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孙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7期38-40,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协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于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入)作为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抽样法分组...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协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于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入)作为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接受NCPAP、PS联合NCPAP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更低,动脉血氧分压更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氧疗时间、NCPAP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呼气终末正压、吸入氧浓度更低,氧合指数更高(P<0.05)。结论:PS结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良好,能够进一步改善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纠正缺氧症状,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2
作者 任雪云 王瑜 +1 位作者 张伟伟 蔡文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71,共3页
目的比较经鼻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n Bi PAP)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RDS早产儿98例,随机分为n Bi PAP组(n=50)和n CPAP组(n=48),观察两组通气0、2、24 h血气、氧暴露时间、治疗... 目的比较经鼻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n Bi PAP)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RDS早产儿98例,随机分为n Bi PAP组(n=50)和n CPAP组(n=48),观察两组通气0、2、24 h血气、氧暴露时间、治疗成功率、住院天数、并发症。结果两组无创通气后2、24 h,p H值、Pa O2、Pa CO2均较0 h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通气后2 h,n Bi PAP组p H值、Pa O2、Pa CO2改善优于n CPAP组(P均<0.01)。通气后24 h,两组间Pa O2、p H比较,P>0.05;但n Bi PAP组Pa CO2低于n CPAP组(P<0.01)。n Bi PAP组的治疗成功率高于n CPAP组,氧暴露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较n CPAP组,P均<0.05。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肺出血、气漏、颅内出血等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P均>0.05。结论 n Bi PAP治疗早产儿RDS的疗效优于n CPAP,且可缩短氧暴露时间及住院天数,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中隔矫正术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建秋 徐珏 罗旭东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5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 CPAP)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3例OSAHS合并鼻中隔偏曲...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 CPAP)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3例OSAHS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接受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分别采用鼻阻力仪、autoCPAP呼吸机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定鼻通气阻力、CPAP压力及n CPAP治疗耐受性。结果与术前相比较,术后1个月患者的鼻气道阻力、CPAP压力显著降低(P<0.01),而VAS评分显著升高(P<0.01);CPAP压力与鼻气道阻力呈正相关(P=0.01),而VAS评分与CPAP压力呈负相关(P<0.01)。结论鼻中隔矫正术能有效降低OSAHS患者的鼻阻力,降低n CPAP治疗时的CPAP压力,提高n CPAP治疗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隔 外科手术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4
作者 袁静 钟文华 黄华飞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治疗的NRDS患儿7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均在早期采用PS(固尔...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治疗的NRDS患儿7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均在早期采用PS(固尔舒)气管内注入治疗,观察组使用n CPAP,对照组使用机械通气。治疗1 h后,观察两组患儿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1%(35/38),高于对照组的72.22%(26/36)(P<0.05)。观察组患儿心率、呼吸、氧合指数等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PS联合n CPAP治疗NRDS,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对改善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董伯云 王晓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00-100,共1页
关键词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新生儿 呼吸困难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敏敏 刘存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0期13-15,共3页
目的分析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71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间歇组(采用NIPPV, 36例)与持续组(采用NCPAP, 35例)。比较两组治疗3 d后血气变化、呼... 目的分析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71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间歇组(采用NIPPV, 36例)与持续组(采用NCPAP, 35例)。比较两组治疗3 d后血气变化、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开奶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入氧浓度(Fi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两组PaO2、PaCO2、FiO2均明显改善,且间歇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持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组呼吸机使用时间(76.24±5.91)h、氧疗时间(86.19±5.01)h明显短于持续组的(98.33±9.73)、(106.84±10.4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组开奶时间(47.18±6.10)h明显早于持续组的(54.37±5.0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组并发症发生率13.89%(5/36)明显低于持续组的34.29%(1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能有效缩短NRDS患儿治疗时间,且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治疗中患儿出现CO2潴留、腹胀等并发症出现,改善预后,可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5例
7
作者 毛毅敏 刘红梅 孙瑜霞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57-458,共2页
关键词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治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肺炎患儿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晔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4期47-48,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炎患儿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新生儿肺炎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选择头罩吸氧治疗,试验组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炎患儿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新生儿肺炎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选择头罩吸氧治疗,试验组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血气指标水平恢复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PaC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对新生儿肺炎患儿实施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显著,可行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治疗效果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66例临床观察
9
作者 胡蓉 李家树 《淮海医药》 CAS 2006年第5期373-374,共2页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 S)的疗效。方法对66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填写问卷调查表,并监测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结果经鼻持续气道正压...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 S)的疗效。方法对66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填写问卷调查表,并监测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结果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4周后,所有患者白天困倦、嗜睡及低氧血症消失,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38例夜尿增多患者夜尿次数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4例存在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可使主观症状明显好转,夜尿次数减少,血压明显下降,低氧血症消失,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持续正压通气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罩与鼻塞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许俊 周洁玉 王开云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4期28-30,共3页
目的对比鼻罩与鼻塞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的RDS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鼻罩组(n=40)和鼻塞组(n=40)。患儿行NCPAP治疗,鼻罩组和鼻塞组分别选择鼻罩和鼻... 目的对比鼻罩与鼻塞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的RDS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鼻罩组(n=40)和鼻塞组(n=40)。患儿行NCPAP治疗,鼻罩组和鼻塞组分别选择鼻罩和鼻塞作为无创通气连接界面。观察2组患儿NCPAP治疗结局及并发生情况,记录通气时间、通气后12~24 h pH值和通气后12~24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以及人机连接界面脱落或漏气情况。结果鼻罩组NCPAP治疗失败2例(5.00%),鼻塞组为1例(2.5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通气时间、通气后12~24 h pH值和通气后12~24 h Pa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罩组漏气率(22.50%)高于鼻塞组(2.50%),脱落率(5.00%)低于鼻塞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罩和鼻塞对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效果、并发症、通气时间等无明显影响,但鼻塞要比鼻罩更容易脱落,鼻罩要比鼻塞更容易漏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儿童重症肺炎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勤勤 彭东红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9-11,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重症肺炎住院患儿的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接受nCPAP治疗的354例重症肺炎患儿的病原学资料。结果:354例患儿nCPAP平均使用时间(72.45±4... 目的:了解我院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重症肺炎住院患儿的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接受nCPAP治疗的354例重症肺炎患儿的病原学资料。结果:354例患儿nCPAP平均使用时间(72.45±43.04)h。痰标本病原阳性288例(81.36%),其中病毒202例(70.14%),细菌167例(57.99%),混合病原109例(37.85%)。共检出病原体435株,包括病毒220株(50.57%),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率最高(115株);细菌181株(41.61%),以流感嗜血杆菌为主(77株)。不同季节、年龄组病原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使用率(94.92%)高于细菌检出率(52.54%)。结论:使用nCPAP的住院重症肺炎患儿病原主要是病毒,以RSV为主,其次为细菌,以流感嗜血杆菌为主。痰标本病原检出率较灌洗液高,抗生素使用率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气道正压通气 重症肺炎 病原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尔苏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海平 龚艳红 +8 位作者 黄晓红 陈靖 陈泽林 覃肇源 张鹏程 温晓萍 王小丽 张冰 郭玲芳 《北方药学》 2020年第7期70-71,共2页
目的:分析固尔苏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NRDS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NCPAP治疗,实验组采用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 目的:分析固尔苏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NRDS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NCPAP治疗,实验组采用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氧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29/30)显著比参照组(70.00%,21/30)高,实验组治疗3 d后DI、PaCO2指标均显著比参照组低,实验组治疗3 d后PaO2指标显著比参照组高,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33%,1/30)显著比参照组(20.00%,6/30)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S+NCPAP可有效改善NRDS患者血氧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彭周杰 易明 段娓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9-12,共4页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RDS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NIPPV组...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RDS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NIPPV组(51例)和n CPAP组(57例),所有患儿均常规使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70 mg/kg,比较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成功率、使用NIPPV和n CPAP时间、主要并发症及其预后结局。结果: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5 min Apgar评分、RDS分级、产前是否使用激素及生后使用PS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IPPV组治疗成功45例,治疗成功率88.24%,n CPAP组治疗成功41例,治疗成功率71.93%(P<0.05)。NIPPV组治疗后2 h、12 h的p H、Pa CO2、Pa O2比n CPAP组改善更明显(P<0.05)。NIPPV组与n CPAP组治疗时患儿平均使用NIPPV和n CPAP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呼吸暂停发生率明显低于n 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治疗早产儿RDS效果优于n CP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接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白建红 阙晓兰 冯晓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3期6329-6332,共4页
目的探讨全程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接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登封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38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全程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接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登封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38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19例)和观察组(11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全程责任制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呼吸频率(RR)、心率(HR)]水平及静息肺功能指标(通气流速、每分钟最大通气量、用力肺活量、深吸气量、肺活量);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H值、PaO_(2)、PaCO_(2)高于对照组,RR及HR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通气流速、每分钟最大通气量、用力肺活量、深吸气量、肺活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96.64%)高于对照组(40.34%)(P<0.05)。结论全程责任制护理模式可改善接受NCPAP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的血气指标水平,改善患儿肺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责任制护理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血气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吴琦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90例RDS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86例和观察组104例。对照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经鼻持续气道正...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90例RDS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86例和观察组104例。对照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观察组给予枸橼酸咖啡因联合PS、nCPAP治疗,治疗3 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治疗3 d后血氧分压(PaO_(2))、pH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RDS,应用PS、nCPAP治疗同时联合枸橼酸咖啡因可增强疗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咖啡因 肺表面活性物质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薛洁英 王有禄 +1 位作者 吕智敏 陈燕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2期80-82,124,共4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于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2例NRD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于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2例NRD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nCPAP治疗,观察组加用PS治疗。比较两组血气指标、临床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pH值分别为(88.96±6.25)mmHg、(92.58±3.15)%、(7.68±1.25),高于对照组的(81.45±6.12)mmHg、(88.69±4.58)%、(7.06±1.17),观察组患儿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31.12±4.03)mmHg,低于对照组的(36.45±4.1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氧疗时间、nCPAP时间和住院时间为(87.89±7.85)h、(95.14±9.46)h、(19.58±2.36)d,短于对照组的(115.46±9.37)h、(130.58±20.76)h、(24.55±4.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88%,较对照组的19.5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联合nCPAP可增强NRDS患儿治疗效果,改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纠正机体缺氧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血气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畲药食凉茶组方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痰湿壅盛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肥胖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艺博 陈林静 +1 位作者 程玲 季兴祖 《中国医药导报》 2023年第34期111-114,148,共5页
目的 观察畲药食凉茶组方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痰湿壅盛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肥胖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收治的痰湿壅盛型OSAHS伴肥胖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 目的 观察畲药食凉茶组方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痰湿壅盛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肥胖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收治的痰湿壅盛型OSAHS伴肥胖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经鼻CPAP治疗,观察组进行经鼻CPAP联合畲药食凉茶组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多导睡眠图参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MSaO_(2))、SaO_(2)<90%时间/全部睡眠时间比值]、血清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和体重指数(BMI)。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AHI、SaO_(2)<90%时间/全部睡眠时间比值、体重指数及血清CRP、IL-8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SaO_(2)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畲药食凉茶组方联合经鼻CPAP治疗痰湿壅盛型OSAHS合并肥胖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体征和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药食凉茶组方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肥胖 痰湿壅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六超 《内科》 2019年第6期683-686,704,共5页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监护室治疗的轻中度RDS(Ⅰ~Ⅲ级)早产儿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NIPPV组(52例)和NC...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监护室治疗的轻中度RDS(Ⅰ~Ⅲ级)早产儿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NIPPV组(52例)和NCPAP组(44例),分别给予NIPPV或NCPAP呼吸支持治疗,同时使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PS,珂立苏,70 mg/kg)进行替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成功率、NIPPV或NCPAP的使用时间以及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产前母亲使用激素情况、出生胎龄、性别、出生体重、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RDS分级、出生后使用PS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h、6 h、12 h后,两组患儿的血pH、PaO2、PaCO2均有所改善,NIPPV组患儿的改善情况优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患儿的治疗成功率(92.3%)显著高于NCPAP组(81.8%),使用呼吸机时间显著短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患儿呼吸暂停、重新插管机械通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NIPPV呼吸支持治疗RDS早产儿,能更有效地改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提高治疗成功率,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优于使用NCPAP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蔡丽珠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3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生儿肺炎患儿60例,按照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生儿肺炎患儿60例,按照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心率、呼吸频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PaCO2、心率、呼吸频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PaO2、HCO-3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及心率、呼吸频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间歇正压通气联合新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14例
20
作者 杨婕 潘伟筠 《现代医院》 2005年第9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正压通气+呼吸末正压(IPPV+PEEP)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4例肺出血患儿进行IPPV+PEEP,观察上机后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2例实施同步IPPV+PEEP青紫立刻减轻或消失(85%),12h内肺出血完...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正压通气+呼吸末正压(IPPV+PEEP)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4例肺出血患儿进行IPPV+PEEP,观察上机后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2例实施同步IPPV+PEEP青紫立刻减轻或消失(85%),12h内肺出血完全停止3例(21%),24h内肺出血停止7例(50%),12h内动脉血氧分压由(42.5±6.95)mmHg升高至(84.9±7.85)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由(53.92±12.4)mmHg降低至(41.64±10.25)mmHg,血氧饱和度由(55.7±12.75)%升高至(89.45±7.65)%。8/14例(57%)肺出血患儿被治愈,死亡6/14例(43%)。结论同步IPPV+PEEP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肺出血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出血 同步间歇正压通气+呼吸末正压 新生儿肺出血 正压通气治疗 间歇正压通气 同步 持续气道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NCPAP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