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结合能量模型的往复泵泵阀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树林 黄文虎 +1 位作者 夏松波 刘占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4-107,114,共5页
基于生物免疫系统抗原与抗体互识别的结合能量模型,结合矩阵的奇异值分解,研究了适于三缸往复泵夏阀故障诊断的新方法.通过对三缸往复泵泵阀实际故障的诊断分析,表明基于结合能量的故障诊断方法具有较强的容错性和鲁棒性,并具有可视化... 基于生物免疫系统抗原与抗体互识别的结合能量模型,结合矩阵的奇异值分解,研究了适于三缸往复泵夏阀故障诊断的新方法.通过对三缸往复泵泵阀实际故障的诊断分析,表明基于结合能量的故障诊断方法具有较强的容错性和鲁棒性,并具有可视化及可解释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能量模型 矩阵奇异值分解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O基混合炸药配方高分子包覆酸性防护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2
作者 刘寰民 陈锟 +2 位作者 金韶华 陈树森 佘冲冲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0-678,共9页
为了从微观理论角度探究不同酸性腐蚀防护涂层材料与NTO基炸药配方的包覆效果,应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molecular dynamic)模拟来研究NTO基炸药配方JEO与不同高分子包覆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聚醚酰亚胺(PEI)、P84聚酰亚胺、氟化聚酰亚胺... 为了从微观理论角度探究不同酸性腐蚀防护涂层材料与NTO基炸药配方的包覆效果,应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molecular dynamic)模拟来研究NTO基炸药配方JEO与不同高分子包覆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聚醚酰亚胺(PEI)、P84聚酰亚胺、氟化聚酰亚胺(6FDA)、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结合能、内聚能密度和力学性能。在结合能力方面,PVDF为最优的包覆剂.在内聚能密度方面,PVDF、PMMA和PDMS有增强稳定性的作用.在界面结合处力学性能方面,PVDF和PMMA的加入使体系具有较好的牢固度,包覆效果最为紧密。在成型性方面,PEI的加入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O炸药配方 NTO HMX 结合能量 力学性能 内聚能密度 分子动力学(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复合材料叶片废弃物的几种处理方法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建川 张前峰 蔡红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3-482,共10页
在简述风电叶片发展历史同时,对叶片制造特点及其相关废弃物来源、后期数量、处理必要性与可行性等进行了详细阐述。随后根据风力发电复合材料叶片废弃物相关特点等,从环境影响、处理费用、处理所得物用途三方面,对物理粉碎法、材料再... 在简述风电叶片发展历史同时,对叶片制造特点及其相关废弃物来源、后期数量、处理必要性与可行性等进行了详细阐述。随后根据风力发电复合材料叶片废弃物相关特点等,从环境影响、处理费用、处理所得物用途三方面,对物理粉碎法、材料再循环与能量回收结合法、水泥制造法、焚烧热能法四种可能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得出因废弃物本身及处理后可替代物价值较低,进而致使处理时环境效益或有一定优势,但经济效益不理想。最后根据该类废弃物特点及处理分析结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议后期优先发展水泥制造法,适时适地适当发展焚烧热能法、物理粉碎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复合材料叶片废弃物 处理 物理粉碎法 材料再循环与能量回收结合 水泥制造法 焚烧热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lision performance of bitubular tubes with diaphragms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海鹏 高广军 +1 位作者 谢素超 李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9期3657-3665,共9页
A numerical study of bitubular tubes with diaphragms compared with single and bitubular tubes subjected to dynamic axial impact force was presented. At first, the energy absorption response of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 A numerical study of bitubular tubes with diaphragms compared with single and bitubular tubes subjected to dynamic axial impact force was presented. At first, the energy absorption response of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under axial loading was analyzed by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iciency of energy absorption can be improved by introducing diaphragms to the double-walled columns. Then, the effect of the amount and location of diaphragms, the shape and the size of the inner tubes,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composite structures were also studied numerically. The collision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is affected by the deformation of diaphragms,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of outer and inner tube. The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f diaphragms can improve the energy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structures for a constant number of diaphragms. The specific energy absorption of the hexagonal inner tube i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the circular, octagonal and square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tubular tube DIAPHRAGM energy absorption CRASHWORTHI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