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控气管导管在吸引管辅助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临床应用
1
作者 洪海 区锦燕 +4 位作者 罗富荣 王杰华 周曙 林毅麟 刘晓捷 《安徽医学》 2010年第12期1504-1505,共2页
目的观察可控气管导管在吸引管辅助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分成4组,每组各20例,A组可控气管导管加吸引管辅助,B组可控气管导管,C组普通气管导管套囊充气法,D组普通气管导管经典调整头位法,观察一次操作成功率... 目的观察可控气管导管在吸引管辅助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分成4组,每组各20例,A组可控气管导管加吸引管辅助,B组可控气管导管,C组普通气管导管套囊充气法,D组普通气管导管经典调整头位法,观察一次操作成功率、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鼻后孔出血)、术后不良记忆、血压、心率、SpO2。结果一次操作成功率和操作时间A组明显优于其余3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A、B组分别低于C、D组(P<0.05),术后不良记忆D组有2例。结论吸引管辅助可控气管导管用于盲探气管插管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气管导管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林立荣 莫静机 吴耀辉 《现代医院》 2008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在抢救创伤所致急性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40例需人工辅助通气但意识或自主呼吸未完全消失的急性创伤患者,选择内径6.5~7.0mm气管导管,平卧或半坐卧位,病情允许的患者给予表麻或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5mg/kg... 目的观察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在抢救创伤所致急性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40例需人工辅助通气但意识或自主呼吸未完全消失的急性创伤患者,选择内径6.5~7.0mm气管导管,平卧或半坐卧位,病情允许的患者给予表麻或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5mg/kg,病情危急者只需在导管前端涂抹少许石蜡油,头部轻微前屈或后仰,依气流声强度调整导管方向,在气流声最强处吸气时将导管插入声门,统计3min内成功例数,3min内未能完成或操作过程呼吸停止者改经口明视插管,接急救呼吸机后作进一步处理。结果40例患者中33例3min内完成,7例改经口明视插管,40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鼻盲探气管术在创伤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抢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 创伤 呼吸衰竭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