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动力能力谱法的RC结构位移放大系数
被引量:6
- 1
-
-
作者
陈伟宏
蒋认
崔双双
吴波
-
机构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9-44,58,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8131
51478118
+2 种基金
51508099)
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2016Y0061)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A15351)
-
文摘
结构位移放大系数是预测结构在某一地震设防水准作用下的最大弹塑性变形,从而指导结构设计的参数。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尚未引入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考虑6、7、8三个设防烈度,设计了3、5、8、10、12层共15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并采用结构振动台试验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进而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进行分析。采用文中提出的动力能力谱方法,研究按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RC框架结构在不同设防水准下的位移放大系数需求值,并与传统静力能力谱法得到的位移放大系数需求值进行对比分析。6、7、8度设防的RC框架结构的位移放大系数需求值在中震作用下分别为0.51-1.91、0.49-1.93、0.56-2.24;在大震作用下分别为1.28-4.82、1.40-4.89、1.37-5.56。中震作用下,按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未发生整体屈服,表明我国抗震设计规范比较保守。
-
关键词
动力能力谱方法
静力能力谱方法
结构位移放大系数
需求值
RC框架结构
-
Keywords
dynamic capacity spectrum method
static capacity spectrum method
structural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factors
demand values
RC frame structures
-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
-
题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分析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陈伟宏
崔双双
吕大刚
李雁军
-
机构
福州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7-55,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150
50978080
+2 种基金
90715021)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SLDRCE12-MB-04)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2302110005)
-
文摘
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是预测结构最大变形能力,确定结构之间最小距离,防止结构在地震作用时因相互碰撞而发生倒塌的关键设计参数。但是目前我国结构抗震规范中并没有引入结构位移放大系数的概念。考虑不同设防烈度,不同层数严格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了17个典型RC框架结构,采用OpenSees进行有限元建模与分析,并采用结构振动台试验数据和拟静力试验数据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分别采用非线性静力方法和非线性动力方法,对所设计典型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按现行抗震规范所设计结构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的取值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可以预测结构临界倒塌状态时的结构最大弹塑性变形。按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VI、VII、VIII度RC框架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的最小值分别为15、10、5,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结构位移放大系数与结构反应修正系数的比值(Cd/R)在0.8~1.2范围内,这和NEHRP推荐条文中的取值相近,但稍微偏大。
-
关键词
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
结构振动台试验
钢筋混凝土结构
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
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
-
Keywords
'capacity'values of structural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factor
shaking table test
RC frame structures
nonlinear static procedures
nonlinear dynamic procedures
-
分类号
TU375.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