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6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结构专业监理工作方法
1
作者 李文涛 石启林 《林业科技情报》 2001年第1期16-17,19,共3页
对于一项工程而言,结构专业发生问题或产生矛盾的比重往往要大于其他专业;本文作者着重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做好结构专业监理的基本方法及做好监理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 结构专业 监理工作 图纸会审 技术优势 工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高教层次结构专业结构与投资效益的关系
2
作者 田素珍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65-67,共3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不断增加,多渠道筹集的经费也越来越多.但由于教育基础落后,欠帐太多,目前经费的投入与事业发展的要求差距仍较大,而近期内又不能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因此,高等学校如何有效地使用现有经费,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不断增加,多渠道筹集的经费也越来越多.但由于教育基础落后,欠帐太多,目前经费的投入与事业发展的要求差距仍较大,而近期内又不能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因此,高等学校如何有效地使用现有经费,提高投资效益,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就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专业结构与投资效益的关系谈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效益 高等学校 教育层次结构 专业结构 国高等教育 专业设置 大学生 教育经费 高校 社会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马晓双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5,共9页
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载体,其优化调整直接关系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从二者的互动关系出发,揭示了国家战略需求引导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反... 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载体,其优化调整直接关系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从二者的互动关系出发,揭示了国家战略需求引导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反哺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良性循环机制。研究发现,当前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存在四个突出问题:单一的学科专业教育模式制约了拔尖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发展,学科专业设置细化与同质化阻滞了拔尖创新人才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科资源配置固化制约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封闭性的学科专业结构抑制了拔尖创新人才成长。针对这些结构性问题,高校要通过重构知识供给模式、打破学科专业分化壁垒、革新资源配置模式、构建开放协同体系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互动发展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自主培养 学科专业结构 交叉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及结构专业国家标准图集编制动态
4
作者 施洁 张迪恩 《煤炭工程》 1979年第1期65-66,共2页
国家建委建研院标准设计研究所组织编制的标准图集及重复使用图集情况如下:一、新编图集(含截止到76年年底前编制、正在印刷及已发行的图集)、继续使用的旧图集、截止到76年年底前已有新图代替的旧图集、停用图案及拟停用图集。
关键词 国家建委 标准图集 标准设计 结构专业 编图 多层工业厂房 柱距 及已 设计单位 组织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偏离度及治理路径研究
5
作者 宋亚峰 赵康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5-35,共11页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是增强职业本科教育适应性的关键举措,也是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评估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偏离度,研究结合当前职业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从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分别测算了专业...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是增强职业本科教育适应性的关键举措,也是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评估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偏离度,研究结合当前职业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从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分别测算了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度。测算结果显示,职业本科面向一产和二产的专业处于供不应求状态,面向三产的专业处于供给过剩状态。细分学校层面,职业本科面向二产的专业处于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状态的院校各占近50%,且66%的职业本科院校面向二产的专业结构偏离度在时间维度呈现降低趋势;职业本科面向三产的专业处于供给过剩状态的占72%,且59%的学校面向三产的专业结构偏离度在时间维度呈现降低趋势。为提升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度,首先,应强化宏观统筹,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优化职业本科专业布局;其次,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打造精准对接产业链的专业群;最后,数字化赋能专业产业对接,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实现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高水平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 专业结构 产业结构 偏离度 治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动态调整的价值意蕴、实践困囿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54-58,共5页
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有利于增强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解决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固有弊端,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动态调整存在市场作用发挥有限、行企参与度不足、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不健全等实践... 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有利于增强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解决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固有弊端,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动态调整存在市场作用发挥有限、行企参与度不足、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不健全等实践困囿。寻求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动态调整的有为之法,应加强政府宏观引导,发挥政策靶向作用;遵循市场逻辑,主动耦合区域和产业发展需求;完善专业发展调研机制,提高人才适配度;建立专业建设合作机制,提升协同育人成效;健全评价反馈机制,推动专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结构 动态调整 政府宏观引导 市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双理论”融合模式构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兆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18-22,共5页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也是我国在数智时代提高新质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依托。融合社会学领域三螺旋理论和生态学领域适配理论构建了“双理论”新模式,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中,政府...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也是我国在数智时代提高新质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依托。融合社会学领域三螺旋理论和生态学领域适配理论构建了“双理论”新模式,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中,政府要做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领航者,行业企业要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践行者,高职院校要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实施者。“双理论”融合模式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实施策略是对接区域人才需求,服务经济转型发展;面向产业结构升级,调控完善专业体系;立足内部优势资源,发挥最大培养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结构优化 三螺旋理论 适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结构体系优化研究
8
作者 王瑞明 王葛 杨乐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2期91-94,共4页
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规律为基础,结合该专业的特点,分析了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结构优化的需求,确定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结构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及措施,探讨了应... 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规律为基础,结合该专业的特点,分析了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结构优化的需求,确定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结构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及措施,探讨了应用型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结构体系优化的重要性与目标,旨在为该领域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专业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高职衔接专业结构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3
9
作者 曹毅 蒋丽华 罗群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4-6,共3页
构建中高职衔接专业结构模型是实施中高职衔接体系构建的重要任务,是建立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基石。运用职业分析方法,以职业岗位(群)为基础,以能力本位为核心,建立中职与高职有效衔接的"三角形"专业结构模型;构建专业结构模... 构建中高职衔接专业结构模型是实施中高职衔接体系构建的重要任务,是建立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基石。运用职业分析方法,以职业岗位(群)为基础,以能力本位为核心,建立中职与高职有效衔接的"三角形"专业结构模型;构建专业结构模型,凸显了中高职分层次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提高了中高职专业衔接的适应度,降低了专业种类设计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专业结构 专业设置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产业结构与高校专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兼论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问题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志华 贝绍轶 董存田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20,共7页
在简要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考查了2000~2012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与制造业结构的变动状况.在对高校专业进行适当归类的前提下,梳理了同时期与三次产业相关的专业结构、与制造业相关的专业结构的变化状况.基于距离协调度模型,对产业结... 在简要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考查了2000~2012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与制造业结构的变动状况.在对高校专业进行适当归类的前提下,梳理了同时期与三次产业相关的专业结构、与制造业相关的专业结构的变化状况.基于距离协调度模型,对产业结构与人才培养专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次产业与其相关专业之间的结构协调性要高于制造业与其相关专业之间的结构协调性,三次产业与其相关专业之间的结构协调性是逐年提高的,制造业与其相关专业之间的结构协调性是逐年下降的.对这种变动趋势以及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专业结构 协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教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实证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李德方 徐海峰 +3 位作者 贺文瑾 袁丽英 臧志军 孙健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4-8,13,共6页
加强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十分重要。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苏南C市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专业结构 产业结构 吻合度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行业特色优化专业结构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杨更社 李树刚 张涛伟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2,共3页
西安科技大学依托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确立了"以地矿及其相关学科专业为特色,其他专业围绕特色学科专业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明确本科教学培养定位。实施科研反哺教学,培养创新意识和... 西安科技大学依托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确立了"以地矿及其相关学科专业为特色,其他专业围绕特色学科专业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明确本科教学培养定位。实施科研反哺教学,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化实践教学训练,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结构 特色专业 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冬琳 刘新华 +1 位作者 王利明 蒋从根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51-56,共6页
分别选取反映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3个指标和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9个指标,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对2004~2011年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2004~2011年间,... 分别选取反映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3个指标和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9个指标,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对2004~2011年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2004~2011年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也出现了调整和变化,且调整和变化的方向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方向基本一致;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发展具有显著相关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尤其是产业结构变化对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结构 生产力发展水平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7
14
作者 马建富 周如俊 +4 位作者 潘玉山 张胜军 杨海华 吕莉敏 陈春霞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38-44,共7页
基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供给侧的改革,研究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问题,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需求端的能力。根据对江苏省80393名毕业生、256所中等职业学校以及1939个用人单位问卷调查等采集的数据,对江苏省职业教... 基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供给侧的改革,研究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问题,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需求端的能力。根据对江苏省80393名毕业生、256所中等职业学校以及1939个用人单位问卷调查等采集的数据,对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进行分析,发现江苏省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就业品质持续提升,专业与产业对接度逐渐提高,服务经济能力不断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专业结构 产业结构 吻合度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对接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宁培淋 吴思健 +1 位作者 卢晓春 刘婷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57-63,共7页
基于广东省各产业现状和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分专业类别和专业两个层面,从覆盖面、集中度和在校生规模等视角,对专业结构与产业现状展开对接分析,发现广东高职院校存在工科专业设置偏少、重点产业人才供给不足、专业趋同化等... 基于广东省各产业现状和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分专业类别和专业两个层面,从覆盖面、集中度和在校生规模等视角,对专业结构与产业现状展开对接分析,发现广东高职院校存在工科专业设置偏少、重点产业人才供给不足、专业趋同化等问题。需要通过政府建立产业-专业联动机制、企业落实产教融合试点、院校精准育人等举措促进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相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结构 产业发展 对接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路径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1
16
作者 朱强 卢晓春 张俊平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3-77,共5页
本文以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为视角,秉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构建了专业结构调整路径链,完成了专业结构调整的创新实践,以期优化人才供给结构、提高专业结构适应性水准,推动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关键词 专业结构 供给侧 教育内外部需求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优化机制——以宁波大学为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郑孟状 李学兰 +2 位作者 林上洪 王存宽 吕慈仙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32,共3页
社会需求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高校专业优势和劣势之间的转化,专业结构调整则是高校培优汰劣的过程。针对专业结构调整的困难,宁波大学秉持"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大类培养、专业分流的"平台+... 社会需求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高校专业优势和劣势之间的转化,专业结构调整则是高校培优汰劣的过程。针对专业结构调整的困难,宁波大学秉持"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大类培养、专业分流的"平台+模块"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优化机制,在有效促进专业内涵建设的同时,增强了大学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主动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专业结构调整 动态优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策略——基于北京市“双需求”导向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和震 祝成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4-79,共6页
扑面而来的新工业革命和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转型发展,共同构成了北京市职业教育新时代发展的"双需求"背景。这要求北京市职业教育面向6大重点服务领域的职业群,重点打造8个专业集群,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 扑面而来的新工业革命和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转型发展,共同构成了北京市职业教育新时代发展的"双需求"背景。这要求北京市职业教育面向6大重点服务领域的职业群,重点打造8个专业集群,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养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北京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大体相当,专业大类毕业生数量与产业结构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然而,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上,存在专业设置趋同现象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设置有待加强、生活性服务业的专业设置不均衡等问题。优化北京市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策略包括:树立满足"双需求"的"新职教"理念、构建服务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专业建设目标、建立服务区域支柱产业需要的专业设置动态机制、创建数据驱动决策的专业设置管理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职业教育 专业结构 双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被引量:10
19
作者 金雁 邱吉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1-113,共3页
高职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结合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类型,其主动性主要体现为通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输出适应、推动产业发展,其中,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对接是促进二者良性互动的关键。高职院校必须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柱... 高职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结合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类型,其主动性主要体现为通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输出适应、推动产业发展,其中,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对接是促进二者良性互动的关键。高职院校必须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柱产业的结构出发,考虑和研究区域内的专业结构布局问题,使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对接,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高职院校 专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与启示 被引量:15
20
作者 赵婷婷 张婷婷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2年第7期52-54,共3页
英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一直存在着文、理、工不平衡以及专业过窄等问题.从20世纪中叶开始,英国政府开始介入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其间经历了一些曲折,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才趋于平衡.因此,了解其经... 英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一直存在着文、理、工不平衡以及专业过窄等问题.从20世纪中叶开始,英国政府开始介入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其间经历了一些曲折,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才趋于平衡.因此,了解其经验和做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高等教育 学科专业结构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