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烧结组织主要由TiAl基体单元及其界面层的准连续网... 本文设计并结合低能球磨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成功制备了一种具有C元素强塑化基体单元的准连续网状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组织演化和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烧结组织主要由TiAl基体单元及其界面层的准连续网状增强结构组成,基体单元内部为γ相和(α_(2)+γ)层片团构成的双态组织,准连续网状增强结构中增强体主要为针状和颗粒状的TiB、Ti_(2)AlC和Ti_(3)AlC相;随着B_(4)C含量增加,准连续网状增强结构的厚度和连续性增加,基体单元的连通性降低;相同B_(4)C含量条件下,随着Ti Al合金粉末粒径减小,准连续网状增强结构的厚度和连续性减小,基体单元的连通性提高;同时,准连续网状增强结构能够将TiAl基复合材料900℃的高温极限抗拉强度(UTS)和伸长率显著提高至441.0 MPa和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基复合材料 准连续网状增强结构 放电等离子烧结 组织演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体结构对复合材料工艺及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莉 毕松梅 +2 位作者 尹良舟 王东伟 李言言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4-136,共3页
为了分析增强体结构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复合工艺的影响,分别以单向玄武岩织物和平纹玄武岩织物为增强体,制备玄武岩增强复合材料。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讨论复合工艺参数对玄武岩增强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及其对两种复合... 为了分析增强体结构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复合工艺的影响,分别以单向玄武岩织物和平纹玄武岩织物为增强体,制备玄武岩增强复合材料。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讨论复合工艺参数对玄武岩增强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及其对两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平纹玄武岩复合材料拉伸性能优于单向玄武岩复合材料,而单向玄武岩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抗弯性能;增强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影响较大,对单向玄武岩复合材料弯曲性能影响较小;复合成型温度对单向玄武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较大,且成型温度升高有利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改善;成型压力增大有利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增强;适当延长冷却时间有利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增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电场增强结构的荷电多股射流稳定雾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霍元平 马登辉 +1 位作者 张聪 王军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62-1770,共9页
为突破静电雾化的高流量稳定雾化瓶颈,通过构建带侧沟槽的多棱柱电场增强结构喷嘴,探讨了其大流量下静电雾化多股射流的雾化稳定性,获得了随流量变化的多股射流稳定雾化的电压区间及雾滴粒度的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喷嘴抑制了液... 为突破静电雾化的高流量稳定雾化瓶颈,通过构建带侧沟槽的多棱柱电场增强结构喷嘴,探讨了其大流量下静电雾化多股射流的雾化稳定性,获得了随流量变化的多股射流稳定雾化的电压区间及雾滴粒度的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喷嘴抑制了液滴倒吸和液面波动,消除了多股射流的周期性失稳,稳定雾化流量较平口光滑喷嘴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以上;随着流量的成倍增加,多股射流可在一个较宽的电压区间实现稳定雾化,雾滴的单分性先降低后逐步提升,平均粒径表现为非线性的增长,且雾化液滴的尺度得到了有效控制。此外,通过雾化微电流的动态监测,进一步验证新型结构喷嘴更容易保持多股射流的稳定运行,有利于静电雾化技术多领域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雾化 电场增强结构 多股射流 雾化电流 稳定电压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蜂窝结构面内力学行为 被引量:1
19
作者 乔及森 祝伟 +1 位作者 王磊 王晨洋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1-140,共10页
为了提高蜂窝结构的面内吸能性和承载能力,通过在铝蜂窝孔中添加不同类型的加强筋板,设计了6种增强蜂窝结构。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在相同相对密度、面内不同方向加载和不同冲击速度下,增强蜂窝结构的动态响应和能... 为了提高蜂窝结构的面内吸能性和承载能力,通过在铝蜂窝孔中添加不同类型的加强筋板,设计了6种增强蜂窝结构。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在相同相对密度、面内不同方向加载和不同冲击速度下,增强蜂窝结构的动态响应和能量吸收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增强蜂窝结构可以在低速冲击下表现出传统蜂窝结构高速冲击下的逐层压溃现象,使蜂窝材料获得更高的平台应力。增强结构对蜂窝材料面内强化效果显著不同,加强筋板结构可以使蜂窝结构获得更好的吸能性,与传统蜂窝相比,特别是低速冲击状态下,增强蜂窝结构相较于同等质量下的均匀蜂窝结构,比吸能最高可以提升54.42%,表明加强筋板结构可以有效提升蜂窝的抗冲击性能和能量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结构 面内性能 有限元计算 增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体结构对炭/炭出口锥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晓虎 李贺军 +1 位作者 郝志彪 崔红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58-1361,1414,共5页
研究了三种增强体结构,即炭布叠层增强骨架(P型结构)、原位针刺骨架(N型结构)、整体编织骨架(W型结构),以及增强结构对炭/炭复合材料(C/C)出口锥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增强结构C/C材料比热相近,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增强结构的各向... 研究了三种增强体结构,即炭布叠层增强骨架(P型结构)、原位针刺骨架(N型结构)、整体编织骨架(W型结构),以及增强结构对炭/炭复合材料(C/C)出口锥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增强结构C/C材料比热相近,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增强结构的各向异性对材料导热率影响明显,X-Y向的导热率均大于Z向,P-C/C面内和径向导热率相差10倍以上;N-C/C在两个方向导热率差别最小,各向异性度明显降低;W-C/C在两个方向导热率差别也较明显,径向导热率比P-C/C高,但低于N-C/C;热膨胀系数随增强结构不同呈显著各向异性,Z向和XY向热膨胀系数的比值(ZCTE/XYCTE)可表征C/C材料热膨胀性能的各向异性程度,P-C/C两个方向差异最大,W-C/C次之,N-C/C最小;随测试温度升高,N-C/C、W-C/C的ZCTE/XYCTE比值逐渐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炭材料 出口锥 增强结构 热性能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