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结构分解分析的中国建筑业碳增长影响因素识别
1
作者 闫辉 何晓晴 张磊 《工程管理学报》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建筑业是我国落实双碳目标的重点领域。为识别建筑业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1997—2017年的数据,构建碳排放核算和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因素的影响效应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从能源和部门两个层面进行分解。结果显示,最... 建筑业是我国落实双碳目标的重点领域。为识别建筑业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1997—2017年的数据,构建碳排放核算和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因素的影响效应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从能源和部门两个层面进行分解。结果显示,最终需求规模效应是拉动建筑业碳排放增长最关键的因素,碳排放强度效应一直对碳排放增长起抑制作用,但这种抑制作用随时间增长而减弱,部门关联效应在多数时候起抑制作用;在能源层面,煤炭和电力贡献最大;在部门层面,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碳排放 影响因素 结构分解分析 部门关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O-SDA模型的广东省外贸隐含碳的分解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唐德才 王云 +1 位作者 仲凤霞 李长顺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0-146,共7页
本文运用1997—2011年投入产出的数据,通过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将广东省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1997—2011年,规模效应对出口隐含碳增长的贡献高达4.27亿吨;进口碳减排量增加了3.2... 本文运用1997—2011年投入产出的数据,通过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将广东省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1997—2011年,规模效应对出口隐含碳增长的贡献高达4.27亿吨;进口碳减排量增加了3.23亿吨。技术效应对出口隐含碳的贡献值为-3.42亿吨;进口碳减排量减少了2.87亿吨。结构效应对进出口隐含碳的作用较弱,总体来说都是有利于其碳排放量的减少。②机械设备制造业是出口隐含碳增加最多的部门,纺织服装业是出口隐含碳减少最多的部门,进口碳减排量增长最多的部门是机械设备制造业,进口碳减排量减少最多的部门是化学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隐含碳 驱动因素 结构分解分析(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分解的组合结构振动分析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瞿叶高 华宏星 +2 位作者 孟光 谌勇 龙新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87-149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分析一般边界条件下组合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区域分解法.首先,沿组合结构连接处和位移边界而将组合结构分解成若干自由子结构,并将子结构分解为一些规则子域,以获取组合结构的高阶振动特性;采用分区广义变分和最小二乘加权残值... 提出了一种分析一般边界条件下组合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区域分解法.首先,沿组合结构连接处和位移边界而将组合结构分解成若干自由子结构,并将子结构分解为一些规则子域,以获取组合结构的高阶振动特性;采用分区广义变分和最小二乘加权残值法将子域界面的位移协调方程引入组合结构的能量泛函中,以使组合结构的动力分析问题归结为在满足分区界面位移协调条件下的无约束泛函变分问题.同时,采用区域分解法分析了不同边界条件的圆锥壳-环肋骨圆柱壳-圆锥壳组合结构的动力学特性,通过与有限元软件ANSYS的相应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其计算精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区域分解法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和良好收敛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分解 分区广义变分 最小二乘加权残值法 组合结构 振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信号结构分析的心电信号R波识别算法 被引量:9
4
作者 林金朝 李必禄 +2 位作者 李国权 黄正文 庞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52-2360,共9页
R波作为确定心电信号各波段的重要参考,是心电自动分析的前提。针对大多数R波识别算法的预处理过程影响识别准确度和耗时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信号结构分析的算法对带噪心电信号(ECG)的R波直接进行识别。首先... R波作为确定心电信号各波段的重要参考,是心电自动分析的前提。针对大多数R波识别算法的预处理过程影响识别准确度和耗时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信号结构分析的算法对带噪心电信号(ECG)的R波直接进行识别。首先通过EEMD将带噪声的心电信号分解成一系列本征模态分量,然后对分解后的各模态分量作独立成分分析以提取出R波特征最明显的成分,对该成分进行结构分析,从而实现对R波的准确定位。仿真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对带噪声心电信号的R波识别具有更优性能,对异常心电信号的R波识别也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 R波识别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信号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通信网络的结构分解法及其在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志平 许庆胜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2年第5期56-64,共9页
对复杂通信网络拓扑结构的恰当描述与刻画是研究其可靠性及确定信号流在其中有效的传输方式的前提。通过引进适当的数据结构并采用递归分解的技巧 ,本文给出了将任意复杂通信网络分解为环、弦、链等基本网络结构的某种组合与连接的结构... 对复杂通信网络拓扑结构的恰当描述与刻画是研究其可靠性及确定信号流在其中有效的传输方式的前提。通过引进适当的数据结构并采用递归分解的技巧 ,本文给出了将任意复杂通信网络分解为环、弦、链等基本网络结构的某种组合与连接的结构分解法 ,并由此得到了研究网络可靠性的新的两阶段法 :即先分析各基本结构的可靠性 ,再由此给出原网络可靠性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网络 结构分解 可靠性分析 加权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模糊模型结构分析和精简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士荣 俞金寿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7-82,共6页
研究用矩阵奇异值分解方法分析一类模糊模型的结构、奇异值分布与模糊规则的关系,用模糊规则的累积贡献率指导规则的精简,以求模型的拟合精度和结构简单性之间的平衡,从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表明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模糊模型 结构分析 奇异值分解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基于结构分解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陈红敏 《财贸研究》 CSSCI 2009年第3期66-73,共8页
利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可以将中国1992—1997年以及1997—2002年间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变化分解为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又进一步分解为能源利用技术效应和中间投入技术效应。结果显示:出口规模的扩大是导致隐含... 利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可以将中国1992—1997年以及1997—2002年间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变化分解为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又进一步分解为能源利用技术效应和中间投入技术效应。结果显示:出口规模的扩大是导致隐含能出口上升的主要原因,而技术效应应是减少隐含能出口的关键因素,但并非绝对,1992—1997年,技术效应增加了隐含能的出口,而在1997—2002年间,技术效应对减少隐含能出口有很大作用。在技术效应中,中间投入技术效应的影响在各部门间的变化不大,能源利用技术效应在部门间有较大的差异,对于各部门技术效应的影响方向具有主导作用,特别是在1997—2002年其作用更加明显。而出口结构效应虽然对隐含能出口变化的影响不大,但是也经历了从增加隐含能出口到降低隐含能出口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能 结构分解分析 规模效应 技术效应 结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正放类网架结构分析的分解刚度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文艳 刘文洋 张文福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9-692,共4页
把正交正放类网架结构简化为构造上正交异性的夹层板,采用考虑剪切变形的具有三个广义位移的平板弯曲理论进行分析。基于分解刚度思想对三类屋面网架(正放四角锥网架、两向正交正放网架和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进行了静力分析和固有振动分... 把正交正放类网架结构简化为构造上正交异性的夹层板,采用考虑剪切变形的具有三个广义位移的平板弯曲理论进行分析。基于分解刚度思想对三类屋面网架(正放四角锥网架、两向正交正放网架和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进行了静力分析和固有振动分析,对三类竖向承重网架墙体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给出了简便实用的计算公式。通过与有限元法分析结果的对比,表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作为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其精度是比较高的,绝大多数的误差都小于5%,可以应用于工程结构的初步设计。此外,与其他的简化计算方法相比它的精度比较高而且计算过程大大简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解刚度法 网架结构 静力分析 固有振动分析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解的基底隔震结构的抗震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谢异同 段龙宝 孙益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5-305,共11页
目的分析基底隔震结构在地震波以及地震波各个频段作用下的位移、等效静力、基底剪力.方法采用小波分解的方法对汶川地震近震区的水平地震动输入加速度进行分解,对基底隔震体系在不同频段地震动作用下进行动力学时程分析,并与未隔震体... 目的分析基底隔震结构在地震波以及地震波各个频段作用下的位移、等效静力、基底剪力.方法采用小波分解的方法对汶川地震近震区的水平地震动输入加速度进行分解,对基底隔震体系在不同频段地震动作用下进行动力学时程分析,并与未隔震体系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隔震结构在0~0.39 Hz、0.39~0.78 Hz、0.78~1.56 Hz等低频段作用下的位移反应远远大于6.25~12.5 Hz、12.5~25 Hz、25~50 Hz、50~100 Hz等高频段的位移反应,在6.25 Hz以上的频段,出现隔震结构的位移小于未隔震结构的位移,等效静力也是如此。在卧龙波以及各个频带作用下,隔震结构基底剪力远远小于未隔震结构的基底剪力。结论相比未隔震结构而言,基础隔震结构大大地降低了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低频段地震波对结构作用很大,高频段可以放大高阶振型的作用,而隔震层起到一个低通滤波器的作用,可以滤去地震波的一些高频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解 基底隔震结构 动力时程分析 地震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词分析的新兴技术分解结构研究
10
作者 李自力 王浩 +1 位作者 赵炤 杨良选 《国防科技》 2011年第5期30-35,共6页
文章提出新兴技术分解结构,将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融为一体,从共词分析的角度对新兴技术分解结构进行判断与分析,建立了基于共词分析的新兴技术分解结构的构建框架,将较为复杂的新兴技术转化为相对简单的子技术,再进行分析识别,可部分... 文章提出新兴技术分解结构,将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融为一体,从共词分析的角度对新兴技术分解结构进行判断与分析,建立了基于共词分析的新兴技术分解结构的构建框架,将较为复杂的新兴技术转化为相对简单的子技术,再进行分析识别,可部分达到降低新兴技术不确定性的目的。首先通过文献检索工具对新兴技术的文献进行检索,然后抽取出关键词,利用齐普夫定律推导出关键词选取公式确定样本关键词的个数,再根据包容性指数生成关键词共现相关矩阵,最后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对相关矩阵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的技术分解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技术 分解结构 共词分析 关键词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产品生产侧碳排放量的测度与效应分解--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与结构分解分析模型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玲 宁才晟 王文烂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40,共18页
中国已成为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承接全球价值链加工转移环节,在木材资源大量消耗和低效利用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故有必要针对林产品生产侧碳排放进行测算与影响因素研究。文章选取中国1995-2018年“木材、木材家具制品和软木”和“纸... 中国已成为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承接全球价值链加工转移环节,在木材资源大量消耗和低效利用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故有必要针对林产品生产侧碳排放进行测算与影响因素研究。文章选取中国1995-2018年“木材、木材家具制品和软木”和“纸浆、纸张和印刷品”两类木质林产品,构建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测算生产侧碳排放量,并运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法考察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995-2010年两类林产品生产侧总碳排放量不断增长,加入世贸组织后外需排放占比却在下降,说明国民收入提升带来林产品内需排放的提高;而2011-2018年总排放量逐渐降低,外需排放占比却在上升,关键在于2011年碳交易点的设立间接推动林产品内需排放的下降;1995-2018年纸浆等的碳排放量远高于木材等的碳排放量。进一步发现比较碳指数大于1,中国林产品出口碳强度一直高于进口碳强度,说明其生产侧承担了较高碳排放量。结构分解的结果表明,总体上技术效应起主导的抑制作用,规模效应起主导的正向作用,并且贡献率大小接近,很大程度上实现相互抵消;结构效应贡献率最低,但对于总体上占比下降的纸浆、纸张和印刷品来说也发挥了一定程度的负效应。政策启示:在保证中国林产品贸易经济效益的同时,适当调整林产品出口规模,更需注重技术水平的提高,推进林产品产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产品贸易 生产侧碳排放 结构分解分析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比较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分析法的塞拉门驱动传动系统故障诊断
12
作者 张振 姜能惠 +1 位作者 洪诚 黄妍慧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26-133,142,共9页
为有效诊断塞拉门驱动传动系统故障,对系统关键故障进行参数化表征,建立塞拉门驱动传动系统故障模型,通过结构分析法中的Dulmage-Mendelsohn(DM)分解和故障隔离矩阵分析可知3个关键故障均可检测但均不可隔离。为实现故障可隔离,考虑配... 为有效诊断塞拉门驱动传动系统故障,对系统关键故障进行参数化表征,建立塞拉门驱动传动系统故障模型,通过结构分析法中的Dulmage-Mendelsohn(DM)分解和故障隔离矩阵分析可知3个关键故障均可检测但均不可隔离。为实现故障可隔离,考虑配置传感器的可实施性和经济性,确定3种传感器配置方案,分析可得配置电枢电流传感器后所有故障均可检测和可隔离。基于结构最小型超定方程集,采用解析冗余法和标准观测器设计4组残差,在软件MATLAB/Simulink中建立故障检测隔离系统仿真模型,4组残差的仿真观测输出响应均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结构分析法应用在塞拉门驱动传动系统故障诊断中可行、有效且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分析 塞拉门 故障诊断 DM分解 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耸进水塔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金山 张哲 +1 位作者 丁超元 张泽玉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50-357,共8页
以西藏某工程为例,基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 NX,应用不同的抗震分析方法研究进水塔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并对比分析了各方法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抗震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的进水塔应力水平相差较大,但... 以西藏某工程为例,基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 NX,应用不同的抗震分析方法研究进水塔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并对比分析了各方法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抗震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的进水塔应力水平相差较大,但应力分布规律相同,并且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得到的结构抗震分析应力结果更加保守;在考虑地震作用的效应折减系数后,采用不同抗震分析方法导致的结构应力水平差异对结构的配筋结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抗震分析 拟静力法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动力时程分析 进水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尾部结构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方法
14
作者 李雪娇 郑晓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1-175,共5页
受复杂海况、主机转速波动等因素影响,高频噪声混入船舶尾部结构振动信号,生成虚假分量,导致振动信号特征难以提取,为此研究船舶尾部结构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利用延拓EMD分解法增大振动信号长度,再分解船舶尾部结构振动信号噪声和干... 受复杂海况、主机转速波动等因素影响,高频噪声混入船舶尾部结构振动信号,生成虚假分量,导致振动信号特征难以提取,为此研究船舶尾部结构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利用延拓EMD分解法增大振动信号长度,再分解船舶尾部结构振动信号噪声和干扰成分后,去除延拓值,获取纯净振动信号;通过运行模态分析方法,提取纯净振动信号的固有频率、阻尼比,作为船舶尾部结构振动信号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此方法对船舶尾部结构振动信号提纯效果好,信号未出现端点失真问题,且能够有效提取船舶尾部结构振动信号不同模态的固有频率与阻尼比特征,在单测点与多测点场景下均表现出高精度特征提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尾部结构 特征提取 延拓EMD分解 运行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灰岩遇水分解过程微细观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
15
作者 单浩 张思卿 +3 位作者 谭程龙 桂凯飞 赵晔 刘鑫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3年第1期110-116,159,共8页
为了研究凝灰岩遇水分解过程微细观结构参数,确定描述分解过程的敏感指标,开展了微细观结构试验和微细观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首先采用微细观结构试验方法测定原状未分解和不同分解时间的凝灰岩的微细观结构参数,然后利用敏感性分析方... 为了研究凝灰岩遇水分解过程微细观结构参数,确定描述分解过程的敏感指标,开展了微细观结构试验和微细观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首先采用微细观结构试验方法测定原状未分解和不同分解时间的凝灰岩的微细观结构参数,然后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各微细观结构参数对分解时间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随着分解时间的增大,颗粒的圆度值越来越小,颗粒分布分维数越来越大,孔隙度逐渐增大,孔隙分布分维逐渐增大,欧拉数逐渐减小;在遇水分解过程,颗粒的形状趋于圆形的程度降低,颗粒团聚的程度降低,颗粒凌乱化程度增大,岩石结构愈加松散,凝聚趋势减弱,宏观上表现为岩石的强度降低;颗粒分布分维和孔隙分布分维对分解作用时间不敏感,不利于测度分析变化情况,而欧拉数过于敏感,微小的分解时间变化将带来较明显的欧拉数变化,指标分析结果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可选用孔隙度作为凝灰岩分解过程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观结构 敏感性分析 凝灰岩 分解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乘性结构分解的全部门碳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张曼曼 刘林 《中国煤炭》 2020年第10期22-29,共8页
基于201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通过乘性结构分解分析法将32个部门的碳强度变化进行分解,分析各最终需求类目对碳强度变化的贡献,以及各部门各影响因素对2007-2017年我国碳强度变化的贡献效应。研究表明,2007-2017年我国总碳强度的变化主要... 基于201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通过乘性结构分解分析法将32个部门的碳强度变化进行分解,分析各最终需求类目对碳强度变化的贡献,以及各部门各影响因素对2007-2017年我国碳强度变化的贡献效应。研究表明,2007-2017年我国总碳强度的变化主要受城镇居民消费、固定资本形成额和出口三类最终需求的影响;投入结构因素对总碳强度的增长起着最为显著的抑制作用;石油、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6个部门对总碳强度的变化贡献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强度 影响因素 乘性结构分解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和时频分析的低振动机体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俊红 王健 +3 位作者 毕凤荣 刘海 李林洁 李忠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7-121,144,共6页
为降低柴油机机体振动,开展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时频分析的低振动机体优化设计研究。首先建立了机体有限元模型,通过机体模态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正确性;然后,采用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机体振动响应,并将计算结... 为降低柴油机机体振动,开展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时频分析的低振动机体优化设计研究。首先建立了机体有限元模型,通过机体模态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正确性;然后,采用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机体振动响应,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两者比较吻合;进而采用EMD对机体裙部振动速度信号进行分解,对分解得到的结果中能量较大的分量进行小波时频变换,通过时频分析得到结构优化的主要依据;最后对优化前后振动响应分别采用小波和Hilbert变换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整机振动烈度降低了26.81%,整机的振动水平得到了明显的降低,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体振动 经验模态分解 时频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体系的结构分析和建模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送保 张维明 +1 位作者 刘忠 黄金才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7,共6页
根据复杂体系的概念及其所呈现出的多种特性,利用复杂体系的使命分解和复杂体系的元素组成对复杂体系进行综合的结构分析,描述了目标分解、功能分解和行为分解的复杂体系使命目标三阶段分解过程以及系统单元、复合元和体系外部环境的复... 根据复杂体系的概念及其所呈现出的多种特性,利用复杂体系的使命分解和复杂体系的元素组成对复杂体系进行综合的结构分析,描述了目标分解、功能分解和行为分解的复杂体系使命目标三阶段分解过程以及系统单元、复合元和体系外部环境的复杂体系三元素结构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一种“两层四级”的设计思想对复杂体系进行有效的结构建模设计,并针对复杂体系内部的相互位置层次及其功能关联定义了度量实体、层级映射、系统关联性和软构层等相关概念,清晰地阐释了复杂体系结构分析和建模时体系层次映射的实质,从而为复杂体系的效能评估以及体系改进和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体系 结构分析 使命分解 涌现行为 层次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态分解法辨识线性结构在环境激励下的模态参数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中付 华宏星 +1 位作者 宋汉文 陈之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761-1765,共5页
根据线性结构中白噪声响应之间的相关函数与脉冲响应函数具有相同的数学表达式的特点 ,用模态分解法把相关函数分解为不同频率的信号 ,然后把各个不同频率的信号看作单自由度系统脉冲响应进行模态参数辨识 .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 :(1 )把... 根据线性结构中白噪声响应之间的相关函数与脉冲响应函数具有相同的数学表达式的特点 ,用模态分解法把相关函数分解为不同频率的信号 ,然后把各个不同频率的信号看作单自由度系统脉冲响应进行模态参数辨识 .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 :(1 )把多自由度系统的模态参数辨识问题转变为单自由度系统的模态参数辨识问题 ;(2 )不存在模型阶数的选取问题 ;(3 )对输出噪声具有鲁棒性 ;(4)从测试数据中直接识别实模态 ,避免了由复模态提取实模态问题 ;(5 )仅根据一个测点的响应信号就可辨识结构的频率和阻尼 .算例表明 ,用模态分解法辨识线性结构在环境激励下的模态参数是成功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处理 环境激励 模态分析 参数辨识 模态分解 线性结构 模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节约视角下辽宁省产业结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明玉 李凯 +1 位作者 郁培丽 陈浩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5-148,共4页
基于完全分解模型对辽宁省的能源消费和能源节约进行了分解计算,给出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对能源节约的影响效果和贡献率.虽然计算结果显示能源强度对能源节约起到主要作用,但由于产业结构与能源节约的密切关系,采用统计回归的方法讨论了... 基于完全分解模型对辽宁省的能源消费和能源节约进行了分解计算,给出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对能源节约的影响效果和贡献率.虽然计算结果显示能源强度对能源节约起到主要作用,但由于产业结构与能源节约的密切关系,采用统计回归的方法讨论了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节约的推动作用,并发现工业、建筑业和交通业的产值比重与能源节约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通过对回归结果的进一步研究找出上述各产业推动能源节约的临界产值比重,其中工业和交通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趋势推动了省内能源节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节约 完全分解模型 产业结构 实证分析 能源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