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_∞控制在AMD Benchmark结构主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洋 姜洪洲 +1 位作者 叶正茂 韩俊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17,22,共5页
针对AMD(activemassdamper)Benchmark问题,将H∞控制理论引入到结构控制领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主动控制方法。详细阐述了H∞控制权函数的选取方法,并采用DGKF法设计了输出反馈控制器,通过平衡截断法对控制器进行降阶得到四阶控制器。通... 针对AMD(activemassdamper)Benchmark问题,将H∞控制理论引入到结构控制领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主动控制方法。详细阐述了H∞控制权函数的选取方法,并采用DGKF法设计了输出反馈控制器,通过平衡截断法对控制器进行降阶得到四阶控制器。通过数值仿真,验证H∞控制器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D 结构主动控制 H∞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动控制最优极点配置算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杜永峰 李春锋 李慧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95-98,103,共5页
针对结构主动控制极点配置理论所得控制力矩阵的不唯一性,提出一种基于结构主动控制极点配置的优化算法。该算法与经典LQR最优主动控制主要区别表现在用于结构主动控制时不受加权矩阵Q和R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物理或工程意义。首先,对比了... 针对结构主动控制极点配置理论所得控制力矩阵的不唯一性,提出一种基于结构主动控制极点配置的优化算法。该算法与经典LQR最优主动控制主要区别表现在用于结构主动控制时不受加权矩阵Q和R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物理或工程意义。首先,对比了结构主动控制系统各数学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传递函数矩阵的唯一性,在复平面内进行最优零极点配置;其次,构造基于期望零极点的目标传递函数矩阵,并对传递函数矩阵进行目标最小实现,从而实现结构主动控制的最优极点配置;最后采用算例说明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动控制 数学模型 最优极点配置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形状记忆合金对转子振动进行变结构主动控制 被引量:4
3
作者 竺致文 王洪礼 孙景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6,共4页
运用现代控制理论中的最优控制方法 ,引入时变控制和输出反馈控制 ,研究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对转子振动进行变结构主动控制 ,特别是抑制转子振动的瞬态响应的方法 ,得出了最优控制力和控制电流的强度变化规律 ;通过分析形状记忆合金动作器... 运用现代控制理论中的最优控制方法 ,引入时变控制和输出反馈控制 ,研究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对转子振动进行变结构主动控制 ,特别是抑制转子振动的瞬态响应的方法 ,得出了最优控制力和控制电流的强度变化规律 ;通过分析形状记忆合金动作器的结构 ,探讨了变刚度支承对系统总体刚度的影响 ,指出了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之处 ,特别是由压杆稳定性不足引起的失稳现象 ,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在设计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结构主动控制 迭代法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流的结构主动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宏平 徐荣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1998年第5期21-28,共8页
功率流表示单位时间内外力作功或结构耗散能量的能力,它是一个理想的反应结构振动或外力大小的物理量。本文分析了三种基于功率流的结构控制策略,并首先分别推导出了它们的控制算子的一般表达式,然后通过将建筑结构简化为单自由度模... 功率流表示单位时间内外力作功或结构耗散能量的能力,它是一个理想的反应结构振动或外力大小的物理量。本文分析了三种基于功率流的结构控制策略,并首先分别推导出了它们的控制算子的一般表达式,然后通过将建筑结构简化为单自由度模型说明了它们在减小结构动力响应方面的机理,最后给出了在简谐激励下结构响应的数值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 结构振动 结构主动控制 功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系统的结构主动控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宏男 李宏宇 董松员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应用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对多维地震动下结构的振动进行主动控制.方法用这种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作为主动控制器,以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作为输入,计算出主动控制力.结果将计算的主动控制力输入到结构的动力方程中,结构的位移响应有了... 目的应用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对多维地震动下结构的振动进行主动控制.方法用这种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作为主动控制器,以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作为输入,计算出主动控制力.结果将计算的主动控制力输入到结构的动力方程中,结构的位移响应有了较大幅度地减少.同被动控制相比有较大提高.结论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是一种适用于对结构进行主动控制的智能算法。该控制系统无需引入结构的运动模型和精确参数;对复杂的结构易于建模;同被动控制相比其适应力强,消振迅速而且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神经网络系统 结构主动控制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 主动控制 被动控制 多维地震动 动力方程 位移响应 智能算法 运动模型 控制系统 控制 加速度 大幅度 适应力 计算 相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动控制的LQG/LTR改进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盛严 潘颖 王超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5-579,共5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LQG/LTR(LinearQuadraticGaussiansynthesiswithaLoopTransferRecovery)结构主动控制方法,一种新的补偿器结构被用于回路传输恢复(LTR)。这个补偿器有以下优点:(1)它是开环稳定的;(2)它能保证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3)更... 提出一种改进的LQG/LTR(LinearQuadraticGaussiansynthesiswithaLoopTransferRecovery)结构主动控制方法,一种新的补偿器结构被用于回路传输恢复(LTR)。这个补偿器有以下优点:(1)它是开环稳定的;(2)它能保证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3)更重要的是,对于相同的回路传输恢复度,它所需要的增益要小于传统LQG/LTR方法的基于观测器的控制器增益。还有,就是这个新的补偿器比传统的基于观测器要有较好的恢复性能。最后,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动控制 改进的LQG/LTR方法 鲁棒性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动控制系统的鲁棒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洋 华宏星 韩俊伟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8-732,共5页
针对目前大多数结构主动控制算法没有考虑结构不确定因素的特点,本文以主动质量阻尼器(AMD:active mass damper)Benchmark结构试验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适合于工程应用的、基于H_∞控制理论的主动控制方法.文中建立了上动控制结构的试验... 针对目前大多数结构主动控制算法没有考虑结构不确定因素的特点,本文以主动质量阻尼器(AMD:active mass damper)Benchmark结构试验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适合于工程应用的、基于H_∞控制理论的主动控制方法.文中建立了上动控制结构的试验系统,根据系统辨识方法得到的面向控制的数学模型,设计了AMD主动控制系统的反馈连接结构,同时对H_∞控制权函数的选取以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通过试验证明了H_∞控制器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质量阻尼器(AMD) 结构主动控制 鲁棒策略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踪误差系统的 H_∞优化控制理论在结构主动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栋栋 《工程抗震》 1997年第2期32-35,40,共5页
本文受追踪误差系统 H_∞优化控制理论的启示,将这一理论转换并应用于结构主动控制系统中。在给定权函数条件下,求解最优控制器,以优化输出 y(通常为结构位移)和控制力的无穷大模。本文使用 MATLAB 软件和控制工具箱及鲁棒控制工具箱编... 本文受追踪误差系统 H_∞优化控制理论的启示,将这一理论转换并应用于结构主动控制系统中。在给定权函数条件下,求解最优控制器,以优化输出 y(通常为结构位移)和控制力的无穷大模。本文使用 MATLAB 软件和控制工具箱及鲁棒控制工具箱编程,使得最优控制的设计计算十分简单。这种优化控制理论在结构主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可能是国际上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振动 结构主动控制 优化控制 追踪误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结构响应自适应双陷波多频控制
9
作者 沈晓宇 宋来收 夏品奇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1-767,共7页
高效的控制算法是提升直升机减振性能的关键,本文针对直升机振动的多阶频率特征,构建自适应陷波响应分离器和控制器,建立直升机结构响应自适应双陷波控制算法,陷波响应分离器分离控制误差响应中的各阶频率成分,结合陷波控制器实现时域... 高效的控制算法是提升直升机减振性能的关键,本文针对直升机振动的多阶频率特征,构建自适应陷波响应分离器和控制器,建立直升机结构响应自适应双陷波控制算法,陷波响应分离器分离控制误差响应中的各阶频率成分,结合陷波控制器实现时域中对各阶频率响应的独立控制。基于某直升机动力学相似模型,对自适应双陷波控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适应双陷波控制算法在多频率激励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更快的收敛速度,并能提升临界收敛步长,从而增强控制系统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结构响应主动控制 自适应双陷波器算法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结构基于静态输出反馈的主动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微敬 欧进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8-161,共4页
相比全状态反馈和动态输出反馈,静态输出反馈由于所用传感器少、可以有效减少时滞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验证静态输出反馈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进行了1:4五层模型结构基于H∞静态输出反馈的主动控制试验研究,并与最优控制的... 相比全状态反馈和动态输出反馈,静态输出反馈由于所用传感器少、可以有效减少时滞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验证静态输出反馈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进行了1:4五层模型结构基于H∞静态输出反馈的主动控制试验研究,并与最优控制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中仅用关键位置的少数传感器信号作为反馈输入,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此外,在结构模型参数发生变化时,静态输出反馈算法展现了比最优控制算法更好的鲁棒性。本文研究成果为结构主动控制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静态输出反馈 结构主动控制 振动台试验 参数不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飞行试验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陆洋 顾仲权 +1 位作者 凌爱民 李明强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9,共6页
为验证结构响应主动控制方法在直升机振动控制中的有效性,以某轻型直升机为验证机,基于具有在线识别功能的时域自适应控制算法,进行了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飞行试验研究。给出了飞行试验方法、试验系统组成、试验内容及其过程。通过... 为验证结构响应主动控制方法在直升机振动控制中的有效性,以某轻型直升机为验证机,基于具有在线识别功能的时域自适应控制算法,进行了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飞行试验研究。给出了飞行试验方法、试验系统组成、试验内容及其过程。通过对飞行试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对减振效果进行了评估。试飞结果表明:ACSR(Active Control of Structure Response)系统对各测点的垂向振动均有减振效果,各速度状态下的全机垂向减振效率在30%~66%之间,巡航速度状态下具有最佳的减振效率;此外,各测点的侧向振动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结构响应主动控制 飞行试验 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可变阻尼半主动控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刘季 孙作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2-97,共6页
本文阐述了结构半主动控制的概念,并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结构半主动控制的研究状态,阐述了几种有关结构半主动控制的算法,包括基于经典最优控制的控制律及算法、基于变结构系统(VSS)现论的滑动模态控制算法和非线性奇次系统的ba... 本文阐述了结构半主动控制的概念,并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结构半主动控制的研究状态,阐述了几种有关结构半主动控制的算法,包括基于经典最优控制的控制律及算法、基于变结构系统(VSS)现论的滑动模态控制算法和非线性奇次系统的bang-bang控制算法,重点阐述了变结构系统(VSS)理论和滑移面的确定及控制律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动控制 可变阻尼 结构控制 桥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中传感器优选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陆洋 顾仲权 凌爱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61,73,共5页
针对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传感器优选方法,该方法能够在不减少待减振点数目的前提下,减少传感器数目并优化其位置,且保证系统全局减振效果基本不变,从而有效降低了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规模。优化过程采用遗传算法进... 针对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振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传感器优选方法,该方法能够在不减少待减振点数目的前提下,减少传感器数目并优化其位置,且保证系统全局减振效果基本不变,从而有效降低了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规模。优化过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Z11直升机为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分析表明,利用该优选方法,能够得到传感器数目最少,且全局减振效果降低有限的传感器最优布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结构响应主动控制 传感器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结构振动频域主动控制的时域仿真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灿峰 顾仲权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6347-6351,共5页
降低直升机的振动水平一直是直升机研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技术问题之一。研究直升机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频域控制算法和流程,并基于某型直升机空测数据与其控制通道频响函数实测数据,进行从时域到频域再返回时域的振动控制全过程的仿真,... 降低直升机的振动水平一直是直升机研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技术问题之一。研究直升机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频域控制算法和流程,并基于某型直升机空测数据与其控制通道频响函数实测数据,进行从时域到频域再返回时域的振动控制全过程的仿真,探讨与比较在线系统参数识别的两种方法(最小均方法和卡尔曼滤波法)、频域法的时域控制中重要参数的设置等,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为真实工程应用中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 最小均方法 卡尔曼滤波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振动的变阻尼半主动遗传控制算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作玉 何玉敖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9-32,共4页
提出结构振动的变阻尼半主动遗传控制算法.针对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的特点,建立新的性能指标泛函,采用遗传控制算法直接在控制力解空间进行全局寻优,逐步搜索到满足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约束条件并使性能指标趋于最小的控制力,从而实现了结构... 提出结构振动的变阻尼半主动遗传控制算法.针对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的特点,建立新的性能指标泛函,采用遗传控制算法直接在控制力解空间进行全局寻优,逐步搜索到满足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约束条件并使性能指标趋于最小的控制力,从而实现了结构振动的变阻尼半主动最优控制.算例仿真表明,采用变阻尼半主动遗传控制算法,控制效果明显,是一种有效的结构振动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结构控制 遗传算法 最优控制 结构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神经网络半主动模糊控制系统提高桥梁结构的安全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翟东武 朱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20-23,共4页
研究了桥梁结构的半主动控制对提高桥梁结构安全性的作用 ,在算法上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 ,不需要建立精确的分析模型 ,计算较为简便 ,避免了多参量建立的模糊关系方程的求解困难。数值结果表明 。
关键词 主动结构控制 模糊准则 神经网络 模糊控制系统 桥梁结构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频域法的改进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灿峰 顾仲权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1-636,667-668,共6页
传统的频域结构响应自适应控制都是基于确定性最优准则求控制量,该方法计算量大,且对外扰敏感,常常导致求得的电压有较大波动,尤其在控制开始时刻。为抑制发散及增加平稳性,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归一化LMS法,对控制通道频响矩阵... 传统的频域结构响应自适应控制都是基于确定性最优准则求控制量,该方法计算量大,且对外扰敏感,常常导致求得的电压有较大波动,尤其在控制开始时刻。为抑制发散及增加平稳性,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归一化LMS法,对控制通道频响矩阵与外扰响应幅进行在线识别与最优控制量求取均采用NLM S法;在参数识别采用LM S法的基础上,进行Kalman二次滤波。仿真结果表明了两种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 结构响应主动控制 确定性最优原则 最小均方法 KALMAN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主动控制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社良 沈亚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1998年第3期217-22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建筑结构在地震激励作用下的主动控制分析方法.该方法根据当前时间步上的结构状态参数,计算下一时间步上所需施加的控制力,即提前一步计算控制力,因此可解决一般主动控制算法难以解决的迟时问题.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 提出了一种建筑结构在地震激励作用下的主动控制分析方法.该方法根据当前时间步上的结构状态参数,计算下一时间步上所需施加的控制力,即提前一步计算控制力,因此可解决一般主动控制算法难以解决的迟时问题.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既能大大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又可消除迟时问题的影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主动控制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结构控制 迟时 地震反应 结构抗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刚度半主动控制结构的拟振型分解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吴波 刘汾涛 魏德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5-90,共6页
First,the equival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ingle-degree-of-freedom structures with active variable stiffness (AVS) systems and special linear structures is established,and the equivalent additional stiffness ratio and... First,the equival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ingle-degree-of-freedom structures with active variable stiffness (AVS) systems and special linear structures is established,and the equivalent additional stiffness ratio and the equivalent additional damping ratio are determined.Then,an approximate mode decomposition (AMD) method is proposed for multi-degree-of-freedom (MDOF) structures with AVS systems.The accuracy of the method is discussed and improved using revising parameters.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MD method is effective in estimating the maximum relative displacements and the maximum interstory drifts of MDOF structures with AVS systems.The study provides a foundation for the seismic design method of structures with AVS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半主动控制结构 拟振型分解法 抗震设计 参数控制 等效附加刚度比 等效附加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刚度半主动控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波 刘汾涛 魏德敏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6-310,共5页
就拟振型分解法求解变刚度半主动控制结构各层层间最大剪力的修正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提高计算精度,对拟振型分解法做了进一步改进。考察了该类结构层问最大剪力在结构构件和控制装置之间的分配情况。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变刚度半主动... 就拟振型分解法求解变刚度半主动控制结构各层层间最大剪力的修正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提高计算精度,对拟振型分解法做了进一步改进。考察了该类结构层问最大剪力在结构构件和控制装置之间的分配情况。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变刚度半主动控制结构的实用抗震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半主动控制结构 抗震设计 振型分解法 计算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