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非司酮对人早孕期绒毛及蜕膜中骨桥蛋白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蔼明 李迎军 +4 位作者 商微 李敏 李秀琴 冀立娟 宋伟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人早孕期绒毛及蜕膜中骨桥蛋白(OPN)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6年6月在海军总医院妇产科自愿要求终止妊娠(停经5~7周)的40例健康早孕妇女,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药流组)和对照组(手术流产组),每组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人早孕期绒毛及蜕膜中骨桥蛋白(OPN)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6年6月在海军总医院妇产科自愿要求终止妊娠(停经5~7周)的40例健康早孕妇女,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药流组)和对照组(手术流产组),每组20例。流产后取绒毛及蜕膜,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法检测OPN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OPN呈强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A)值分别为0.245±0.005和0.130±0.008;米非司酮组则呈弱阳性表达,A值分别为0.144±0.006和0.080±0.00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p53呈弱阳性表达,A值分别为3.600±0.110和1.360±0.510,米非司酮组则呈强阳性表达,A值分别为8.720±0.160和2.900±0.81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机制可能与绒毛及蜕膜的OPN表达下调,p53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骨桥蛋白质 基因 p53 绒毛膜绒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CS3在早期流产患者蜕膜及绒毛组织中的表达
2
作者 孙艳兰 程玲慧 曹云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3(SOCS3)在早期流产患者蜕膜及绒毛膜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择早期流产患者40例为早期流产组,以同期非意愿条件下行人流术的正常妊娠妇女4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3(SOCS3)在早期流产患者蜕膜及绒毛膜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择早期流产患者40例为早期流产组,以同期非意愿条件下行人流术的正常妊娠妇女4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两组妊娠蜕膜及绒毛组织SOCS3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①早期流产患者组年龄、孕周与正常对照组年龄、孕周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SOCS3在两组蜕膜及绒毛组织中均有表达,早期流产组的蜕膜及绒毛组织中SOCS3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OCS3 mRNA在早期流产组的蜕膜及绒毛组织中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OCS3蛋白及mRNA在早期流产组表达降低,可能与早期妊娠流产有关;SOCS3可能对早期妊娠的维持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3 绒毛膜绒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绒毛膜双胎出生体质量不一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阳 王慧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3期175-178,共4页
双胎出生体质量(BW)不一致是双胎妊娠特有的并发症,单绒毛膜(MC)双胎BW不一致发生率高于双绒毛膜(DC)双胎,且并发症多、预后较差,因此早期预测并进行相应处理对改善胎儿及新生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MC双胎BW不一致... 双胎出生体质量(BW)不一致是双胎妊娠特有的并发症,单绒毛膜(MC)双胎BW不一致发生率高于双绒毛膜(DC)双胎,且并发症多、预后较差,因此早期预测并进行相应处理对改善胎儿及新生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MC双胎BW不一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膜绒毛 胎盘 双胞胎 出生体质量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级超声波辐照对人早孕绒毛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卫萍 沙继宏 +1 位作者 朱玲仙 叶煦亭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4-315,共2页
目的 :研究早孕时经超声辐照后绒毛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和细胞化学反应变化。方法 :15例妊娠 6~ 8周健康妇女分为 4组 ,A组 (对照组 ) 3例 ,未行超声辐照 ;B组 4例 ,超声辐照 10 min;C组、D组各 4例 ,辐照 2 0 m in。B、C组超声辐照后... 目的 :研究早孕时经超声辐照后绒毛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和细胞化学反应变化。方法 :15例妊娠 6~ 8周健康妇女分为 4组 ,A组 (对照组 ) 3例 ,未行超声辐照 ;B组 4例 ,超声辐照 10 min;C组、D组各 4例 ,辐照 2 0 m in。B、C组超声辐照后即时取材 ,D组超声辐照后 3 d取材。观察绒毛组织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反应的变化。结果 :C组 ,即超声辐照 2 0 m in后即时取材组 ,与正常组相比较绒毛组织有变化 ,合体滋养细胞线粒体嵴间隙及内质网扩张 ,过氧化氢细胞化学反应为阳性 ,合体滋养细胞微绒毛上有致密物沉积。A组、B组、D组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绒毛膜绒毛 超微结构 组织细胞化学 早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超声辐照联合超声造影剂对人孕早期绒毛组织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婷 刘志跃 +3 位作者 杨敬英 王金锐 李汇文 徐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7-440,44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超声辐照联合超声造影剂对人孕早期绒毛组织超微结构及凋亡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选择人工流产的3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机械指数(MI≤0.15)造影组、高机械指数(MI=1.0)造影组(击破再灌注)。其中低机械指数造... 目的探讨不同超声辐照联合超声造影剂对人孕早期绒毛组织超微结构及凋亡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选择人工流产的3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机械指数(MI≤0.15)造影组、高机械指数(MI=1.0)造影组(击破再灌注)。其中低机械指数造影组进一步分为MI=0.07、0.09、0.13、0.154个亚组。造影后24h内行人工流产取出绒毛组织,透射电镜观察绒毛的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Bcl-2蛋白表达。结果电镜观察显示:高机械指数造影组与对照组及低机械指数造影组比较,绒毛组织损伤程度更明显;而各低机械指数造影组及对照组绒毛组织破坏不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高机械指数造影组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Bcl-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及各低机械指数造影组明显减少(P<0.05);各低机械指数造影组与对照组Bcl-2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高机械指数超声辐照联合超声造影剂对人早孕胚胎组织有明显损伤作用,而低机械指数超声造影在产科应用中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初期 绒毛膜绒毛 超声检查 产前 造影剂 超微结构 基因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宫颈绒毛取材用于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883例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敏清 庞丽红 +4 位作者 石凌 陈萍 李树全 林伟雄 蒙春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对有可能生育地中海贫血(地贫)高危胎儿的孕妇,在早孕期经宫颈绒毛活检(TC-CVS).用于地贫产前诊断,评价TC-CVS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83例孕9~11周行地贫产前诊断的孕妇进行经宫颈绒毛活检,抽取绒毛行地贫基... 目的:对有可能生育地中海贫血(地贫)高危胎儿的孕妇,在早孕期经宫颈绒毛活检(TC-CVS).用于地贫产前诊断,评价TC-CVS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83例孕9~11周行地贫产前诊断的孕妇进行经宫颈绒毛活检,抽取绒毛行地贫基因分析产前诊断。随访观察孕妇的取材成功率、流产率、感染率。结果:取材成功率95.36%,自然流产率4.3%,宫内感染率1.13%。地贫基因分析共检出重型地贫儿143例,HbH病26例,α和β地贫杂合子共373例。结论:经宫颈绒毛活检是一项安全可行的介入性产前诊断方法,用于早孕期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可有效地检出重型地贫儿及各种地贫杂合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膜绒毛取样 妊娠初期 地中海贫血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磁场干预工频磁场对人绒毛滋养细胞分泌功能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潘永苗 孙惠兰 +3 位作者 胡根林 许正平 姜槐 孙文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研究噪声磁场与50 Hz正弦工频磁场对原代培养人早孕绒毛滋养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探索噪声磁场对工频磁场生物效应的可能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早孕绒毛滋养细胞,以0.4 mT强度的工频磁场、噪声磁场以及工频磁场与噪声磁... 目的:研究噪声磁场与50 Hz正弦工频磁场对原代培养人早孕绒毛滋养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探索噪声磁场对工频磁场生物效应的可能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早孕绒毛滋养细胞,以0.4 mT强度的工频磁场、噪声磁场以及工频磁场与噪声磁场叠加的复合磁场分别辐照处理6、12、24、48和72 h,同时设立相应的平行对照组。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每组细胞培养液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孕酮的含量。结果:0.4 mT工频磁场单独暴露72 h,可抑制滋养细胞分泌HCG和孕酮(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0.4 mT噪声磁场单独暴露不影响滋养细胞分泌HCG和孕酮(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相同强度的噪声磁场与工频磁场叠加后,则可以抵消工频磁场对滋养细胞分泌功能的抑制作用。结论:0.4 mT工频磁场长时间暴露能抑制滋养细胞分泌HCG和孕酮。相同强度的噪声磁场可干预工频磁场对人绒毛滋养细胞分泌功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绒毛促性腺激素/代谢 绒毛膜绒毛/代谢 孕酮/代谢 滋养层 噪声/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妊娠组织中绒毛DNA的提取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元明 张晓楠 +3 位作者 李雪姣 王国霞 吴丹 孙茂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11-211,214,共2页
目前,对直接从孕妇腹腔抽取的胎儿绒毛组织进行DNA提取的方法已经很成熟[1],但对于特殊案例,如从输卵管妊娠(宫外孕)组织中获取纯粹胎儿的DNA报道较少。笔者通过将输卵管妊娠组织中的绒毛组织分离出来,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妊娠 输卵管 绒毛膜绒毛 Chelex-100法 盐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母系印记基因3对人类绒毛发育的作用
9
作者 丁海遐 马妍 +2 位作者 盛菲 纪逸萱 李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母系印记基因3(MEG3)对人类流产绒毛发育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自然流产及人工流产各15例患者的绒毛组织,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凋亡因子Bax及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表达,使用qPCR法检测MEG3...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母系印记基因3(MEG3)对人类流产绒毛发育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自然流产及人工流产各15例患者的绒毛组织,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凋亡因子Bax及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表达,使用qPCR法检测MEG3的表达。在人滋养细胞系HTR-8/SVneo细胞中过表达MEG3后,利用qPCR法检测MEG3的表达,利用细胞侵袭实验比较过表达组与对照组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人工流产绒毛组织中Bax的表达低于自然流产绒毛,而Bcl-2的表达高于自然流产绒毛(P<0.01)。人工流产绒毛组织中的MEG3的表达低于自然流产(P<0.01)。人滋养层细胞系HTR-8/SVneo细胞中过表达MEG3后,HTR-8/SVneo细胞侵袭能力降低(P<0.01)。结论 lncRNA MEG3可调控滋养层细胞的凋亡及侵袭能力,影响人类绒毛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绒毛膜绒毛 自然流产 人工流产 母系印记基因3 细胞凋亡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和AAH在稽留流产患者绒毛中的表达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米春梅 周昌菊 +1 位作者 薛敏 卢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5-518,共4页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天冬氨酰(天冬酰胺酰)-β-羟化酶(AAH)在稽留流产患者绒毛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稽留流产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稽留流产患者50例(研究组),其中有已知可能原因的20例(研究组1),原因不明者30例(研究组2)...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天冬氨酰(天冬酰胺酰)-β-羟化酶(AAH)在稽留流产患者绒毛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稽留流产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稽留流产患者50例(研究组),其中有已知可能原因的20例(研究组1),原因不明者30例(研究组2);正常早孕2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50例按胚胎稽留宫内时间长短分为≤4周组和>4周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研究组及对照组绒毛滋养细胞中HIF-1α及AAH的表达。结果HIF-1α及AAH在稽留流产患者及正常早孕妇女绒毛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部位主要在滋养细胞的胞质及胞核。研究组1及研究组2绒毛滋养细胞HIF-1α及AAH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4周组与>4周组之间HIF-1α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AAH在稽留流产患者及正常早孕妇女绒毛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部位主要在滋养细胞的胞质及胞核。绒毛滋养细胞AAH表达水平在研究组1及研究组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4周组与>4周组之间AAH表达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IF-1α及AAH在稽留流产患者绒毛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早孕妇女,其低表达可能是导致稽留流产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流产 稽留 绒毛膜绒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P16和P53蛋白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康安静 孙润芹 +1 位作者 黄莺 孙亚丽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 探讨P1 6、P5 3基因产物在正常绒毛组织、葡萄胎、恶性葡萄胎 (恶葡 )、绒毛膜上皮癌 (绒癌 )中的表达与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正常绒毛组织、葡萄胎、恶葡、绒癌组织中的肿瘤抑制基因P1 6、P5 3... 目的 探讨P1 6、P5 3基因产物在正常绒毛组织、葡萄胎、恶性葡萄胎 (恶葡 )、绒毛膜上皮癌 (绒癌 )中的表达与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正常绒毛组织、葡萄胎、恶葡、绒癌组织中的肿瘤抑制基因P1 6、P5 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绒毛组织、葡萄胎、恶葡、绒癌组织中P1 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1 0 0 % (1 0 /1 0 )、75 % (3 0 /40 )、41 .7% (5 /1 2 )、2 2 .2 % (2 /9)呈递减趋势。正常绒毛组织与葡萄胎之间以及葡萄胎、恶葡、绒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正常绒毛组织P5 3蛋白不表达 ,葡萄胎表达呈弱阳性 3 0 % (1 2 /40 ) ,恶葡为83 .3 % (1 0 /2 0 ) ,绒癌为 88.9% (8/9) ,显著高于正常绒毛组织和葡萄胎 (P <0 .0 5 )。正常绒毛、葡萄胎、恶葡和绒癌中P1 6和P5 3蛋白表达之间未见明显相关。结论 恶葡及绒癌组织中P1 6蛋白低表达和P5 3蛋白过表达均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基因表达 P16蛋白 P53蛋白 绒毛膜绒毛 葡萄胎 滋养细胞肿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