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绒毛膜癌合并肠穿孔死亡1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綦小蓉 赵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7-238,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20岁,因阴道流血20^+天,发现腹部包块10^+天,于2014年10月2日转入本院。患者20^+天前出现阴道流血,量少,淋漓不净。10^+天前扪及下腹部包块,包块逐渐长大伴下腹胀痛,头晕,乏力,晕厥1次。5天前在当地医院就诊,妇科检... 1病例报告患者,20岁,因阴道流血20^+天,发现腹部包块10^+天,于2014年10月2日转入本院。患者20^+天前出现阴道流血,量少,淋漓不净。10^+天前扪及下腹部包块,包块逐渐长大伴下腹胀痛,头晕,乏力,晕厥1次。5天前在当地医院就诊,妇科检查过程中阴道大量流血,给予阴道填塞纱条、输血等治疗后转入本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无确切停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 下腹部包块 阴道填塞 病理检查 既往月经规律 妊娠组织 中阴道 腹胀痛 稍强回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大网膜绒毛膜癌误诊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邹婷 王萍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35-636,共2页
1病例报告 患者,26岁,已婚,G0P0。因停经56天,下腹痛15天门诊诊断异位妊娠,于2015年5月24日收入我院。停经早期无明显早孕反应,停经33天时就诊我院门诊行妇科B超检查示:子宫及双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宫腔内未见孕囊,血β-HCG大于10000U/L... 1病例报告 患者,26岁,已婚,G0P0。因停经56天,下腹痛15天门诊诊断异位妊娠,于2015年5月24日收入我院。停经早期无明显早孕反应,停经33天时就诊我院门诊行妇科B超检查示:子宫及双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宫腔内未见孕囊,血β-HCG大于10000U/L,建议10天后复查B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 异位妊娠 非妊娠性 原发性 双附件 早孕反应 滋养细胞 病理检查 门诊诊断 生殖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在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遗传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孙义锡 罗玉琴 +2 位作者 钱叶青 董旻岳 金帆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2-267,共6页
目的:探索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微阵列技术在流产组织遗传学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的861例患者的绒毛组织,采用SNP芯片技术对流产绒毛组织的全基因组DNA拷... 目的:探索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微阵列技术在流产组织遗传学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的861例患者的绒毛组织,采用SNP芯片技术对流产绒毛组织的全基因组DNA拷贝数变异进行检测。结果:SNP芯片成功检测所有绒毛组织,成功率为100%。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51.10%(440/861),包括染色体非整倍体358份(41.58%),其分布于除1号染色体外所有染色体;三倍体21份(2.44%);单倍体1份(0.12%);单一位点缺失或重复37份(4.30%),其中25例缺失或重复片段小于10 Mb,对其中6例致病性不明确的病例进行夫妇芯片验证,结果显示4份为新发突变,2份遗传自夫妇一方;同时具有两位点缺失或重复23份(2.67%),对其中17份结合夫妇芯片及染色体核型、荧光原位杂交验证,发现新发突变6份,夫妇存在小片段平衡结构异常11份。结论:SNP微阵列芯片可对流产绒毛组织进行相对全面的遗传学分析,发现引起流产的各种遗传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微阵列分析 基因表达 流产 自然/遗传学 染色体畸变 绒毛膜绒乏/病理生理学 变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