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夏开花物候与结实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贾学思 王玉庆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29-34,共6页
为深入理解半夏独特的开花物候特征和生殖特性,对半夏花的形态学特征、个体开花散粉习性、居群开花物候及结实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半夏群体开花规律呈单峰型,花期集中在5月下旬到6月下旬,花期长约58 d;半夏开花与散粉的日变... 为深入理解半夏独特的开花物候特征和生殖特性,对半夏花的形态学特征、个体开花散粉习性、居群开花物候及结实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半夏群体开花规律呈单峰型,花期集中在5月下旬到6月下旬,花期长约58 d;半夏开花与散粉的日变化规律均呈倒单峰型,开花高峰期为7:00—11:00,而花药散粉高峰期为7:00—9:00;散粉持续时间为47.22 h,个体花期持续时间、花序开放进程、花序开花持续时间和种群花期历时分别为18、13、5.3、51.5 d;花序开放进程与花序开花持续时间分别以14 d和6 d出现的频率最高。半夏花不具虫媒、风媒花特征,传粉完全依靠花粉的自然散落,这可能是其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始花时间分别与开花率和结实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花期长度和开花率分别与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开花率、结实率与半夏个体的块茎大小密切相关。综上,人工辅助延长半夏的花期和提高开花率有助于提高其结实率,进而提高有性繁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开花物候 结实特征 散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年生吉贝人工林结实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2
作者 杨建军 马焕成 +4 位作者 赵高卷 平盼 葛娈 黄冬 王彦淇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53-60,共8页
通过对元江干热河谷——红河州个旧市保和乡6年生吉贝人工林结实特征和果实性状进行调查,探讨地形与初值密度对吉贝生长、结实和果实性状特征的影响,以及土壤和叶片养分与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1)6年生吉贝初果期树高和冠幅分别在3.... 通过对元江干热河谷——红河州个旧市保和乡6年生吉贝人工林结实特征和果实性状进行调查,探讨地形与初值密度对吉贝生长、结实和果实性状特征的影响,以及土壤和叶片养分与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1)6年生吉贝初果期树高和冠幅分别在3.5-6.5 m和2.5-6.0 m之间,胸径8.74-17.01 cm在之间;结实株平均结实量为17.09个,平均单果纤维产量11.03 g;(2)山沟内的吉贝树高、胸径和冠幅显著(P〈0.05)高于台地,植株结实量和单株最大结实量优于台地,并且结实量在山沟样方(4 m×4 m)中最高;地形对果实纵径、果重以及纤维产量变化的影响显著;(3)密度影响分枝数和轮生枝台数的产生,树高、胸径和冠幅与分枝数呈负相关关系;随初植密度增加,结实量没有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但是高密度定植时果实横径差异极显著,不利于纤维产量的增加。从地形与密度因子来看,山沟4 m×4 m、台地4 m×3 m定植时有利生长和结实,结实率分别为72.58%和22.45%;(4)结实植株土壤速效氮和叶片氮含量高于未结实植株,氮供应与结实存在一定关系,氮缺乏可能导致吉贝不能结实,并且结实对土壤中K的消耗比较明显,结实与未结实株土壤全K含量差值为4.834 9 g/kg,对P的消耗则相对较弱,其差值较小;(5)果实横径的增加有利纤维产量的增长,当果实长度超过20 cm则有减少的趋势,种子数量与纤维产量成反比关系。对单株而言果实平均纵径超过15.7 cm、平均单果重超过45.43 g的植株有利于提高纤维产量。单果纤维产量的影响因子中土壤全P〉速效P〉速效N〉胸径〉侧枝台数〉树高,并对单果纤维产量的增加具有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贝 结实特征 地形 密度 土壤养分 元江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番茄生长的气象分析及灰霉病暴发下的结实特征
3
作者 吴元中 李军 《上海蔬菜》 2004年第4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大棚栽培 番茄 生长发育 气象分析 灰霉病 结实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两种生境条件下羊草种群有性生殖特征的比较
4
作者 王月霖 初丽爽 +6 位作者 刘莉莉 丰吉 刘志扩 杨允菲 李海燕 兰理实 由成成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96-1506,共11页
有性生殖在无性系禾草的繁殖策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外界生境条件的变化以及无性系禾草自身构件数量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其有性生殖。对围栏封育草甸和弃耕地不同叶片数量羊草(Leymus chinensis)生殖分株的数量特征、生物量积累与分配... 有性生殖在无性系禾草的繁殖策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外界生境条件的变化以及无性系禾草自身构件数量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其有性生殖。对围栏封育草甸和弃耕地不同叶片数量羊草(Leymus chinensis)生殖分株的数量特征、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有性生殖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弃耕地的羊草种群分株总密度、生殖分株密度和抽穗率均显著高于围栏封育(P<0.05),而围栏封育中营养分株占比显著高于弃耕地;多生殖分株、高抽穗率的弃耕地具有产生更多种子的潜力,围栏封育中的羊草更倾向于营养繁殖。2)围栏封育草甸,叶片数量多的生殖分株茎生物量、叶生物量、总生物量和叶生物量分配显著高于叶片数量少的;弃耕地中叶片数量少的生殖分株的叶生物量、花序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显著高于围栏封育;羊草生殖分株具有的多叶片并不是在所有生境下都有益于自身。3)弃耕地中的羊草生殖分株叶生物量分配、茎生物量分配、花序生物量分配、生殖分配Ⅰ、生殖分配Ⅱ和生殖再分配显著高于围栏封育;弃耕地羊草生殖分株高、花序长、种子数、种子生物量、百粒重和结实率等有性生殖特征也均显著高于围栏封育;相较于围栏封育,弃耕地中羊草种子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资源更多的投入到有效的种子生产中。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生境下不同叶片数羊草生殖分株的有性生殖特征和资源分配策略有着较强的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良禾草 生境 构件 生殖分株 叶片数 结实特征 繁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油茶品种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结实特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曹永庆 姚小华 +1 位作者 任华东 王开良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21,51,共6页
【目的】为了明确油茶不同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和结实特性,为其树体的科学修剪和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借鉴。【方法】分别以广泛栽培的树形不同的油茶良种‘长林4号’‘长林40号’和‘长林53号’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3个品种树冠... 【目的】为了明确油茶不同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和结实特性,为其树体的科学修剪和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借鉴。【方法】分别以广泛栽培的树形不同的油茶良种‘长林4号’‘长林40号’和‘长林53号’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3个品种树冠上层、中层和下层的光合有效辐射利用特征及其结实率和果实性状特征。【结果】3个油茶品种树冠上层和中层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均显著高于其树冠下层的,且不同油茶品种树冠各层光合有效辐射冠层截获率的日变化规律存在差异,‘长林53号’树冠下层的有效光合辐射截获率明显低于‘长林4号’和‘长林40号’树冠下层的,‘长林40号’树冠下层的有效光合辐射截获率则相对较高;3个油茶品种不同冠层的果实其种仁含油率和油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其树冠上层果实的单果质量、鲜出籽率和单果籽粒数均显著高于树冠下层的,其结实率也明显优于其树冠下层的;与‘长林53号’和‘长林4号’相比,直立形品种‘长林40号’不同冠层的结实率则相对均匀;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与平均结果数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8105,P<0.01)。【结论】油茶树冠上层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单果质量、鲜出籽率、单果籽粒数和结实率均显著高于其树冠下层的;油茶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为70%~90%,有利于其结实和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冠层 光合有效辐射 结实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英不同枝位荚果的时空特征及其与籽粒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梦 李本银 +4 位作者 刘春增 聂良鹏 郑春风 王岚 吕玉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6-132,共7页
为明确紫云英成熟过程中荚果性状与籽粒产量的关系,通过分期并按特定枝位收获,研究信紫1号紫云英群体不同时期和结荚枝位的荚果性状及籽粒生产力。结果表明,第1~2枝位花序结荚数显著低于第5~6^+枝位,但花序中最大和最小荚果的长度和宽... 为明确紫云英成熟过程中荚果性状与籽粒产量的关系,通过分期并按特定枝位收获,研究信紫1号紫云英群体不同时期和结荚枝位的荚果性状及籽粒生产力。结果表明,第1~2枝位花序结荚数显著低于第5~6^+枝位,但花序中最大和最小荚果的长度和宽度、荚果内粒数、籽粒千粒重均显著高于第5~6^+枝位。随收获期延后,花序结荚数逐渐降低,最大和最小荚果的长度和宽度、籽粒千粒重逐渐升高。盛花期19d后花序结荚数和荚果内粒数在枝位间无显著差异。最小荚果宽度与籽粒千粒重、最大荚果长度与荚果内粒数极显著正相关(r=0.9530、r=0.7397)。单枝籽粒生产力随枝位升高显著降低,第1~2枝位于盛花期后26d达最高值(92.4~98.6mg/枝),其他枝位则在第33d达最高值(55.7~82.1mg/枝),枝位籽粒生产力对籽粒实际产量具有较高的线性拟合度(R^2=0.9426,P<0.0001)。综上,信紫1号最小荚果宽度和最大荚果长度可作为其荚果内籽粒性状的表征,下层枝位是种子生产的重点枝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荚果性状 结实特征 结荚枝位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型花柱植株金荞麦繁殖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梅 张万灵 +5 位作者 吴春平 周兵 肖宜安 杨滨娟 杨文亭 黄国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5206-5219,共14页
开花物候及繁殖分配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因素。对金荞麦开花物候、繁殖分配及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金荞麦的花果期为每年的8—11月,9月集中开花,其集中开花模式有助于吸引昆虫传粉,提高繁殖成功率;金荞麦单花开花持续时间为1—2 d... 开花物候及繁殖分配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因素。对金荞麦开花物候、繁殖分配及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金荞麦的花果期为每年的8—11月,9月集中开花,其集中开花模式有助于吸引昆虫传粉,提高繁殖成功率;金荞麦单花开花持续时间为1—2 d,种群花期均为85d。L型花序花期为15—26d,S型花序花期为14—27d,两者没有显著差异;L型单花序开花数为26—131朵,S型单花序开花数为36—147朵,两者没有显著差异。L型和S型花序开花动态呈现单峰曲线,在花序开花后第11天L型和S型都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30%和7.20%,且两种花型具有较高的开花同步性,这有助于其繁殖适应性的提高。同一个花型中,雌蕊长、雄蕊长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但雌雄总长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雌蕊长、雄蕊长可能存在权衡关系;金荞麦的繁殖器官和营养器官生物量在L型和S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其花生物量与植株生物量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金荞麦L型花生物量分配极显著大于S型,而总生物量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金荞麦植株的营养生长与有性繁殖间存在权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二型花柱 开花物候 繁殖投资 结实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对苜蓿生长发育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陈述明 李卫军 李雪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89-191,共3页
通过不同株行距处理对苜蓿生长发育、群体结构、结实特征以及种子产量影响的研究,发现株距对苜蓿生长速度、茎粗、分枝数、花序数、结荚数、花荚脱落率和种子产量等的影响大于行距的影响。制种苜蓿最佳密度配置方式为行距60cm,株距30cm... 通过不同株行距处理对苜蓿生长发育、群体结构、结实特征以及种子产量影响的研究,发现株距对苜蓿生长速度、茎粗、分枝数、花序数、结荚数、花荚脱落率和种子产量等的影响大于行距的影响。制种苜蓿最佳密度配置方式为行距60cm,株距30cm,这一株行距下苜蓿单株分枝数多,枝条粗壮,株丛较矮,不易倒伏,产量达1182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密度 苜蓿 种子产量 生长发育 结实特征 群体结构 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大岗山麻栎天然林种子产量与营养品质变异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和平 吴喜昌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期92-93,127,共3页
为探明江西大岗山地区麻栎天然林分植株种子产量和品质的自然变异特征,对区域内麻栎天然林结种特性、表型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麻栎天然林分植株单位面积接种量变异幅度在0.35~3.72kg/m^2;麻栎天然林分5个种实表型... 为探明江西大岗山地区麻栎天然林分植株种子产量和品质的自然变异特征,对区域内麻栎天然林结种特性、表型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麻栎天然林分植株单位面积接种量变异幅度在0.35~3.72kg/m^2;麻栎天然林分5个种实表型性状种径长、种径宽、平均种径、种径长/种径宽和种子单粒重在植株间均呈极显著差异;麻栎种子的形状可分为大种径椭圆形、大种径锥形、大种径扁圆型,中种径椭圆、中种径锥形和中种径扁圆型以及小种径椭圆形、小种径锥形和小种径扁圆形9种类型,大、中和小种径类型植株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7.50%、45.83%和16.67%。麻栎不同植株种子的单宁含量变异幅度最大,变异幅度在10.0g~99.9g/kg,变异系数达61%;而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的变异幅度较小,变异幅度分别在354.90~596.00mg/kg和40.00~56.80mg/kg,变异系数分别为0.12和0.19。研究结果可以为大岗山区果用麻栎优良种质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结实特征 营养品质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