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含式复合物X@(HAlNH)_(12)(X=Be,Mg,Ca,Zn,Al^+,Ga^+)的结构和稳定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彩云 崔丽亚 武海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5-410,共6页
在研究闭式多面体(HAlNH)12簇合物几何构型及稳定性的基础上,用DFT的B3LYP方法在6-31G(d)的水平上,对其内含式复合物X@(HAlNH)12(X=Be,Mg,Ca,Zn,Al+,Ga+)进行了构型优化和能量计算,并讨论了稳定结构的几何构型、自然键轨道(NBO)、振动... 在研究闭式多面体(HAlNH)12簇合物几何构型及稳定性的基础上,用DFT的B3LYP方法在6-31G(d)的水平上,对其内含式复合物X@(HAlNH)12(X=Be,Mg,Ca,Zn,Al+,Ga+)进行了构型优化和能量计算,并讨论了稳定结构的几何构型、自然键轨道(NBO)、振动频率、能量参数及NMR数据与结构的关系.用Gaussian03的QST3方法确定了客体X通过笼面6-元环的迁移过渡态(TS)结构,并用IRC方法对所得TS结构进行了验证.最后得到内含式复合物X@(HAlNH)12结构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的稳定性信息,其中复合物Ga+@(HAlNH)12的结构相对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和稳定性 包含能 变构能 核独立化学位移 迁移过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电解质中碱金属阳离子对Al—O—F复合离子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泽勋 蒿鹏程 +3 位作者 陈长科 陈润东 张林威 吕晓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707-720,共14页
铝电解质中复杂复合离子的结构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熔体的性质,进而影响铝电解过程及其技术经济指标。为此,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碱金属阳离子对Al—O—F复合离子([Al_(2)OF_(6)]^(2-)和[Al_(2)O_(2)F_(4)]^(2-))的结构和稳定性的影... 铝电解质中复杂复合离子的结构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熔体的性质,进而影响铝电解过程及其技术经济指标。为此,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碱金属阳离子对Al—O—F复合离子([Al_(2)OF_(6)]^(2-)和[Al_(2)O_(2)F_(4)]^(2-))的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其结构特征、电荷布居、拉曼光谱、阳离子结合自由能和态密度。研究表明,对于孤立的Al—O—F复合离子体系,[Al_(2)OF_(6)]^(2-)复合离子的稳定性大于[Al_(2)O_(2)F_(4)]^(2-)复合离子;当加入碱金属阳离子后,较大尺寸的碱金属阳离子会增强[Al_(2)OF_(6)]^(2-)和[Al_(2)O_(2)F_(4)]^(2-)复合离子的稳定性,这说明Al—O—F复合离子容易生成并长期存在于冰晶石熔盐电解质中,并遵循K_(3)AlF_(6)>Na_(3)AlF_(6)>Li_(3)AlF_(6)的顺序。从电子密度差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Al原子和碱金属阳离子的部分电荷消失后聚集到O和F原子周围。本文计算的Al—O—F复合离子的拉曼频率和文献值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F复合离子 密度泛函理论 碱金属阳离子 铝电解质 结构和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和Pb单掺杂Al_4小团簇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斯萌 贺海鹏 丁益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39-2745,共7页
在CCSD(T)/aug-cc-pVTZ&CEP-121G//B3LYP/6-311+G(d)&LANL2DZ水平上,研究了由更高周期的Sn和Pb单掺杂Al4团簇形成的五原子含铝体系XAl4(X=Sn,Pb),确定了体系的低能异构体,分析了关键异构体的结构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与SiAl4... 在CCSD(T)/aug-cc-pVTZ&CEP-121G//B3LYP/6-311+G(d)&LANL2DZ水平上,研究了由更高周期的Sn和Pb单掺杂Al4团簇形成的五原子含铝体系XAl4(X=Sn,Pb),确定了体系的低能异构体,分析了关键异构体的结构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与SiAl4及GeAl4的基态平面四配位Si/Ge结构所不同,等价电子的SnAl4和PbAl4体系的基态结构不是平面四配位Sn/Pb,而是平面四配位Al,其中杂原子Sn/Pb采取二配位方式,此外,Sn/Pb采取三配位方式的非平面结构的稳定性也要优于平面四配位Sn/Pb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单点能计算 SnAl4 PbAl4 平面四配位 结构和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在Li掺杂Al_(6)Si^(+)上吸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秦彦军 杨慧慧 +4 位作者 金发成 陈国平 李萍 尹伟 万星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64,共7页
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6-31G(d,p)和组态相互作用的QCISD/6-31G(d,p)研究了Al_(6)Si^(+)和Al_(6)SiLi^(+)团簇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及其对H_(2)分子的吸附,两种不同方法计算的H_(2)分子在团簇上的吸附能非常一致.H_(2)分子在Al_(6)Si... 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6-31G(d,p)和组态相互作用的QCISD/6-31G(d,p)研究了Al_(6)Si^(+)和Al_(6)SiLi^(+)团簇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及其对H_(2)分子的吸附,两种不同方法计算的H_(2)分子在团簇上的吸附能非常一致.H_(2)分子在Al_(6)Si^(+)团簇上的吸附能仅为-0.018 eV,Al_(6)Si^(+)团簇中掺杂Li原子可以明显增强其对H_(2)分子的吸附.Al_(6)SiLi^(+)团簇吸附一个H_(2)分子的吸附能可以达到-0.157 eV,吸附五个H_(2)分子的平均吸附能为-0.088 eV.态密度(DOS)和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分析表明,电荷从Li原子向Si原子转移,H_(2)分子在带正电的Li离子产生的电场中发生极化,从而在静电相互作用下吸附在Li原子周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Al_(6)SiLi^(+)团簇 几何结构和稳定性 电子结构 H_(2)分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策略
5
作者 王明旭 《林业与生态》 1999年第1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监测 可持续控制 森林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天然林 人工林 结构和稳定性 有害生物 微生物农药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