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结构互动体系的内在逻辑与构建进路
1
作者 宋超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20,共4页
以结构性功能主义视角来分析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用结构化视野来看待党内政治生态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主体、角色、组织,有助于建设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结构互动体系,进一步推动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不断好转。推进党内政治生态... 以结构性功能主义视角来分析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用结构化视野来看待党内政治生态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主体、角色、组织,有助于建设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结构互动体系,进一步推动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不断好转。推进党内政治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宏观互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保证民意诉求供给准确;严肃整顿不正之风,推进政党公正形象重塑;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搭建民众政党沟通渠道。推进党内政治生态系统内在各要素之间的微观互动,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全程,总体坚持"各司其职、协调运转"工作思路,完善党内政治生态内在制约机制。推进党内政治生态结构交流渠道之间的内在互动,要着力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系统中权力运行结构,推动构建党内政治生态回路与生态链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政治生态 社会生态 结构互动 党的领导 权力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法庭互动话语对应结构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廖美珍 《语言科学》 2003年第5期77-89,共13页
本文以“对应”为分析单位,通过对13场法庭审判现场录音转写语料的分析,揭示法庭审判互动话语结构特征,解释不同互动结构的分布。结论是:法庭话语最多的结构现象是“Q-R”,但是由于法庭话语参与者的目的关系复杂,因此不同互动对象之间... 本文以“对应”为分析单位,通过对13场法庭审判现场录音转写语料的分析,揭示法庭审判互动话语结构特征,解释不同互动结构的分布。结论是:法庭话语最多的结构现象是“Q-R”,但是由于法庭话语参与者的目的关系复杂,因此不同互动对象之间的互动结构各有特色,无法用一种结构来概括法庭互动的特征。法庭互动结构不同于服务行业的“店员一顾客”和课堂上“教师一学生”的互动结构。因此,“三步式”(I-R-F)和“包孕结构”(Q-Qi-Ri-R)不是法庭互动话语的典型结构。分析特定话语的互动结构有助于深刻地揭示这种活动的本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庭话语 互动 互动结构 对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建筑企业项目群承建与企业成长的耦合互动结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郭峰 石碧娟 陈毅琪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9-454,共6页
在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巨型化、集群化的趋势下,大型建筑企业面对的将不再是对单一工程项目的割裂管理,势必寻求项目群承建与企业成长的良性耦合发展。然而,项目群承建与企业成长的内在关系尚未得到系统地研究,为此,先以企业管理理论为基... 在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巨型化、集群化的趋势下,大型建筑企业面对的将不再是对单一工程项目的割裂管理,势必寻求项目群承建与企业成长的良性耦合发展。然而,项目群承建与企业成长的内在关系尚未得到系统地研究,为此,先以企业管理理论为基础描述基于核心能力与成长战略互动的大型建筑企业成长系统,以项目群管理理论为基础描述由企业组织层、项目群层、子项目层构成的项目群承建系统,再运用耦合理论分析给出2个系统的耦合互动结构,并明确该耦合互动结构的特征、组成要素以及作用规律,从而为深入研究项目群承建与企业成长的耦合互动关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建筑企业 项目群承建 企业成长 耦合互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声望地位的阶层确认研究——基于“结构——互动”视角的解读 被引量:10
4
作者 班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78,156,157,共11页
基于东部农村的实地调查发现,阶层分化背景下富人阶层凭借经济地位实现了对声望地位的确认,亦即声望地位与经济地位之间存在选择性亲和。声望地位阶层确认的实践机制为富人借助于经济资源以私促公以及以私助私,具体而言公的层面包括富... 基于东部农村的实地调查发现,阶层分化背景下富人阶层凭借经济地位实现了对声望地位的确认,亦即声望地位与经济地位之间存在选择性亲和。声望地位阶层确认的实践机制为富人借助于经济资源以私促公以及以私助私,具体而言公的层面包括富人阶层为其他阶层提供生存型与发展型公共品,私的层面包括富人对其他阶层的日常性的礼物赠予与扶危济困,由此形成了其他阶层对富人资源的依赖。人际交往的互惠原则,即施报平衡,在富人阶层无需其他阶层以有形资源回馈背景下推动了其他阶层让渡对富人阶层的服从与尊敬,以此富人阶层获得较高声望。上层富人对声望地位的阶层确认实践离不开社会结构支撑,高度熟悉与信息对称的熟人社会为富人阶层获得声望地位提供空间基础,地方性规范的软约制保障了富人阶层对其他阶层自愿让渡尊敬与信任,以及村庄的归属与价值共同体意涵构成了富人追求声望地位的动力。上层富人对声望地位的阶层确认实践重塑着社会结构,体现在村民间熟悉与信任度下降以及村落共同体意涵弱化,熟人社会走向半熟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望地位 阶层确认 熟人社会 半熟人化 结构-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互动结构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天思 《求实》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34,共4页
存在方式是存在的形式及其运动规律。思维方式则是存在方式的内化 ,这种内化发生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中。人们不仅认识世界 ,而且同时在改造世界 ;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人们的思维方式又外化为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决定人们社会... 存在方式是存在的形式及其运动规律。思维方式则是存在方式的内化 ,这种内化发生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中。人们不仅认识世界 ,而且同时在改造世界 ;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人们的思维方式又外化为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决定人们社会实践的特点 ,因此又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而且就主体而言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外部世界的存在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存在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构成一个三角互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方式 思维方式 行为方式 互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互动结构”:制度逻辑、内在张力及其重构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频 陈科霖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6-80,共5页
文章试图进一步阐释基于整体性视角建构的中国国家治理的三元互动结构,并指出"三元互动结构"中"一统体制与地方分治"、"多重目标与行为选择"以及"底线合作与激励差异"的内在核心逻辑。"... 文章试图进一步阐释基于整体性视角建构的中国国家治理的三元互动结构,并指出"三元互动结构"中"一统体制与地方分治"、"多重目标与行为选择"以及"底线合作与激励差异"的内在核心逻辑。"三元互动结构"治理机制在现实中存在着深刻的治理困境,摆脱这一困境应走向以善治为终极目标的多元参与共治格局,通过新的三元主体间关系重构国家治理中的互动机制,引致治理绩效与政权稳定间兼顾的善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互动结构 国家治理 制度逻辑 张力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深度学习的师生话语互动结构的重建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光陆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8-63,共6页
深度学习是话语互动的内化。深度学习需要高质量的师生话语互动,但是目前语类化的师生话语互动IRF(E)结构适合简单学习,阻碍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师生话语互动IRF(E)结构适应深度学习,关键在于改变目前师生话语互动IRF(E)结构的语类化性质... 深度学习是话语互动的内化。深度学习需要高质量的师生话语互动,但是目前语类化的师生话语互动IRF(E)结构适合简单学习,阻碍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师生话语互动IRF(E)结构适应深度学习,关键在于改变目前师生话语互动IRF(E)结构的语类化性质,从师生话语互动目的、话语互动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师生话语互动方式等三个维度重建话语秩序。促进深度学习的师生话语互动结构应是ID〔RF(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话语 师生话语互动结构 深度学习 语类化话语秩序 话语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协作学习中互动网络结构分析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永固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1年第1期49-61,共13页
群组内部的交互机制是当前CSCL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互动网络结构是发现群组内部交互工作机理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成果,分析协作学习中互动网络的形成过程,归纳出互动网络结构存在五个典型特征... 群组内部的交互机制是当前CSCL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互动网络结构是发现群组内部交互工作机理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成果,分析协作学习中互动网络的形成过程,归纳出互动网络结构存在五个典型特征:连通性、密集性、中心性、内聚力和角色空间,介绍了每种结构特征的分析与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协作学习中互动网络结构的分析模型,最后使用教学实验对分析模型进行验证,并获得了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协作学习 互动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互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院系管理中的互动结构分析
9
作者 虞宝桃 陈波 +2 位作者 刘逶迤 艾一梅 黄祖辉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5-80,共6页
作为大学的重要组织,院系本身就是一个场域。场域通常表现为各种形式的社会网络,在大学院系管理中,这些社会网络集中表现为各种不同的互动关系。该文通过对五所大学不同学科的院系主任的访谈,调查了大学院系管理中互动结构三个基本维度... 作为大学的重要组织,院系本身就是一个场域。场域通常表现为各种形式的社会网络,在大学院系管理中,这些社会网络集中表现为各种不同的互动关系。该文通过对五所大学不同学科的院系主任的访谈,调查了大学院系管理中互动结构三个基本维度:互动关系、互动模式与互动主题。互动关系体现参与者互动的行为趋向与互动内容;互动模式是互动过程中的固定规范,它指向互动结果的呈现;互动主题是互动过程中的资源和目标,它引导着互动的方向。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学校与院系互动、院系与社会环境互动、院系领导层互动,以及院系领导层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互动模式分为冲突竞争型与和谐合作型两大模式;互动主题集中体现为利益与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院系管理 互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与形式互动下的力流“变形”——结构建筑学视角下的建筑形态生成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云鹏 曹海婴 《南方建筑》 2018年第1期41-47,共7页
从结构建筑学中的"力流"概念入手,分析建筑中结构内部的接受荷载,传递荷载,释放荷载等3个过程,将力流变形分为横向"变形"与竖向"变形",通过从力流与变形两方面对前人的建筑案例与研究进行分析,探讨了建... 从结构建筑学中的"力流"概念入手,分析建筑中结构内部的接受荷载,传递荷载,释放荷载等3个过程,将力流变形分为横向"变形"与竖向"变形",通过从力流与变形两方面对前人的建筑案例与研究进行分析,探讨了建筑结构对形式和空间的影响。详细结合瑞士建筑师克里斯蒂安·克雷兹的单墙住宅与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的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两个案例,强调结构设计师与建筑设计师的配合,运用图解静力学与有限元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横向变形和竖向变形两种方式在建筑设计中所起的作用。最后罗列不同力流横向与竖向"变形"的典型建筑案例,分类分析其建筑设计过程中原型与变形在结构形态与力流传递上的改变,在此基础上讨论建筑设计中结构与形式交互的创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建筑学 力流“变形” 单墙住宅 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 结构与形式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结构二元互动下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与管控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卫龙 何子张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71-76,共6页
文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家层面的相关文件,提出国家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的目的不是为了划定空间物理边界,而是为了在强化对地方城市空间开发形态与规模管控的同时,保留地方的发展弹性;其次,基于规模—结构二元互动特征,将城市分为大增量—结构... 文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家层面的相关文件,提出国家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的目的不是为了划定空间物理边界,而是为了在强化对地方城市空间开发形态与规模管控的同时,保留地方的发展弹性;其次,基于规模—结构二元互动特征,将城市分为大增量—结构培育型城市、小增量—结构优化型城市、存量紧凑—结构提升型城市、精明收缩—结构重组型城市四种类型,并分析这四种类型城市的特征;最后,提出针对这四种类型的城市提出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与管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结构二元互动 城市开发边界 空间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互动结构与社会责任结构的转变——中美比较
12
作者 王明璐 《社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互动结构 责任结构 科尔曼 自然人 社会结构 再分配 结构转变 《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 经济领域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伦理观建构与国家治理结构转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锐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76,共8页
新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当务之急则是实现国家治理结构的现代转型。这其中,尤其不能忽视制度伦理观的建构在价值引导、理念转换、模式设计、结构优化、路径安排等多个方面的独特作用... 新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当务之急则是实现国家治理结构的现代转型。这其中,尤其不能忽视制度伦理观的建构在价值引导、理念转换、模式设计、结构优化、路径安排等多个方面的独特作用。制度伦理观的建构过程及其对"制度之善"的不懈追求和扬弃,对国家治理结构的核心价值、权威决策、行政执行、经济发展、社会保障、政治互动这六大体系的现代转型而言,无疑提供了新的更多思路和更广路径。在改革背景和开放思维下,正确把握国家治理结构的现代转型方向,应汲取经验教训和规避风险隐患,由国家主导推进法治化建设,实现秩序的法治化而非程式化,扎根国情并孕育善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伦理观 国家治理结构 现代转型 体系结构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多藏区宗教职业者与其原生家庭互动关系的人类学个案研究
14
作者 梁艳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61,共6页
以安多藏区宗教职业者——僧尼生活经历的田野调查为个案,用解释人类学的视角探讨了藏区宗教社会中当代僧尼与其原生家庭的结构性互动,呈现出二者之间互为支持,共享荣耀和具有承继性的特征;分析得出僧侣作为其原生家庭不可忽视的外在资... 以安多藏区宗教职业者——僧尼生活经历的田野调查为个案,用解释人类学的视角探讨了藏区宗教社会中当代僧尼与其原生家庭的结构性互动,呈现出二者之间互为支持,共享荣耀和具有承继性的特征;分析得出僧侣作为其原生家庭不可忽视的外在资源,在家庭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在当今中国西北部安多藏区僧尼与其原生家庭呈现出互为依存,互为资源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职业者 原生家庭 结构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互动决策模型:近十年来中国政策过程的一个解释框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钟裕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61,共9页
近十年来,在决策环境影响下,互动关系成为影响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关键变量。通过对中国新医改方案制定过程的案例研究发现,当下中国公共政策过程是官僚体系层面(政策前台)的制度环境、社会网络层面(政策后台)的博弈格局和两者界面的互... 近十年来,在决策环境影响下,互动关系成为影响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关键变量。通过对中国新医改方案制定过程的案例研究发现,当下中国公共政策过程是官僚体系层面(政策前台)的制度环境、社会网络层面(政策后台)的博弈格局和两者界面的互动结构共同作用的过程。这种双层互动决策模式在新常态下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应得到积极的推广和发展。发展双层互动决策模式,尤其关注充分发挥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政策价值导向功能、创造各利益群体平等参与公共决策的博弈平台以及以程序公正保障政策公正等三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互动政策过程 政策前台 政策后台 界面互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心理治疗话语“解述”现象的会话分析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文芝 廖美珍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2-100,共9页
"解述"是"民俗学方法论"流派的社会学家提出的一种会话常规,是会话参与者常用的一种交际手段,在促进交际互动、避免交际障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解述"理论,以心理治疗话语这种比较典型的、以... "解述"是"民俗学方法论"流派的社会学家提出的一种会话常规,是会话参与者常用的一种交际手段,在促进交际互动、避免交际障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解述"理论,以心理治疗话语这种比较典型的、以"目的"为导向的机构话语为研究对象,利用6场心理治疗门诊录音所撰写的6万多字的语料,对中国心理治疗话语中"解述"的语用类型、解述互动结构的构成要件及其应用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解述是心理治疗会谈中一种常用的合作性干预手段;解述的互动结构特征一方面体现了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的高度合作性,另一方面隐含了话语权力的不对称关系。治疗师要有效利用解述实施治疗性干预;来访者要充分利用解述积极参与交际互动,增强自身的权力以改变话语权力关系的不对称,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述 心理治疗话语 会话分析 互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分析的协同知识建构的研究 被引量:54
17
作者 刘黄玲子 朱伶俐 +1 位作者 陈义勤 黄荣怀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5年第2期31-37,共7页
该文指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主要研究协同知识建构的过程以及设计工具支持这一 过程的实现,而共享、论证、协商、创作、反思和情感交流是实现协同知识建构的基础。目前,交互分析是明确 CSCL中协同知识建构的本质、把握其规律... 该文指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主要研究协同知识建构的过程以及设计工具支持这一 过程的实现,而共享、论证、协商、创作、反思和情感交流是实现协同知识建构的基础。目前,交互分析是明确 CSCL中协同知识建构的本质、把握其规律的主要研究方法,其应用主要有四个方面,即通过分析成员个体和小 组整体的知识结构变化、关系网络形成、互动结构、协同知识建构水平等来探讨协同知识建构的基本规律。该文 最后还分析了一个以这一方法来评估协同知识建构水平的研究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建构 协同 交互 计算机支持 设计工具 协作学习 情感交流 CSCL 研究方法 结构变化 关系网络 互动结构 规律 论证 反思 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制度演进逻辑 被引量:6
18
作者 魏有兴 刘航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6-34,129,130,共1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与过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恢复与调整,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完善与发展三大阶段。将“背景结构互动”范式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与过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恢复与调整,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完善与发展三大阶段。将“背景结构互动”范式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制度研究,为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制度演进逻辑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以此揭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演进过程的动力机制、决策机制和行动机制。展望未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立足“两个大局”,拓展全球视野;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理论阐释,延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社会空间;利用制度弹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特色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建设 课程设置 演进逻辑 “背景结构互动”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庭讯问中的模糊限制语引发的语用冲突及其对法庭审判的启示 被引量:20
19
作者 毛凤凡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2,共4页
本文是基于作者转写的两场刑事审判的录音稿写就的,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法庭审判做出了初步探讨。文章从模糊语的语用功能入手,论证了研究法庭审判中模糊语的必要性。通过分析两场刑事审判讯问阶段与模糊限制语相关的互动结构,作者发现,刑... 本文是基于作者转写的两场刑事审判的录音稿写就的,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法庭审判做出了初步探讨。文章从模糊语的语用功能入手,论证了研究法庭审判中模糊语的必要性。通过分析两场刑事审判讯问阶段与模糊限制语相关的互动结构,作者发现,刑审虽要求尽可能消除模糊,但模糊语仍大量存在。由模糊语诱发的互动结构的复杂程度是法庭冲突的指示器,其中Q-R-Fi+r-Fii-Fiii-Fiv结构揭示了法庭斗争的焦点所在。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刑审中消除模糊的手段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庭审判 模糊限制语 互动结构 语用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政策负排斥的生成逻辑:基于政策供给的视界 被引量:4
20
作者 钟裕民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8-174,共7页
政策前台的制度环境、政策后台的多元非均衡博弈、前后台不协调的互动结构三者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构成公共政策负排斥生成的基本逻辑。在政策前台,话语失衡的宪法秩序、功利主义决策价值取向、精英主导型决策模式、锦标赛式政治晋升机... 政策前台的制度环境、政策后台的多元非均衡博弈、前后台不协调的互动结构三者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构成公共政策负排斥生成的基本逻辑。在政策前台,话语失衡的宪法秩序、功利主义决策价值取向、精英主导型决策模式、锦标赛式政治晋升机制等要素共同构成官僚体系推动政策负排斥的制度环境;在政策后台,各方行动者政治资源和行动能力等的差异构成公共政策负排斥生成的政治社会基础;前后台互动结构的不协调则可能导致政策更容易走向满足体制内或强势群体的利益诉求,而大多数弱势群体的诉求却受到不公正的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负排斥 生成逻辑 制度环境 非均衡博弈 互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