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高考背景下“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紫薇 邓峰 +1 位作者 李妃 陈圳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92,共6页
新高考方案实施后,各省市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逐渐取消了选考题。原来的“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题成为必考题后,与其他类知识的整合考查已成为主流趋势。基于构建的试题分析框架,对2017~2023年已取消选考题各省市的高考试卷进行分析,从... 新高考方案实施后,各省市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逐渐取消了选考题。原来的“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题成为必考题后,与其他类知识的整合考查已成为主流趋势。基于构建的试题分析框架,对2017~2023年已取消选考题各省市的高考试卷进行分析,从中总结“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在试题中的整合类型和整合机制,进而对试题命制与复习教学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高考 物质结构与性质 知识整合 试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综合主题式复习教学——探秘传统硅酸盐陶瓷
2
作者 李家彬 王全 +1 位作者 肖珊珊 王艳丹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1,共6页
新课标要求学生从构成微粒、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和微粒的空间结构三个层次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往物质结构的教学往往局限于教材中的典型物质与典型结构,困扰于填隙率、晶胞密度等计算问题,而忽视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密切... 新课标要求学生从构成微粒、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和微粒的空间结构三个层次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往物质结构的教学往往局限于教材中的典型物质与典型结构,困扰于填隙率、晶胞密度等计算问题,而忽视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密切关联。以“传统硅酸盐陶瓷”为素材,选择工艺中的“选土”“制坯”“烧窑”等关键步骤,开展“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主题式复习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从“传统陶瓷”向“新型陶瓷”迁移,基于一般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知识体系的迁移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式教学 物质结构与性质 模块复习 硅酸盐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微观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倪哲明 胥倩 +1 位作者 潘国祥 毛江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2-805,共14页
总结了近年来理论计算方法在研究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应用现状.结合LDHs材料的结构特点,归纳了量子力学、分子力学、几何建模及物理静电模型相结合对LDHs材料进行结构模拟的思路,比较了各种方法在LDHs结构模拟上... 总结了近年来理论计算方法在研究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应用现状.结合LDHs材料的结构特点,归纳了量子力学、分子力学、几何建模及物理静电模型相结合对LDHs材料进行结构模拟的思路,比较了各种方法在LDHs结构模拟上的优势及存在的不足.量子力学方法能够精确获得水滑石材料的层板构成及作用机制、简单阴离子插层水滑石主客体间的超分子作用实质以及电子性质、反应机理等方面的信息.与量子力学相比较,分子力学方法可以快速得到插层水滑石材料的层间阴离子排布及取向、水合膨胀特性及宏观力学性质等.几何模型和物理静电模型能构建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大大简化了计算量,因此能计算接近实际LDHs尺寸的体系,为推测LDHs结构信息提供了可能性.随着理论方法和计算机硬件水平的发展,使得计算机模拟技术逐渐成为获得LDHs材料微观结构参数、电子性质和动力学性质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理论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团簇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材荣 张碧霞 +2 位作者 陈玉红 李维学 许广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4-698,共5页
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在6-31G*的水平上研究了Si3N4团簇可能结构的平衡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得到了24个可能的异构体.Si3N4团簇的最稳定结构是由7个Si—N键和2个N—N键形成的3个四边形构成的三维结构.用自然键轨道方法(NBO)分析了成键性质... 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在6-31G*的水平上研究了Si3N4团簇可能结构的平衡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得到了24个可能的异构体.Si3N4团簇的最稳定结构是由7个Si—N键和2个N—N键形成的3个四边形构成的三维结构.用自然键轨道方法(NBO)分析了成键性质,结果表明,Si—N键中的Si、N原子的净电荷较大,说明Si—N键中Si、N原子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电相互作用.最强的IR和Raman峰分别位于1033.40 cm-1,473.63 cm-1处.并且讨论了最稳定结构的极化率和超极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结构与性质 密度泛函 氮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的结构与性质 被引量:13
5
作者 冯有胜 丁红梅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3-97,共5页
该文系统地介绍和评述了共轭亚油酸结构和性质。共轭亚油酸与亚油酸不仅在空间结构上不同,而且在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等方面也具有显著区别。共轭亚油酸经肠粘膜吸收渗入到血脂、细胞膜及脂肪组织,或者经过代谢进一步合成一系列活性物质... 该文系统地介绍和评述了共轭亚油酸结构和性质。共轭亚油酸与亚油酸不仅在空间结构上不同,而且在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等方面也具有显著区别。共轭亚油酸经肠粘膜吸收渗入到血脂、细胞膜及脂肪组织,或者经过代谢进一步合成一系列活性物质而发挥重要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结构与性质 生理功能 空间结构 理化性质 脂肪组织 活性物质 一步合成 膜吸收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烯丙基甲基烷基溴化铵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陶贤平 张跃军 +1 位作者 李侠 贾旭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2-349,共8页
对4种二烯丙基甲基烷基(n=12,14,16,18)溴化铵(标记为C12,C14,C16,C18)的性质与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其热稳定性、表面活性和絮凝性能,考察产物结构对其性质与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季铵盐C12~C18的主要分解温度分别为170~... 对4种二烯丙基甲基烷基(n=12,14,16,18)溴化铵(标记为C12,C14,C16,C18)的性质与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其热稳定性、表面活性和絮凝性能,考察产物结构对其性质与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季铵盐C12~C18的主要分解温度分别为170~300℃、172~303℃、170~293℃和170~310℃,对应失重率分别为92.8%、92.6%、96.4%和87.4%;临界胶束浓度(cmc)和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分别为5.2、3.5、1.4、1.1 mmol/L和26.6、25.2、33.8、35.8 m N/m,显示出较高的表面活性;季铵盐C16的发泡与稳泡性能最好,C12的Krafft点〈0℃,C14、C16和C18的Krafft点分别为1、8和19℃;C12和C14分别对膨润土和高岭土的絮凝能力最强,表明单体的絮凝性能具有结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甲基烷基溴化铵 季铵盐 结构与性质 热稳定性 表面活性 絮凝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8P_8团簇环状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材荣 陈宏善 +4 位作者 陈玉红 冯旺军 李维学 许广济 寇生中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68-1372,共5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鄢水平上对Al8P8团簇的环状结构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并在同一水平上计算了Al8P8团簇的电子结构、振动特性及极化率和超极化率.用自然键轨道(NBO)方法分析了成键性质,Al8P8团簇中...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鄢水平上对Al8P8团簇的环状结构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并在同一水平上计算了Al8P8团簇的电子结构、振动特性及极化率和超极化率.用自然键轨道(NBO)方法分析了成键性质,Al8P8团簇中离子键和共价键共存,而且在不同轨道中原子间成键有不同的杂化方式.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Al8P8团簇为双层环状结构;价电子态密度显示其电子结构具有半导体的性质;最强的IR和Raman谱峰分别位于530.65cm-1和366.54cm-1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8P8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结构与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4N_4团簇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材荣 许广济 +2 位作者 陈宏善 陈玉红 李维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05-1109,共5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d)的水平上对Si4N4团簇的可能结构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和电子结构计算,得到了可能的17个异构体.Si4N4团簇的最稳定结构是有8个Si-N键的平面结构.用自然键轨道(NBO)方法分析了成键...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d)的水平上对Si4N4团簇的可能结构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和电子结构计算,得到了可能的17个异构体.Si4N4团簇的最稳定结构是有8个Si-N键的平面结构.用自然键轨道(NBO)方法分析了成键性质.计算结果表明,Si-N键中Si原子向N原子有较大的电荷转移,因此Si-N原子间有较强的电相互作用;最强的IR和Raman谱峰分别位于1387.64cm-1和1415.05cm-1处;并计算了Si4N4团簇的最稳定结构的极化率和超极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团簇 结构与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6N_2团簇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材荣 陈玉红 +4 位作者 蒲忠胜 王道斌 元丽华 许广济 陈宏善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99-101,共3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d)的水平上对Si6N2团簇的可能结构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和电子结构计算,得到了16个可能的异构体.Si6N2团簇的最稳定结构是有4个Si-N键和4个Si-Si键的三维结构.自然键轨道方法分析...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d)的水平上对Si6N2团簇的可能结构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和电子结构计算,得到了16个可能的异构体.Si6N2团簇的最稳定结构是有4个Si-N键和4个Si-Si键的三维结构.自然键轨道方法分析成键性质的结果表明,Si-N键中Si原子向N原子有较大的电荷转移,因此Si-N原子间有较强的电相互作用;最强的IR和Raman谱峰分别位于1359.14cm-1和1366.29cm-1处;并计算了Si6N2团簇的最稳定结构的极化率和超极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团簇 结构与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nNim(n+m≤5,n,m≠0)团簇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秀荣 洪伶俐 高从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7-265,共9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B3LYP方法,在Lanl2dz水平下对Pt_nNi_m(n+m≤5,n,m≠0)团簇进行了结构优化,预测它们的基态几何结构,并对基态结构的平均结合能、磁性以及五个原子团簇的振动频率和光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t_nNi_m(n+m≤5,n,m...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B3LYP方法,在Lanl2dz水平下对Pt_nNi_m(n+m≤5,n,m≠0)团簇进行了结构优化,预测它们的基态几何结构,并对基态结构的平均结合能、磁性以及五个原子团簇的振动频率和光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t_nNi_m(n+m≤5,n,m≠0)团簇的基态结构趋向于立体结构,三个原子团簇的基态结构都为三角形,四个原子团簇的都为四面体,五个原子团簇都为船型;PtNi_n(n=2-4)团簇都具有弱的反铁磁性,其他团簇都呈铁磁性,并且我们所计算的Pt/Ni合金团簇的磁性具有Ni纯团簇的特征.它们的磁矩分为两个阶段:当2≤n+m≤4时团簇的磁矩为2μ_B,n+m=5时团簇的磁矩突增到4μ_B,且五个原子团簇的9个振动模式都既具有红外活性又具有拉曼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nNim(n+m≤5 n m≠0)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结构与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土金属叠氮化合物(MgN_6)_n(n=1~5)团簇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宝兴 陈玉红 +3 位作者 曹一杰 康龙 张材荣 罗永春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61-1369,共9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碱土金属叠氮化合物(MgN6)n(n=1~5)团簇各种可能构型进行了几何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成键特性、电荷分布、振动特性及稳定性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叠氮化合物中...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碱土金属叠氮化合物(MgN6)n(n=1~5)团簇各种可能构型进行了几何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成键特性、电荷分布、振动特性及稳定性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叠氮化合物中叠氮基以直线型存在,MgN6团簇最稳定结构为直线型;(MgN6)2团簇最稳定结构为Mg2N2四元环平面结构;(MgN6)n(n=3~5)团簇最稳定结构是由2个叠氮基与2个Mg原子首先构成近似菱形,再由近似菱形延伸形成的链状结构。叠氮基中间的N原子显示正电性,两端的N原子显示负电性,且与Mg直接作用的N原子负电性更强,金属Mg原子和N原子之间形成很强的离子键。(MgN6)n(n=1~5)团簇最稳定结构的IR光谱分为4个部分,其最强振动峰均位于2209~2313cm-1,振动模式为叠氮基中N-N键的反对称伸缩振动。稳定性分析显示,(MgN6)3和(MgN6)5团簇相对于其他团簇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N6)n(n=1~5)团簇 叠氮基 密度泛函理论 结构与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本质视角的《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内容功能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鹏鸽 赵艺 +1 位作者 左玉 韩红斐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1-84,共4页
2017年新修订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化学教学要突出化学学科本质。化学学科物质结构的核心内容是分子结构、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微粒聚集状态与物质的性质。原子轨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式、化学键等知识... 2017年新修订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化学教学要突出化学学科本质。化学学科物质结构的核心内容是分子结构、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微粒聚集状态与物质的性质。原子轨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式、化学键等知识是分析、说明、解释分子结构等核心知识的基础,单晶体X射线衍射是测定分子结构最好的方法。《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修订凸显了各部分内容的功能价值,可以帮助学生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建立观念性、统摄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学科本质 知识的功能 统摄性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氯化物与甲基亚砜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高阳 张真 +3 位作者 王博义 吴建华 郑培菊 顾翼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3期207-212,共6页
研究了钕、钐、铕、钇、镝氯化物与甲基亚砜固体配合物的合成、组成及其红外光谱、差热热重谱、核磁共振等方面的性质,用X射线单晶分析法测定了氯化钕甲基亚砜配合物NdCl_(3)·5DMSO·4H_(2)O的结构。
关键词 稀土氯化物 亚砜配合物 结构与性质 氯化钕 核磁共振 红外光谱 配合物的合成 差热热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3N2)n(n=1~4)团簇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玉红 康龙 +3 位作者 张材荣 罗永春 武志敏 张梅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29-1034,共6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Mg3N2)n(n=1~4)团簇各种可能的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振动特性、成键特性、电荷特性和稳定性等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Mg3N2)n(n=1~4)团簇各种可能的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振动特性、成键特性、电荷特性和稳定性等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Mg3N2)n(n=1~4)团簇易形成笼状结构,其最稳定构型中N原子配位数以3、4较多见;团簇主要由Mg-N键组成,Mg-N键长为0.194~0.218 nm,Mg-Mg键长为0.262~0.298 nm;N原子的平均自然电荷为-2.06 e,Mg原子的平均自然电荷为+1.37 e;(Mg3N2)2团簇有相对较高的动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3N2)n(n=1~4)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结构与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蔡文联 饶志明 余靖知 《化学教学》 CAS 2007年第1期26-30,共5页
根据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编定的高中化学教材已通过审定的有三种版本,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高中化学课程8个模块中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是属于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模... 根据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编定的高中化学教材已通过审定的有三种版本,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高中化学课程8个模块中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是属于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模块。本文将对新版三种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设计思路、体系结构、栏目设置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有助于教师理解新课标、选择教材、教法以及把握教学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结构与性质 教材编写 体系结构 评价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_8(AB=BN, AlP, GaAs, InSb)团簇环状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材荣 陈宏善 +2 位作者 陈玉红 冯旺军 许广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38-1042,共5页
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研究了(AB)8(AB=BN,AlP,GaAs,InSb)团簇环形结构的平衡几何构型、电子结构、振动特性以及极化率。计算结果表明,(AB)8团簇的双层环状结构中,每个A(B)原子都与3个B(A)原子成键,且Ⅴ族元素的原子比Ⅲ族元素的原子... 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研究了(AB)8(AB=BN,AlP,GaAs,InSb)团簇环形结构的平衡几何构型、电子结构、振动特性以及极化率。计算结果表明,(AB)8团簇的双层环状结构中,每个A(B)原子都与3个B(A)原子成键,且Ⅴ族元素的原子比Ⅲ族元素的原子更接近团簇中心,(BN)8、(AlP)8、(GaAs)8、(InSb)8的平均极化率依次增大,IR和Raman谱峰发生红移。另外,讨论了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结构与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整教学主题 挖掘教学素材 培养科学精神——以“苯的结构与性质”教学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卢晓平 张贤金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63,共6页
基于科学精神培养的视角,从“烃”的整体教学规划出发,进行教学主题内容重整,将“烃”的教学重整为4个主题内容。并以第4个主题中的第一部分内容“苯的结构与性质”教学为例,分析了本节课的教学素材的挖掘与前3个主题的前期教学准... 基于科学精神培养的视角,从“烃”的整体教学规划出发,进行教学主题内容重整,将“烃”的教学重整为4个主题内容。并以第4个主题中的第一部分内容“苯的结构与性质”教学为例,分析了本节课的教学素材的挖掘与前3个主题的前期教学准备的关系以及这些素材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化学史、科学实验、仪器分析、科学理论等多种教学素材创设了系列问题情境,设计了“苯的结构与性质”教学过程。最后,对如何进行整体教学规划、挖掘教学素材、培养科学精神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主题 教学素材 科学精神 苯的结构与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学生认识角度建构的项目式复习教学——以"探析石墨烯"进行"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复习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伏勇 武衍杰 江合佩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7-42,共6页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学旨在外显"结构(如何)决定性质,性质(如何)决定用途"的学科观念.以"石墨烯"材料为载体,开展"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项目式复习,通过"石墨烯结构分析"、"...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学旨在外显"结构(如何)决定性质,性质(如何)决定用途"的学科观念.以"石墨烯"材料为载体,开展"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项目式复习,通过"石墨烯结构分析"、"石墨烯性质解释和预测"、"石墨烯功能化应用及改性"三个进阶性任务,帮助学生形成基于"构成微粒-微粒间作用-微粒空间排布"的物质结构认识视角,揭示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提升基于结构与性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 物质结构与性质 认识角度建构 模块复习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咪唑六氟磷酸离子液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国才 李亚东 焦志良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0年第6期3-10,共8页
应用B3LYP/6-31+G(d,p)方法研究了气相状态下PF6-阴离子与[Mmim]+、[Emim]+、[Pmim]+、[Bmim]+、[Vmim]+、[Hmim]+阳离子形成的离子液体[Mmim]PF6、[Emim]PF6、[Pmim]PF6、[Bmim]PF6、[Vmim]PF6、[Hmim]PF6的平衡几何结构,分析阴阳离子... 应用B3LYP/6-31+G(d,p)方法研究了气相状态下PF6-阴离子与[Mmim]+、[Emim]+、[Pmim]+、[Bmim]+、[Vmim]+、[Hmim]+阳离子形成的离子液体[Mmim]PF6、[Emim]PF6、[Pmim]PF6、[Bmim]PF6、[Vmim]PF6、[Hmim]PF6的平衡几何结构,分析阴阳离子及其构成离子液体分子的电荷分布,阴阳离子的结合方式及其相互作用,并将这些信息与离子液体的熔点、密度、黏度等性质进行了关联,得到了较好的关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烷基咪唑六氟磷酸盐 几何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教科书对教学的引领作用——人教版2020年版《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的编写特色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云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22,共4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据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于2020年编写出版的选择性必修课程“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科书,用化学大概念统领物质结构和性质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入物质结构研究方法与价值的教育,明晰地呈现应该“教什么”... 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据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于2020年编写出版的选择性必修课程“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科书,用化学大概念统领物质结构和性质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入物质结构研究方法与价值的教育,明晰地呈现应该“教什么”。教科书教学内容的组织编排、教学结构的设计和学习内容呈现方式,能帮助教师明确该“怎么教”。教科书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学业质量”和“学业要求”,设计多样的“教-学-评”活动,有利于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科书很好地发挥了对教与学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结构与性质 教材设计编写 化学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