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给氧(NCPAP)鼻塞固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5
1
作者 何丽 贺芬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4期158-158,共1页
NCPAP是新生儿最常采用的无创伤性呼吸治疗方法. 适用于有自主呼吸能力,肺泡功能残气量减少,肺顺应性降低的肺部疾病,如:NRDS、肺水肿、肺出血、早产儿呼吸暂停及呼吸机撤机后的过渡等. 在使用NCPAP时呼吸由患儿自主进行,吸气时可获得... NCPAP是新生儿最常采用的无创伤性呼吸治疗方法. 适用于有自主呼吸能力,肺泡功能残气量减少,肺顺应性降低的肺部疾病,如:NRDS、肺水肿、肺出血、早产儿呼吸暂停及呼吸机撤机后的过渡等. 在使用NCPAP时呼吸由患儿自主进行,吸气时可获得持续的气流,呼气时给以一定的正压或阻力使呼气未气道压力不降到0,维持整个呼吸周期内气道压力均为正压. 由于新生儿不能按需制动,易烦躁哭闹,引起鼻塞移位,影响临床通气效果,反复固定又增加护士的工作量. 从2016年1月1日~7月11日,本科总共收治使用无创呼吸机患儿69例,均使用3M加压固定胶带固定NCPAP 鼻塞,经过实际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给氧 新生儿 固定方法 自主呼吸能力 NCPAP 早产儿呼吸暂停 无创呼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给氧(NCPAP)鼻塞简易制作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何丽 王群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9期188-189,共2页
NCPAP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最常采用的无创伤性呼吸治疗方法。适用于有自主呼吸能力,肺泡功能残气量减少,肺顺应性降低的肺部疾病如:NRDS、肺水肿、肺出血、早产儿呼吸暂停及有创呼吸机撤机后的过渡等[1]。在使用NCPAP时呼吸由患儿自... NCPAP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最常采用的无创伤性呼吸治疗方法。适用于有自主呼吸能力,肺泡功能残气量减少,肺顺应性降低的肺部疾病如:NRDS、肺水肿、肺出血、早产儿呼吸暂停及有创呼吸机撤机后的过渡等[1]。在使用NCPAP时呼吸由患儿自主进行,吸气时可获得持续的气流,呼气时给以一定的正压或阻力使呼气未气道压力不降到0,维持整个呼吸周期内气道压力均为正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给氧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简易制作 自主呼吸能力 早产儿呼吸暂停 NCPAP 气道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化高流量双鼻导管吸氧与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呼吸暂停早产儿鼻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赵磊 田园园 +2 位作者 侯钰佩 张耀东 石彩晓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7期5-7,共3页
目的比较湿化高流量双鼻导管吸氧(HHFNC)与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过程中对鼻部的损伤程度。方法 65例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HHFNC组(n=32)和NCPAP组(n=33),2组均行常规护理,HHFNC组采用HHFNC治疗,NCPAP组采... 目的比较湿化高流量双鼻导管吸氧(HHFNC)与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过程中对鼻部的损伤程度。方法 65例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HHFNC组(n=32)和NCPAP组(n=33),2组均行常规护理,HHFNC组采用HHFNC治疗,NCPAP组采用NCPAP治疗。观察2组鼻部损伤情况。结果除人中部位,HHFNC组鼻内部左右侧、鼻外部左右侧及鼻中隔5个部位的损伤均显著低于NCPAP组(P<0.05或P<0.01)。结论 HHFNC在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过程中对鼻部影响较少,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早产儿 高流量双导管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薛世民 王恒利 +1 位作者 李春瑜 董锦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收治的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收治的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指标、通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水平以及NLR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HI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最低血氧饱和度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理想,能减少炎性反应,改善患者通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OSA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琰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5期755-756,共2页
通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患者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检测患者血液中的活性氧代谢物含量,评估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水平变化,以了解nCPAP对OSA患者的... 通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患者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检测患者血液中的活性氧代谢物含量,评估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水平变化,以了解nCPAP对OSA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的改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化应激反应 OSA患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NCPAP 活性代谢物 水平变化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孙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7期38-40,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协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于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入)作为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抽样法分组...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协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于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入)作为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接受NCPAP、PS联合NCPAP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更低,动脉血氧分压更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氧疗时间、NCPAP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呼气终末正压、吸入氧浓度更低,氧合指数更高(P<0.05)。结论:PS结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良好,能够进一步改善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纠正缺氧症状,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观察护理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盛枝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期57-58,共2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新生儿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给氧(CPAP)是通过无创的鼻塞对有自主呼吸的NRDS新生儿提供持续的气道扩张压,使萎陷的肺泡张开,并在呼气末保持正压,增加功能残气量,
关键词 持续气道正压给 新生儿呼吸窘迫 观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高压氧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谢元春 齐静静 +2 位作者 官兵 潘松林 贺红斌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6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PAP,nCPAP)联合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OSAHS患者10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PAP,nCPAP)联合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OSAHS患者10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nCPAP,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HBO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 scale,E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通气指数(hypopnea index,HI)、呼吸暂停指数(apnea index,A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天嗜睡、晨起口干、夜间憋醒、睡眠打鼾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 1,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5%,与对照组(3.77%)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nCPAP联合HBO治疗OSAHS患者,可降低血清CRP、ICAM-1水平,改善呼吸紊乱功能及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C反应蛋白质 高压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睡眠质量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宗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1期95-96,共2页
目的分析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新生儿低氧血症患儿,给予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75例新生儿低氧血症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7%;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 目的分析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新生儿低氧血症患儿,给予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75例新生儿低氧血症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7%;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改善。治疗期间出现肺炎1例,肺出血1例,经对症处理好转。结论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效果显著,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作为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持续气道正压 新生儿 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用于新生儿低氧血症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会晓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4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用于新生儿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新生儿低氧血症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经鼻通气治疗,实验组行新型鼻塞持续气道... 目的探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用于新生儿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新生儿低氧血症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经鼻通气治疗,实验组行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各项血气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用于新生儿低氧血症,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因而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持续气道正压 新生儿 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菊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2期140-141,共2页
目的对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低氧血症新生儿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行常规通气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行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的患儿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治... 目的对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低氧血症新生儿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行常规通气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行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的患儿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氧饱和度(Sp 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p H均显著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均显著下降,且两组患儿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疗效显著,且安全无创,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血症 新型持续气道正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12
作者 任雪云 王瑜 +1 位作者 张伟伟 蔡文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71,共3页
目的比较经鼻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n Bi PAP)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RDS早产儿98例,随机分为n Bi PAP组(n=50)和n CPAP组(n=48),观察两组通气0、2、24 h血气、氧暴露时间、治疗... 目的比较经鼻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n Bi PAP)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RDS早产儿98例,随机分为n Bi PAP组(n=50)和n CPAP组(n=48),观察两组通气0、2、24 h血气、氧暴露时间、治疗成功率、住院天数、并发症。结果两组无创通气后2、24 h,p H值、Pa O2、Pa CO2均较0 h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通气后2 h,n Bi PAP组p H值、Pa O2、Pa CO2改善优于n CPAP组(P均<0.01)。通气后24 h,两组间Pa O2、p H比较,P>0.05;但n Bi PAP组Pa CO2低于n CPAP组(P<0.01)。n Bi PAP组的治疗成功率高于n CPAP组,氧暴露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较n CPAP组,P均<0.05。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肺出血、气漏、颅内出血等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P均>0.05。结论 n Bi PAP治疗早产儿RDS的疗效优于n CPAP,且可缩短氧暴露时间及住院天数,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点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治疗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敏 王玲莉 郑凤 《安徽医学》 2017年第8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份为二棕榈酰卵磷脂和结合蛋白)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治疗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于黄山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RDS早产儿100例...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份为二棕榈酰卵磷脂和结合蛋白)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治疗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于黄山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RDS早产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NCPAP辅助通气,观察组在NCPAP辅助通气治疗的同时,应用气管插管复苏囊注入固尔苏(肺表面活性物质),依据接受治疗时间不同将观察组患儿分为早期亚组(出生8 h内)和晚期亚组(出生8~12 h)。观察并比较各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NCPAP参数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气分析、NCPAP参数及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亚组血气分析、NCPAP参数及治疗有效率改善情况均优于晚期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可显著提高早产儿RDS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中隔矫正术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建秋 徐珏 罗旭东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5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 CPAP)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3例OSAHS合并鼻中隔偏曲...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 CPAP)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3例OSAHS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接受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分别采用鼻阻力仪、autoCPAP呼吸机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定鼻通气阻力、CPAP压力及n CPAP治疗耐受性。结果与术前相比较,术后1个月患者的鼻气道阻力、CPAP压力显著降低(P<0.01),而VAS评分显著升高(P<0.01);CPAP压力与鼻气道阻力呈正相关(P=0.01),而VAS评分与CPAP压力呈负相关(P<0.01)。结论鼻中隔矫正术能有效降低OSAHS患者的鼻阻力,降低n CPAP治疗时的CPAP压力,提高n CPAP治疗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隔 外科手术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 被引量:24
15
作者 陈思红 文梦灵 黄友妮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56例肺透明膜病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护理过程中,注意做好固尔苏用药前的准备,正确配制药液及注药,做好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护理,密切观察病情,保证营养和水份的摄入,预防感染,加... 目的总结应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56例肺透明膜病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护理过程中,注意做好固尔苏用药前的准备,正确配制药液及注药,做好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护理,密切观察病情,保证营养和水份的摄入,预防感染,加强基础护理。结果经治疗,患儿皮肤颜色转红、血氧饱和度值逐渐升高,除1例家属原因自动出院,其余55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过程中,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是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和治愈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固尔苏 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6
作者 袁静 钟文华 黄华飞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治疗的NRDS患儿7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均在早期采用PS(固尔...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治疗的NRDS患儿7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均在早期采用PS(固尔舒)气管内注入治疗,观察组使用n CPAP,对照组使用机械通气。治疗1 h后,观察两组患儿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1%(35/38),高于对照组的72.22%(26/36)(P<0.05)。观察组患儿心率、呼吸、氧合指数等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PS联合n CPAP治疗NRDS,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对改善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后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志凤 卢燕玲 +2 位作者 丁月琴 李锐钦 张娜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0期60-63,共4页
目的比较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后使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需机械通气超过24h、胎龄≥28周的新生儿102例,撤机后随机分为HHFNC组和NCPAP组,各51例,... 目的比较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后使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需机械通气超过24h、胎龄≥28周的新生儿102例,撤机后随机分为HHFNC组和NCPAP组,各51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撤机失败原因。结果HHFNC组和NCPAP组的上机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和总用氧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HFNC组鼻部损伤、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低于NCPAP组(P〈0.05);HHFNC组撤机失败率高于NCPAP组(P〈0.05)。HHFNC组撤机失败12例,其中胎龄≤32周10例(83.33%);失败原因:低氧血症1例(8.33%),高碳酸血症6例(50.00%),严重呼吸暂停5例(41.67%)。NCPAP组撤机失败4例,其中胎龄≤32周2例(50.00%);失败原因:高碳酸血症3例(75.00%),严重呼吸暂停1例(25.00%)。结论与NCPAP相比,撤机后使用HHFNC可降低鼻腔损伤、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但应用于胎龄≤32周的早产儿疗效不及NCP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量导管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机械通气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面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秀娟 苑方敏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8期71-71,共1页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疾患,占睡眠疾患的1/2~2/3[1].SAS患者由于夜间反复发作呼吸暂停,而使机体产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因此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等,严重者甚至会...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疾患,占睡眠疾患的1/2~2/3[1].SAS患者由于夜间反复发作呼吸暂停,而使机体产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因此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等,严重者甚至会发生猝死[2].我科自2000年4月至2001年8月对177例SAS患者进行鼻面罩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并进行跟踪随访,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临床护理 随访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肖吉群 蔡苗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头罩给氧、暖箱保暖、抗感染、强心、...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头罩给氧、暖箱保暖、抗感染、强心、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及磷酸肌酸钠1 g/d静脉滴注,14 d一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nCPAP辅助治疗。结果:在气促消失、心率恢复正常、肝脏回缩、肺部啰音消失、动脉血气恢复正常、缩短平均住院日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显效率93.5%明显高于对照组60.7%(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71.4%(P<0.01)。结论:nCPAP联合磷酸肌酸钠为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有效方法,能迅速纠正低氧血症,改善心肺功能,减少对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需求,避免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磷酸肌酸钠 重症肺炎 心力衰竭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20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陆燕珍 何海燕 张明真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0期66-68,共3页
目的探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面罩吸氧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 目的探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面罩吸氧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0.0%,对照组为6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气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上,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改善时间更短,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小儿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