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泵控液压系统中马达转速稳定控制及仿真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韩钰
邹炳燕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159,共7页
泵控液压马达系统中,由于外负载突变会导致发动机转速变化,进而引起变量泵转速改变,最终造成液压马达转速波动量过大及调整时间过长。针对变量泵-定量马达闭式液压系统,构建数学模型,得到传递函数框图,分析负载变化导致马达转速波动的...
泵控液压马达系统中,由于外负载突变会导致发动机转速变化,进而引起变量泵转速改变,最终造成液压马达转速波动量过大及调整时间过长。针对变量泵-定量马达闭式液压系统,构建数学模型,得到传递函数框图,分析负载变化导致马达转速波动的原因。提出一种前馈补偿控制方法,通过实时改变变量泵的斜盘摆角来补偿变量泵转速扰动而引起的流量变化。推导补偿函数,并分别对阶跃100%负载、阶跃20%负载工况及斜坡100%负载、斜坡20%负载工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增加前馈补偿控制后,马达转速波动量最大减少了3.87%,调整时间最多缩短了1.77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控液压马达系统
扰动
前馈补偿
马达转速
结构不变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电动伺服系统的转向试验台阻力加载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陈国迎
何磊
+1 位作者
宗长富
顾兴剑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6-233,共8页
以电动伺服缸为核心的转向台架加载系统在加载过程中受减速丝杠内部摩擦、阻尼和惯量等非线性因素影响,电机电磁转矩与缸体端部实际加载阻力并非简单的减速比关系,同时被测转向系统的位移扰动产生的多余力也对阻力加载精度产生较大影响...
以电动伺服缸为核心的转向台架加载系统在加载过程中受减速丝杠内部摩擦、阻尼和惯量等非线性因素影响,电机电磁转矩与缸体端部实际加载阻力并非简单的减速比关系,同时被测转向系统的位移扰动产生的多余力也对阻力加载精度产生较大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中首先建立转向台架的传递函数,采用PID力闭环控制和串联校正方法来提高阻力加载系统的稳定裕度和加载精度,在此基础上利用结构不变性原理和速度补偿控制对多余力进行抑制。仿真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阻力加载控制策略可有效提高加载精度和减小扰动下多余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力加载
多余力
串联校正
稳定裕度
结构不变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舵面直接力矩加载系统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
4
3
作者
韩龙柱
邓晴莺
+2 位作者
王宝奇
刘棣斐
裴忠才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12-215,共4页
飞行器舵面力矩模拟加载对整个飞行器的设计和定型有着重要意义。传统力矩加载方式多为轴对顶方式,应用场合受到较大限制。在吸取轴对顶加载方式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利用铝型材搭建的专用翼面加载支架以实现飞行器的整机直接加载,...
飞行器舵面力矩模拟加载对整个飞行器的设计和定型有着重要意义。传统力矩加载方式多为轴对顶方式,应用场合受到较大限制。在吸取轴对顶加载方式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利用铝型材搭建的专用翼面加载支架以实现飞行器的整机直接加载,具有快速装卸,轻便坚固的特点。在力矩加载过程中,舵机运动会对力矩指令的模拟跟踪造成额外影响,即产生了多余力矩。针对飞行器舵面加载的这种典型被动式特征,采用基于自测速形式的结构不变性原理方法抑制舵机自主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多余力矩,并最终通过仿真和实物验证实现整个力矩加载系统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矩模拟
直接加载
被动式加载
结构不变性原理
多余力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液负载模拟器摩擦参数辨识及补偿
被引量:
2
4
作者
郭彦青
付永领
+1 位作者
张朋
陈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56-1262,共7页
针对摩擦干扰在电液负载模拟器控制中的影响,提出了将被试件简化为自由伸缩刚性杆的摩擦力作用模型.模型中采用能全面反应摩擦特性的LuGre模型描述摩擦力大小.LuGre的静力摩擦系数和动力摩擦系数依托两种特殊工作状态进行辨识,相应的辨...
针对摩擦干扰在电液负载模拟器控制中的影响,提出了将被试件简化为自由伸缩刚性杆的摩擦力作用模型.模型中采用能全面反应摩擦特性的LuGre模型描述摩擦力大小.LuGre的静力摩擦系数和动力摩擦系数依托两种特殊工作状态进行辨识,相应的辨识数据验证了所求系数的准确性.摩擦补偿具体实施时,利用结构不变性原理,求解出摩擦补偿控制器.在此基础上,对负载模拟器开展了位移伺服、力矩伺服、多余力等方面的摩擦力补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求解的LuGre模型及摩擦补偿控制器可以较好地消除摩擦力对负载模拟器控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LUGRE模型
摩擦参数辨识
摩擦补偿
结构不变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阀控液压马达速度伺服系统仿真分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贾文铜
周瑞祥
张忠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0-171,184,共3页
针对干扰力矩对阀控液压马达速度伺服系统的影响,利用结构不变性原理给系统加入了补偿器来消除干扰力矩的影响,同时利用PID控制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仿真表明,在利用结构不变性原理后再通过PID控制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和控制...
针对干扰力矩对阀控液压马达速度伺服系统的影响,利用结构不变性原理给系统加入了补偿器来消除干扰力矩的影响,同时利用PID控制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仿真表明,在利用结构不变性原理后再通过PID控制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和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不变性原理
阀控液压马达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次调节主动升沉补偿系统的控制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吴金波
宋宇宸
陈冰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17,共8页
船用起重机的主动升沉补偿系统可以提高工作船在恶劣海况下作业时的安全性和效率,有效减小由船体升沉运动引起的缆绳张力变化。基于二次调节静液传动技术设计了船用起重机绞车驱动系统,建立了升沉补偿系统数学模型,构造了包含二次单元...
船用起重机的主动升沉补偿系统可以提高工作船在恶劣海况下作业时的安全性和效率,有效减小由船体升沉运动引起的缆绳张力变化。基于二次调节静液传动技术设计了船用起重机绞车驱动系统,建立了升沉补偿系统数学模型,构造了包含二次单元变量油缸位置环、二次单元马达速度环及起重机货物位置环的三闭环控制结构。随后,将船体的升沉运动作为可测干扰,应用结构不变性原理设计了前馈补偿器,并利用缆绳张力构造了起重机货物位移的状态观测器。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起重机
主动升沉补偿
二次调节
结构不变性原理
海上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系列伺服作动器动态加载系统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量:
3
7
作者
游有鹏
荣亮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7-452,共6页
针对系列多型号伺服作动器系统的动态加载试验需求,设计了一种由直线电机与液压增力模块构成的新型加载系统,并基于AMESim/MATLAB联合仿真模型研究了系统的加载控制策略:采用多闭环与前馈复合控制提高加载系统力控制精度并改善相位滞后...
针对系列多型号伺服作动器系统的动态加载试验需求,设计了一种由直线电机与液压增力模块构成的新型加载系统,并基于AMESim/MATLAB联合仿真模型研究了系统的加载控制策略:采用多闭环与前馈复合控制提高加载系统力控制精度并改善相位滞后;基于结构不变性理论对伺服作动器的位移输出信号进行前馈补偿并抑制多余力.仿真结果表明,该加载系统方案能够有效抑制多余力,减小系统相位滞后,提高力加载精度,保证加载系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并可灵活地满足不同载荷、不同频率的加载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作动器
动态加载
直线电机
增力模块
复合控制
多余力
结构不变性原理
前馈补偿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前馈控制提高起落架加载系统性能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王纪森
周宇
王俊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93,99,共3页
在理论上分析了起落架加载系统多余力的产生机制及特性,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结构不变性原理,提出了可行的前馈补偿以消除多余力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某型飞机的起落架加载试验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满足了系统的精度要求。
关键词
起落架加载系统
多余力
结构不变性原理
速度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直升机加载抑制多余力控制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王新民
刘卫国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2-143,86,共3页
针对直升机旋翼加载多余力问题,对耦合模型进行了分析,基于结构不变性原理,讨论了解耦通道的设计,给出了不同的结构和参数配置情况及其多余力消除效果,其结论用于实际系统调试参考。
关键词
直升机旋翼加载
多余力
结构不变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位置扰动施力系统中电液伺服阀非线性因素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王辉
郭建华
冯英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52,共3页
针对飞行模拟器操纵负荷系统,在分析电液伺服阀非线性因素基础上,将电液伺服阀作为惯性环节来处理,构建了操纵负荷液压力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电液伺服阀的非线性因素对位置扰动型伺服施力系统影响显著;...
针对飞行模拟器操纵负荷系统,在分析电液伺服阀非线性因素基础上,将电液伺服阀作为惯性环节来处理,构建了操纵负荷液压力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电液伺服阀的非线性因素对位置扰动型伺服施力系统影响显著;虽然根据结构不变性原理进行前馈补偿能够有效消除系统中存在的多余力,但其并不能解决非线性因素带来的跟踪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扰动
电液伺服阀
非线性
结构不变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阀控非对称缸被动加载系统中多余力的抑制
被引量:
1
11
作者
王爱花
谢海良
李阁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54-157,167,共5页
从系统的力传递函数出发,分析了阀控非对称缸被动加载系统中多余力的存在对系统加载性能的影响,此多余力经结构不变性原理补偿后在低频段可以很好地被消除,但由于在高频段滞后现象加重,多余力对加载系统的影响仍然存在。针对这一问题提...
从系统的力传递函数出发,分析了阀控非对称缸被动加载系统中多余力的存在对系统加载性能的影响,此多余力经结构不变性原理补偿后在低频段可以很好地被消除,但由于在高频段滞后现象加重,多余力对加载系统的影响仍然存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采用最优二次型抑制多余力的控制方法,将系统的力传递函数经最优二次型控制理论优化设计并仿真后发现,在结构不变性原理的基础上采用最优二次型的控制方法可以使阀控非对称缸被动加载系统中的多余力在高频段得到较好的抑制,提高了系统的加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加载
多余力
结构不变性原理
补偿
最优二次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紧固件电液伺服振动试验台全数字控制系统研究
12
作者
阎菲
高安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7-129,63,共4页
对振动试验台电液伺服全数字控制系统进行了工程设计,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结构不变性原理,设计补偿装置,减少了伺服系统慢时变或未知非线性参数的影响。本文针对一般模糊控制算法存在的问题,采用控制规则智能调节因子和Fuzzy/PI...
对振动试验台电液伺服全数字控制系统进行了工程设计,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结构不变性原理,设计补偿装置,减少了伺服系统慢时变或未知非线性参数的影响。本文针对一般模糊控制算法存在的问题,采用控制规则智能调节因子和Fuzzy/PI分段控制等一系列措施,克服了传统模糊控制器的缺陷。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控制系统优于传统的线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试验
电液伺服系统
建模
结构不变性原理
Fuzzy/PI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具有非对称阀的非对称动力机构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策略及仿真研究
13
作者
任好玲
刘玉慧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2-163,228,共3页
首先对具有非对称阀的非对称动力机构进行建模,然后对实际工况中非对称动力机构存在的外力干扰、非对称动力机构本身存在的正反向位移不一致及换向瞬间的压力跃变问题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并对其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对解决非对称动力...
首先对具有非对称阀的非对称动力机构进行建模,然后对实际工况中非对称动力机构存在的外力干扰、非对称动力机构本身存在的正反向位移不一致及换向瞬间的压力跃变问题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并对其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对解决非对称动力机构的伺服控制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动力机构
外力干扰
结构不变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直线电机的新型动态加载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
3
14
作者
朱国华
游有鹏
+1 位作者
荣亮
杨雪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6-141,共6页
针对伺服作动器动态性能测试需求,充分发挥电动加载便于安装维护、控制灵活以及直线电机高动态特性的优势,提出由直线电机驱动增力模块,通过机液融合的方式实现小位移、大推力、高频响的动态加载方案。在建立加载系统与伺服作动器系统...
针对伺服作动器动态性能测试需求,充分发挥电动加载便于安装维护、控制灵活以及直线电机高动态特性的优势,提出由直线电机驱动增力模块,通过机液融合的方式实现小位移、大推力、高频响的动态加载方案。在建立加载系统与伺服作动器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为提高力加载精度、改善系统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引入多环级联控制与前馈控制的复合控制方案,并基于结构不变性原理通过前馈补偿抑制多余力。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伺服作动器动态加载方案与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改善系统加载性能和抑制多余力,具有良好的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电机
增力模块
结构不变性原理
多余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速度同步控制在抑制多余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5
作者
王山
温国家
+1 位作者
冀杰
王纪森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89-292,共4页
以某直升机旋翼加载系统为例,对被动式力加载系统的多余力抑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传统的结构不变性原理的补偿方案,分析它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出了利用助力器的控制信号进行速度同步控制、抑制多余力的新方案。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该...
以某直升机旋翼加载系统为例,对被动式力加载系统的多余力抑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传统的结构不变性原理的补偿方案,分析它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出了利用助力器的控制信号进行速度同步控制、抑制多余力的新方案。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案在系统的动态品质、鲁棒性和消扰能力等方面具有相当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力加载
结构不变性原理
速度同步控制
多余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泵控液压系统中马达转速稳定控制及仿真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韩钰
邹炳燕
机构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基础实验实训中心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159,共7页
基金
天津市科技支撑重点项目(18YFZCGX01030)
天津市科技特派员项目(20YDTPJC01940)。
文摘
泵控液压马达系统中,由于外负载突变会导致发动机转速变化,进而引起变量泵转速改变,最终造成液压马达转速波动量过大及调整时间过长。针对变量泵-定量马达闭式液压系统,构建数学模型,得到传递函数框图,分析负载变化导致马达转速波动的原因。提出一种前馈补偿控制方法,通过实时改变变量泵的斜盘摆角来补偿变量泵转速扰动而引起的流量变化。推导补偿函数,并分别对阶跃100%负载、阶跃20%负载工况及斜坡100%负载、斜坡20%负载工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增加前馈补偿控制后,马达转速波动量最大减少了3.87%,调整时间最多缩短了1.77 s。
关键词
泵控液压马达系统
扰动
前馈补偿
马达转速
结构不变性原理
Keywords
pump-control-motor hydraulic system
disturbance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motor speed
structure unchangeable principle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H138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电动伺服系统的转向试验台阻力加载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陈国迎
何磊
宗长富
顾兴剑
机构
吉林大学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
出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6-23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05178)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61289)资助.
文摘
以电动伺服缸为核心的转向台架加载系统在加载过程中受减速丝杠内部摩擦、阻尼和惯量等非线性因素影响,电机电磁转矩与缸体端部实际加载阻力并非简单的减速比关系,同时被测转向系统的位移扰动产生的多余力也对阻力加载精度产生较大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中首先建立转向台架的传递函数,采用PID力闭环控制和串联校正方法来提高阻力加载系统的稳定裕度和加载精度,在此基础上利用结构不变性原理和速度补偿控制对多余力进行抑制。仿真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阻力加载控制策略可有效提高加载精度和减小扰动下多余力的影响。
关键词
阻力加载
多余力
串联校正
稳定裕度
结构不变性原理
Keywords
resistance loading
redundant force
series correction
stability margin
structure invariance theory
分类号
U467.5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舵面直接力矩加载系统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
4
3
作者
韩龙柱
邓晴莺
王宝奇
刘棣斐
裴忠才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北京魔诘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出处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12-215,共4页
文摘
飞行器舵面力矩模拟加载对整个飞行器的设计和定型有着重要意义。传统力矩加载方式多为轴对顶方式,应用场合受到较大限制。在吸取轴对顶加载方式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利用铝型材搭建的专用翼面加载支架以实现飞行器的整机直接加载,具有快速装卸,轻便坚固的特点。在力矩加载过程中,舵机运动会对力矩指令的模拟跟踪造成额外影响,即产生了多余力矩。针对飞行器舵面加载的这种典型被动式特征,采用基于自测速形式的结构不变性原理方法抑制舵机自主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多余力矩,并最终通过仿真和实物验证实现整个力矩加载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
力矩模拟
直接加载
被动式加载
结构不变性原理
多余力抑制
Keywords
torque simulation
direct loading
passive loading
structure unchangeable principle
restraining of disturbance torque
分类号
V22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液负载模拟器摩擦参数辨识及补偿
被引量:
2
4
作者
郭彦青
付永领
张朋
陈娟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出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56-1262,共7页
基金
航空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ZD5105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YWF-13-T-RSC-100)
文摘
针对摩擦干扰在电液负载模拟器控制中的影响,提出了将被试件简化为自由伸缩刚性杆的摩擦力作用模型.模型中采用能全面反应摩擦特性的LuGre模型描述摩擦力大小.LuGre的静力摩擦系数和动力摩擦系数依托两种特殊工作状态进行辨识,相应的辨识数据验证了所求系数的准确性.摩擦补偿具体实施时,利用结构不变性原理,求解出摩擦补偿控制器.在此基础上,对负载模拟器开展了位移伺服、力矩伺服、多余力等方面的摩擦力补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求解的LuGre模型及摩擦补偿控制器可以较好地消除摩擦力对负载模拟器控制的影响.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LUGRE模型
摩擦参数辨识
摩擦补偿
结构不变性原理
Keywords
electro-hydraulic load simulator
LuGre model
friction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friction compensation
structure unchangeable principle
分类号
V216.8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阀控液压马达速度伺服系统仿真分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贾文铜
周瑞祥
张忠
机构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
出处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0-171,184,共3页
基金
装备预研基金资助项目(513270303)
文摘
针对干扰力矩对阀控液压马达速度伺服系统的影响,利用结构不变性原理给系统加入了补偿器来消除干扰力矩的影响,同时利用PID控制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仿真表明,在利用结构不变性原理后再通过PID控制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和控制精度。
关键词
结构不变性原理
阀控液压马达
PID控制
Keywords
structure unchangeable principle
hydraulic motor controlled by valve
PID controll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次调节主动升沉补偿系统的控制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吴金波
宋宇宸
陈冰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1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9046)
文摘
船用起重机的主动升沉补偿系统可以提高工作船在恶劣海况下作业时的安全性和效率,有效减小由船体升沉运动引起的缆绳张力变化。基于二次调节静液传动技术设计了船用起重机绞车驱动系统,建立了升沉补偿系统数学模型,构造了包含二次单元变量油缸位置环、二次单元马达速度环及起重机货物位置环的三闭环控制结构。随后,将船体的升沉运动作为可测干扰,应用结构不变性原理设计了前馈补偿器,并利用缆绳张力构造了起重机货物位移的状态观测器。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船用起重机
主动升沉补偿
二次调节
结构不变性原理
海上作业
Keywords
ship-mounted crane, active heave compensation, secondary regulation, structure-invariable principle,marine operation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系列伺服作动器动态加载系统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量:
3
7
作者
游有鹏
荣亮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
出处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7-452,共6页
基金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BY2015003-09)
文摘
针对系列多型号伺服作动器系统的动态加载试验需求,设计了一种由直线电机与液压增力模块构成的新型加载系统,并基于AMESim/MATLAB联合仿真模型研究了系统的加载控制策略:采用多闭环与前馈复合控制提高加载系统力控制精度并改善相位滞后;基于结构不变性理论对伺服作动器的位移输出信号进行前馈补偿并抑制多余力.仿真结果表明,该加载系统方案能够有效抑制多余力,减小系统相位滞后,提高力加载精度,保证加载系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并可灵活地满足不同载荷、不同频率的加载测试需求.
关键词
伺服作动器
动态加载
直线电机
增力模块
复合控制
多余力
结构不变性原理
前馈补偿
联合仿真
Keywords
servo actuator
dynamic loading
linear motor
force booster module
compound control
surplus force
structural invariance theory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co-simulation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前馈控制提高起落架加载系统性能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王纪森
周宇
王俊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93,99,共3页
文摘
在理论上分析了起落架加载系统多余力的产生机制及特性,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结构不变性原理,提出了可行的前馈补偿以消除多余力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某型飞机的起落架加载试验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满足了系统的精度要求。
关键词
起落架加载系统
多余力
结构不变性原理
速度前馈
Keywords
Undercarriage loading system
Extra force
Structure invariance theory
Velocity feedforward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升机加载抑制多余力控制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王新民
刘卫国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2-143,86,共3页
文摘
针对直升机旋翼加载多余力问题,对耦合模型进行了分析,基于结构不变性原理,讨论了解耦通道的设计,给出了不同的结构和参数配置情况及其多余力消除效果,其结论用于实际系统调试参考。
关键词
直升机旋翼加载
多余力
结构不变性原理
Keywords
Helicopter rotor loading
Extra torque
Structure-invariable theory
分类号
V216.8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位置扰动施力系统中电液伺服阀非线性因素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王辉
郭建华
冯英进
机构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52,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472119)
中国民航大学科研基金项目(05yk04m)
文摘
针对飞行模拟器操纵负荷系统,在分析电液伺服阀非线性因素基础上,将电液伺服阀作为惯性环节来处理,构建了操纵负荷液压力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电液伺服阀的非线性因素对位置扰动型伺服施力系统影响显著;虽然根据结构不变性原理进行前馈补偿能够有效消除系统中存在的多余力,但其并不能解决非线性因素带来的跟踪误差。
关键词
位置扰动
电液伺服阀
非线性
结构不变性原理
Keywords
Position disturbance
Electro-hydraulic servo-valve
Non-liner
Unchanged structure principle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阀控非对称缸被动加载系统中多余力的抑制
被引量:
1
11
作者
王爱花
谢海良
李阁强
机构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54-157,167,共5页
文摘
从系统的力传递函数出发,分析了阀控非对称缸被动加载系统中多余力的存在对系统加载性能的影响,此多余力经结构不变性原理补偿后在低频段可以很好地被消除,但由于在高频段滞后现象加重,多余力对加载系统的影响仍然存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采用最优二次型抑制多余力的控制方法,将系统的力传递函数经最优二次型控制理论优化设计并仿真后发现,在结构不变性原理的基础上采用最优二次型的控制方法可以使阀控非对称缸被动加载系统中的多余力在高频段得到较好的抑制,提高了系统的加载性能。
关键词
被动加载
多余力
结构不变性原理
补偿
最优二次型理论
Keywords
Psssive loading
Surplus force
Structure-invariable principle compensation
Optimun quadratic theory
分类号
TH137.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紧固件电液伺服振动试验台全数字控制系统研究
12
作者
阎菲
高安生
机构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7-129,63,共4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D200523008)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6Y247)
文摘
对振动试验台电液伺服全数字控制系统进行了工程设计,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结构不变性原理,设计补偿装置,减少了伺服系统慢时变或未知非线性参数的影响。本文针对一般模糊控制算法存在的问题,采用控制规则智能调节因子和Fuzzy/PI分段控制等一系列措施,克服了传统模糊控制器的缺陷。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控制系统优于传统的线性控制。
关键词
振动试验
电液伺服系统
建模
结构不变性原理
Fuzzy/PI控制
Keywords
Vibration experiment
Electron-hydraulic servo system
Model set-up
Structure invariance principle
Fuzzy/PI control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P273.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具有非对称阀的非对称动力机构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策略及仿真研究
13
作者
任好玲
刘玉慧
机构
临沂师范学院工程学院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2-163,228,共3页
文摘
首先对具有非对称阀的非对称动力机构进行建模,然后对实际工况中非对称动力机构存在的外力干扰、非对称动力机构本身存在的正反向位移不一致及换向瞬间的压力跃变问题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并对其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对解决非对称动力机构的伺服控制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非对称动力机构
外力干扰
结构不变性原理
Keywords
Asymmetry drive mechanism
External force interference
Structure unchangeable principle
分类号
TH137.5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直线电机的新型动态加载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
3
14
作者
朱国华
游有鹏
荣亮
杨雪峰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6-141,共6页
文摘
针对伺服作动器动态性能测试需求,充分发挥电动加载便于安装维护、控制灵活以及直线电机高动态特性的优势,提出由直线电机驱动增力模块,通过机液融合的方式实现小位移、大推力、高频响的动态加载方案。在建立加载系统与伺服作动器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为提高力加载精度、改善系统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引入多环级联控制与前馈控制的复合控制方案,并基于结构不变性原理通过前馈补偿抑制多余力。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伺服作动器动态加载方案与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改善系统加载性能和抑制多余力,具有良好的工程参考价值。
关键词
直线电机
增力模块
结构不变性原理
多余力
Keywords
Linear motor
Booster module
Structural invariance principle
Redundant force
分类号
TJ765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TM359.4 [电气工程—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速度同步控制在抑制多余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5
作者
王山
温国家
冀杰
王纪森
机构
一航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89-292,共4页
文摘
以某直升机旋翼加载系统为例,对被动式力加载系统的多余力抑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传统的结构不变性原理的补偿方案,分析它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出了利用助力器的控制信号进行速度同步控制、抑制多余力的新方案。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案在系统的动态品质、鲁棒性和消扰能力等方面具有相当好的效果。
关键词
被动式力加载
结构不变性原理
速度同步控制
多余力
Keywords
Passive loading force system
Structure Invariable Principle
Velocity synchronizing control
Extraneous force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泵控液压系统中马达转速稳定控制及仿真分析
韩钰
邹炳燕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电动伺服系统的转向试验台阻力加载策略的研究
陈国迎
何磊
宗长富
顾兴剑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舵面直接力矩加载系统设计与仿真
韩龙柱
邓晴莺
王宝奇
刘棣斐
裴忠才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电液负载模拟器摩擦参数辨识及补偿
郭彦青
付永领
张朋
陈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阀控液压马达速度伺服系统仿真分析
贾文铜
周瑞祥
张忠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二次调节主动升沉补偿系统的控制特性研究
吴金波
宋宇宸
陈冰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系列伺服作动器动态加载系统及其控制策略
游有鹏
荣亮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应用前馈控制提高起落架加载系统性能的方法研究
王纪森
周宇
王俊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直升机加载抑制多余力控制研究
王新民
刘卫国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位置扰动施力系统中电液伺服阀非线性因素研究
王辉
郭建华
冯英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阀控非对称缸被动加载系统中多余力的抑制
王爱花
谢海良
李阁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紧固件电液伺服振动试验台全数字控制系统研究
阎菲
高安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具有非对称阀的非对称动力机构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策略及仿真研究
任好玲
刘玉慧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基于直线电机的新型动态加载系统建模与仿真
朱国华
游有鹏
荣亮
杨雪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速度同步控制在抑制多余力中的应用
王山
温国家
冀杰
王纪森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