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空低温蒸煮罗非鱼片冻藏期间品质与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辰晏 廖添洪 +1 位作者 吉宏武 张迪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8-55,共8页
为探究真空低温蒸煮(sous-vide,SV)罗非鱼片在冻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将常压高温蒸煮处理(TH)罗非鱼片作为对照组,以水分含量、质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值、pH、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和三级结... 为探究真空低温蒸煮(sous-vide,SV)罗非鱼片在冻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将常压高温蒸煮处理(TH)罗非鱼片作为对照组,以水分含量、质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值、pH、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等为指标,分析在-18℃冻藏120 d对真空低温蒸煮罗非鱼片品质特性和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藏120 d后,SV组罗非鱼片的水分含量损失2.26%,低于TH组的3.61%;与TH组相比,SV组的罗非鱼片在冻藏过程中一直维持着优于TH组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TH组的菌落总数、TVB-N、pH和硫代巴比妥酸值都显著高于SV组(P<0.05)。肌原纤维蛋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冻藏过程中,SV组的总巯基含量、二级结构的α-螺旋比例与内源荧光强度都高于TH组,冻藏120 d后表面疏水性的升高较TH组低9.31%。综上所述,冻藏时间的延长会加剧罗非鱼片品质的劣变,其中SV组品质的劣变程度弱于TH组。该研究结果可为罗非鱼片预制食品的发展和冻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低温蒸煮 冻藏 罗非鱼片 品质特性 纤维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超高压处理对翘嘴鲌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风味结合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世哲 黄琪 +5 位作者 刘栋银 乔宇 曹锋 刘双全 熊光权 汪超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33,共8页
为从蛋白质结构改变的角度研究超声与超高压处理对鱼肉风味结合能力的影响,在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中分别加入正己醛、1-辛烯-3-醇、异戊醛,通过超声(200、300 W)及超高压(100、250 MPa)处理15... 为从蛋白质结构改变的角度研究超声与超高压处理对鱼肉风味结合能力的影响,在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中分别加入正己醛、1-辛烯-3-醇、异戊醛,通过超声(200、300 W)及超高压(100、250 MPa)处理15 min,测定挥发性化合物含量,验证蛋白质结构改变对其风味结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会影响鱼肉MP与风味物质的结合能力,超声和超高压处理会使MP与正己醛结合能力大幅升高,使MP与异戊醛结合能力小幅降低,并使MP与1-辛烯-3-醇结合能力降低至24%~35%,其中100 MPa超高压处理对风味结合能力影响最大。超声和超高压处理会影响MP的游离巯基、总巯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使其最大荧光强度与紫外吸收强度增加,且在加入挥发性化合物后升高幅度更大。综上所述,超声和超高压处理可以有效改变蛋白质结构,对鱼肉与风味物质结合能力具有有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鲌 纤维蛋白结构 风味结合能力 挥发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肿瘤中含激酶结构域新原癌基因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封全灵 史惠蓉 +1 位作者 宋欢欢 乔丽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01-1303,共3页
目的探讨含激酶结构域新原癌基因(NOK)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恶性组)、3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良性组)和20例正常卵巢组... 目的探讨含激酶结构域新原癌基因(NOK)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恶性组)、3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良性组)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正常组)中NOK和p-STAT3的表达。结果NOK在恶性组阳性表达率与良性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p-STAT3的阳性表达率与良性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NOK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淋巴转移、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STAT3的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有无淋巴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NOK与p-STAT3表达呈正相关(r=0.575,P<0.05)。结论NOK在恶性卵巢肿瘤的表达量较高,p-STAT3的异常活化可促进恶性卵巢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两者结合检测对恶性卵巢肿瘤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可能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肿瘤 含激酶结构域新癌基因 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封隔器原理性结构试验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克勇 蔡伟 +3 位作者 赵连城 胡玉志 张书晋 裴晓含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19,共4页
传统封隔器的密封部件是用橡胶材料制成的胶筒,存在内通径小、耐温和耐压低以及寿命短的问题。为此,对材料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试验后认为,钛镍合金可以满足油田封隔器的使用要求。设计了新型封隔器的结构与尺寸,并通过原理性结构试验,确... 传统封隔器的密封部件是用橡胶材料制成的胶筒,存在内通径小、耐温和耐压低以及寿命短的问题。为此,对材料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试验后认为,钛镍合金可以满足油田封隔器的使用要求。设计了新型封隔器的结构与尺寸,并通过原理性结构试验,确定封隔器的关键结构参数。用1×104kN螺旋压力机热挤压出金属封隔器的坯件,并对挤压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解决了热挤压过程出现裂纹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有限元模拟及力学分析,改进了封隔器的结构和处理工艺,使其坐封和解封都达到了使用要求,并确定封隔器的密封和悬挂力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封隔器 理性结构试验 热挤压成型 坐封力 过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原茎结构与站立脱胶的解剖学效应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桂琴 胡宝忠 +3 位作者 桂明珠 姚晓敏 任喜英 李红旗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1-43,共3页
解剖学观察表明,亚麻茎的解剖构造由表皮、下皮、皮层、呈环形排列的维管束、射髓和髓部组成。初生韧皮部外形成亚麻的纤维,工艺成熟期喷施脱胶剂,20天左右的原茎切片结构不完整,纤维周围的韧皮部、皮层等簿壁细胞大多瓦解,形成层... 解剖学观察表明,亚麻茎的解剖构造由表皮、下皮、皮层、呈环形排列的维管束、射髓和髓部组成。初生韧皮部外形成亚麻的纤维,工艺成熟期喷施脱胶剂,20天左右的原茎切片结构不完整,纤维周围的韧皮部、皮层等簿壁细胞大多瓦解,形成层细胞亦遭破坏,致使茎的木质部与纤维束彼此分离,这和常规沤麻的结果基本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脱胶 结构 站立脱胶 解剖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原方块角形结构的大系统多目标规划有效解的存在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杰 冯英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7-619,共3页
将具有一般原方块角形结构的大系统多目标规划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 ,研究了子问题与大系统问题有效解之间的关系 ,并讨论了大系统问题有效解的存在性 .
关键词 大系统 多目标系统 有效解 存在性 一般方块角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fgl2凝血酶原酶FRED结构域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凝血活性的鉴定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学军 宋善俊 +3 位作者 李永敢 阳文捷 许力 魏华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0-663,共4页
目的建立人fgl2凝血酶原酶纤维蛋白原相关结构域(fibrinogen-related domain,FRED)的原核表达系统,并鉴定表达蛋白的凝血活性。方法应用RT-PCR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扩增fgl2凝血酶原酶FRED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以异丙基-β-D... 目的建立人fgl2凝血酶原酶纤维蛋白原相关结构域(fibrinogen-related domain,FRED)的原核表达系统,并鉴定表达蛋白的凝血活性。方法应用RT-PCR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扩增fgl2凝血酶原酶FRED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重组蛋白表达,重组蛋白经SDS-PAGE电泳和免疫印迹鉴定并用His-Tag柱纯化,以促凝活性(procoagulant activity,PCA)检测鉴定其凝血功能。结果扩增了人fgl2凝血酶原酶FRED基因,成功构建了重组pET-FRED原核表达质粒,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直接促凝血活性。结论建立了人fgl2凝血酶原酶FRED的高效原核表达系统,FRED可能为fgl2凝血酶原酶促凝血的活性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fgl2 纤维蛋白相关结构 核表达 促凝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处理对牛肉蛋白质化学作用力及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4
8
作者 康怀彬 邹良亮 +3 位作者 张慧芸 蔡超奇 王波 柯海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80-86,共7页
以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高温处理(110、115、121℃分别加热3、6、9、12、15 min),通过分析蛋白质化学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内源荧光光谱以及蛋白质片段大小等结构信息变化,探讨高温处理对牛肉蛋白质化学作用力... 以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高温处理(110、115、121℃分别加热3、6、9、12、15 min),通过分析蛋白质化学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内源荧光光谱以及蛋白质片段大小等结构信息变化,探讨高温处理对牛肉蛋白质化学作用力及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牛肉蛋白中离子键和氢键含量显著下降(P<0.05),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含量显著升高(P<0.05)。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发生重排,N—H和C—N伸缩振动以及N—H弯曲振动较为明显。高温处理促使芳香族氨基酸残基暴露于分子表面,并改变了肌原纤维蛋白质疏水区域的局部结构和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此外,在高温处理下肌原纤维蛋白发生了明显的降解聚集,并形成了大量小分子质量的蛋白片段。可见,高温处理能够显著改变牛肉蛋白质的化学作用力及肌原纤维蛋白的结构,本研究为高温处理下牛肉蛋白质变化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处理 牛肉蛋白质 化学作用力 纤维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网络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田振军 杨章民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5-88,共4页
借助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SD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网络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心肌间质胶原网络是一个由心肌束、心肌细胞群、心肌细胞间到心肌细胞内及心内膜、心肌毛细血管间胶原纤维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心肌间质胶原网络的编织有一定规... 借助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SD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网络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心肌间质胶原网络是一个由心肌束、心肌细胞群、心肌细胞间到心肌细胞内及心内膜、心肌毛细血管间胶原纤维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心肌间质胶原网络的编织有一定规律,可分为4种联接方式:(1)框格式联接.广泛存在于心肌束、心肌细胞、心肌细胞与毛细血管之间以及心肌细胞膜上;(2)树根样联接.存在于心肌细胞及心肌细胞群之间;(3)直捷联接.存在于心肌细胞及心肌细胞群之间;(4)细胞内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间质 网络结构 扫描电镜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纤维原纤结构的分形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万广兰 于伟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共6页
讨论棉纤维次生层S2的分形特征,假设为4级原纤体堆砌成的3级分形结构,采用3种不同形式的原纤堆砌模型——圆形、混杂形和椭圆形,对其进行各级原纤半径、分维数和结晶度的估算与对比分析,对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差异作了模型修正验算。结果证... 讨论棉纤维次生层S2的分形特征,假设为4级原纤体堆砌成的3级分形结构,采用3种不同形式的原纤堆砌模型——圆形、混杂形和椭圆形,对其进行各级原纤半径、分维数和结晶度的估算与对比分析,对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差异作了模型修正验算。结果证明,椭圆形模型的修正模型较为准确,其3级分维数分别为1.657 5、1.647和1.732,修正后的原纤束结晶度为64.7%,与棉纤维实际结晶度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模型 结构 分维数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对草鱼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闫春子 夏文水 许艳顺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4-428,共5页
为了探究不同超高压条件对草鱼片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分别研究了0.1~600 MPa,保压时间15 min的条件下对草鱼肉肌原纤维蛋白的总巯基活性巯基,拉曼光谱等结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大,总巯基含量、Ca^(2+)-ATPase... 为了探究不同超高压条件对草鱼片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分别研究了0.1~600 MPa,保压时间15 min的条件下对草鱼肉肌原纤维蛋白的总巯基活性巯基,拉曼光谱等结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大,总巯基含量、Ca^(2+)-ATPase活性逐渐减小,活性巯基先增大后减小,表面疏水性持续增大。内源荧光光谱表明超高压处理对肌原纤维蛋白的三级结构产生影响,改变了色氨酸的微环境。拉曼光谱分析了超高压对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α-螺旋结构不断减少,β-折叠或无规则卷曲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草鱼片 纤维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特殊原方块角形结构的大系统多目标规划有效解的存在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杰 禹海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5-157,共3页
将具有特殊原方块角形结构的大系统多目标规划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研究了子问题与大系统问题有效解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大系统问题有效解的存在性.
关键词 多目标规划 方块角形结构 大系统 有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原纤化纳米纤维制备技术及结构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雪鸿 王宜 +2 位作者 耿浩 宋虹 胡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6-110,共5页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是一种具有多重原纤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通过机械力作用可以使PBO纤维发生原纤化,制备具有直径小于100 nm的PBO原纤化纳米纤维。文中对PBO纤维发生原纤化的历程及机理进行研究,扫描电镜观察发现PBO纤维的...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是一种具有多重原纤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通过机械力作用可以使PBO纤维发生原纤化,制备具有直径小于100 nm的PBO原纤化纳米纤维。文中对PBO纤维发生原纤化的历程及机理进行研究,扫描电镜观察发现PBO纤维的原纤化过程包括:脱除皮层、主干破坏、进一步原纤化等阶段,剥离和劈裂是原纤化的主要方式。经过原纤化处理的PBO纤维,呈现不同尺寸纤维组成的多分散体。打浆度70°SR的PBO原纤化纳米纤维的直径可达到50 nm,其保水值118%,纤维长度分布主要集中在0.3~0.5 mm,比表面积21.89 m^2/g。以PBO原纤化纳米纤维为原料,通过湿法成形方式在抄纸系统上制备的纸基材料力学性能随着原纤化程度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 纤化纳米纤维 多重结构 湿法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拉德反应影响甲壳类水产品致敏原致敏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萌 姚有容 +6 位作者 张建华 李颖 孙兆敏 卓泽晟 桓霏 刘庆梅 刘光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8,共9页
甲壳类水产品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广受欢迎,但其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致敏原的存在是制约甲壳类水产食品消费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美拉德反应广泛发生于水产品等食品加工及贮藏过程中,可影响食物的致敏性。本文首先对美拉... 甲壳类水产品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广受欢迎,但其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致敏原的存在是制约甲壳类水产食品消费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美拉德反应广泛发生于水产品等食品加工及贮藏过程中,可影响食物的致敏性。本文首先对美拉德反应方法进行系统介绍;同时,从结构和抗原表位的角度阐述甲壳类水产品致敏原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着重对甲壳类水产品致敏原经美拉德反应处理后致敏性变化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综述。旨在为美拉德反应用于甲壳类水产品致敏性控制与消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食物过敏 甲壳类水产品 致敏 致敏结构 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保鲜剂对牛肉贮藏期间水分和蛋白质结构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静 丁珊珊 +3 位作者 陶宇婷 刘琳欣 武杰 潘磊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80-387,共8页
为深入了解牛肉贮藏过程中水分和蛋白质结构变化,本研究分析了挥发性盐基氮(TVB-N)、保水性、水分分布和迁移、蛋白质二级结构、疏水性等指标,探究了不同天然保鲜剂(0.5%ε-聚赖氨酸、0.5%茶多酚、0.5%壳聚糖以及0.2%ε-聚赖氨酸+0.2%... 为深入了解牛肉贮藏过程中水分和蛋白质结构变化,本研究分析了挥发性盐基氮(TVB-N)、保水性、水分分布和迁移、蛋白质二级结构、疏水性等指标,探究了不同天然保鲜剂(0.5%ε-聚赖氨酸、0.5%茶多酚、0.5%壳聚糖以及0.2%ε-聚赖氨酸+0.2%茶多酚+0.2%壳聚糖)处理对牛肉4℃贮藏期间(12 d)保鲜效果。结果显示:贮藏期间,保鲜剂能显著降低牛肉中TVB-N(P<0.05)并降低牛肉的贮藏损失,0.5%ε-聚赖氨酸、0.5%茶多酚以及0.5%壳聚糖处理对于牛肉的压力损失无显著优势,而复合保鲜剂在贮藏中期能显著降低压力损失(P<0.05);保鲜剂处理减缓了牛肉中结合水转化为不易流动水的幅度和速率以及不易流动水转化为自由水的幅度,并延迟结合水迁移的进程;保鲜剂能维持肌纤维蛋白二级结构的稳定性(P<0.05),显著降低疏水基团裸露含量(P<0.05),延缓蛋白质的降解;0.5%ε-聚赖氨酸、0.5%茶多酚以及0.5%壳聚糖处理组间对于肌纤维蛋白的维持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复合保鲜剂对肌纤维蛋白结构维持效果显著优于单一保鲜剂处理组。综上,复合天然保鲜剂保鲜和保水效果最佳,研究结果能够为复合天然保鲜剂的保鲜保水方面应用和开发提供科学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贮藏 复合天然保鲜剂 纤维蛋白结构 水分迁移 保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胶原基人工皮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6
作者 曹成波 宋国栋 +3 位作者 刘宗林 吴克安 王振芳 邹玉萍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66,共3页
根据皮肤的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研制了复合天然三维网络结构胶原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并以此为支架材料建立了3层结构的人工皮肤模型:上层是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且可降解的聚合物涂层,可以屏蔽细菌并保持人工皮肤良好的透水气性;中间是复合... 根据皮肤的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研制了复合天然三维网络结构胶原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并以此为支架材料建立了3层结构的人工皮肤模型:上层是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且可降解的聚合物涂层,可以屏蔽细菌并保持人工皮肤良好的透水气性;中间是复合型天然三维网络结构胶原纤维支架材料层,为细胞的增殖提供三维空间和良好的生长环境,起到真皮基质的作用;下层是药物层,具有营养、抗菌消炎、刺激细胞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皮肤 三维网络结构纤维 复合材料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在原纤水平的溶解及静电纺丝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惠英 吴桂英 +2 位作者 周燕 张锋 左保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2-108,共7页
采用氯化钙(CaCl_(2))-甲酸(FA)溶解丝素,通过调整溶剂中CaCl_(2)质量分数来实现蚕丝原纤水平的溶解及静电纺丝过程。结果表明,区别于已有溶解丝素至分子水平的溶解方法,CaCl_(2)-FA溶解体系可在常温条件下通过破坏分子间氢键作用,破坏... 采用氯化钙(CaCl_(2))-甲酸(FA)溶解丝素,通过调整溶剂中CaCl_(2)质量分数来实现蚕丝原纤水平的溶解及静电纺丝过程。结果表明,区别于已有溶解丝素至分子水平的溶解方法,CaCl_(2)-FA溶解体系可在常温条件下通过破坏分子间氢键作用,破坏β-折叠结构而保留蚕丝原有的原纤结构而实现蚕丝溶解。溶液中观察到原纤尺寸随CaCl_(2)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减小趋势,溶解丝素所需时间随CaCl_(2)质量分数的增加而缩短。丝素溶液中原纤结构尺寸的差异对静电纺丝素纳米纤维直径和力学性能有所影响,CaCl_(2)质量分数由2%增加到10%,所纺纤维直径由(336±25)nm降低到(118±14)nm,5%6%纤维的断裂应力达到(13.5±5.6)MPa。乙醇及拉伸处理可以诱导丝素由无规卷曲结构向β-折叠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 CaCl_(2)-FA 结构 溶解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术后大鼠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中Ⅰ型前胶原的测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吕红 李伟力 +3 位作者 刘嘉毅 刘二华 赵海滨 刘志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术后大鼠角膜中Ⅰ型前胶原的变化,比较角膜非手术区、手术野透明区与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区的Ⅰ型前胶原含量的差异。方法 32只6月龄清洁级SD大鼠按照手术前后被处死的时间不同平均分为8组。28只大鼠的一侧眼被施行...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术后大鼠角膜中Ⅰ型前胶原的变化,比较角膜非手术区、手术野透明区与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区的Ⅰ型前胶原含量的差异。方法 32只6月龄清洁级SD大鼠按照手术前后被处死的时间不同平均分为8组。28只大鼠的一侧眼被施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术后每日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术眼角膜情况,角膜haze的分级参照Seiler标准。分别于手术前和术后1、3、7、15d及1、2、3个月处死动物,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手术区角膜的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膜Ⅰ型前胶原在术眼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并以光密度(OD)值表示。对不同时间采集的角膜非手术区、手术野透明区与haze区中Ⅰ型前胶原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自术后3d起,术眼角膜上皮开始移行覆盖切削区并逐渐增厚,基质纤维细胞增生活跃;术后1个月时术眼角膜上皮基底膜开始形成,基质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术后3个月角膜基质胶原重塑过程基本完成,角膜结构趋于正常。大鼠角膜术后haze分级与Ⅰ型前胶原含量呈正相关(r=0.406,P<0.05);非手术区各时间段角膜平均OD值均无明显变化(t=5.719,P>0.05);手术区角膜中的Ⅰ型前胶原含量明显高于非手术区(P<0.05);haze区平均OD值明显高于非haze区(t=5.578,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明,角膜上皮中Ⅰ型前胶原的阳性表达在术后7d最多,并终止于术后1个月,而角膜细胞间质中Ⅰ型前胶原持续至整个修复过程。结论Ⅰ型前胶原含量的增加可能是haze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研究准分子激光术后角膜前胶原的变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前胶 准分子激光手术 结构 上皮下雾状混浊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CO_2处理提取鲵皮胶原蛋白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国艳 宋娅 +5 位作者 康怀彬 肖枫 冯秋琪 郭金英 崔国庭 王松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98-204,共7页
为研究高密度CO_2(dense phase carbon dioxide,DPCD)前处理对鲵皮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以冻干鲵皮为原料,采用DPCD对鲵皮进行前处理,酶法提取鲵皮胶原蛋白,设计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以胶原蛋白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优化DPCD处理鲵皮... 为研究高密度CO_2(dense phase carbon dioxide,DPCD)前处理对鲵皮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以冻干鲵皮为原料,采用DPCD对鲵皮进行前处理,酶法提取鲵皮胶原蛋白,设计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以胶原蛋白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优化DPCD处理鲵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DPCD处理鲵皮的最适温度32℃、压强30 MPa、时间6 h;在该处理条件下,模型预测鲵皮胶原蛋白的提取率为39.70%,验证值为(39.48±0.74)%,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原料未经DPCD处理胶原蛋白提取率((20.63±0.46)%)相比,提取率提高了18.85%;微观结构显示,鲵皮经DPCD处理后的组织疏松、胶束纤维有规则排列被破坏并呈现多孔状态;电泳图谱显示鲵皮经DPCD处理后,胶原蛋白保持典型的Ⅰ型胶原蛋白结构特征。DPCD处理鲵皮,在保持鲵皮胶原蛋白结构特征的同时,显著提高了胶原蛋白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鲵皮 高密度CO2 响应面试验 蛋白分子结构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oretical Insights into the Atomic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Polyperyleneimide:On the Origin of Photocatalytic Oxygen Evolution Activity
20
作者 Yi-Qing Wang Zhi Lin +1 位作者 Ming-Tao Li Shao-Hua Shen 《电化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6,共9页
Polymeric perylene diimide(PDI)has been evidenced as a good candidate for photocatalytic water oxidation,yet the origin of the photocatalytic oxygen evolution activity remains unclear and needs further exploration.Her... Polymeric perylene diimide(PDI)has been evidenced as a good candidate for photocatalytic water oxidation,yet the origin of the photocatalytic oxygen evolution activity remains unclear and needs further exploration.Herein,with crystal and atomic structures of the self-assembled PDI revealed from th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is theoretically illustrated by the first-principle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suggesting the suitable band structure and the direct electronic transition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oxygen evolution over PDI.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carbonyl O atoms on the conjugation structure serve as the active sites for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by the crystal orbital Hamiltonian group analysis.The calculations of reaction free energy changes indicate that the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should follow the reaction pathway of H_(2)O→^(*)OH→^(*)O→^(*)OOH→^(*)O_(2)with an overpotential of 0.81 V.Through an in-depth theoretical computational analysis in the atomic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the origin of photocatalytic oxygen evolution activity for PDI is well illustrated,which would help the rational design and modification of polymeric photocatalysts for efficient oxygen ev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catalytic oxygen evolution Polymeric perylene diimide Atomic structure Electronic structure Reaction pathw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