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宝峰 樊圆 +2 位作者 温瑞智 公茂盛 谢礼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66,共10页
在16WCEE上,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的重要性再次引起重视。本文阐述了建筑结构台阵对于结构抗震设计的意义,分析了结构台阵在美国、日本及我国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台阵的布设原则,给出了相关建议,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论和... 在16WCEE上,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的重要性再次引起重视。本文阐述了建筑结构台阵对于结构抗震设计的意义,分析了结构台阵在美国、日本及我国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台阵的布设原则,给出了相关建议,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论和建议如下:(1)建议地震年损失率可作为国家防震减灾规划中用于代表性建筑结构选择的首要依据;(2)建筑结构台阵的布设需考虑基本原则、结构动力分析、振动台试验和实际震害;(3)为了研究建筑结构在经历地震前后的动态特性及其响应,需要对于结构进行脉动测试;(4)建筑结构台阵的未来发展具有高度智能化、精细化、低成本化、多功能化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 结构抗震 布设原则 智能化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地震反应在小波基下的动力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肖梅玲 高春涛 叶燎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1期27-33,共7页
本义用Meyer小波作为地震地面运动非平稳过程的小波基,推导出线性多自由度在此小波基下的瞬时功率密度谱,由此求出结构动力可靠度时程,实例表明:这种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关键词 小波变换 Meyer小波基 瞬时功率谱 结构地震反应 抗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MS地震烈度仪在结构地震反应观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泉 李继龙 +3 位作者 陶冬旺 马强 解全才 杨剑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1-188,共8页
工程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获取常时和震时结构反应记录,是工程结构健康诊断和震害评估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2019年,云南大理建设了一个由8个地震烈度仪测点组成的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每台烈度仪内置一个3分向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 工程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获取常时和震时结构反应记录,是工程结构健康诊断和震害评估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2019年,云南大理建设了一个由8个地震烈度仪测点组成的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每台烈度仪内置一个3分向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加速度计。通过标准振动台检测,确定台阵配备的烈度仪的幅频响应特性曲线和线性度误差符合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该台阵于2021年5月获得了大理漾濞地震序列的多次结构地震反应记录,本文选取其中3次M_(S)3.0~M_(S)3.2级地震,分析了观测记录的加速度时程、傅里叶幅值谱和信噪比等数据,由结果可知:该台阵可较好地记录幅值≥0.5 cm/s^(2)、频带1.0~39.0Hz的振动信号,对于近场小震具有一定的监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漾濞地震 结构地震反应观测 地震烈度仪 标准振动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持时对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公茂盛 左占宣 +1 位作者 赵一男 贾佳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2-153,共12页
地震动工程特性由幅值、频谱与持时三大要素决定,三个要素共同决定了地震动对工程结构破坏作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与评估等应全面考虑三个要素综合影响。目前来看:关于幅值及频谱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抗震设计与评估,但关于地... 地震动工程特性由幅值、频谱与持时三大要素决定,三个要素共同决定了地震动对工程结构破坏作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与评估等应全面考虑三个要素综合影响。目前来看:关于幅值及频谱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抗震设计与评估,但关于地震动持时这一要素,国内外至今尚无明确的考虑方式和相应设计与评估技术,或考虑相对笼统。部分规范仅在结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方面做出了简单规定,尤其是用于确定地震荷载的抗震设计谱,几乎没有反映地震动持时对结构的影响,这远远不能满足性态及韧性等先进抗震方法对地震动作用的迫切需求。因此,关于地震动持时特性及其对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影响的研究,近期成为一个热门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回顾和评述了地震动持时对工程结构地震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地震动持时研究进行了展望,可供分析地震动工程特性及其对结构的影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震动特性 地震动持时 结构地震反应 地震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地震反应控制参数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晓锋 胡世德 余钱华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1期9-12,共4页
在结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调谐质量阻尼器的最优参数设计,分析了阻尼器设计参数偏离其最优值时对控制效果的失调效应,并用算例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用于地震反应控制的可行性。
关键词 调谐质量阻尼器 最优参数 失调效应 结构地震反应控制 TMD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按设计反应谱计算结构地震反应的建设 被引量:1
6
作者 吴鸿庆 杨文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16-23,共8页
本文对我国现行抗震规范中结构地震反应的计算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对按设计反应谱计算过程的详细分析表明:所建议的直接确定结构位移的公式,避免了由地震力求解位移反应的过程,因而可节约大量计算工作量。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表明,所建... 本文对我国现行抗震规范中结构地震反应的计算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对按设计反应谱计算过程的详细分析表明:所建议的直接确定结构位移的公式,避免了由地震力求解位移反应的过程,因而可节约大量计算工作量。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表明,所建议的方法十分简便,其结果与规范方法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反应 结构地震反应 现行抗震规范 位移反应 振型 结构位移 地震 基底剪力 反应谱理论 自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积分算法的结构地震反应计算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庄海洋 陈国兴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4-17,32,共5页
对于结构地震反应的计算问题,数值计算方法的使用非常重要,根据钟万勰提出的精细积分算法思想,对基于精细积分算法的结构地震反应计算方法进行了严密的推导并对它作了一些改进,给出了地震运动作用下计算结构速度和加速度反应的显式递推... 对于结构地震反应的计算问题,数值计算方法的使用非常重要,根据钟万勰提出的精细积分算法思想,对基于精细积分算法的结构地震反应计算方法进行了严密的推导并对它作了一些改进,给出了地震运动作用下计算结构速度和加速度反应的显式递推公式,对其进行了编程实现,以一个简单的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为例,与常用的Wilson-θ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精细积分算法在结构地震反应计算中的可行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地震反应 精细积分格式 数值方法 结构动力学 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地震反应仿真研究进展
8
作者 姬淑艳 李英民 赵轩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2-136,共5页
总结了利用神经网络进行结构地震反应仿真的研究进展,针对线性结构地震仿真的网络模型选择、网络结构确定及仿真精度控制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指出了非线性结构地震反应仿真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向。
关键词 结构地震反应 仿真 神经网络 线性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砾石垫层上部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邹颖娴 王社良 +1 位作者 甄洪闪 吕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6-250,共5页
砂砾石垫层属于取材方便、性能良好、造价低、应用广泛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多年对砂砾石垫层现场实验数据的积累,砂砾石垫层不仅可以很好的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还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减震作用.应用有限元计算的方法研究砂砾石垫层对上部结... 砂砾石垫层属于取材方便、性能良好、造价低、应用广泛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多年对砂砾石垫层现场实验数据的积累,砂砾石垫层不仅可以很好的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还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减震作用.应用有限元计算的方法研究砂砾石垫层对上部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选取2个计算模型,分别是钢筋混凝土烟囱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用时程分析法对两个模型考虑垫层和不考虑垫层的地震反应进行计算,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考虑砂砾石垫层后,结构底层的侧向刚度有所减小,在地震作用下,垫层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滑移减震的作用,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和位移反应均有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程分析法 砂砾石垫层 上部结构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地震反应的几种解答的相互关系矢量图
10
作者 王前信 屈铁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5-50,共6页
本文将几种地震反应解答──主上界解、次上界解、无贡献的零解答、主模解、次模解、三模解、拟静解以及准主、次上界解都用矢量表示如平面和立体图中,清楚显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正交关系,大小关系及和差关系。
关键词 结构地震反应 相互关系 矢量图 地震工程
全文增补中
底部矩形柱上部异形柱框架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郑汉兵 曹万林 +2 位作者 宋文勇 黄选明 张宏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3年第2期116-121,共6页
对底部矩形柱上部异形柱框架结构以及纯异形柱框架结构进行了时程地震反应分析。并对二者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不同底层层高和不同底层矩形柱配筋率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底部矩形柱上部异形柱框架比纯异形柱框... 对底部矩形柱上部异形柱框架结构以及纯异形柱框架结构进行了时程地震反应分析。并对二者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不同底层层高和不同底层矩形柱配筋率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底部矩形柱上部异形柱框架比纯异形柱框架结构底层位移明显减小,各层层间位移分布均匀,对抗震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柱 异形柱 框架结构 时程地震反应分析 层高 配筋率 结构地震反应 弹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局部场地效应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EMFEM耦合模拟方法
12
作者 于彦彦 刘梦娇 丁海平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32-1445,共14页
考虑局部场地影响的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中,合理有效的地震动输入非常关键.基于分区计算思想,发展了一种谱元和有限元耦合的两步模拟方法.首先,采用谱元法(SEM)结合多次透射公式(MTF),模拟平面波入射下仅含局部场地模型内部缩减计算域边界... 考虑局部场地影响的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中,合理有效的地震动输入非常关键.基于分区计算思想,发展了一种谱元和有限元耦合的两步模拟方法.首先,采用谱元法(SEM)结合多次透射公式(MTF),模拟平面波入射下仅含局部场地模型内部缩减计算域边界区节点的位移时程.结合谱元法的特点此时可采用只需满足背景场地模型模拟精度要求的相对粗略的网格.其次,将上述位移时程直接施加于土-结构计算域的边界区节点完成地震动输入,采用有限元法(FEM)模拟土-结构系统的动力反应.此时可对结构域采用精细化网格建模,并基于MTF实现结构引起的外行散射波的吸收.相比传统域分解法(DRM),方法省去了地震动输入所需的人工边界处等效节点力的计算而直接实现位移时程输入,且对不同属性介质可采用相同的计算式而无需修改.基于均匀半空间模型、盆地场地模型和地表局部凹陷模型采用整体方法解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度和有效性,同时讨论了子区域选取形状及多次透射公式阶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最后通过考虑盆地效应与否时地铁车站模型和地上框架结构模型在时域和频域内地震动反应的对比,验证了进行结构地震反应模拟时考虑局部场地影响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场地效应 结构地震反应 谱元法 有限元法 多次透射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结构系统地震输入模式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10
13
作者 楼梦麟 李强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5,共5页
通过具有不同自振频率的单自由度系统地震响应的数值计算,讨论了基于运动学和动力学关系所形成的不同地震动时程输入模式对计算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不同地震输入模式对计算结构地震响应是有较大的影响,要慎重应用地震位... 通过具有不同自振频率的单自由度系统地震响应的数值计算,讨论了基于运动学和动力学关系所形成的不同地震动时程输入模式对计算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不同地震输入模式对计算结构地震响应是有较大的影响,要慎重应用地震位移输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输入模式 结构地震反应 动力学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叶燎原 肖梅玲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1年第2期14-17,共4页
从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地震地面运动的小波模型,以具有时频特性的小波基来表示,并用于多自由度的地震反应分析,导出了相应的公式。实例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小波模型 地震地面运动 地震反应分析 谐波小波 结构地震反应 时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然偏心引起的结构地震扭转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畅 邹银生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6年第3期12-14,20,共4页
本文对均匀对称结构进行了偶然偏心下的静力和动力分析,得到偶然偏心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偶然偏心会增大结构地震反应,而增大效应与结构平面形状b/r和扭转刚度的相对大小Ω有密切关系。规范定义的边榀增大系数,对比动力和静力分... 本文对均匀对称结构进行了偶然偏心下的静力和动力分析,得到偶然偏心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偶然偏心会增大结构地震反应,而增大效应与结构平面形状b/r和扭转刚度的相对大小Ω有密切关系。规范定义的边榀增大系数,对比动力和静力分析的结果,有可能低估结构的实际反应。对此,本文从静动力分析的包络线出发,提出了考虑偶然偏心的边榀增大系数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地震反应 偶然偏心 增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基础隔震体系地震反应特征与隔震层参数的优选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爱群 毛利军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5年第2期27-31,共5页
本文在大量工程算例仿真分析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典型并联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一般特征,探讨了并联基础隔震体系隔震层参数的合理选择问题。研究表明,在一定限度内,增加隔震层回复刚度几乎不会改变上部结构的最大层间剪力,但... 本文在大量工程算例仿真分析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典型并联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一般特征,探讨了并联基础隔震体系隔震层参数的合理选择问题。研究表明,在一定限度内,增加隔震层回复刚度几乎不会改变上部结构的最大层间剪力,但对隔震层最大滑移位移和残留位移却有非常显著的限制作用,隔震层回复刚度的参与不改变结构地震反应的频谱特性。为限制隔震层位移,在保证不增大上部结构最大层间剪力的前提下,应尽量增加隔震层回复刚度;隔震层屈服剪力的取值则需兼顾隔震效果与隔震层滑移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体系 反应特征 并联 结构地震反应 优选 层间剪力 上部结构 隔震层位移 复刚度 仿真分析 基础隔震 选择问题 限制作用 频谱特性 隔震效果 滑移 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土-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的大跨桥梁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谷音 林颖清 黄志杨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4-93,共10页
为了研究地震动作用下动水压力对深水桥梁的影响,基于局部动力人工边界、流体边界及流固耦合理论方法建立了水-土-单桩整体模型,通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反应分析,同简化的Morison方程法模拟方式及无水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考虑... 为了研究地震动作用下动水压力对深水桥梁的影响,基于局部动力人工边界、流体边界及流固耦合理论方法建立了水-土-单桩整体模型,通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反应分析,同简化的Morison方程法模拟方式及无水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考虑桩土作用前提下工程简化方法和考虑流固耦合的整体方法的差异,以及桩土作用下动水压力对单桩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某跨海大跨连续刚构桥为背景,首次建立了水-土-桥梁系统的整体动力有限元模型,研究水-土-桥梁系统的地震动力反应,分析了桥梁各构件的内力幅值和分布规律,并与未考虑动水作用下的桥梁结构进行对比,分析了动水压力对深水桥梁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动水作用受地震波频率影响较大,但规律相近,相同外部环境下,由于上部结构和桩土相互作用的不同,动水压力对单桩的影响大于大跨桥梁桩基础的影响。对于大跨桥梁,动水作用对处于水中桩基础的影响较大,水中部分的桩基础内力增幅最大,对水位以上的桥墩影响稍小,考虑动水作用后主梁轴力增加,弯矩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地震反应 动水压力 水-土动力相互作用 流固耦合 粘弹性人工边界单元 流体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地震控制的设防目标和基本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久建 白雨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5年第3期30-34,19,共6页
为了有效地减少地震灾害,结构控制理论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得到应用。本文提出,包括控制结构在内的各种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可分为三类,对于不同的抗震设防目标,结构的抗震设计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另外本文介绍了计算结构地震反应的多反应... 为了有效地减少地震灾害,结构控制理论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得到应用。本文提出,包括控制结构在内的各种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可分为三类,对于不同的抗震设防目标,结构的抗震设计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另外本文介绍了计算结构地震反应的多反应谱方法,还进一步提出了结构设计的一些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防目标 设计方法 地震控制 结构地震反应 反应谱方法 地震灾害 控制理论 控制结构 设计阶段 结构设计 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函数的地震动反应谱拟合方法 被引量:32
19
作者 张郁山 赵凤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81,共12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小波函数的地震动反应谱拟合方法,该方法通过调整给定地震动加速度时程,使其反应谱以一定精度拟合目标谱。首先,构造一种用于校正的增量加速度小波函数,该函数具有两个特点:①在反应谱的某个固定控制周期点处,对该函...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小波函数的地震动反应谱拟合方法,该方法通过调整给定地震动加速度时程,使其反应谱以一定精度拟合目标谱。首先,构造一种用于校正的增量加速度小波函数,该函数具有两个特点:①在反应谱的某个固定控制周期点处,对该函数进行时移和线性调幅处理后,将其叠加在初始地震动时程上,所得地震动时程在该控制周期点处的反应谱值与目标值精确相等;②由该函数积分得到的增量速度和增量位移曲线不出现基线漂移,从而保证将其叠加在初始地震动上不会产生附加的基线漂移。其次,基于该小波函数,提出迭代调整方法,以消除反应谱不同控制周期点之间的耦合效应,实现对整个目标谱的拟合。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合成的地震动时程不仅能够以较高的精度拟合目标谱,而且能够保留初始天然地震动的基本特征,从而能够确保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结果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此外,该方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能够通过有限几步迭代调整实现较高的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结构地震反应 反应 时程分析 地震动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主动TMD制振装置的高层建筑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敏政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0-50,共11页
在高层建筑顶部设置谐调质量制振装置(简称TMD,Tuned Mass Damper),由利卡提闭合环路对结构地震反应作主动控制。本文就这一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多种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在弹性和非弹性状态下制振装置的效能作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地震反应分析 TMD 高层建筑 结构地震反应 动控制 地震荷载作用 结构反应 位移反应 下制 弦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