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1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结构健康监测功能的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
作者 杜厚义 赫玉欣 +4 位作者 黄烈然 高子昂 张瑞麟 刘虎 刘春太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4,共6页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许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本身的结构特点,以及所处环境和荷载情况的复杂性,对其整体性和耐久性进行分析比较困难。采用结构健康监测(SHM)技术对复合...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许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本身的结构特点,以及所处环境和荷载情况的复杂性,对其整体性和耐久性进行分析比较困难。采用结构健康监测(SHM)技术对复合材料的结构状况进行监测,提高了复合材料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述了基于电阻传感的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SHM方式及其应用,并对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SHM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 聚合物复合材料 结构健康监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研究进展及其智能化趋势
2
作者 杨露露 刘芮豪 +5 位作者 王志成 黄频波 赵云妹 王昌昊 仓钰 杨斌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42-66,共25页
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在航空器中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于传统的金属材料,该结构的应用既能实现飞行器轻量化设计,又能提高其损伤容限。苛刻的服役环境及复杂的载荷工况使航空复合材料结构面临严峻的考验,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成为保障航空器在... 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在航空器中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于传统的金属材料,该结构的应用既能实现飞行器轻量化设计,又能提高其损伤容限。苛刻的服役环境及复杂的载荷工况使航空复合材料结构面临严峻的考验,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成为保障航空器在役安全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复合材料结构的损伤机理和典型损伤模式,对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的健康监测需求进行了介绍;针对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的宏、细观损伤、健康状态、寿命等的监测需求,总结了传统监测方法的应用现状;介绍了柔性电子皮肤、自供电传感器等新型先进健康监测技术的进展,并探讨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数字孪生、机器学习等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简要概述了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国内外航空领域的工程实际应用,并讨论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和智能化的研究重点,为航空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复合材料结构 结构健康监测 复合材料损伤模式 先进传感方法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传感器在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进展、挑战与展望
3
作者 邢飞 李皓鹏 +3 位作者 李文倩 许丽丽 邱泉水 张浩鹏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62-75,共14页
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众多典型承力结构、非承力结构中广泛应用,在结构功能一体化背景下,传统离线监测手段已无法满足复合材料智能化的需求。随着复合材料的结构健康监测(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SHM)不断发展,以碳... 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众多典型承力结构、非承力结构中广泛应用,在结构功能一体化背景下,传统离线监测手段已无法满足复合材料智能化的需求。随着复合材料的结构健康监测(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SHM)不断发展,以碳纳米管、石墨烯和MXene等导电粒子为传感单元的柔性传感器为复合材料的损伤早期识别、服役状态预警和智能诊断开辟了新思路。本文主要针对柔性传感器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进行系统综述,重点介绍柔性传感器的设计思路、关键技术、机理机制和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传感器 结构健康监测 碳纳米管 石墨烯 MXe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航天结构健康监测”专栏征稿
4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选题背景飞行器在服役过程中,其结构受到使用环境、载荷及突发性事故的影响,容易产生裂纹、脱层、松动等损伤。为避免由此带来的人员及财产损失,必须对关键结构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然而,受空间、效率、运行时间、设备体积等因素的制约... 选题背景飞行器在服役过程中,其结构受到使用环境、载荷及突发性事故的影响,容易产生裂纹、脱层、松动等损伤。为避免由此带来的人员及财产损失,必须对关键结构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然而,受空间、效率、运行时间、设备体积等因素的制约,常规无损检测技术难以实现结构的在线、原位监测。源于对大型复杂结构安全性的日益重视及新型结构监测技术与系统的不断发展,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得以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突发性事故 大型复杂结构 航空航天 原位监测 定期维护 设备体积 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航天结构健康监测”专栏征稿
5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选题背景飞行器在服役过程中,其结构受到使用环境、载荷及突发性事故的影响,容易产生裂纹、脱层、松动等损伤。为避免由此带来的人员及财产损失,必须对关键结构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然而,受空间、效率、运行时间、设备体积等因素的制约... 选题背景飞行器在服役过程中,其结构受到使用环境、载荷及突发性事故的影响,容易产生裂纹、脱层、松动等损伤。为避免由此带来的人员及财产损失,必须对关键结构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然而,受空间、效率、运行时间、设备体积等因素的制约,常规无损检测技术难以实现结构的在线、原位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结构健康监测 航空航天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结构健康监测策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白生宝 肖迎春 +1 位作者 刘国强 黄博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6,共13页
飞机全寿命周期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应用对提高飞机在役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地面维护效率,延长飞机使用寿命具有巨大的价值和效益,因而得到国内外的持续关注和研究。该技术在飞机上的应用已成为衡量飞机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飞机结构... 飞机全寿命周期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应用对提高飞机在役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地面维护效率,延长飞机使用寿命具有巨大的价值和效益,因而得到国内外的持续关注和研究。该技术在飞机上的应用已成为衡量飞机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飞机结构健康监测标准规范与策略的制定是技术开展的首要任务。分析了航空制造业先进国家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相关的标准规范,明确了制定标准规范的具体要求;通过总结国外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最新研究进展,梳理了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框架体系;针对我国飞机结构地面试验和服役环境2大应用场景的技术特点,明晰了我国结构健康监测的技术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飞机结构健康监测的总体架构和可供剪裁的技术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完整性 结构健康监测 损伤检测 监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在木结构古建筑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蒋维乐 姚坤 +1 位作者 林启敬 赵玉龙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95-1306,共12页
文物木结构古建筑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民族文化的自信与传承。然而由于长时间受到环境和人为侵蚀,木结构古建筑易遭到损坏。为更好地保存好木结构古建筑以及其代表的文化内涵,对其结构安全监测提出了迫切的需求,近年来... 文物木结构古建筑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民族文化的自信与传承。然而由于长时间受到环境和人为侵蚀,木结构古建筑易遭到损坏。为更好地保存好木结构古建筑以及其代表的文化内涵,对其结构安全监测提出了迫切的需求,近年来对木结构古建筑的安全监测方法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分别介绍了虚拟重建、红外热成像、地面激光雷达、超声波监测、光纤传感等技术的原理及在木结构古建筑监测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其各自的优势与劣势。针对木结构古建筑采光不足问题,总结了光导系统,尤其是光纤光导照明系统对自然光的引入,该类照明系统具有清洁、安全的特点,避免了烛火、电类照明系统为木结构古建筑带来的火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结构古建筑监测 无损监测 光导照明 光纤传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田童 李建乐 +7 位作者 邓德双 曾旭 林奎旭 董珊珊 杨雷 徐浩 杨正岩 武湛君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1-67,98,共28页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有望在飞行器设计、服役和维护中发挥关键作用,提高飞行器结构效率,确保飞行器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首先概述结构健康监测的基本概念及其适用范围,强调其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重要性。随后,针对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有望在飞行器设计、服役和维护中发挥关键作用,提高飞行器结构效率,确保飞行器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首先概述结构健康监测的基本概念及其适用范围,强调其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重要性。随后,针对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飞行器典型结构中的研究工作情况,重点围绕冲击监测、超声导波损伤监测以及光纤传感器应变监测等先进技术进行详细讨论,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技术能力以及典型应用。最后,指出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测面临的挑战性问题,展望该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shm) 冲击监测 超声导波 光纤光栅 分布式光纤 损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中机器学习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蒋孝伟 章文瑾 刘玲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0-40,共11页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FRPs)因其高模高强、可设计强、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性能领域。结构健康监测(Structural health mornitoring,SHM)对于保障复合材料结构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FRPs)因其高模高强、可设计强、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性能领域。结构健康监测(Structural health mornitoring,SHM)对于保障复合材料结构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机器学习方法在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领域也得到快速发展,以数据驱动方法代替传统模型对结构状态进行判断,使得基于各类传感器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具有更高的准确性、鲁棒性及高效性。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在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领域中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其次总结了机器学习方法在复合材料损伤模式识别、损伤位置识别和损伤程度识别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传感器 结构健康监测(shm) 损伤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船舶结构监测数据异常诊断与处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慧 王燕舞 +2 位作者 张帅 张敏 王嘉其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1-165,共5页
针对极地船舶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包含一些异常监测数据的情况,提出异常数据诊断与处理的方法。首先,根据“雪龙2”极地破冰船的实测数据,对异常数据类型进行归纳;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异常数据,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诊断,进而对异常点进行... 针对极地船舶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包含一些异常监测数据的情况,提出异常数据诊断与处理的方法。首先,根据“雪龙2”极地破冰船的实测数据,对异常数据类型进行归纳;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异常数据,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诊断,进而对异常点进行处理;最后,根据诊断与处理后的数据反演冰载荷,对本文提出的诊断处理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DBSCAN方法可较好地识别离群值,基于平均标准差的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可较好地处理幅度异常的情况。研究结果可为船舶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数据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异常数据诊断 极地船舶 冰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低速风洞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强 黎壮声 +1 位作者 李树成 杜立强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22,41,共6页
为提高风洞调试和运行时的结构安全性,设计研制一种大型低速风洞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针对风洞监测对象位置散、可移动的特点,对结构健康监测(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SHM)需求进行精准分析。在分析基础上,系统采用基于光纤环网和... 为提高风洞调试和运行时的结构安全性,设计研制一种大型低速风洞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针对风洞监测对象位置散、可移动的特点,对结构健康监测(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SHM)需求进行精准分析。在分析基础上,系统采用基于光纤环网和星形连接的混合网络架构,实现对分散结构状态数据的分布式采集、边缘计算和高效传输。运行系统表明:该系统在消声室流致振动监测评估、防护网拦截异物监测诊断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有力保障了大型低速风洞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低速风洞 结构健康监测 消声室 防护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建筑砌体结构健康监测和损伤预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亮 谭磊 +2 位作者 杨晓辉 李雨航 邓扬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0-177,共8页
为保障既有建筑砌体结构运营期间的结构安全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利用结构健康监测(SHM)系统与均值控制图,研究砌体结构的状况评估和预警机制。以北京市东城区某砌体结构为例,首先,根据该结构病害和损伤状况设计并实施对应的SHM系统,选取... 为保障既有建筑砌体结构运营期间的结构安全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利用结构健康监测(SHM)系统与均值控制图,研究砌体结构的状况评估和预警机制。以北京市东城区某砌体结构为例,首先,根据该结构病害和损伤状况设计并实施对应的SHM系统,选取该结构承重墙裂缝和窗台相对位移作为监测对象;其次,收集结构响应和环境温度的数据,并利用收集后的监测数据构建结构响应同环境温度的相关性模型;然后,利用相关性模型模拟出结构响应监测数据的温度效应;最后,提出结构状态指数,并结合均值控制图预警分析该结构。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监测数据,掌握砌体结构的健康状况,并对其结构损伤做出预警;根据监测结果,裂缝宽度和窗台相对位移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746,4.391]和[1.282,5.690]mm,均处在安全范围之内。根据预警系统中均值控制图结果,该结构裂缝宽度和相对位移发展趋势均处于正常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建筑 砌体结构 结构健康监测(shm) 损伤预警 相关性模型 均值控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健康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子龙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10,共9页
针对桥梁健康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问题,从桥梁监测信号分解及成分提取、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桥梁损伤识别、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四方面梳理与分析其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信号分解及成分提取方面,基于信号分解重构技术和... 针对桥梁健康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问题,从桥梁监测信号分解及成分提取、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桥梁损伤识别、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四方面梳理与分析其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信号分解及成分提取方面,基于信号分解重构技术和人工智能展现了良好的数据处理能力,但针对复杂环境与海量数据,多源数据融合、自动化处理及提升特征提取精度是未来的研究重点;模态参数识别方面,传统时域、频域和时频域以及计算机视觉方法已广泛应用,但复杂环境下虚假模态剔除与精准模态追踪仍面临挑战,低频、紧密型模态精准识别并自动剔除环境因素影响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损伤识别方面,现有技术可提取敏感特征并进行诊断,但长期监测中损伤与环境变化的区分仍有待突破,需结合机器学习和智能设备以提升鲁棒性;有限元模型修正方面,智能算法已显著提升模型精度,但简化假设和传感器布设限制导致模型与实际状态偏差,未来需通过优化算法和深度代理模型增强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结构健康监测 信号分解及成分提取 模态参数识别 损伤识别 有限元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结构中导波健康监测技术的若干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孙全 樊程广 +3 位作者 张翔 付康佳 陈勇 綦磊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7-498,共12页
基于航天器结构健康监测需求,从空间碎片撞击定位、结构损伤评估、泄漏定位3个方面,阐述了导波的相关应用进展。首先分析了空间站、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和燃料贮箱等结构面临的风险和监测需求,然后介绍了相关的理论和监测方法研究进展,以... 基于航天器结构健康监测需求,从空间碎片撞击定位、结构损伤评估、泄漏定位3个方面,阐述了导波的相关应用进展。首先分析了空间站、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和燃料贮箱等结构面临的风险和监测需求,然后介绍了相关的理论和监测方法研究进展,以及多物理场导波建模和传播仿真技术,最后探讨了设计集成“撞、漏、损”多功能一体化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实现思路,以及导波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与空间机器人、空间激光溯源、无线通信和能量传输结合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结构健康监测 导波 超高速撞击 损伤检测 泄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EEMD与BiLSTM深度网络的结构监测缺失数据重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盈盈 黄正洪 +2 位作者 张利凯 赵智航 关腾达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9,共15页
在长期监测过程中,由于传感器设备故障、供能中断、网络传输问题等诸多因素,导致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采集的数据存在不完整性。针对这一问题,结合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 在长期监测过程中,由于传感器设备故障、供能中断、网络传输问题等诸多因素,导致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采集的数据存在不完整性。针对这一问题,结合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在时序处理方面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EEMD-BiLSTM的结构监测缺失数据重构方法。该方法利用EEMD自适应分解监测时序数据为1组代表不同时间尺度的本征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使非线性、非平稳序的时序信号平稳化。然后,将IMF分量输入到BiLSTM网络中进行缺失数据重构,提高BiLSTM预测精度。针对6层框架结构缩尺模型和Benchmark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比EEMD-LSTM、BiLSTM、LSTM主流方法,提出的EEMD-BiLSTM具有最高预测精度,在5%、10%、15%缺失数据情况下,其R2指标保持在0.8以上。因此,采用EEMD方法对非稳态结构加速响应数据进行预处理,可有效提高BiLSTM的预测精度,对于结构监测缺失数据问题,提供更具适应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数据重构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应矩阵变换的桥梁结构动态响应监测实验平台设计
16
作者 陈仲乾 王德光 +1 位作者 杨明 梁成斌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112,共8页
动态响应分析是评估桥梁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承受动力荷载效应的关键手段,其精度与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的有效性。然而,现阶段广泛采用的接触式加速度计存在长期运行精度衰减、传感器漂移及周期性校准等问题,难以满足桥梁长期在线监... 动态响应分析是评估桥梁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承受动力荷载效应的关键手段,其精度与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的有效性。然而,现阶段广泛采用的接触式加速度计存在长期运行精度衰减、传感器漂移及周期性校准等问题,难以满足桥梁长期在线监测的需求。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应矩阵变换的非接触式桥梁结构动态响应测量方法,并设计搭建了集成加速度计与机器视觉技术的桥梁动态响应监测实验平台。利用圆形靶标的几何特性,实现复杂环境下运动靶标特征点的快速提取与精确定位;通过单应矩阵建立像素坐标与物理坐标之间的映射关系,有效补偿相机视角偏差带来的影响;结合傅里叶变换对提取的动态加速度信号进行频域分析,获取桥梁结构的振动特性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在不同测量角度下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高精度,与传统加速度计的测量结果高度一致,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该文为桥梁结构动态响应监测提供了一种稳定、经济、易部署的方法,为后续桥梁健康状态评估与损伤预警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结构健康监测 动态响应测量 单应矩阵变换 实验平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薄膜传感器的复合材料/金属混合连接结构健康监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皓 农智升 +2 位作者 卢少微 汪英 刘新华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21-125,共5页
飞机复合材料壁板与金属壁板的连接是机身结构设计的重要研究内容。由于复合材料与金属之间性能存在差异,导致混合连接件服役状态下的应力难以预测。以碳纳米管(CNTs)和MXene薄膜为代表的新型纳米碳材料具有独特的纳米尺度结构和优异的... 飞机复合材料壁板与金属壁板的连接是机身结构设计的重要研究内容。由于复合材料与金属之间性能存在差异,导致混合连接件服役状态下的应力难以预测。以碳纳米管(CNTs)和MXene薄膜为代表的新型纳米碳材料具有独特的纳米尺度结构和优异的物理性能。本文通过改进MXene/CNT复合薄膜传感器制备工艺,并将其应用于复合材料/金属连接结构健康监测,对服役过程中的混合连接结构进行全过程跟踪测试。结果表明,薄膜传感器在全过程监测响应与混合结构连接件时间应变曲线吻合,并且能够对混合连接结构失效精确预警,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结构 薄膜传感器 结构健康监测 失效预警 循环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结构声发射数据质量评估与疲劳损伤监测方法
18
作者 鲁凡 李响 +2 位作者 雷亚国 李乃鹏 杨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0,共10页
针对声发射技术在监测航空结构微裂纹萌生拓展时面临的结构微损伤特征难以提取、噪声干扰下损伤定位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面向航空结构健康监测的声发射数据质量评估与疲劳损伤监测方法。基于深度卷积自编码器,建立了声发射信号的数据... 针对声发射技术在监测航空结构微裂纹萌生拓展时面临的结构微损伤特征难以提取、噪声干扰下损伤定位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面向航空结构健康监测的声发射数据质量评估与疲劳损伤监测方法。基于深度卷积自编码器,建立了声发射信号的数据质量智能评估模型,通过提取原始声发射数据的高层特征,实现了裂纹损伤与噪声信号的自适应识别,完成了声发射信号的自动降噪。采用航空铝合金结构件疲劳试验中采集的声发射监测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计算得到早期健康阶段数据和中后期损伤阶段数据的平均重构误差分别为0.007和0.020,准确地实现了噪声信号与损伤信号的有效甄别。损伤起始时间比试验中发现宏观裂纹的时间早22 min,能够在裂纹萌生拓展的早期阶段有效预警。与原始定位图相比,在剔除了噪声信号后进行损伤拓展定位,能够清晰地呈现出裂纹的长期发展趋势。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具有在工程场景下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信号 结构健康监测 卷积自编码器 数据质量评估 疲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11
19
作者 谢全敏 马伟 杨文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6-62,共7页
为减少山岭公路隧道结构运营期病害的发生,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和降低养护成本,利用结构健康监测(SHM)和自动化监测技术,研发山岭公路隧道运营期结构健康自动化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C系列编程语言、C/S结构和4层架构体系,构建系统整体框架... 为减少山岭公路隧道结构运营期病害的发生,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和降低养护成本,利用结构健康监测(SHM)和自动化监测技术,研发山岭公路隧道运营期结构健康自动化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C系列编程语言、C/S结构和4层架构体系,构建系统整体框架、核心子系统及各项功能;在怀阳高速公路长安隧道开展试验,验证该系统的适用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时采集、整编及存储多类传感器的监测数据,能够分析处理数据(如曲线图分析、超限监测及预警预报等)、测点与CAD图关联、综合评价隧道结构健康状况,并自动生成报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公路隧道 结构健康监测(shm) 自动化监测 分析处理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架平台结构健康监测传感器优化布置 被引量:2
20
作者 闫天红 周国强 +1 位作者 王维刚 赵海峰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1-55,共5页
导管架平台长期受恶劣的海洋环境影响,环境腐蚀、海生物附着、海底冲刷及海上风浪流等作用,平台结构易产生各种形式的损伤。结构损伤会引起结构刚度的改变,结构模态参数直接反映了结构刚度变化情况。文中以南海某导管架平台为例,介绍了... 导管架平台长期受恶劣的海洋环境影响,环境腐蚀、海生物附着、海底冲刷及海上风浪流等作用,平台结构易产生各种形式的损伤。结构损伤会引起结构刚度的改变,结构模态参数直接反映了结构刚度变化情况。文中以南海某导管架平台为例,介绍了海上导管架平台结构健康监测(SHM)加速度传感器优化布置(OSP)方法。通过数值计算获得平台结构前3阶振动模态,应用EI法、MKE法及MAC法确定平台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布置的数量及位置。经实践表明,EI与MAC法组合是导管架SHM中传感器优化布置(OSP)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架 结构健康监测(shm) 传感器优化布置(OSP)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