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管理公众满意度提升机制研究——基于“结构—过程—功能”的分析框架
1
作者 张建 吴湘玲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09,共10页
公众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对象,以公众满意度为标尺考量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已成基本共识。基于“结构—过程—功能”分析框架,聚焦城市管理“棘手”问题,以城市中心城区精细化管理实践为切口,对城市管理公众满意度提升的理论内涵及其运... 公众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对象,以公众满意度为标尺考量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已成基本共识。基于“结构—过程—功能”分析框架,聚焦城市管理“棘手”问题,以城市中心城区精细化管理实践为切口,对城市管理公众满意度提升的理论内涵及其运作逻辑进行深度剖析。研究发现:基于“结构—过程—功能”三维视角的城市管理公众满意度提升主要存在结构调整、过程优化和功能完善三种路径。为了有效解决“棘手”问题并持续优化城市管理,必须构建多元共治共同体、重塑城市管理过程、完善公众与社会功能等,进而破除传统城市管理方式与超大城市复杂管理需求不匹配的实践藩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管理 结构—过程—功能 公众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障儿童整合社会服务质量研究——基于“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理论框架
2
作者 何欣 谢菡 姚敏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7,共14页
在残障儿童服务领域,强调复杂需求与跨专业合作的整合社会服务正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这种服务模式对社会服务质量评估框架提出了全新要求与挑战。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质量理论,选取X机构残障儿童及家庭整合服务为典型案例,... 在残障儿童服务领域,强调复杂需求与跨专业合作的整合社会服务正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这种服务模式对社会服务质量评估框架提出了全新要求与挑战。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质量理论,选取X机构残障儿童及家庭整合服务为典型案例,运用混合研究方法,探索建立面向整合社会服务的扩展SPO分析框架,为残障儿童社会服务实践和社会保障机制构建提供参考。充分考量服务使用者特征后,服务结构、服务流程和服务结果三个维度相互支撑,构建出完整清晰的残障儿童整合社会服务质量分析框架。其中,整合服务结构的跨专业与多维度、服务流程的标准化与灵活性、服务结果的多层面,共同构成SPO分析框架的要点。基于对服务结果的个体化差异、协同关系与服务质量评价,以及服务质量评价的多维度数据支持的讨论,建议优化与推广整合服务模式,营造支持性政策环境,开发实务指导工具,建立服务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障儿童 整合社会服务 服务质量 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理论 混合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分析的分级诊疗现存问题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余昌胤 舒涛 +2 位作者 陈玲丽 魏来 刘仕方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0,共3页
分级诊疗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有序就医的基础。基于结构—过程视角,从结构性约束、行为主体利益关联、社会互动、历时动态变化等方面分析我国分级诊疗中存在的医疗资源缺乏整合、医疗机构间缺乏良性互动、医保支... 分级诊疗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有序就医的基础。基于结构—过程视角,从结构性约束、行为主体利益关联、社会互动、历时动态变化等方面分析我国分级诊疗中存在的医疗资源缺乏整合、医疗机构间缺乏良性互动、医保支付制度不完善及医患间互动运行偏差等问题,并从结构和过程两方面提出加强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和完善运行机制的建议,在保障病人利益的前提下引导有序就医,促进分级诊疗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分级诊疗 结构—过程分析 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过程—文化: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刚性趋向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郝宇青 王谢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7-35,共9页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践已有不少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一些地方的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践中,却出现了与柔性治理要求相背离的刚性化的趋向。从“结构—过程—文化”三个维度分析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实践...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践已有不少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一些地方的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践中,却出现了与柔性治理要求相背离的刚性化的趋向。从“结构—过程—文化”三个维度分析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实践刚性趋向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在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层面,条块关系结构中的属地化现象、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复杂化、基层干部队伍尤其是居/村干部中较高的流动性;在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层面,基层社会治理政策的碎片化、基层社会治理实施的运动化、基层社会治理实施的指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的文化层面,呈现出的理性化与技术化的特征,等等。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刚性趋向,非但背离了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的要求,而且有害于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践,因而必须加以检讨和纠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精细化要求 刚性趋向 结构—过程—文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的医院感染管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胡霞 张成 +3 位作者 邓波 王婷 焦阳阳 陈彦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2-35,共4页
探讨和评价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在省级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效果。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构建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实践,选2019年1—6月模型实施前为对照组,2020年1—6月模型实施后为观察组,从组织结构、过程管... 探讨和评价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在省级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效果。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构建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实践,选2019年1—6月模型实施前为对照组,2020年1—6月模型实施后为观察组,从组织结构、过程管理、结果评价3个维度进行探索,对两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和感染部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培训考核成绩进行结果评价。模型实施后,结果评价中医院感染率下降、手卫生依从性提高,经培训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考核成绩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在妇幼保健院感染管理中取得效果明显,可供其他研究者和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参考,值得进一步推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过程—结果模型 妇幼保健院 医院感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过程理论视域下的中国道路解读
6
作者 周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5-131,共7页
唯物史观明确揭示了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结构性要素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社会呈现不同形态,其实质就是马克思运用结构——过程理论对人类社会进行的哲学分析。对中国道路应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结构——过程理论进行审视思考,是对... 唯物史观明确揭示了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结构性要素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社会呈现不同形态,其实质就是马克思运用结构——过程理论对人类社会进行的哲学分析。对中国道路应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结构——过程理论进行审视思考,是对中国道路深刻认识的哲学分析。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的社会结构不断调整、转型、优化达到和谐的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理论对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都作出了突出的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唯物史观 结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化与跨域整合:新时代党组织联合的结构、过程与功能分析
7
作者 梁新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32,共11页
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是党建工作的基础。面对流动和分化的现代社会,传统党建模式中以单位、地域为基本单元的组织设置方式显现出封闭、固化等弊端,创新成为基层党建的重要理念。作为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的产物,党组织联合成为... 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是党建工作的基础。面对流动和分化的现代社会,传统党建模式中以单位、地域为基本单元的组织设置方式显现出封闭、固化等弊端,创新成为基层党建的重要理念。作为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的产物,党组织联合成为跨域治理中的重要变量。从结构形态看,党组织联合呈现出网络化特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多元主体围绕共同目标跨越组织边界,展开协作,纵横联结成网。从运行过程看,党组织联合通过组织重塑、利益联结、政治整合和激励约束四大机制共同推动组织体系有效运转。从实际功能看,党组织联合发挥跨域整合功能,充当“机动结点”,弥补体系缝隙;强化社会联结,整合碎片资源;创新跨域治理机制,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打造治理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组织联合 结构—过程—功能 网络化 跨域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整体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应然逻辑与实践进路——基于“结构—功能—过程”的分析框架
8
作者 司林波 裴索亚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8,共12页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美丽中国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应该是什么样以及现实怎么样”等基础性理论和实践问题,尚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解答。基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历史...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美丽中国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应该是什么样以及现实怎么样”等基础性理论和实践问题,尚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解答。基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历史考察,揭示出逐步走向“整体性”是体系演化的重要趋势。通过结构功能主义与SFIC模型的协作过程构建出“结构—功能—过程”的整体性分析框架,从系统结构关系、功能维度呈现、动态协作过程三个维度呈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应然图景。但实践中该体系在结构配置、功能耦合与过程协同等关键维度上,仍普遍存在碎片化困境。为此,从构建权责共担的协同架构,夯实集成化的支撑基础,强化反馈导向的协作闭环入手,方能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从“有形”走向“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整体性治理 结构—功能—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功能——过程”的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被引量:5
9
作者 冯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6-89,共4页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实践场域,应置于“结构—功能—过程”的视角探讨其建设逻辑:在结构安排上应联动行动者、在功能设计上应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在过程发展上应适应组织生命周期。但在实践过程中,高校...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实践场域,应置于“结构—功能—过程”的视角探讨其建设逻辑:在结构安排上应联动行动者、在功能设计上应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在过程发展上应适应组织生命周期。但在实践过程中,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仍存在着结构耦合不足、功能服务脱节以及过程调适性弱等现实性问题。对此,需要进一步探索结构上的耦合型治理、完善功能上的供需匹配、推动过程上的调适性治理,从而保障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功能—过程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统编教材何以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国家认同的结构——过程视角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龙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7-176,共10页
国家统编教材作为优良载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国家认同赋能价值。国家统编教材属于国家认同的具象化表征,国家认同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点。以国家认同理论作为解释性框架,在结构组成机制层面,国家统编教材既... 国家统编教材作为优良载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国家认同赋能价值。国家统编教材属于国家认同的具象化表征,国家认同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点。以国家认同理论作为解释性框架,在结构组成机制层面,国家统编教材既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承载形式,也是国家认同基本观念的内容实体;在过程传导机制层面,国家统编教材的编写过程是国家事权的彰显,使用过程则体现了国家意志的下沉。当前,要发挥好国家统编教材的认同性结构功能,不断推进其政治社会化过程,在持续增进各族群众国家认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统编教材 国家认同 结构—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农民概念的逻辑——基于“结构-过程-属性”框架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杜玉春 赵德余 梁鸿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32,共11页
科学、准确的农民概念是研究和解决农民问题的逻辑起点。融合强调概念属性特征的传统与新的概念结构理论,形成“结构—过程—属性”概念建构动态分析框架,对既有界定农民概念的实践与成果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研究表明,概念结构、建构... 科学、准确的农民概念是研究和解决农民问题的逻辑起点。融合强调概念属性特征的传统与新的概念结构理论,形成“结构—过程—属性”概念建构动态分析框架,对既有界定农民概念的实践与成果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研究表明,概念结构、建构原则与(或)属性特征方面存在的差异是导致农民概念长期不能统一的主要原因;随着时代发展,农民概念在不断演进和扩展;总体上,从事农业生产、住在农村与具有农业户口是农民概念最显著的三个特征;二层次结构是建构农民概念的主流,三层次结构次之;建构过程中充分必要与家族相似原则均有运用。建议未来以因果论、本体论及实在论的概念观建构农民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概念 建构逻辑 结构—过程—属性”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结构断裂到“双轨一体”:第一书记制度下的乡村治理变迁——基于鲁西北D村驻村帮扶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许晓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83,M0005,共18页
第一书记制度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主动介入农村以推进治理有效的创新机制。基于"国家一村级党组织一乡村社会"的分析框架和"结构一过程"的分析策略可以发现,鲁西北D村的驻村帮扶工作既嵌入在政社关联链条断裂的前... 第一书记制度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主动介入农村以推进治理有效的创新机制。基于"国家一村级党组织一乡村社会"的分析框架和"结构一过程"的分析策略可以发现,鲁西北D村的驻村帮扶工作既嵌入在政社关联链条断裂的前置背景中,又呈现为一个从外来书记进场到村级党建强化再到乡村社会整合的延展过程。一方面,通过释放驻村干部的自主能动性,第一书记制度成为基层治理体制的重要补充,不仅将国家权力人格化地导入一线治理场景之中,也构造了双轨治理结构的协同并行;另一方面,通过发掘乡村社会的内生动能,第一书记制度还形塑出党建对乡村治理的引领,不仅使简约治理以新的样态复归落位,也构建出双轨的一体融通与相辅相成,从根本上呼应了国家与村社二元合一的本土治理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第一书记制度 结构—过程 简约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耦合、过程闭环与功能实现:矛盾纠纷数字化治理的警务实践逻辑结构耦合、过程闭环与功能实现:矛盾纠纷数字化治理的警务实践逻辑
13
作者 张陶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4期145-156,共12页
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视域下,矛盾纠纷是引发各类案件的关键肇因。面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现实需求,公安机关应如何开展矛盾纠纷数字化治理,尚缺乏足够的讨论。以“结构—过程—功能”为分析框架,对H市公安局“谐调共治一件事”改革案例... 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视域下,矛盾纠纷是引发各类案件的关键肇因。面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现实需求,公安机关应如何开展矛盾纠纷数字化治理,尚缺乏足够的讨论。以“结构—过程—功能”为分析框架,对H市公安局“谐调共治一件事”改革案例进行考察后发现,矛盾纠纷数字化治理的警务实践遵循以下逻辑:在结构层面,通过组织重构实现基础防控业务权责配置的耦合;在过程维度,依托数字技术形成常态化的监测跟进、督导反馈与动态调适的闭环机制;在功能实现上,技术赋能与制度适配的协同作用推动风险识别前置、研判依据科学以及内部监管可控,最终实现治理效能的跃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纠纷 数字化治理 警务实践 结构—过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二级市场的风险特征、传导路径与监管策略——基于2045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14
作者 徐可西 苏婕妤 +2 位作者 鲍海君 党云晓 徐韵雯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60,共11页
研究目的:探索土地二级市场的风险特征及传导路径并提出监管策略,为要素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用地市场监管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二级市场存在交易规则、主体行为、主体诚信... 研究目的:探索土地二级市场的风险特征及传导路径并提出监管策略,为要素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用地市场监管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二级市场存在交易规则、主体行为、主体诚信、主体能力、交易标的、合约效力、市场环境7大类风险以及土地违法行为风险等17个风险因素。(2)从交易类型看,土地转让、出租、抵押三种交易类型的风险数量、风险爆发阶段以及风险类型差异显著;从交易过程看,土地二级市场风险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集中爆发于交易执行阶段;从市场主体看,交易主体所导致的风险占据主导地位,且贯穿交易全过程;从空间分布看,西部地区高风险事件类型多于东、中部地区。(3)基于结构—过程—主体构建的土地二级市场风险传导理论框架分析表明,主体的能力、诚信、行为等能动性要素会影响土地二级市场结构性要素的构建,制度、市场等结构性要素会作用于主体行动,土地二级市场风险从潜伏、累积到爆发受主体与结构要素的共同作用。研究结论:以“有为政府”联袂“有效市场”为导向,构建基于交易全过程和涵盖制度环境、监管主体、监管手段等监管要素的土地二级市场监管体系,探索完善土地二级市场制度体系、构建土地二级市场全过程动态监管体系、完善土地二级市场运行机制、加强市场主体约束机制等监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二级市场 风险特征 传导路径 监管策略 结构—过程—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ANT-SPO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方法与实证 被引量:19
15
作者 应苏辰 金晓斌 +3 位作者 陈艳林 罗秀丽 洪步庭 周寅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1-90,共10页
研究目的:耦合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和“结构—过程—结果”理论(SPO),探索适用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绩效评价体系,为新时期土地整治转型背景下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行动者网络理论、“结构—过程—结果”理论。研究结果:(1)AN... 研究目的:耦合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和“结构—过程—结果”理论(SPO),探索适用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绩效评价体系,为新时期土地整治转型背景下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行动者网络理论、“结构—过程—结果”理论。研究结果:(1)ANT可对主体多元且机制复杂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进行有效解析,SPO可基于过程逻辑实现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流程的合理划分,耦合两种方法可突破传统土地整治绩效评价工程属性及结果导向的局限性;(2)基于ANT与SPO理论的耦合分析结果,可构建涵盖结构支撑、过程实施及结果发挥维度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体系;(3)实证研究表明试点绩效处于良好等级,但结构支撑和过程实施维度的支撑作用仍较为薄弱,结果发挥维度的潜力有待挖掘。评价结果反映了试点在设计建设、主体参与、阶段性效益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制度建设、风貌维持等方面的问题,可为后续反馈优化提供参考。研究结论:通过耦合ANT-SPO理论明确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的内涵、方法与体系,未来应从理论、技术、应用等层面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绩效评价 行动者网络理论 结构—过程—结果”理论 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先天性巨结肠术后患儿多学科综合出院管理 被引量:7
16
作者 史雯嘉 黄燕 +3 位作者 蔡莉 龚莹莹 熊紫薇 李素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61-64,共4页
目的探索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先天性巨结肠术后患儿多学科综合出院管理方法,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和排便功能。方法将10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目的探索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先天性巨结肠术后患儿多学科综合出院管理方法,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和排便功能。方法将10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以Donabedian模式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实施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多学科综合出院管理。1年后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排便功能。结果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及排便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将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用于先天性巨结肠多学科综合出院管理,可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和排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出院管理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 并发症 生活质量 排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odic behavior and microstructure of Al/Pb-Ag-Co anode during zinc electrowinning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永春 陈步明 +2 位作者 杨海涛 黄惠 郭忠诚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83-88,共6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anodic behavior and microstmctures of A1/Pb-Ag-Co anode during zinc electrowinning, by means of potentiodynamic investigation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 In order to study the anodic behavior and microstmctures of A1/Pb-Ag-Co anode during zinc electrowinning, by means of potentiodynamic investigation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analyses, the mechanism of the anodic processes playing on the surface of A1/Pb-0.8%Ag and A1/Pb-0.75%Ag-0.03%Co anodes prepared by electro-deposition from methyl sulfonic acid bath for zinc electrowinning from model sulphate electrolytes have been measured. On the basis of the cyclic voltammograms obtain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rrosion rate of the composite in PbO2 region has been concluded. The microstructures were also observed by means of SEM and XRD which showed Pb-0.75%Ag-0.03%Co alloy composite coating has uniform and chaotic orientation tetragonal symmetry crystallites of PbSO4, but Pb-0.8%Ag alloy composite coating has well-organized orientation crystallites of PbSO4 concentrated in the certain zones after 24 h of anodic polarization. It is important that Al/Pb-0.75%Ag-0.03%Co anode oxide film consists of non-conductive dense MnO2 and PbSO4 and a, fl-PbO2 penetrated into which, in fact, are the active centers of the oxygen evolution after 24 h of anodic pola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Pb-Ag-Co anode zinc electrowinning potentiodynamic investigation corrosion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Al_3(Sc_(1-x)Zr_x) precipitates' kinetics in Al-Zn-Mg alloy during homogenization 被引量:6
18
作者 段佳琦 尹志民 +2 位作者 赵凯 邓英 雷学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579-586,共8页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s of two A1-Zn-Mg alloys, one of which was alloyed with Sc and Zr, and the kinetics of A13(SCl-xZrx) precipitates in the A1-Zn-Mg alloy during homogeniz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oth alloy...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s of two A1-Zn-Mg alloys, one of which was alloyed with Sc and Zr, and the kinetics of A13(SCl-xZrx) precipitates in the A1-Zn-Mg alloy during homogeniz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oth alloys under as-cast condition with supersaturated, non-equilibrium T(Mg32(A1, Zn)49) phase and impurities phase were displayed. When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are below 350 ~C, Zn and Mg atoms precipitate from matrix; however, when the temperatures are above 400 ~C, T phase dissolves into matrix, enhancing solid-solution strengthening. Kinetics of A13(Scl.xZrx) precipitates was studied based on Jmat Pro software calcul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values between the hardness of the two alloys in each homogenization condition. The calculations predict that the Sc and Zr solubilities in ct-A1 decline with the presence of Mg and Zn. Investigation of the difference values reveals that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between 300 ~C and 350 ~C, the nucleation rate of A13(Sc1-xZrx) precipitates is the highest and the strengthening effect from A13(SCl_xZrx) precipitates is the best. After homogenization at 470℃ for 12 h, non-equilibrium T phase disappears, while impurity phase remains. The mean diameter of A13(Scl_xZrx) precipitates is around 18 urn. Ideas about better fulfilling the potentials of Sc and Zr were proposed at l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Zn-Mg-Sc-Zr alloy HOMOGENIZATION A13(SCl_xZrx) precipitates KINETICS microstructu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rioration of concrete in railway tunnel suffering from sulfate attack 被引量:10
19
作者 龙广成 谢友均 +1 位作者 邓德华 李小坤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881-888,共8页
For the sake of understanding the deterioration behavior of concrete in actual railway tunnel structures subjected to aggressive sulfate medium in practice,detailed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tested analysis on sprayed ... For the sake of understanding the deterioration behavior of concrete in actual railway tunnel structures subjected to aggressive sulfate medium in practice,detailed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tested analysis on sprayed concrete linings of approximately 40-year-old railway tunnels in environments containing sulfate ion were carried out,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terioration of concretes in the investigated area is serious,which involves complicated physicochemical process between the sulfate salt and concrete.Among them,the secondary sulfateminerals such as gypsum formation under very high concentration sulfate ion condition by accumulating and evaporation process dominate,followed by the crystallization of sulfate salt and formation of thauma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lfate attack CONCRETE railway tunnel secondary sulfate minerals salt crystal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Al-Si semi-solid slurry by gas bubble stirring method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磊 董选普 +4 位作者 李继强 李侃 张宗奎 王文俊 樊自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1789-1794,共6页
A novel technique of introducing gas bubble stirring during solidification was studied to prepare Al-Si semi-solid slurry.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the slurry during slow cooling process after stirring was inve... A novel technique of introducing gas bubble stirring during solidification was studied to prepare Al-Si semi-solid slurry.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the slurry during slow cooling process after stirring wa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the solidification rate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emi-solid slurry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three different solidification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ne non-dendritic slurry can be obtained using the gas bubble stirring method. Ripening and coarsening of primary Al grains are observed during the slow cooling process, and at last coarsened eutectic Si appears. Primary Al grains with different sizes and eutectic Si are obtained, corresponding to three different solidification 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bubble stirring semi-solid slurry solidification rate MICRO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