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控机床定位胶结合面建模及参数识别方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雅荣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70,共4页
文章提出采用正交异性模型的方法设置定位胶结合面的材料参数。首先分析了目前虚拟材料方法的不足,然后推导了正交异性模型结合部3个方向平移刚度和2个方向弯曲刚度的求解方法,之后以质量块和定位胶组成系统的模态性能为对象,研究了材...
文章提出采用正交异性模型的方法设置定位胶结合面的材料参数。首先分析了目前虚拟材料方法的不足,然后推导了正交异性模型结合部3个方向平移刚度和2个方向弯曲刚度的求解方法,之后以质量块和定位胶组成系统的模态性能为对象,研究了材料参数Ey、Gxy、Gzy的求解方法,最后对系统的模态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固有频率仿真误差绝对值小于1.69%,振型与实际吻合很好,从而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结合面建模
参数识别
正交异性
模
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面滚珠丝杠副多结合面建模与动态特性分析
2
作者
李中凯
孙冉
邹光宇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0-966,1040,1041,共9页
为了提高平面运输设备的传送效率与定位精度,针对x‑y轴平面滚珠丝杠副的多机械装配界面,应用吉村允效法确定螺栓联接界面的法向压缩刚度和切向运动刚度,采用赫兹接触理论确定丝杠螺母、轴承和导轨内接触界面的径向或法向压缩刚度。基于A...
为了提高平面运输设备的传送效率与定位精度,针对x‑y轴平面滚珠丝杠副的多机械装配界面,应用吉村允效法确定螺栓联接界面的法向压缩刚度和切向运动刚度,采用赫兹接触理论确定丝杠螺母、轴承和导轨内接触界面的径向或法向压缩刚度。基于ABAQUS软件建立x‑y直线进给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锤击法模态试验和文献对比研究,证明了所提理论模型以及结合面刚度计算的正确性。数值仿真了工作台质量、滑块间距及导轨间距对于系统动态行为的影响,并给出设计建议值。通过医疗剪刀毛坯平面进给机床设计试验,验证了所获得动态系统设计规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珠丝杠
平
面
进给系统
结合面建模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装配定位优先级的并联结合面误差建模
被引量:
5
3
作者
吕程
刘子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295-3301,共7页
分析了并联结合面在装配定位优先级意义下装配误差的形成机理与计算方法。针对常见的平面结合面与圆柱结合面,分析了误差形成和装配精度失效的原因,采用小位移旋量(SDT)法描述了误差变动。针对并联结合面间位姿变动的相互影响,定义了装...
分析了并联结合面在装配定位优先级意义下装配误差的形成机理与计算方法。针对常见的平面结合面与圆柱结合面,分析了误差形成和装配精度失效的原因,采用小位移旋量(SDT)法描述了误差变动。针对并联结合面间位姿变动的相互影响,定义了装配定位优先级的概念,并详细分析了并联结合面装配定位优先级的判定依据。根据装配定位优先级确定了并联的各结合面误差组成及计算方法。列举了常见的并联结合面形式,并以一组常见并联结合面的装配误差分析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装配体误差分析、零件精度设计、装配成功率计算等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
结合
面
小位移旋量法
装配定位优先级
结合
面
误差
建
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控机床整机静刚度仿真分析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
4
4
作者
孔令叶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40,共4页
在考虑结合面建模的前提下,对一台旧型号数控机床x、y、z向的静刚度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方法的正确性。根据仿真结果,对旧型号机床的结构提出了四点优化方法,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优化的有效性。最后制造出新型号机床,并...
在考虑结合面建模的前提下,对一台旧型号数控机床x、y、z向的静刚度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方法的正确性。根据仿真结果,对旧型号机床的结构提出了四点优化方法,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优化的有效性。最后制造出新型号机床,并对其静刚度进行了试验测量。结果表明,与旧型号机床对比,新型号机床x、y、z向的静刚度分别提高了20.76%、17.14%、13.59%。采用该方法可经济高效地提高机床的静刚度,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静刚度
仿真分析
结构优化
结合面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立式加工中心Z向进给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5
作者
杨国维
袁军堂
+1 位作者
汪振华
翁健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7-90,共4页
立式加工中心Z向进给系统动态特性对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抗共振的可靠度影响较大。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立式加工中心Z向进给系统进行了动态特性分析,探讨了融入结合面特性的进给系统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通过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得...
立式加工中心Z向进给系统动态特性对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抗共振的可靠度影响较大。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立式加工中心Z向进给系统进行了动态特性分析,探讨了融入结合面特性的进给系统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通过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得出了进给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动特性,通过试验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分析结果为铣削参数的合理选择和加工中心动态性能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给系统
有限元方法
结合面建模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控机床定位胶结合面建模及参数识别方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雅荣
机构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分院
出处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7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5045)
文摘
文章提出采用正交异性模型的方法设置定位胶结合面的材料参数。首先分析了目前虚拟材料方法的不足,然后推导了正交异性模型结合部3个方向平移刚度和2个方向弯曲刚度的求解方法,之后以质量块和定位胶组成系统的模态性能为对象,研究了材料参数Ey、Gxy、Gzy的求解方法,最后对系统的模态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固有频率仿真误差绝对值小于1.69%,振型与实际吻合很好,从而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结合面建模
参数识别
正交异性
模
型
Keywords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
joint surface modeling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rthotropic model
分类号
TH145.9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G6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面滚珠丝杠副多结合面建模与动态特性分析
2
作者
李中凯
孙冉
邹光宇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徐州威卡电子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0-966,1040,1041,共9页
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文摘
为了提高平面运输设备的传送效率与定位精度,针对x‑y轴平面滚珠丝杠副的多机械装配界面,应用吉村允效法确定螺栓联接界面的法向压缩刚度和切向运动刚度,采用赫兹接触理论确定丝杠螺母、轴承和导轨内接触界面的径向或法向压缩刚度。基于ABAQUS软件建立x‑y直线进给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锤击法模态试验和文献对比研究,证明了所提理论模型以及结合面刚度计算的正确性。数值仿真了工作台质量、滑块间距及导轨间距对于系统动态行为的影响,并给出设计建议值。通过医疗剪刀毛坯平面进给机床设计试验,验证了所获得动态系统设计规律的有效性。
关键词
滚珠丝杠
平
面
进给系统
结合面建模
动态特性
Keywords
ball screw
plane feed system
joint surface modeli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H113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TH132.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装配定位优先级的并联结合面误差建模
被引量:
5
3
作者
吕程
刘子建
机构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295-330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5161
51305132)
文摘
分析了并联结合面在装配定位优先级意义下装配误差的形成机理与计算方法。针对常见的平面结合面与圆柱结合面,分析了误差形成和装配精度失效的原因,采用小位移旋量(SDT)法描述了误差变动。针对并联结合面间位姿变动的相互影响,定义了装配定位优先级的概念,并详细分析了并联结合面装配定位优先级的判定依据。根据装配定位优先级确定了并联的各结合面误差组成及计算方法。列举了常见的并联结合面形式,并以一组常见并联结合面的装配误差分析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装配体误差分析、零件精度设计、装配成功率计算等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并联
结合
面
小位移旋量法
装配定位优先级
结合
面
误差
建
模
Keywords
parallel joint surface
small displacement torsor method
assembly positioning priority
joint surface error modeling
分类号
TH115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控机床整机静刚度仿真分析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
4
4
作者
孔令叶
机构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4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5112)
文摘
在考虑结合面建模的前提下,对一台旧型号数控机床x、y、z向的静刚度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方法的正确性。根据仿真结果,对旧型号机床的结构提出了四点优化方法,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优化的有效性。最后制造出新型号机床,并对其静刚度进行了试验测量。结果表明,与旧型号机床对比,新型号机床x、y、z向的静刚度分别提高了20.76%、17.14%、13.59%。采用该方法可经济高效地提高机床的静刚度,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关键词
数控机床
静刚度
仿真分析
结构优化
结合面建模
Keywords
CNC machine tool
static stiffness
simulation analysis
structure optimization
joint modeling
分类号
TG50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TH16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式加工中心Z向进给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5
作者
杨国维
袁军堂
汪振华
翁健光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7-90,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4010-011)
文摘
立式加工中心Z向进给系统动态特性对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抗共振的可靠度影响较大。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立式加工中心Z向进给系统进行了动态特性分析,探讨了融入结合面特性的进给系统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通过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得出了进给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动特性,通过试验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分析结果为铣削参数的合理选择和加工中心动态性能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进给系统
有限元方法
结合面建模
动态特性
Keywords
Feeding system
FEM
Joint surface modeli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H132.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控机床定位胶结合面建模及参数识别方法
刘雅荣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平面滚珠丝杠副多结合面建模与动态特性分析
李中凯
孙冉
邹光宇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装配定位优先级的并联结合面误差建模
吕程
刘子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数控机床整机静刚度仿真分析及结构优化
孔令叶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立式加工中心Z向进给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杨国维
袁军堂
汪振华
翁健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