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荔枝三种结实类型内源激素的平衡与坐果机理 被引量:31
1
作者 邱燕萍 向旭 +2 位作者 王碧青 张展薇 袁沛元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9-43,共5页
首次引入内源激素平衡[(1AA+GAs+CTK)/ABA]概念,比较分析了荔枝三种类型果实(大核、小核、无核)内源激素平衡的动态变化;揭示了无核果在花后3d相对高水平的生长促进类激素(IAA+GAs+CTK)及花后ABA水平的持续下降是其具有单性结实能力的... 首次引入内源激素平衡[(1AA+GAs+CTK)/ABA]概念,比较分析了荔枝三种类型果实(大核、小核、无核)内源激素平衡的动态变化;揭示了无核果在花后3d相对高水平的生长促进类激素(IAA+GAs+CTK)及花后ABA水平的持续下降是其具有单性结实能力的主要原因;同时,揭示了坐果期低水平的IAA、GAs及相对较低的(IAA+GAs+CTK)/ABA值是小核品种严重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并比较了荔枝果实各组成部分(果皮、假种皮、种子)内源激素平衡的差异,认为胚的正常发育对维持荔枝果实后期的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是大核品种后期生理落果较少的内部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结实类型 内源激素平衡 坐果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激素与山桐子结实大小年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许东辉 耿晓东 +4 位作者 王艳梅 朱秀征 李志 蔡齐飞 刘震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61,共12页
【目的】了解山桐子结实大小年现象的发生与其不同类别枝条上的叶片、芽(包括无果枝的花芽与有果枝的叶芽)和果实中各种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为人工调控山桐子大小年现象的发生及其良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成都种源的无... 【目的】了解山桐子结实大小年现象的发生与其不同类别枝条上的叶片、芽(包括无果枝的花芽与有果枝的叶芽)和果实中各种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为人工调控山桐子大小年现象的发生及其良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成都种源的无大小年、不完全大小年、完全大小年等3种结实类型的山桐子为试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了果实膨大期、油脂积累期、花芽分化初期和果实成熟期的有果类与无果类枝条上的叶片、芽和果实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_(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等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1)3种结实类型山桐子不同类别枝条上的叶片、芽和果实中的IAA含量均先降后升,且三者间IAA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IAA与山桐子花芽分化有关,但与结实大小年无关。2)3种结实类型山桐子不同类别枝条上的叶片、芽和果实中的GA_(3)含量均持续升高;完全大小年类山桐子不同器官中的GA_(3)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结实类型的,且其无果枝叶片、芽中的GA_(3)在果实成熟期的含量均最高,分别是411.69和355.38μg·g^(-1)。3)3种结实类型山桐子不同类别枝条上叶片中ABA的含量均先降后升,其芽和果实中的ABA含量均持续上升;无大小年类山桐子不同器官中的ABA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结实类型的。4)3种结实类型山桐子不同类别枝条上叶片中的ZR含量均先升后降,其芽中的ZR含量均持续升高,而其果实中的ZR含量均先降后升;无大小年类山桐子不同器官中的ZR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结实类型的。5)ABA/GA_(3)和(ZR+ABA)/GA_(3)之值越大越有利于花芽的分化,无大小年类山桐子有果枝的叶、芽中上述各种激素的比值均大于不完全大小年类和完全大小年类的。【结论】高含量的ABA、ZR和低含量的GA_(3)有利于山桐子花芽的分化,有果枝的叶、芽中内源激素ABA/GA_(3)及(ZR+ABA)/GA_(3)之值均小于无果枝的,则不利于其花芽分化。果实膨大期叶、芽中内源激素的平衡态决定着当年的花芽分化水平,继而决定着翌年结实的丰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桐子 内源激素 枝条类型 大小年结实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桐子芽叶果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其大小年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耿晓东 张召增 +4 位作者 朱秀征 蔡齐飞 李志 王艳梅 刘震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1,共10页
【目的】为人工调控山桐子大小年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以成都种源的无大小年、不完全大小年、完全大小年3种结实类型的山桐子为试材,分别在果实膨大期、油脂积累期、花芽分化期和果实成熟期,采摘有果嫩枝和无果嫩枝上着生的叶片、... 【目的】为人工调控山桐子大小年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以成都种源的无大小年、不完全大小年、完全大小年3种结实类型的山桐子为试材,分别在果实膨大期、油脂积累期、花芽分化期和果实成熟期,采摘有果嫩枝和无果嫩枝上着生的叶片、芽和果实,分别以蒽酮比色法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其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3种大小年类型有果嫩枝和无果嫩枝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果实发育先降后升,芽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升高趋势。随果实发育,3种大小年类型有果嫩枝和无果嫩枝的芽、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升高;有果嫩枝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降后升,无果嫩枝叶片变化趋势不一致。3种大小年类型有果嫩枝芽和叶片中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比值均大于无果嫩枝的芽和叶片;在不同果实发育期,有果嫩枝的芽、果可溶性糖含量与叶可溶性糖含量的比值随果实的发育均先升后降,芽、果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比值随着果实发育变化不明显,未达显著水平;果实膨大期,3种大小年类型按照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比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NAB(16.64)、IAB(9.93)、CAB(5.95),说明果实膨大期叶片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比值越大,则越利于花芽分化期芽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结论】山桐子大小年的发生是果实发育与花芽分化对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竞争所致,果实膨大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比值越高,越能保证花芽分化期的营养供应,促进花芽分化,防止小年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桐子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枝条类型 大小年结实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秃顶成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田恩阔 陈长艳 +4 位作者 周凌 田飞 朱峰 王仙屏 邵明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26,共4页
为进一步控制玉米秃顶,实现玉米生产丰产稳产,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就玉米果穗秃顶形成的遗传生理特性及环境胁迫与秃顶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并对玉米秃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玉米 秃顶 结实类型 基因型 环境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微塑料添加对大豆和花生生长及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江俊涛 陈宏伟 +6 位作者 阎薪竹 邓娇娇 魏占波 周旺明 周莉 于大炮 王庆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1-768,共8页
农田微塑料污染对作物生长存在显著影响,但不同功能类型作物的生理生态、产量及品质对土壤微塑料的响应尚不清楚。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我国农业生产的两大主要作物大豆(地上结实)和花生(地下结实)为试验材料,并设置对照组(无添加)和实验组... 农田微塑料污染对作物生长存在显著影响,但不同功能类型作物的生理生态、产量及品质对土壤微塑料的响应尚不清楚。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我国农业生产的两大主要作物大豆(地上结实)和花生(地下结实)为试验材料,并设置对照组(无添加)和实验组(添加0.40%的聚丙烯微塑料)进行大田原位试验。结果表明:微塑料添加与作物结实类型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作物的生长与生理生态特征存在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作物的整株形态结构、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及籽粒品质。微塑料添加显著降低两种作物的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相对生长速率和百粒重,大豆降幅分别为13.61%、14.07%、13.23%和7.84%,花生降幅分别为17.10%、18.64%、16.12%和11.98%。此外,微塑料添加显著降低花生的地下生物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大豆的叶绿素含量,降幅分别为15.77%、25.51%和5.74%,与之相反,微塑料添加增加大豆的叶面积比值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幅分别为28.07%和25.82%。由此可见,聚丙烯微塑料添加对两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均有抑制作用,对花生的影响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微塑料 结实类型 功能性状 生物量积累 生理响应 籽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nual changes of iron, manganese, zinc and copper concentrations in both types of citrus fruit 被引量:2
6
作者 XIAO Jia-Xin PENG Shu-An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7-241,共5页
关键词 柑橘 果实 含量测定 年周期变化 结实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荔枝开发品种简介
7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4年第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开发品种 荔枝 结实类型 生物学特性 优良品系 商品价值 平均单果重 早熟品种 地方良种 丰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