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安特生态调节剂对南方不同农业土壤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常青山 蔡祖国 +1 位作者 杨卫军 王幸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31,48,共4页
天安特是一种由碱性物质及一些胶结剂为主要成分的新型生态调节剂。为探讨新开发的生态调节剂天安特对土壤结构及pH值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和田间实验,进行天安特生态调节剂对南方茶园、果园和菜园土壤结构及pH值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天安特是一种由碱性物质及一些胶结剂为主要成分的新型生态调节剂。为探讨新开发的生态调节剂天安特对土壤结构及pH值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和田间实验,进行天安特生态调节剂对南方茶园、果园和菜园土壤结构及pH值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与室内实验中,天安特对提高3种类型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降低土壤结构破坏率均有显著效果,同时可提高茶园、果园、菜园表层土壤pH值,其中以天安特对茶园土的水稳性团聚体结构的改良效果最好,可以在南方地区农业土壤的改良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调节剂 PH值 团聚 结构体破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对紫色土坡地耕作位移及土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勇 李富程 +3 位作者 汪璇 刘静 杨威 王刚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56,共6页
为了采用化学措施防治坡地耕作侵蚀,以紫色土典型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磁性示踪和模拟耕作等技术研究了聚丙稀酰胺(PAM)后不同坡度(5°,10°,15°,20°,25°)坡地耕作位移和土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采用化学措施防治坡地耕作侵蚀,以紫色土典型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磁性示踪和模拟耕作等技术研究了聚丙稀酰胺(PAM)后不同坡度(5°,10°,15°,20°,25°)坡地耕作位移和土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PAM后不同坡度坡地耕作位移均明显低于对照(未添加PAM),其中在20°和25°坡面显著减少了49.16%和67.96%;(2)与对照相比,土壤中添加PAM后<0.25mm非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在5°,10°,15°,20°,25°坡度分别减少了33.74%,46.67%,37.56%,52.70%,62.50%,不同坡度土壤团聚体结构破坏率(PAD)平均降低了60.05%,而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平均几何直径(GMD)值分别增加了41.94%和55.09%;(3)耕作位移量与PAD值呈显著的正线性相关性,而与MWD和GMD值呈负线性相关性(P<0.05)。坡地土壤添加PAM后可以有效降低耕作位移量,增强土壤结构稳定性,减少耕作侵蚀。在农业生产中PAM可用于控制较陡(≥20°)坡地的耕作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稀酰胺(PAM) 耕作位移 团聚结构破坏(PAD) 平均质量直径(MW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