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结合因子a1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白宇 张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21-824,共4页
Cbfa1是骨发育过程中调节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和成熟的重要转录因子。Cbfa1的表达水平异常与骨骼系统疾病有关。体内体外实验证实多种通路(如Wnt/LRP5/-catenin,BMP/Smads,1,25-(OH)2-vitaminD3/VDR/VDRE途径)和调节蛋白(Msx2,... Cbfa1是骨发育过程中调节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和成熟的重要转录因子。Cbfa1的表达水平异常与骨骼系统疾病有关。体内体外实验证实多种通路(如Wnt/LRP5/-catenin,BMP/Smads,1,25-(OH)2-vitaminD3/VDR/VDRE途径)和调节蛋白(Msx2,Dlx5,Twists)在Cbfa1基因表达、活性和随后的骨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这些发现对调控成骨细胞分化和治疗骨质疏松以及其他伴有骨量改变的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些疾病有可能用控制Cbfa1表达来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因子a1 成骨细胞 分化 信号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结合因子a1、骨形成蛋白及骨桥素在小鼠牙周组织发育中的免疫组化定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丕山 潘克清 +1 位作者 李纾 姜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7-490,共4页
目的探讨核心结合因子a1、骨形成蛋白和骨桥素3者在小鼠牙周组织发育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表达意义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3者在出生后不同时期小鼠牙周组织发育中的表达及特点。结果牙齿发育早期,仅... 目的探讨核心结合因子a1、骨形成蛋白和骨桥素3者在小鼠牙周组织发育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表达意义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3者在出生后不同时期小鼠牙周组织发育中的表达及特点。结果牙齿发育早期,仅骨形成蛋白在牙囊细胞中表达;当牙根开始发育后,3者皆在牙周膜细胞、成牙骨质细胞中表达,但骨形成蛋白在无细胞牙骨质和细胞牙骨质中皆不表达,核心结合因子a1在细胞牙骨质中表达,而骨桥素则在无细胞牙骨质、细胞牙骨质和牙槽骨表面皆呈强阳性表达。结论核心结合因子a1、骨形成蛋白、骨桥素3者皆参与牙周组织的发育,对矿化和生长发育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结合因子a1 骨形成蛋白 骨桥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中核心结合因子a1基因的定量测定及其意义
3
作者 贾金鹏 蔡郑东 +4 位作者 纪方 孙庆斌 张军 杨家荟 沈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S015-S016,共2页
关键词 骨肉瘤 核心结合因子a1基因 定量测定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力作用下纯钛表面成骨细胞核结合因子a1的表达
4
作者 王学金 刘巍 +2 位作者 吴蜀江 彭巍 许颖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大小的应力对纯钛表面成骨细胞核结合因子a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G-63成骨样细胞接种于纯钛表面,施加大小分别为100 g、200 g、300 g、400 g的离心力15 min并培养4 h后收集细胞,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印迹... 目的:观察不同大小的应力对纯钛表面成骨细胞核结合因子a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G-63成骨样细胞接种于纯钛表面,施加大小分别为100 g、200 g、300 g、400 g的离心力15 min并培养4 h后收集细胞,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印迹法检测核结合因子a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钛片表面成骨细胞Cbfa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为阳性,分别施加大小为100 g、200 g、300 g的离心力后,Cbfa1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非受力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离心力为200 g时其表达量最高;施加400 g的离心力后,Cbfa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非受力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力可影响成骨细胞核结合因子a1的表达,提示适宜大小的应力作用有利于提高微钛钉种植体周成骨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 成骨细胞 结合因子a1 微钛钉种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K2、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和核心结合因子a1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海玲 徐炳柱 +1 位作者 郭兆文 冯景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人血清中维生素K2(VK2)、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和核心结合因子a1(Cbfa1)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就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胸痛行冠状动脉64排CT造影检查的患者100例,根... 目的探讨人血清中维生素K2(VK2)、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和核心结合因子a1(Cbfa1)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就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胸痛行冠状动脉64排CT造影检查的患者100例,根据结果分为CAC组60例和非冠状动脉钙化组(NCAC组)40例。CAC组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又分为轻度组23例、中度组19例和重度组1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清CTRP3、Cbfa1和VK2水平,其他各项指标来源于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TRP3、Cbfa1、VK2和其他各项指标水平。分析血清VK2、CTRP3和Cbfa1之间以及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VK2与CAC之间的关系。结果与NCAC组比较,CAC组年龄偏大、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较多,CAC组血清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钙离子水平和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比值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两组患者血清CTRP3和Cbfa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CAC组血清VK2水平较NCAC组明显降低[(2.92±0.80)μg/L比(3.57±0.59)μg/L,P=0.012]。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VK2水平与糖尿病呈负相关(r=-0.317,P=0.046),血清CTRP3水平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0.561,P=0.048),血清Cbfa1与ALP呈负相关(r=-0.673,P=0.02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K2是CAC的独立影响因素(OR:0.251,95%CI:0.074~0.844,P=0.025)。结论血清CTRP3、Cbfa1水平与CAC无相关性,VK2水平与CAC呈负相关,可作为CAC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维生素K2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核心结合因子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通过MAPK途径上调MC3T3-E1及C2C12细胞中Cbfa1基因的表达
6
作者 裴育 夏维波 +2 位作者 邢小平 周学瀛 孟迅吾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09年第2期120-126,共7页
目的研究生长因子VEGF对Cbfa1的调节作用及其与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瞬时转染技术和RT-PCR方法。结果在MC3T3.E1细胞中,VEGF(1×10^-8~1×10^-6g·L^-1)作用24小时能够增加Cbfa1基因启动子活性,相对荧光... 目的研究生长因子VEGF对Cbfa1的调节作用及其与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瞬时转染技术和RT-PCR方法。结果在MC3T3.E1细胞中,VEGF(1×10^-8~1×10^-6g·L^-1)作用24小时能够增加Cbfa1基因启动子活性,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1.29(P〈0.05),1.28(P〈0.01)和1.40(P〈0.05)。而加入PD98059(10μmol/L)后不但抑制了Cbfa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基础表达,而且完全阻断了VEGF所诱导的Cbfa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增加(P〈0.05)。C2C12细胞中不同浓度的VEGF处理组,其相对荧光素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MC3T3-E1细胞中,VEGF处理前后,MC3T3-E1细胞中Cbfa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未见显著变化。C2C12细胞中,VEGF处理后,第2天和第3天Cbfa1基因mRNA的表达由处理前的32.63±4.41,分别增加至46.56±2.70(P〈0.01)和50.35±5.62(P〈0.05)。PD98059阻断了C2C12细胞中VEGF对Cbfa1基因mRNA表达的上调作用。结论VEGF部分通过MAPK信号传导通路增加MC3T3-E1和C2C12细胞中小鼠Cbfa1基因启动子活性及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结合因子a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MC3T3-E1细胞 C2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