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性效应对内蒙古绒山羊产绒量和绒纤维直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的影响
1
作者 习海娇 李金泉 +6 位作者 张燕军 王瑞军 吕琦 梅步俊 王娜 苏蕊 王志英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1-581,共11页
旨在分析动物遗传评估模型中加入显性效应是否可以有效提高内蒙古绒山羊绒毛性状育种值预测的准确性。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积累的健康状况良好的内蒙古绒山羊(阿尔巴斯型)2256只个体的70K SNP芯片测序数据,收集整理1至8岁个体的绒毛性... 旨在分析动物遗传评估模型中加入显性效应是否可以有效提高内蒙古绒山羊绒毛性状育种值预测的准确性。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积累的健康状况良好的内蒙古绒山羊(阿尔巴斯型)2256只个体的70K SNP芯片测序数据,收集整理1至8岁个体的绒毛性状(绒纤维直径和产绒量)生产性能数据和系谱记录,根据是否考虑显性效应,建立两个动物模型,利用BLUP和GBLUP方法进行遗传参数及育种值的估计,进一步通过交叉验证的方法评价绒毛性状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确定最佳遗传评估模型。最后建立多变量动物模型进行两个性状的遗传相关及育种值准确性估计,对比单性状和多性状模型下估计遗传参数及育种值准确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当遗传评估模型中不考虑显性效应时,基于BLUP和GBLUP法估计产绒量的加性遗传力分别为0.156和0.215,育种值估计准确性分别为27.58%和60.33%;绒纤维直径的加性遗传力为0.252和0.292,育种值估计准确性为28.08%和62.33%。在动物模型中同时考虑加性和显性效应时,基于BLUP和GBLUP法估计产绒量的加性遗传力分别为0.150和0.200,显性遗传力为0.147和0.070,育种值估计准确性分别为38.50%和72.62%;绒纤维直径的加性遗传力为0.263和0.290,显性遗传力为0.288和0.026,育种值估计准确性为39.66%和65.97%。最佳模型下,产绒量和绒纤维直径的遗传相关为0.3400,表型相关为0.0385。产绒量和绒纤维直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比基于单性状下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分别提高9.81%~19.43%和14.01%~21.97%。综上所述,产绒量属于中等偏低遗传力,绒纤维直径属于中等偏高遗传力,两个性状的遗传相关相对较小,说明对产绒量的选育提高不会造成绒纤维直径的变粗。GBLUP法的估计的各性状育种值准确性显著高于BLUP法,产绒量提高了10.92%~12.29%,绒纤维直径提高了3.64%~11.58%。基于多性状动物模型下育种值估计准确性高于单性状动物模型。当模型中同时考虑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时,可以显著提高基因组预测准确性,说明对内蒙古绒山羊产绒量和绒纤维直径进行选育过程中应该考虑显性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山羊 绒纤维直径 显性效应 育种值估计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绒山羊绒纤维直径变异的研究
2
作者 李永军 李卯年 +3 位作者 曹永新 宋雅琴 马秉红 张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32-437,共6页
本文研究了西藏绒山羊绒纤维直径的变异。西藏绒山羊在3 周岁时绒纤维直径达到最粗,日土型母羊和公羊3 周岁时羊绒平均细度为1497 和1493μm ,尼玛型母羊和公羊3 周岁时羊绒平均细度为1393 和1335μm ... 本文研究了西藏绒山羊绒纤维直径的变异。西藏绒山羊在3 周岁时绒纤维直径达到最粗,日土型母羊和公羊3 周岁时羊绒平均细度为1497 和1493μm ,尼玛型母羊和公羊3 周岁时羊绒平均细度为1393 和1335μm 。公羊的绒纤维直径明显比母羊小( P< 0.01)。单根纤维不同段间、毛丛内纤维间、体躯不同部位间绒纤维直径具有良好的匀度。西藏绒山羊群体中有65% 的个体绒纤维直径在1400μm 以下,3 周岁时绒纤维直径在14μm 以下的个体比例最小,日土型为 3125% ,尼玛型为 5897% 。绒纤维直径在 10~11.99、12~14.99μm 之间个体比例,尼玛型为 283% 和9041% ,日土型为698% 和776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山羊 绒纤维直径变异 群体分布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和年龄因素对河西绒山羊绒毛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马玉婷 吴建平 +2 位作者 魏玉兵 康玉峰 张利平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2年第S1期369-371,共3页
为了研究河西绒山羊性别、年龄与绒毛生产性能间的关系,对1~4岁的198只河西绒山羊的产绒性能和绒纤维直径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间产绒量差异显著(P【0.05);羯羊的产绒量显著高于母羊(P【0.05);随年龄增长母羊和... 为了研究河西绒山羊性别、年龄与绒毛生产性能间的关系,对1~4岁的198只河西绒山羊的产绒性能和绒纤维直径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间产绒量差异显著(P【0.05);羯羊的产绒量显著高于母羊(P【0.05);随年龄增长母羊和羯羊的产绒量均呈上升趋势,在2~4岁保持稳定(分别维持在359.09~392.33g和454.75~503.14g),差异不显著(P】0.05);绒纤维直径在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年龄间差异显著(P【0.05);母羊和羯羊的绒纤维直径在1岁时最细,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P【0.05);随年龄增长绒纤维直径逐渐变粗,2~4岁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维持在15.17~15.54μm和15.27~15.81μm。由此可见,河西绒山羊产绒性能和绒毛品质在2~4岁处于最佳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山羊 年龄 性别 绒纤维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绒山羊与巴仑台山羊杂交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吐芽 曾泽民 +1 位作者 尼满 巴鲁 《草食家畜》 2006年第3期24-26,共3页
辽宁绒山羊与巴仑台山羊的级进杂交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效果显著:F1、F2、F3代产绒量和绒长度均极显著高于巴仑台山羊(P<0.01),产绒量分别提高了1.61倍、2.63倍、2.84倍,绒长度分别提高27%、63%和72%,绒纤维直径随着产绒量的提高而增粗... 辽宁绒山羊与巴仑台山羊的级进杂交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效果显著:F1、F2、F3代产绒量和绒长度均极显著高于巴仑台山羊(P<0.01),产绒量分别提高了1.61倍、2.63倍、2.84倍,绒长度分别提高27%、63%和72%,绒纤维直径随着产绒量的提高而增粗,分别比巴仑台山羊增粗了1.45、1.95和3.40um,差异极显著(P<0.01),但没有超过16μm,仍属于优质绒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杂交改良 绒纤维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巴杂种绒山羊横交选育的效果
5
作者 吐芽 曾泽民 +2 位作者 尼满 巴鲁 尼玛 《草食家畜》 2007年第2期20-22,共3页
通过对辽×巴杂种二、三代绒山羊横交固定效果分析,二、三代杂种羊的横交后代在产绒量、绒长度上较其父母代均有极显著的改进提高(P<0.01),且绒纤维直径增粗不明显,二代杂种羊横交后代生产性能尤为显著,在产绒量、绒长度及体重... 通过对辽×巴杂种二、三代绒山羊横交固定效果分析,二、三代杂种羊的横交后代在产绒量、绒长度上较其父母代均有极显著的改进提高(P<0.01),且绒纤维直径增粗不明显,二代杂种羊横交后代生产性能尤为显著,在产绒量、绒长度及体重方面均极显著高于其父母代(P<0.01),产绒量提高了109.4g,绒纤维长度增加了0.42μm,体重增加了2.9kg。本试验进行了四种组合间配合效果比较,结果显示,辽巴杂种二、三代绒山羊的横交父本以F2代总体效果好,组合形式以♂F2×♀F2组为最佳,♂F2×♀F3组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横交 绒纤维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对新疆山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丽娟 李英 +2 位作者 喻世刚 方毅 刘武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3-216,共4页
对新疆轮台县的186只1~5岁的新疆山羊的产绒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产绒量、绒层厚度和绒纤维直径。分析上述这些性状随年龄变化的规律。通过统计分析,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1~3岁,所有性状呈上升趋势,... 对新疆轮台县的186只1~5岁的新疆山羊的产绒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产绒量、绒层厚度和绒纤维直径。分析上述这些性状随年龄变化的规律。通过统计分析,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1~3岁,所有性状呈上升趋势,到3岁达最大(产绒量155.8g、绒层厚度3.64cm、绒纤维直径15.98μm),显著高于其它年龄(P〈0.05)。4岁开始明显下降。从整体发展趋势来观察,2~4岁是新疆山羊产绒性能的理想和稳定时期。因此,根据这一规律,可以优化羊群结构,提高利用羊群的生产力,从而提高绒山羊饲养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山羊 层厚度 绒纤维直径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