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寒地区高速铁路多跨简支梁桥下部结构变位试验研究
1
作者 潘龙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1-44,共4页
对一座严寒地区高速铁路多跨简支梁桥在一个完整冻融循环周期的变位情况进行了定期测试和实时监测,分析了桥梁下部结构横向、纵向变位随季节性冻融循环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墩顶变位是由桥墩基础两侧含水率差异导致的,墩顶横向、... 对一座严寒地区高速铁路多跨简支梁桥在一个完整冻融循环周期的变位情况进行了定期测试和实时监测,分析了桥梁下部结构横向、纵向变位随季节性冻融循环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墩顶变位是由桥墩基础两侧含水率差异导致的,墩顶横向、纵向变位在冻融阶段内均表现出单向发展趋势,并于融化回落后期恢复至变位初始值附近,且土体冻结发展期及融化初期是墩顶变位发展及变化的主要时期;在墩高不大于20 m的情况下,墩顶横向、纵向变位幅值一般不会超过1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简支梁桥 试验研究 冻融循环 下部结构变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变位索网结构体系索力识别方法及FAST工程应用
2
作者 付兴 孙思源 +3 位作者 李宏男 李庆伟 李辉 任亮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3,共9页
为准确识别FAST索网结构体系的拉索索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变弹性边界支承的拉索索力识别方法。建立了拉索等效单自由度模型,推导了理想铰接与弹性边界支承下拉索频率间的数学表达式,通过拉索中点、两端点的第一阶振型值对第一阶频率进... 为准确识别FAST索网结构体系的拉索索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变弹性边界支承的拉索索力识别方法。建立了拉索等效单自由度模型,推导了理想铰接与弹性边界支承下拉索频率间的数学表达式,通过拉索中点、两端点的第一阶振型值对第一阶频率进行修正,进而提出了基于弦振动理论的主动变位索网结构体系索力识别方法;对单根拉索开展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并开展了参数分析;通过数值仿真及现场实测对FAST索网结构进行索力识别,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工程适用性。结果表明:数值仿真的索力识别相对误差在1%以内,现场实测的索力识别相对误差小于5%。该方法考虑了拉索的复杂边界条件,可避免求解未知边界约束刚度,拓展了传统弦振动理论的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索网结构体系 弹性边界支承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 索力识别 频率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rtz理论的泥石流大块石冲击力修正计算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剑 王全才 +1 位作者 陈颖骐 李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4-129,共6页
为合理确定泥石流块石对构筑物的冲击力,以Hertz接触理论和结构力学为基础,建立泥石流大块石对桥梁的冲击模型,量化冲击系统中对象的材料特性、相对尺寸大小及结构变位对冲击力的影响,导出泥石流大块石冲击力修正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材... 为合理确定泥石流块石对构筑物的冲击力,以Hertz接触理论和结构力学为基础,建立泥石流大块石对桥梁的冲击模型,量化冲击系统中对象的材料特性、相对尺寸大小及结构变位对冲击力的影响,导出泥石流大块石冲击力修正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材料修正系数在0.20~0.45之间,其值与材料屈服强度Y成正比,与冲击系统的等效模量E呈反相关关系;球径比修正系数随构筑物尺寸的增大先迅速增大而后平稳增长;结构变位修正系数受墩顶约束及冲击位置双重影响.将提出的计算方法应用于登基沟泥石流大块石对桥墩的冲击力计算,结果仅为Hertz弹性碰撞理论的6.7%,冲击力-冲击速度关系曲线平缓,与工程实践估值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大块石冲击力 Hertz接触力学 结构变位 修正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activator on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alkali-activated slag-fly ash pastes 被引量:7
4
作者 YUAN Qiang HUANG Yan-ling +2 位作者 HUANG Ting-jie YAO Hao WU Qi-h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282-295,共14页
The time-dependent rheological behaviors of alkali-activated cement(AAC)are expected to be precisely controlled,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engineering practices.In this paper,the effects of activator,... The time-dependent rheological behaviors of alkali-activated cement(AAC)are expected to be precisely controlled,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engineering practices.In this paper,the effects of activator,including the Na_(2)O concentration and SiO_(2)/Na_(2)O(S/N)molar ratio,on the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alkali-activated slag fly ash pastes were investigated.The small amplitude oscillatory shear(SAOS)and shear test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structural build-up and flowability of pastes.Besides,zeta potential measurement,calorimetric test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were carried out to reveal the physico-chemical mechanisms behind the rheological evolution of fresh pastes.It was found that high Na_(2)O concentration and low S/N molar ratio improved the flowability and structural build-up rate of paste.Moreover,the structural build-up of alkali-activated slag-fly ash pastes consists of two stages,which is controlled by the dissolution of solid reactants and formation of C-(A)-S-H gels,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ali-activated slag-fly ash ACTIVATOR zeta potential RHEOLOGY structural build-u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