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病患者血清结合胆汁酸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苏蓓莉 刘树业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21期989-990,共2页
关键词 肝疾病 血清诊断 结合胆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胆汁中结合胆汁酸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亚文 石景森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82-184,共3页
报道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胆汁中结合胆汁酸,样品处理手续简便,因为色谱系统使用了保护柱。回收率范围是87.01%~110.75%,检出限为0.09~0.21μg,用本方法分析胆石症患者及对照组胆汁结合胆汁酸。
关键词 胆汁 结合胆汁酸 胆石 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阳合多糖及其纯化组分对胆汁酸的结合能力 被引量:8
3
作者 岳雨曦 王小燕 +3 位作者 柏丁丁 黄毅娜 钟凯 高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4-160,共7页
以野阳合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经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得到4种多糖组分YP1-1、YP2-1、YP2-2和YP3-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联用,进行纯度鉴定及分子质量测定,利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各多糖组... 以野阳合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经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得到4种多糖组分YP1-1、YP2-1、YP2-2和YP3-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联用,进行纯度鉴定及分子质量测定,利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各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通过紫外光谱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进一步分析多糖结构,并通过模拟肠道内环境,测定多糖体外结合胆汁酸的能力。结果显示:野阳合粗多糖提取率为2.41%,总糖质量分数为96.35%;YP1-1、YP2-1、YP2-2和YP3-1均不含核酸和蛋白质,均为均一多糖,分子质量分别为3.52×10~6、3.08×10~6、1.93×10^(6 )Da和3.35×10^(6 )Da;主要为吡喃型糖苷环骨架,糖苷键以β-构型为主;YP1-1和YP3-1的单糖组成为甘露糖、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YP2-1和YP2-2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岩藻糖、葡萄糖和半乳糖。以上4种多糖对胆汁酸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合率均高于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阳合 多糖 分离纯化 胆汁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酸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大鼠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和细菌移位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建强 张志坚 +3 位作者 王雯 林克荣 朱金照 林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胆汁酸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大鼠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和移位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37只伴有腹水的肝硬化大鼠及3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结合胆汁酸甘氨胆酸(CG)、非结合胆汁酸熊去氧胆酸(UDCA)[均为70mg/(kg&#... 目的观察胆汁酸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大鼠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和移位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37只伴有腹水的肝硬化大鼠及3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结合胆汁酸甘氨胆酸(CG)、非结合胆汁酸熊去氧胆酸(UDCA)[均为70mg/(kg·d)]和安慰剂治疗2周。测定胆汁分泌速度、回肠细菌总数、细菌移位率。结果安慰剂组肝硬化大鼠胆汁分泌速度显著低于健康大鼠(P<0.001);胆汁酸治疗后速度增至正常水平。肝硬化大鼠回肠细菌总量显著高于健康大鼠(P<0.001),予胆汁酸治疗后降至正常水平。予胆汁酸的肝硬化大鼠细菌移位发生率显著低于安慰剂治疗组(P<0.01),存活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大鼠应用结合或非结合胆汁酸可增加胆汁分泌、抑制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减少细菌移位的发生率,提高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细菌过度生长 失代偿期肝硬化 细菌移位 结合胆汁酸 健康大鼠 胆汁分泌 其临床应用 安慰剂治疗 熊去氧胆 甘氨胆 细菌总数 治疗后 发生率 存活率 速度 治疗组 回肠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