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李家沟锂辉石矿床Ⅰ号脉成因——来自稀有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原位结晶模拟的证据
1
作者 罗小龙 席世强 +8 位作者 谭华 费光春 蔡云华 李佑国 袁彦伟 刘榆 李云强 马志平 赵恒兵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9-964,共16页
为查明四川省金川县李家沟锂辉石矿床稀有元素分布特征、伟晶岩成因及深部找矿潜力,从东到西,对李家沟锂辉石矿床规模最大的Ⅰ号脉2、5、9、11号勘探线上探槽和钻孔的含矿伟晶岩、不含矿伟晶岩和围岩中的稀有元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可... 为查明四川省金川县李家沟锂辉石矿床稀有元素分布特征、伟晶岩成因及深部找矿潜力,从东到西,对李家沟锂辉石矿床规模最大的Ⅰ号脉2、5、9、11号勘探线上探槽和钻孔的含矿伟晶岩、不含矿伟晶岩和围岩中的稀有元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可尔因二云母花岗岩和Ⅰ号脉含矿伟晶岩进行了原位结晶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Ⅰ号脉稀有元素以Li为主,共伴生有Be、Rb、Nb、Ta、Sn等元素,与甲基卡X03号脉稀有元素特征相似。Ⅰ号脉含矿伟晶岩自上而下所体现出来的矿化分带规律是上部Li元素、中部Be元素、下部Nb和Rb元素相对富集,而甲基卡X03号脉Nb、Rb元素在矿体上部相对富集。原位结晶模拟计算表明李家沟Ⅰ号脉并不是由形成可尔因二云母花岗岩体的一套岩浆系统结晶分异形成的,李家沟锂辉石矿床伟晶岩的形成机制可能是:首先变质沉积岩经历低程度部分熔融生成相对富Li的熔体,之后熔体通过结晶分异进一步富集形成Li饱和熔体,最终结晶形成锂辉石伟晶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辉石矿床 Ⅰ号脉 稀有元素 空间分布特征 原位结晶模拟 李家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结晶算法的长效三相平衡优化换相策略 被引量:22
2
作者 彭春华 陈首昆 于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760-3767,共8页
为解决配网系统中因三相不平衡造成的三相电压不对称、配电变压器出力降低、网络损耗增加等一系列问题,通过综合考虑配网系统中各节点的负荷曲线特征,建立长效三相平衡优化换相模型,弥补了常规基于单个时间点负荷换相模型需要频繁换相... 为解决配网系统中因三相不平衡造成的三相电压不对称、配电变压器出力降低、网络损耗增加等一系列问题,通过综合考虑配网系统中各节点的负荷曲线特征,建立长效三相平衡优化换相模型,弥补了常规基于单个时间点负荷换相模型需要频繁换相的不足;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原理的新型模拟结晶算法求解模型,以在进化后期获得更高的个体多样性,从而可有效避免陷入早熟,快速求得全局最优换相方案;最后,通过对IEEE 34节点配电系统进行三相平衡优化换相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平衡 配网 优化换相 功率损耗 馈线重组 模拟结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床气化炉中煤气化熔渣的结晶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鲁浩 白进 +3 位作者 孔令学 郭振兴 李怀柱 李文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67,共21页
煤气化是实现煤炭从燃料向原料转变,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气流床气化技术是目前的主流气化技术,气化炉的稳定运行要求液态熔渣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排渣过程中的熔渣结晶行为会导致熔渣流动性变差,是造成气化炉非正常... 煤气化是实现煤炭从燃料向原料转变,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气流床气化技术是目前的主流气化技术,气化炉的稳定运行要求液态熔渣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排渣过程中的熔渣结晶行为会导致熔渣流动性变差,是造成气化炉非正常停车的主要原因。总结了影响熔渣流动性的主要结晶特征及研究结晶行为的关键——结晶动力学的研究现状。论述根据结晶行为判断结晶机制并选择合适的结晶动力学模型的方法。为获得更准确的结晶行为数据,总结多种结晶检测手段的原理和特点并分析了根据研究重点、仪器特性与熔渣特性选择合适结晶行为的检测手段。最后,论述了化学组成与操作条件对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晶体之间结晶机理差异明显,同一化学组成对不同晶体结晶行为的影响不同。当限定熔渣化学组成所处相区时,化学组成与操作条件对第一相结晶矿物质结晶行为的影响更具规律性,可为调控结晶行为提供更准确指导。研究结果与相图结合或建立简单易得的预测模型能更好指导熔渣结晶行为调控。目前,结晶行为研究主要依赖试验手段,后续研究可结合相场模拟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深入挖掘结晶机理,并考察气化炉内温度场、流场等因素对结晶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床气化 熔渣流动性 矿物质结晶 结晶模拟 结晶动力学 结构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型盐湖卤水的模拟太阳池结晶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唐力君 郑绵平 刘建华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9-255,共7页
在碳酸盐型盐湖提锂工艺中,太阳池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储存太阳能能量以结晶析出碳酸锂。文章利用加热方法首次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模拟太阳池结晶试验,试验的蒸发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大,但蒸发量的不同对析盐结晶影响不大。在不... 在碳酸盐型盐湖提锂工艺中,太阳池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储存太阳能能量以结晶析出碳酸锂。文章利用加热方法首次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模拟太阳池结晶试验,试验的蒸发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大,但蒸发量的不同对析盐结晶影响不大。在不同时间段模拟试验中,24h时间段的Mg2+析盐浓度较Li+大,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而Li+则相反;Mg2+析出速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Li+析出速率基本保持一致。在不同温度模拟试验中,卤水主要组分总析出率与温度的升高呈正相关,卤水中CO32-和Li+的浓度降低速度大于其他组分,CO32-和Li+的析出率远大于其他组分,析出主要矿物鉴定结果均为扎布耶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卤水 模拟太阳池结晶 析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基底变质岩的铌钽赋存状态及对铌钽富集和分异的指示
5
作者 毛志奇 于津海 +3 位作者 蔡元峰 孙涛 夏浪 苟树林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9-1311,共23页
华南板块东南部的华夏地块和江南造山带是我国前寒武纪基底和显生宙铌钽等稀有金属矿床重点分布地区。显生宙铌钽等稀有金属成矿作用是否与前寒武纪基底成分有关,以及基底变质岩中铌钽等稀有金属的赋存状态如何影响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 华南板块东南部的华夏地块和江南造山带是我国前寒武纪基底和显生宙铌钽等稀有金属矿床重点分布地区。显生宙铌钽等稀有金属成矿作用是否与前寒武纪基底成分有关,以及基底变质岩中铌钽等稀有金属的赋存状态如何影响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中铌钽含量和比值是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华夏地块和江南造山带各种基底变质岩中变质矿物的Nb-Ta含量。结合全岩地球化学、矿物成分、矿物含量、变质温度和部分熔融模拟,本研究揭示了各种变质矿物的Nb-Ta含量和变化的规律,讨论了不同条件下不同矿物熔融对熔体Nb-Ta富集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黑云母是华南变质岩中最富集Nb-Ta的造岩矿物,Nb和Ta平均含量分别为64.1×10^(-6)和4.93×10^(-6),对Nb和Ta的相容性相似。白云母的Nb-Ta富集能力略弱,在固相线下更相容Nb,平均Nb/Ta比值为16.9,是潜在的高Nb/Ta储库。辉石、角闪石、石榴子石和长石等造岩矿物的Nb-Ta含量很低,不会对体系Nb-Ta富集和分异产生明显的影响。固相线下黑云母和白云母的Nb-Ta含量、Nb/Ta比值以及与全岩的分配系数主要受控于寄主岩成分、矿物组合、矿物晶体化学成分以及变质温度。云母中的Nb-Ta含量和与全岩的分配系数与变质温度呈良好的线性正相关,与矿物含量呈反相关,体现了矿物含量效应。当云母发生部分熔融后,其化学成分和分配系数发生变化,Nb-Ta含量快速下降,不再受控于固相线下的影响因素,这种转变被称之为“熔融效应”。根据对南岭地区一个二云母片岩的部分熔融模拟,可以得出熔体的Nb-Ta富集和分异程度主要取决于原岩Nb-Ta含量、熔融矿物组合、氧逸度以及熔融程度。高的氧逸度和压力能有效促进Nb-Ta在熔体中的富集。模拟结果显示在0.6GPa和FMQ+2条件下,熔体的Nb和Ta含量最高分别达45.1×10^(-6)和3.44×10^(-6),相比于原岩富集了2.65倍。分离结晶模拟指出正常的分离结晶对熔体的Nb-Ta富集作用非常有限,极端的分异,达到富流体阶段,才能导致Nb-Ta在熔流体中明显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板块 基底变质岩 变质矿物铌钽含量 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成型铝硅系列合金晶粒组织控制及其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胡心平 赵国群 王本信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3-56,72,共5页
综述了高压条件下的铝硅系列合金的晶粒组织控制及其强化技术,介绍了我国高压成型的产业化情况。高压条件下结晶的零件性能高低主要取决于结晶前的液态金属结构和成型过程中的结晶条件,零件强化的主要工艺措施有热速处理、细化处理以及... 综述了高压条件下的铝硅系列合金的晶粒组织控制及其强化技术,介绍了我国高压成型的产业化情况。高压条件下结晶的零件性能高低主要取决于结晶前的液态金属结构和成型过程中的结晶条件,零件强化的主要工艺措施有热速处理、细化处理以及压力下结晶。开展铝硅合金结晶的晶粒组织控制模拟仿真技术研究的理论主要是基于第一性原理和物理统计学理论,根据Monte-carlo模型和CA模型进行。结合高压成型实际生产工艺,说明了高压成型的晶粒组织控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成型 织控制与强化 结晶模拟 铝硅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isothermal precision extrusion of NiTi shape memory alloy pipe coupling by combin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with cellular automaton 被引量:3
7
作者 ZHANG Yan-qiu JIANG Shu-yong +1 位作者 ZHAO Ya-nan ZHU Xiao-m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506-514,共9页
In order to present the microstructures of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DRX) in different deformation zones of hot extruded NiTi shape memory alloy(SMA) pipe coupling,a simulation approach combin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order to present the microstructures of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DRX) in different deformation zones of hot extruded NiTi shape memory alloy(SMA) pipe coupling,a simulation approach combin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with cellular automaton(CA) was develop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croscopic field variables and the microscopic internal variables was establish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a great distinction among the microstructures in different zones of pipe coupling because deformation histories of these regions are diverse.Large plastic deformation may result in fine recrystallized grains,whereas the recrystallized grains may grow very substantially if there is a rigid translation during the deformation,even if the final plastic strain is very large.As a consequence,the deformation history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evolution path of the DRX as well as the final microstructures of the DRX,including the morphology,the mean grain size and the recrystallization f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pe memory alloy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cellular automat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EXTRU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in 23Co13Ni11Cr3Mo steel using a modified cellular automaton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始全 易幼平 +1 位作者 李蓬川 何海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454-459,共6页
A modified cellular automaton(CA) program wa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process of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DRX) for 23Co13Ni11Cr3Mo ultrahigh strength steel.In this model,influences of deformation parameters on hard... A modified cellular automaton(CA) program wa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process of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DRX) for 23Co13Ni11Cr3Mo ultrahigh strength steel.In this model,influences of deformation parameters on hardening rate and solute drag effect were considered.Moreover,an inverse analysis method was proposed for parameters identification of dislocation model and solute drag effect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isothermal compression tests on Gleeble-1500.Then,simulated microstructures under different deformation condition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experiments.A good agreement is achieved.Furthermore,influences of deformation parameters on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for 23Co13Ni11Cr3Mo steel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s.High strain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refine grain and improve homogeneity.Meanwhile,the desired deformation parameters are temperature of 1000-1050 °C and strain rate of 0.008-0.01 s-1 for obtaining grains smaller than 22.5 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ular automaton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23Co13Ni11Cr3Mo ultrahigh strength ste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of meta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after hot deformation of low-alloy steel Q345B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博 彭艳 +1 位作者 刘云飞 贾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911-917,共7页
Based on the steady-state strain measured by single-pass hot compression tests,the method by a double-pass hot compression testing was developed to measure the metadynamic-recrystallization kinetics.The metadynamic re... Based on the steady-state strain measured by single-pass hot compression tests,the method by a double-pass hot compression testing was developed to measure the metadynamic-recrystallization kinetics.The meta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low-alloy steel Q345B during hot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1 000-1 100℃,the strain rate range of 0.01-0.10 s -1 and the interpass time range of 0.5-50 s on a Gleeble-3500 thermo-simulation machine.The results show that meta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during the interpass time can be observed.As the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and strain rate increase,softening caused by meta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is obvious.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thermo-simulation,the meta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ctivation energy is obtained to be Qmd=100.674 kJ/mol and meta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model is set up.Finally,the error analysis of meta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model proves that the model has high accuracy(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0.988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alloy steel kinetics model hot deformation meta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ctivation ener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