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器结构动力模型修正中的缩聚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安文 曲广吉 高耀南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10,64,共6页
利用试验数据修正航天器结构动力模型时 ,使用缩聚方法使有限元自由度与试验自由度匹配。在总结Guyan缩聚法、改进缩聚系统法 (IRS ,ImprovedReductionSystem)和模态缩聚法的基础上 ,该文独立导出了一种基于IRS的迭代缩聚方法。算例表... 利用试验数据修正航天器结构动力模型时 ,使用缩聚方法使有限元自由度与试验自由度匹配。在总结Guyan缩聚法、改进缩聚系统法 (IRS ,ImprovedReductionSystem)和模态缩聚法的基础上 ,该文独立导出了一种基于IRS的迭代缩聚方法。算例表明 ,迭代缩聚收敛速度较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结构动力模型 缩聚方法 模型修正 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动力模型试验相似理论及其验证 被引量:73
2
作者 迟世春 林少书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4期11-20,共10页
通过几何比尺为2的两个有机玻璃模型的结构动力试验,验证了结构动力模型试验的弹性相似律和弹性力—重力相似律。得到了以下结论:(1)大小模型频率符合相似律,一阶频率误差为2.7%、4.1%,二阶频率误差为0、6.05%。弹性相似律比弹性力—重... 通过几何比尺为2的两个有机玻璃模型的结构动力试验,验证了结构动力模型试验的弹性相似律和弹性力—重力相似律。得到了以下结论:(1)大小模型频率符合相似律,一阶频率误差为2.7%、4.1%,二阶频率误差为0、6.05%。弹性相似律比弹性力—重力相似律更适合于频率预测的试验。(2)大小模型的加速度、应变符合相似律,弹性相似律的加速度误差为-1.55%~8.75%,应变误差为0.377%~7.297%。弹性力—重力相似律的加速度误差为3.07%~4.158%,应变误差为6.849%~12.959%。(3)不同相似律大小模型的时间比尺吻合很好。加速度与应变时程曲线的波形一致,既无漏峰也无错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模型 二阶 相似律 重力 加速度 误差 频率预测 应变 时程曲线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非完整模态信息进行结构动力模型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小平 姚振汉 蘧时胜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903-908,共6页
对于复杂结构的振动问题,我们很难给出比较准确的数学模型。本文建立了一种利用非完整模态试验数据来确定结构线性动力模型的识别办法。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不需要知道系统的全部模态信息,便可同时地唯一地识别出系统的质量矩阵、阻尼... 对于复杂结构的振动问题,我们很难给出比较准确的数学模型。本文建立了一种利用非完整模态试验数据来确定结构线性动力模型的识别办法。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不需要知道系统的全部模态信息,便可同时地唯一地识别出系统的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刚度矩阵及其他相关参数.我们假定系统的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和刚度矩阵具有实对称性和正定性,并且系统的部分特征值和相应的特征向量已由实验给出,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及迭代修正技术进行系统矩阵及其他相关参数的识别.为了验证方法的可靠性,文中给出了若干构造性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完整模态信息 结构振动 结构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动力模型修正的灵敏度方法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雄 陈存恩 《山西建筑》 2010年第35期2-4,共3页
对结构动力模型修正的灵敏度分析法作了介绍,通过对四层平面框架的动力模型修正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对于本算例的大部分情况,灵敏度分析法能得到理想结果,但同时也存在部分不理想的情况,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可先使用灵敏度分析法进行模型修... 对结构动力模型修正的灵敏度分析法作了介绍,通过对四层平面框架的动力模型修正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对于本算例的大部分情况,灵敏度分析法能得到理想结果,但同时也存在部分不理想的情况,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可先使用灵敏度分析法进行模型修正,再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敏度 损伤诊断 结构动力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动力模型连接刚度参数识别的子结构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效韩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1985年第A7期105-112,共8页
由若干部件经一定的连接部件组成的复杂结构系统,其连接部件的连接刚度可通过参数识别的方法来提取。本文根据连接子结构的概念,应用模态综合技术,以子结构方式来处理整个系统、应用优化方法进行连接刚度参数识别,以很少的运算量以足够... 由若干部件经一定的连接部件组成的复杂结构系统,其连接部件的连接刚度可通过参数识别的方法来提取。本文根据连接子结构的概念,应用模态综合技术,以子结构方式来处理整个系统、应用优化方法进行连接刚度参数识别,以很少的运算量以足够的精度,建立完善的结构动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子结构 模态综合 连接刚度 结构方法 参数识别 结构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动力学模型中阻尼特性参数的修正 被引量:2
6
作者 罗漳平 向锦武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将结构分析计算的稳态位移响应和相应实测数据的差异映射为具有能量意义的误差范数,通过最小化该误差范数来修正与结构系统有关的阻尼特性参数.通过计算的或实测的频响函数获得稳态响应数据,使用的幅值在理论上完全包含了所有的复模态信... 将结构分析计算的稳态位移响应和相应实测数据的差异映射为具有能量意义的误差范数,通过最小化该误差范数来修正与结构系统有关的阻尼特性参数.通过计算的或实测的频响函数获得稳态响应数据,使用的幅值在理论上完全包含了所有的复模态信息,参数修正过程采用迭代的方式.给出仿真算例,并对实验数据有噪声和无噪声两种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方法合理且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模型 有限元模型修正 阻尼特性参数 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根细胞悬浮培养结构化动力学模型
7
作者 黄卫文 黄寿恩 +1 位作者 黎继烈 李忠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21,共5页
以培养基中蔗糖在培养过程中所经历的途径为依据,建立花生根细胞悬浮培养结构化动力学数学模型;并采用该结构模型分析花生根细胞的生长、白藜芦醇的合成积累以及与培养基底物消耗的动态变化关系;通过试验测定、文献查阅和计算机求解等... 以培养基中蔗糖在培养过程中所经历的途径为依据,建立花生根细胞悬浮培养结构化动力学数学模型;并采用该结构模型分析花生根细胞的生长、白藜芦醇的合成积累以及与培养基底物消耗的动态变化关系;通过试验测定、文献查阅和计算机求解等多途径确定动力学非线性微分方程组的模型参数。建模后各参数模型曲线与试验值比较,其模型计算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根细胞 悬浮培养 结构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动力-结构模型的波浪载荷计算方法
8
作者 任慧龙 孙葳 +1 位作者 李辉 童晓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95-799,共5页
为了更精确地计算分布于结构网格上的水动压力,提出了一种与结构分析协调的波浪载荷计算方法。依据线性势流理论,采用三维频域波浪载荷计算方法,建立了水动力-结构模型的边界积分方程求解结构网格控制点的速度势,实现水动压力在结构单... 为了更精确地计算分布于结构网格上的水动压力,提出了一种与结构分析协调的波浪载荷计算方法。依据线性势流理论,采用三维频域波浪载荷计算方法,建立了水动力-结构模型的边界积分方程求解结构网格控制点的速度势,实现水动压力在结构单元上的直接计算。开发了适合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NASTRAN的波浪压力直接计算及自动加载程序。最后,对某补给船进行了水动力计算和结构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结构模型的平衡性,使结构响应结果更合理可靠,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计算 结构分析 动力-结构模型 波浪载荷 水动压力传递 结构模型平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串行铝蜂窝吸能结构的轴向冲击动力学响应 被引量:12
9
作者 丁叁叁 田爱琴 +2 位作者 李睿 周伟 许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82-1787,共6页
研究高速列车串行铝蜂窝吸能结构在高速轴向冲击下的动力学性能。首先通过准静态试验对单块铝蜂窝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然后通过高速冲击试验研究串行铝蜂窝的动力学特性;最后,采用参数辨识模型,得到串行铝蜂窝在高速轴向冲击下的刚度变... 研究高速列车串行铝蜂窝吸能结构在高速轴向冲击下的动力学性能。首先通过准静态试验对单块铝蜂窝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然后通过高速冲击试验研究串行铝蜂窝的动力学特性;最后,采用参数辨识模型,得到串行铝蜂窝在高速轴向冲击下的刚度变化,并根据试验结果对串行铝蜂窝在高速轴向冲击下的偏移失稳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串行铝蜂窝刚度系数的变化与铝蜂窝系统中隔板速度变化有密切关系,铝蜂窝开始变形时其刚度系数迅速变小,当各蜂窝前端隔板速度开始下降时蜂窝刚度系数曲线趋向平缓;串行铝蜂窝具有吸能量大、可实现变形模式可控,能够满足高速列车的冲击吸能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行铝蜂窝 结构动力模型 参数辨识方法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iC盖板式热防护结构动力学建模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兵 蔡巧言 +2 位作者 解海鸥 郭鹏飞 石伟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27,共6页
为分析C/SiC盖板式热防护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分别建立了盖板式热防护结构的理论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首先,利用经典的拉格朗日函数能量法推导了C/SiC盖板式热防护结构理论模型的运动方程;其次,研究了C/SiC盖板式热防护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采... 为分析C/SiC盖板式热防护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分别建立了盖板式热防护结构的理论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首先,利用经典的拉格朗日函数能量法推导了C/SiC盖板式热防护结构理论模型的运动方程;其次,研究了C/SiC盖板式热防护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采用不同的单元类型建模对其模态基频计算结果的影响;最后,基于线性假设研究了共节点和线性接触这两种装配建模方法对模态基频计算结果的影响,为建立C/SiC盖板式热防护结构合理的有限元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板式热防护系统 模态分析 结构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体长径比对桩基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伟 王宏 肖天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845-2848,共4页
弯曲破坏是地震中桩基失效的一类常见模式,其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桩体的抗弯刚度不足。对于一定长度的桩体,桩的抗弯刚度与桩的长径比直接相关,但桩基规范中对摩擦桩的长径比并没有像端承桩那样作出限制。在构建的结构性饱和黄土动... 弯曲破坏是地震中桩基失效的一类常见模式,其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桩体的抗弯刚度不足。对于一定长度的桩体,桩的抗弯刚度与桩的长径比直接相关,但桩基规范中对摩擦桩的长径比并没有像端承桩那样作出限制。在构建的结构性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的基础上,针对黄土地区的单桩基础,结合大型有限元程序建立了摩擦桩-土-结构体系、端承桩-土-结构体系的有限元-无限元模型,探讨了不同桩体长径比对两者动力反应特性的影响,得出如下规律:(1)其他条件相同时,不管是端承桩还是摩擦桩,长径比对桩身截面剪应力和水平加速度的分布形态没有影响。但随着长径比的增大,桩身各截面对应的的剪应力值减小,而加速度值反而增大;(2)随着长径比的增大,桩身变形形态从正弯型逐渐过渡到反弯型,桩体的破坏模式也相应由剪切破坏过渡到弯曲破坏;(3)端承桩体系比摩擦桩体系更容易出现反弯型,但当长径比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摩擦桩也会呈现反弯型。从抗震角度来说,对摩擦桩长径比的限制应以桩体变形模式表现为正弯型为宜。所得结论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黄土 结构动力本构模型 桩-土-结构体系 有限元-无限元 动力相互作用 长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honeycomb-tube packing mediu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olumn flotation 被引量:1
12
作者 ZHANG Min SHI Chang-sheng +1 位作者 LIU Jiong-tian ZHAI Ai-fe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6期775-778,共4页
We address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flotation columns that use short cylinders. As a starting point, we investigated the packing medium to identify a highly efficient internal packing for the flotati... We address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flotation columns that use short cylinders. As a starting point, we investigated the packing medium to identify a highly efficient internal packing for the flotation column. The chosen packing was a honeycomb structure with an aperture diameter of 80 mm, a web thickness of 0.80 mm, a film height of 1000 mm, packed into a 400 mm diameter space, which completely filled the vessel at optimal cost. The column consisted of a modular ring of single-hole hexagonal honeycomb tube packing made from atactic polyproplene (PP-R). The packing was tested in a cyclonic, static micro-bubble flotation colum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modeling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flotation fluid in a honeycomb tube packed flotation column.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uid axial movement was maximized and that the transverse fluid velocities were zero in the vicinity of axial flow. Using the honeycomb tube packing for copper sulfide flotation we observed that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in the product was increased to 25.41%, from an average feed concentration of 0.729%, with an average recovery of 92.92%. The demands of on-site industrial production were m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LLING column flotation mineral proces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ARMAX Model for Modeling of Hydrodynamic Forces on Cylinder-like Structures 被引量:3
13
作者 M. A. Lotfollahi Yaghin A. Mojtahedi +1 位作者 M. M. Ettefagh M. H. Aminfar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1年第3期281-288,共8页
A new approach that models lift and drag hydrodynamic force signals operating over cylindrical structures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This approach is based on stochastic auto 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with exogenous... A new approach that models lift and drag hydrodynamic force signals operating over cylindrical structures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This approach is based on stochastic auto 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with exogenous (ARMAX) input and its time-varying form, TARMAX. Model structure selection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were discussed while considering the validation stage. In this papel; the cylindrical structure was considered as a dynamic system with an incoming water wave and resulting forces as the input and outputs,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data, used in this study, were collected from a full-scale rough vertical cylinder at the Delft Hydraulics Laboratory. The practica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also its efficiency in structural modeling were demonstrated through applying two hydrodynamic force components. For this purpose, an ARMAX model is first used to capture the dynamics of the process, relating in-line forces provided by water waves; secondly, the TARMAX model was applied to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the lift forces on the cylinder. The evaluation of the lift force by the TARMAX model shows the model is successful in modeling the force from the surface ele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lindrical piles wave force system identification parametric mode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Microblog Dissemination Law in View ol Forwarding
14
作者 CHEN Xia JIA Yuan GUO Longfei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4年第2期128-137,共10页
Forwarding is a major means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on the Microblog platform.The article,combining static analysis and dynamic analysis,takes Microblog forwarding as the object of study,and studies the network t... Forwarding is a major means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on the Microblog platform.The article,combining static analysis and dynamic analysis,takes Microblog forwarding as the object of study,and studies the network topology of grass-roots Microblog forwarding users.It also studi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and forwarding times of Microblog network topology.Furthermore,it conducts modification on virus transmission model,builds and verifies the Microblog forwarding dynamical model.The study finds out that Microblog postings present qute strong dissemination capacity on the initial stage,and some Microblog postings with many forwarding times and long duration of forwarding process due to the dynamic growth of the forwarding user network and the joining of strong nodes make network infection density decrease in some ph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blog dissemination law social network dissemination dynamics Microblog forwar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