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岗岩结晶分离作用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二 被引量:87
1
作者 张旗 潘国强 +2 位作者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39-1251,共13页
岩浆结晶分离作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很早就有学者指出,地球内部生成的岩浆大多是玄武质岩浆,大多数花岗岩是由玄武岩结晶分离形成的。本文在考察了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制约因素、比较了不同性质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特征之后指出:玄武质岩... 岩浆结晶分离作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很早就有学者指出,地球内部生成的岩浆大多是玄武质岩浆,大多数花岗岩是由玄武岩结晶分离形成的。本文在考察了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制约因素、比较了不同性质岩浆结晶分离作用的特征之后指出:玄武质岩浆可以发生结晶分离作用,因为有与其相关的堆晶岩产出;安山质岩浆也可以发生结晶分离作用,因为也有与其相关的堆晶岩产出。但是,花岗质岩浆似乎不大可能发生结晶分离作用,因为,很少见到有与(富硅的)花岗质岩浆相伴的堆晶岩产出。花岗质岩浆之所以不大可能发生结晶分离作用的原因在于:(1)岩浆的黏性大,它不仅阻滞了矿物的结晶作用(使斜长石不能发育为自形晶),而且阻止了密度大的矿物(例如角闪石)下沉;(2)主要造岩矿物(例如斜长石)的密度与花岗质岩浆的密度相差无几,使结晶分离作用难以进行。本文详细考察了花岗质岩浆中斜长石的行为,指出在花岗质岩浆中斜长石结晶分离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文献中大量充斥的花岗岩结晶分离作用的说法是依据什么呢?作者认为,文献中的许多说法可能主要是根据哈克图解得出的,而不是根据实际观察和理论研究得出的。作者认为,玄武岩和花岗岩不仅来源不同,成分不同,而且解释也不同。哈克图解中许多适合玄武岩的解释未必适合花岗岩。由于鲍文反应原理是结晶分离作用的理论基础,因此,文中也对鲍文反应原理进行了评述,并指出文献中存在的一些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例如,从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的连续演化序列是不可能的;单元-超单元填图方法是不科学的;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花岗岩不可能是玄武质岩浆结晶分离形成的等等。本文还以 Ajaji el ai.(1998)报道的摩洛哥 Tanncherfi 花岗岩为例,指出结晶分离作用的解释是不可能的。作者认为,花岗岩类的成分变化大,主要可能与源区组成、温度、压力、挥发分、部分熔融程度和过程、混合作用、岩浆分异及结晶分离作用有关。其中,源区组成可能是花岗岩多样性的最重要的原因,而结晶分离作用的影响可能是微乎其微的。本文认为,花岗岩结晶分离作用对于花岗岩成因的意义已经被大大地夸大了,我们应当重新思考结晶分离作用对于花岗质岩浆的意义。由于花岗岩的极端复杂性,许多问题还得不到比较合理的解释,本文的认识只是初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岩浆 玄武质岩浆 闪长质岩浆 结晶分离作用 哈克图解 鲍文反应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拿日雍错片麻岩穹窿中新世淡色花岗岩的形成过程:变泥质岩部分熔融与分离结晶作用 被引量:29
2
作者 高利娥 高家昊 +2 位作者 赵令浩 侯可军 唐索寒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395-2411,共17页
拿日雍错片麻岩穹窿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的东部,穹窿边部淡色花岗岩脉形成于21.8±0.3Ma,穹窿核部主体淡色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20.1±0.1Ma,其中1件样品记录了~17.3Ma热液蚀变事件。大部分淡色花岗岩具有以下特征:(1)较高的Si O... 拿日雍错片麻岩穹窿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的东部,穹窿边部淡色花岗岩脉形成于21.8±0.3Ma,穹窿核部主体淡色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20.1±0.1Ma,其中1件样品记录了~17.3Ma热液蚀变事件。大部分淡色花岗岩具有以下特征:(1)较高的Si O2(>72.9%),Al2O3(>14.7%)和A/CNK(>1.1),较低的Fe O、Mg O、Mn O和Ti O2;(2)高度变化的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Sr、Ba)和高场强元素(如Nb、Ta、Hf、Th)和Rb/Sr、Nb/Ta、Zr/Hf比值;(3)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Eu和Nd都显示负异常(Eu/Eu*<0.7,Nd/Nd*=0.5~0.8);(4)Sr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较大(87Sr/86Sr(t)=0.7132~0.7330),但Nd同位素比值一致(εNd(t)=-12.4^-10.9)。这些特征表明:拿日雍错淡色花岗岩形成于20Ma,是变泥质岩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斜长石、锆石、独居石、磷灰石、富Ti矿物等的分离结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 特提斯喜马拉雅 拿日雍错片麻岩穹窿 淡色花岗岩 分离结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晶质岩浆的同化混染与分离结晶(AFC)作用及铀成矿效应:以纳米比亚湖山铀矿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冉笑 王果胜 +2 位作者 袁国礼 邱坤峰 Hounkpe Jechonias BIDOSSESSI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7-402,共26页
纳米比亚湖山铀矿位于达马拉造山带的中央南部地区,工业铀矿物为晶质铀矿,属于伟晶岩型铀矿床。关于不同矿石中铀元素的富集与沉淀机制还存在一定争议。为了揭示伟晶质岩浆演化与铀矿化作用的关系,本文对矿区内不同矿物组成的伟晶岩型... 纳米比亚湖山铀矿位于达马拉造山带的中央南部地区,工业铀矿物为晶质铀矿,属于伟晶岩型铀矿床。关于不同矿石中铀元素的富集与沉淀机制还存在一定争议。为了揭示伟晶质岩浆演化与铀矿化作用的关系,本文对矿区内不同矿物组成的伟晶岩型矿石开展了岩石和矿物地球化学研究。野外及镜下鉴定结果显示,矿化伟晶岩可以分为“简单类型”矿体和“复杂类型”矿体。前者具有正常的花岗伟晶结构,晶质铀矿均匀分布于造岩矿物之间,矿化程度低到中等;后者表现出非均匀的结构特征,且矿化程度极高,晶质铀矿在成因上与大量黑云母团块有明显的空间联系。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在“简单类型”伟晶岩中,铀元素主要通过伟晶质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富集;“复杂类型”伟晶质岩浆的演化则明显受控于同化混染作用,其铀矿化为岩浆同化混染与分离结晶(assimilation-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AFC)作用产物。具体而言,外来基性组分(FeO,MgO,TiO_(2),MnO)的混入导致“复杂类型”熔体中矿物的结晶顺序发生改变,长石类矿物的“延后”结晶为黑云母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结晶空间和条件,促使黑云母以团块状聚集的形式产出。黑云母的大量析出会引发残余岩浆中UF_(m)^(4-m)络合物的水解,导致晶质铀矿在团块黑云母内部或周围沉淀。因此,本文有关“简单类型”和“复杂类型”产铀伟晶岩的研究,有效地揭示了岩浆演化过程与铀矿化机制,丰富了伟晶岩型铀矿床理论,为后期勘查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晶岩型铀矿 矿化过程 同化混染与分离结晶作用 达马拉造山带 纳米比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马-柏林川碱性杂岩常量组分变异的分离结晶制约 被引量:3
4
作者 谭东娟 林景仟 单玄龙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73-379,共7页
赛马-柏林川碱性杂岩体为侵位于古元古宙与新元古宙之间的缓倾斜岩席状岩体,缓倾的张裂隙制约了分异岩浆的侵位和含矿溶液的流通,交代富集的上地幔产生的富碱岩浆与富集的地壳产生的岩浆以不同比例混合,形成了正长质岩浆和霞石正长... 赛马-柏林川碱性杂岩体为侵位于古元古宙与新元古宙之间的缓倾斜岩席状岩体,缓倾的张裂隙制约了分异岩浆的侵位和含矿溶液的流通,交代富集的上地幔产生的富碱岩浆与富集的地壳产生的岩浆以不同比例混合,形成了正长质岩浆和霞石正长质岩浆。含地壳组分较高的正长质岩浆,受富钙辉石、角闪石和镁质较高黑云母的结晶分离制约向硅酸过饱和方向演化;霞石正长质岩浆受富钙辉石—霓辉石、白榴石、含Fe较高黑云母、黑榴石的分离结晶制约发生分异。稀土元素矿床是霞石正长质岩浆分异残余熔体的产物,侵位于岩体最高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马-柏林川 碱性杂岩 分离结晶作用 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结晶岩浆岩元素丰度关系定律 被引量:1
5
作者 汪云亮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83-85,共3页
绝大多数岩浆岩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岩浆分离结晶作用,未经分离结晶作用而直接固结的岩石极少。 1.定律:根据峨眉山玄武岩系和同源的白马基性超基性层状岩体地球化学研究,分离结晶成因岩浆岩的元素丰度(A°、B°)互呈幂函数关系:
关键词 岩浆分离结晶作用 元素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南岭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问题的思考——与吴福元教授等商榷 被引量:6
6
作者 汪相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3-2031,共9页
笔者等针对吴福元等(2023)“南岭高分异花岗岩成岩与成矿”一文(后简称“吴文”)提出两个不同认识:(1)南岭地区广泛出露的燕山早期花岗岩,常构成复式花岗岩体的主体。吴文依靠3个幔源物质(玄武岩、微粒包体和基性岩脉)的证据,认为这些... 笔者等针对吴福元等(2023)“南岭高分异花岗岩成岩与成矿”一文(后简称“吴文”)提出两个不同认识:(1)南岭地区广泛出露的燕山早期花岗岩,常构成复式花岗岩体的主体。吴文依靠3个幔源物质(玄武岩、微粒包体和基性岩脉)的证据,认为这些花岗岩是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笔者认为这些“幔源物质”的存在不足以作为“壳幔相互作用”的证据,南岭燕山早期花岗岩实际上为沿着地壳剪压断裂主动侵位的同造山花岗岩(主体花岗岩)。(2)吴文认为,这些复式花岗岩体中的补体花岗岩(小岩体)也是燕山早期的,为“同源岩浆”的高分异演化的产物。笔者等对前半句持否定性的看法,但认同后半句的结论,并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表明,初始花岗岩浆是在重力和热量对流下的深部岩浆房中经历20 Ma以上的分离结晶作用,才可能在岩浆房上部形成含巨量成矿物质的残余花岗岩浆。这些残余花岗岩浆在早白垩世的拉张环境中,快速地被动上侵而溶离成两部分(流体和熔体),分别形成岩浆热液矿床和造山后花岗岩(补体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岩浆热液矿床 分离结晶作用 燕山运动 南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扎麻什基性杂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26
7
作者 刘传周 肖文交 +1 位作者 袁超 闫臻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4,共8页
青海省祁连县扎麻什基性杂岩体侵位于寒武-奥陶纪地层中。岩体以辉长岩为主,并伴有超基性岩,辉石岩,角闪石岩与闪长岩出露。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是由钙碱性岩浆经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岩石具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 青海省祁连县扎麻什基性杂岩体侵位于寒武-奥陶纪地层中。岩体以辉长岩为主,并伴有超基性岩,辉石岩,角闪石岩与闪长岩出露。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是由钙碱性岩浆经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岩石具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并具有明显Nb和Ta负异常。结合该岩体与北侧清水沟-百经寺俯冲杂岩的空间分布关系,表明该杂岩体是形成于北祁连洋壳向南俯冲形成的岛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造山带 扎麻什 基性杂岩体 分离结晶作用 岛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锂氟含稀有矿化花岗质岩石的对比和成因思考 被引量:81
8
作者 朱金初 饶冰 +2 位作者 熊小林 李福春 张佩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152,共12页
li-F花岗质岩石以超酸性、过铝、富含H2O、F、B、P等挥发性组分和富含Li、Rb、Cs、Be、Ta、Nb、Sn、W等亲石稀有金属元素为主要特征,以黄玉-锂云母-钠长石花岗岩为典型代表。从该类岩石地质产状的多样性和可对比性、空间分布的规律性、... li-F花岗质岩石以超酸性、过铝、富含H2O、F、B、P等挥发性组分和富含Li、Rb、Cs、Be、Ta、Nb、Sn、W等亲石稀有金属元素为主要特征,以黄玉-锂云母-钠长石花岗岩为典型代表。从该类岩石地质产状的多样性和可对比性、空间分布的规律性、矿物岩石的结构构造、硅酸盐-熔体包裹体特征以及实验岩石学的研究成果等方面,综合论证该类岩石主要是从经过分异演化而形成的残余熔浆中直接结晶而成的;充分的分离结晶作用,是产生这种残余熔浆的主要机制;岩体的空间分带特征和各带之间的渐变过渡关系,为分离结晶作用的途径和演化方向提供了重要信息;熔体中挥发性组分的大量存在,是分离结晶作用能充分进行的关键因素;亲石稀有金属元素在流/熔配分中倾向于进入熔体相,是残余熔体中逐步富集这些稀有金属元素的主要原因;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出溶的流体相与已晶出的共存固相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了广泛的交代蚀变现象;残余熔浆在不同地质和物理化学环境中的侵位、结晶和演化,造成了Li-F花岗质岩石在产状、结构构造和矿物组合等方面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花岗岩质岩石 空间分带 挥发性组分 稀有金属元素 成因 分离结晶作用 残余熔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中西段若干复式花岗岩体的成因模式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汪传胜 汪相 姚晓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3-213,共11页
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黑云母矿物化学和副矿物特征等研究表明 ,南岭中西段 3个复式花岗岩体的演化规律表现为两种方式 :一种是以花山复式花岗岩体为代表的不同母岩浆演化方式 ,其补体美华花岗岩可能经历了与花山主体岩浆相似的分离结... 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黑云母矿物化学和副矿物特征等研究表明 ,南岭中西段 3个复式花岗岩体的演化规律表现为两种方式 :一种是以花山复式花岗岩体为代表的不同母岩浆演化方式 ,其补体美华花岗岩可能经历了与花山主体岩浆相似的分离结晶作用 ;另一种是以金鸡岭复式花岗岩体和大东山复式花岗岩体为代表的相同母岩浆演化方式 ,它们的补体螃蟹木花岗岩和猪蹄石花岗岩分别为金鸡岭主体和大东山主体花岗质母岩浆经过分离结晶作用形成。两种不同产出方式的补体花岗岩可能表明它们与主体岩浆的形成机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花岗岩体 主体 补体 母岩浆 分离结晶作用 南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阿尔泰南缘晚古生代高钾高硅熔结凝灰岩的地球化学、岩浆成因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29
10
作者 单强 牛贺才 +1 位作者 于学元 曾乔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21-1729,共9页
新疆北部阿尔泰南缘分布着一条晚古生代的火山岩带。通过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我们从克朗和麦兹火山-沉积盆地的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地层的火山岩中,厘定出一种高钾高硅熔结凝灰岩(Ignimbrite),前人称之为钾质流纹岩。高钾高硅熔结凝... 新疆北部阿尔泰南缘分布着一条晚古生代的火山岩带。通过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我们从克朗和麦兹火山-沉积盆地的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地层的火山岩中,厘定出一种高钾高硅熔结凝灰岩(Ignimbrite),前人称之为钾质流纹岩。高钾高硅熔结凝灰岩主要由钾长石(微斜长石)、石英和黑云母,以及少量白云母组成。其岩石化学成分的特征为过铝质的(A/CNK=1.01~1.36)、高硅(SiO_2=69%~80%)、高钾(K_2O=5%~11%)、高钾钠比值,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La),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和低的 Nb/Y 比值,以及富 LREE 和亏损 Eu 的 REE 分布模式。以上这些特征体现它们继承了形成硅质岩浆的大陆地壳源区特点。微量元素的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本区高钾高硅熔结凝灰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构造环境。综合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的结果,作者提出高钾高硅熔结凝灰岩岩浆的二阶段成因模型:1)地幔楔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产生的大体积玄武岩岩浆侵入导致其上部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了高硅的熔结凝灰岩岩浆;2)高硅岩浆经富钠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最终形成高钾高硅的熔结凝灰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钾高硅熔结凝灰岩 阿尔泰南缘 晚古生代火山作用 分离结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关键金属Sn-Cs-Tl的富集机制 被引量:26
11
作者 高利娥 曾令森 +2 位作者 严立龙 高家昊 赵令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923-2943,共21页
关键金属是全球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其富集机制和成矿作用是目前国际矿床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们对喜马拉雅带吉隆和亚东地区淡色花岗岩开展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侵入到藏南拆离系的淡色花岗岩含有较高的Sn、Cs、Tl、Be... 关键金属是全球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其富集机制和成矿作用是目前国际矿床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们对喜马拉雅带吉隆和亚东地区淡色花岗岩开展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侵入到藏南拆离系的淡色花岗岩含有较高的Sn、Cs、Tl、Be、W、B、Li和Bi。全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这些淡色花岗岩具有如下特征:(1)富集关键金属元素;(2)为原始岩浆经历斜长石、锆石、独居石、磷灰石、云母分离结晶作用后的残余熔体;(3)关键元素的富集和矿化与花岗岩高度分离结晶作用密切相关。随着分异程度的增强,岩浆变为富挥发分的高SiO_(2)体系,关键金属元素在残余熔体中富集,并且最后可能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由于地球化学特征的相似性,Cs和Tl呈类质同象替代钾、铷进入云母中。富集关键金属元素的花岗岩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属于与藏南拆离系相关的同构造侵位花岗岩,藏南拆离系的活动促使了原始岩浆的广泛分离结晶作用,以及后期的关键金属元素(如Rb、Cs和Tl)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金属元素 Sn-Cs-Tl 分离结晶作用 淡色花岗岩 喜马拉雅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氟花岗岩体系岩浆流体内稀土元素演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福春 朱金初 +2 位作者 漆亮 饶冰 潘根兴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15,共7页
高温高压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富氟过铝花岗质岩浆分离结晶作用的进行 ,在与熔体相共存的流体相中 ,REE浓度呈有规律地变化 :当温度从 75 0℃下降至接近固相线 (5 70℃ )时 ,流体相中REE浓度逐渐降低 ,这一规律与REE在稀有金属花岗岩体上... 高温高压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富氟过铝花岗质岩浆分离结晶作用的进行 ,在与熔体相共存的流体相中 ,REE浓度呈有规律地变化 :当温度从 75 0℃下降至接近固相线 (5 70℃ )时 ,流体相中REE浓度逐渐降低 ,这一规律与REE在稀有金属花岗岩体上部岩相带中REE含量贫化的地质事实相一致。在富氟过铝质花岗岩体系中 ,REE易于分散进入某些造岩矿物 (如黑云母等 )和副矿物(如萤石和锡石等 )中 ,从而不利于REE形成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氟花岗岩 分离结晶作用 流体相 REE浓度 高温高压实验 岩浆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东部中生代中酸性花岗杂岩形成机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景贵 刘春华 郑常青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07-217,共11页
出露在胶东东部地区的中生代中酸性花岗杂岩,普遍含有大量的细粒间长岩类包体。对主体岩石和包体岩石的地质学、岩相学、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证实这些主岩是中生代壳幔分层熔融形成的同生壳源岩浆和幔源岩浆发生混合... 出露在胶东东部地区的中生代中酸性花岗杂岩,普遍含有大量的细粒间长岩类包体。对主体岩石和包体岩石的地质学、岩相学、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证实这些主岩是中生代壳幔分层熔融形成的同生壳源岩浆和幔源岩浆发生混合作用形成混合岩浆,然后通过分离结晶作用形成花岗杂岩的不同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混合作用 分离结晶作用 花岗杂岩 中生代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地区千里山复式岩体中补体与主体成因联系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斌 马星华 +1 位作者 王志强 王超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9-11,共3页
南岭燕山期花岗岩多为复式岩体,由主体和不同期次的补体组成。大部分学者认为南岭花岗岩中的补体是主体经历分离结晶作用之后的残余岩浆。然而,近几年新的年代学和同位素数据表明,补体与主体的成因关系其实很复杂,许多补体可能不是主体... 南岭燕山期花岗岩多为复式岩体,由主体和不同期次的补体组成。大部分学者认为南岭花岗岩中的补体是主体经历分离结晶作用之后的残余岩浆。然而,近几年新的年代学和同位素数据表明,补体与主体的成因关系其实很复杂,许多补体可能不是主体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云母花岗岩 千里山 复式岩体 黑云母花岗岩 石英斑岩 南岭地区 分离结晶作用 成矿意义 补体 燕山期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尔里克山二叠纪碱性花岗岩-石英正长岩组合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6
15
作者 汪传胜 顾连兴 +5 位作者 张遵忠 吴昌志 唐俊华 三金柱 黎广荣 李中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82-3196,共15页
哈尔里克奥姆尔塔格碱性花岗岩(OMAG)侵入于小铺东二长花岗岩中。该岩体岩性较均一,呈灰紫色,主要矿物组合为石英、钾长石、钠长石、碱性角闪石和霓石;化学成分上富硅、碱,贫钙、镁,低铝;富Rb、Th、U和Zr,Ga/Al比值大(3.18×10~4~3... 哈尔里克奥姆尔塔格碱性花岗岩(OMAG)侵入于小铺东二长花岗岩中。该岩体岩性较均一,呈灰紫色,主要矿物组合为石英、钾长石、钠长石、碱性角闪石和霓石;化学成分上富硅、碱,贫钙、镁,低铝;富Rb、Th、U和Zr,Ga/Al比值大(3.18×10~4~3.56×10~4),贫Ba、Sr,岩石中Co、Cr、V和Ni等过渡元素显著亏损,U、Hf、Zr和Nb等高场强元素的含量高;稀土总量较高,配分模式右倾,并具有显著的负铕异常;LA-ICP-MS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87.6±2.1Ma;具有正的ε_(Nd)(t)值(+4.96),较低的(^(87)Sr/^(86)Sr),值(0.70159)。同样侵入于小铺东二长花岗岩中的恰干昆多沟含角闪石石英正长岩(QGQS)也呈灰紫色,其结构和构造与OMAG非常相似。两个岩体在主量元素和REE图解上均呈现有规律的分布和一致的演化趋势。从QGQS到OMAG,SiO_2含量增加(从64.71%~64.83%到71.23%~74.31%)、全碱含量降低(从11.72%~11.79%到8.49%~9.87%)和Al_2O_3含量减少(从16.09%~16.19%到11.44%~13.34%)、稀土总量减少(从592.3×10^(-6)~656.0×10^(-6)到273.9×10^(-6)~405.9×10^(-6))、轻/重稀土比值降低(从18.2~20.1到4.4~6.0)、稀土配分曲线从平滑到Eu显著亏损。基于OMAG的岩相学、矿物学、地球化学、锆石年代学和与QGQS的对比研究,笔者认为奥姆尔塔格碱性花岗岩可能是由石英正长岩母岩浆经过分离结晶作用演化的产物,且这种石英正长岩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根据哈尔里克造山带地质演化历史的分析,这两个岩体均形成于紧随主碰撞后的挤压-伸展转折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哈尔里克山 二叠纪 碱性花岗岩 石英正长岩 组合 成因 构造意义 distribution patterns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二长花岗岩 comparative study 稀土总量 含量 演化 岩体 亏损 角闪石 分离结晶作用 comp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1号矿体矿石成因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泸文 汤中立 +3 位作者 闫海卿 焦建刚 徐刚 邱根雷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34-345,共12页
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赋存于超镁铁岩体中,是世界第三大镍矿床。金川岩体中部(1#矿体)Ni金属储量约占整个金川矿床的56.8%,岩石呈同心带状分布,矿体横剖面形态为舌状,中间为网状矿石,周围是浸染状矿石,其网状结构矿石丰度远远高于... 金川Ni-Cu-(PGE)硫化物矿床赋存于超镁铁岩体中,是世界第三大镍矿床。金川岩体中部(1#矿体)Ni金属储量约占整个金川矿床的56.8%,岩石呈同心带状分布,矿体横剖面形态为舌状,中间为网状矿石,周围是浸染状矿石,其网状结构矿石丰度远远高于其他矿石类型。1#矿体不同类型矿石亲Cu元素100%硫化物计算后,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模式指示矿石的IPGE具有、高低2个系列的数值特征,Pt变化很大,大部分样品Pt/(Pt+Pd)值在(0.3~0.7)范围之外。钻孔样品Ni、Cu品位的变化指示富Cu矿石富集于网状矿体中、下部,网状矿石的Ni、Cu品位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Ni/Cu值在深部变化较大。研究认为,1#矿体遭受热液蚀变作用影响明显,矿石IPGE的变化和小尺度的Ni/Cu值循环变化由MSS分离结晶作用所致,矿体中、下部富集富Cu矿石和深部Ni/Cu值变化较大由MSS分离结晶作用和热液蚀变作用综合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 铜镍硫化物矿床 热液蚀变作用 MSS分离结晶作用 矿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蛇绿岩带两种玄武岩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魏启荣 沈上越 禹华珍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A01期43-49,共7页
哀牢山蛇绿岩带位于横断山脉南缘,东临扬子地块,西接太忠-李仙江弧火山岩带(图1),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蛇绿岩带。自段新华等(1981)报道了该蛇绿岩带以来,不少学者在此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目前对该蛇绿岩带中两种玄武岩即辉石玄武... 哀牢山蛇绿岩带位于横断山脉南缘,东临扬子地块,西接太忠-李仙江弧火山岩带(图1),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蛇绿岩带。自段新华等(1981)报道了该蛇绿岩带以来,不少学者在此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目前对该蛇绿岩带中两种玄武岩即辉石玄武岩和斜长玄武岩的成因机制尚缺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浆 斜长玄武岩 哀牢山 蛇绿岩带 二辉橄榄岩 分离结晶作用 部分熔融程度 地幔岩 单斜辉石 方辉橄榄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恒山—宣化—兴和地区基性岩墙是赞岐岩吗?
18
作者 张继 程素华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65-82,共18页
在以往的研究中,华北恒山—宣化—兴和地区基性岩墙所代表的是一种裂解伸展构造背景,但近年来有研究提出这些基性岩墙可能为赞岐岩,代表了俯冲汇聚构造背景,因此,广泛出露于恒山—宣化—兴和地区的大量元古代基性岩墙是否为赞岐岩,对于... 在以往的研究中,华北恒山—宣化—兴和地区基性岩墙所代表的是一种裂解伸展构造背景,但近年来有研究提出这些基性岩墙可能为赞岐岩,代表了俯冲汇聚构造背景,因此,广泛出露于恒山—宣化—兴和地区的大量元古代基性岩墙是否为赞岐岩,对于明确该地区在古元古代是汇聚还是伸展构造背景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恒山—兴和—宣化地区岩石手标本可见典型的辉绿结构。恒山地区岩墙岩石主要由具角闪石后成合晶的辉石、自形的斜长石和石榴石组成;兴和地区岩墙岩石主要由角闪石和中性斜长石组成,角闪石填充在斜长石组成的三角形"骨架"中;宣化地区样品岩石薄片镜下无明显的辉绿结构,由石榴石、斜长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角闪石组成。恒山、宣化地区样品岩石主量元素特征为高铁高镁富钛,略富集相容元素和不相容元素,且轻稀土元素较重稀土元素富集,与赞岐岩的地球化学标准不尽相似。兴和地区样品Mg#值偏低,但同样富铁富钛,更富集不相容元素,未见明显富集相容元素,与赞岐岩的地球化学标准相差较大。因此,华北恒山—宣化—兴和地区基性岩墙不属于赞岐岩,而为高铁玄武岩,且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结晶分离作用和地壳混染作用,很可能属于板内裂解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赞岐岩 基性岩墙 热俯冲 板内裂解 结晶分离作用 地壳混染作用 高铁玄武岩 华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南昆山A型花岗岩定年和环带云母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刘昌实 陈小明 +2 位作者 王汝成 张文兰 胡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3-200,i002,共9页
广东南昆山 A型花岗岩出露面积约 2 0 0 km2 ,中粒等粒结构、块状构造 ,由铁叶云母、钠长石、微斜条纹长石和石英组成。弱过铝质 ,强亚碱质 ,富氟 (5 5 36× 1 0 - 6 ~ 90 5 4× 1 0 - 6 )贫氯 ,高的锆石饱和温度 (81 0~ 84 7... 广东南昆山 A型花岗岩出露面积约 2 0 0 km2 ,中粒等粒结构、块状构造 ,由铁叶云母、钠长石、微斜条纹长石和石英组成。弱过铝质 ,强亚碱质 ,富氟 (5 5 36× 1 0 - 6 ~ 90 5 4× 1 0 - 6 )贫氯 ,高的锆石饱和温度 (81 0~ 84 7℃ ) ,高 1 0 4 Ga/ Al比值 (4.37~ 7.2 6 )和高 Zr+Nb+Ce+Y含量 (45 0× 1 0 - 6 ~ 5 85× 1 0 - 6 )等 ,均与澳大利亚铝质 A型花岗岩相似。岩石内普遍发育环带云母 ,电子探针分析表明 ,复杂环带云母通常由若干黑云母条带 (铁叶云母 )和白云母条带组成 ,可识别出 3个构成部分 :核部带 ,幔部带和边部带。核部带形成于原岩浆处在深位时结晶的 ,幔部带形成于岩浆自深位快速上升到浅位时结晶的 ,而边部带形成在岩浆冷凝终结时。它们之间不同的边界形态说明了岩浆经历过铁钛氧化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外来岩浆注入作用和去气作用等。环带云母是岩浆结晶历史的极好指纹。花岗岩锆石 U- Pb定年为 1 4 7± 0 .8Ma,应为中侏罗世—晚侏罗世侵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昆山 环带 定年 广东 铝质A型花岗岩 分离结晶作用 饱和温度 澳大利亚 电子探针 钛氧化物 去气作用 岩浆结晶 晚侏罗世 中侏罗世 钠长石 分析表 白云母 黑云母 组成 锆石 条带 核部 石英 岩石 上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溧阳火山岩的成因演化及构造环境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汤德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6-27,共12页
江苏溧阳盆地火山岩主要由钙碱性的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等组成。岩石以富集钾族元素而贫高场强元素为特征。稀土元素配分型式表现为轻稀土的相对富集,并且Eu负异常。岩相学和主要元素及微量元素的变化都表明,分离结晶是溧阳火山岩岩... 江苏溧阳盆地火山岩主要由钙碱性的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等组成。岩石以富集钾族元素而贫高场强元素为特征。稀土元素配分型式表现为轻稀土的相对富集,并且Eu负异常。岩相学和主要元素及微量元素的变化都表明,分离结晶是溧阳火山岩岩浆演化的主要机理。笔者应用岩石学混合计算方法和热力学模式定量地模拟了这一过程。根据岩石组合及岩石化学的特点,认为溧阳火山岩是中生代时期中国东部大陆边缘板块俯冲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分离结晶作用 构造环境 成因 安山岩 英安岩 流纹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