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周星 朱双燕 刘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两组均开展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两组均开展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控制性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血气指标、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H值、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PaCO_(2)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O_(2)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促进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发生鼻损伤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探讨
2
作者 韩敏 吕璐 +2 位作者 李韩 林云 薛文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7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发生鼻损伤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于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NICU)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212例新生儿为研... 目的探究新生儿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发生鼻损伤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于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NICU)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21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统计新生儿的鼻损伤发生情况,并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鼻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调查,212例行nCPAP治疗的新生儿中发生鼻损伤者56例,占比为26.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时体重、nCPAP治疗时间、入院时新生儿皮肤风险评估量表(NSRAS)评分、面部水肿、行nCPAP治疗时的暖箱湿度、nCPAP持续使用、喂养情况和躁动情况均是新生儿发生鼻损伤的影响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NSRAS评分≥10分、胎龄≤30周、出生时体重<1.5 kg、nCPAP治疗时间≥7 d、面部有水肿、nCPAP持续使用及喂养方式为禁食均为引发新生儿鼻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在NICU行nCPAP治疗的新生儿发生鼻损伤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入院时NSRAS评分≥10分、胎龄≤30周和出生时体重<1.5 kg等,临床在新生儿接受治疗时需根据上述因素积极预防,以减少鼻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新生儿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患儿鼻损伤结局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玲 尚彦彦 +1 位作者 王舒杰 税晓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患儿鼻损伤结局特点,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切实可靠的管理策略和依据。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院采用nCPAP...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患儿鼻损伤结局特点,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切实可靠的管理策略和依据。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院采用nCPAP治疗出现鼻损伤的140例新生儿,分析影响其鼻损伤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 90%患儿鼻损伤可在住院期间完全恢复;鼻部残留黑色印记的鼻损伤所需愈合时间最长;住院时长、鼻塞尺寸、发生损伤时体重是影响出院时鼻损伤结局的重要因素;不同出生体重、胎龄的新生儿发展为鼻损伤所需时间及鼻损伤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ICU护士应掌握影响出院时鼻损伤结局的相关因素,制定nCPAP治疗护理风险知情同意书,做好入院宣教及出院后延续护理,以促进新生儿鼻损伤尽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损伤结局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妊娠晚期合并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毕秀敏 李云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5期99-100,共2页
目的研究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 CPAP)治疗妊娠晚期合并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 58例妊娠晚期合并OSAHS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n CPAP进行治疗,同期40例正常妊娠产检产妇作为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呼吸暂停和... 目的研究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 CPAP)治疗妊娠晚期合并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 58例妊娠晚期合并OSAHS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n CPAP进行治疗,同期40例正常妊娠产检产妇作为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 O_2)、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变化等,同时对两组颈围、体质量指数(BMI)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颈围为(36.39±4.16)cm,BMI为(25.33±4.28)kg/m^2,参照组为(33.56±3.11)cm、(23.88±2.01)kg/m^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明显缩短,且L-Sa O_2显著升高,AHI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 CPAP治疗妊娠晚期合并OSAHS疗效确切,且具有简单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选择和进一步深度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妊娠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配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庞爱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6期1078-1079,共2页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配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沈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配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沈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高于对照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配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 急性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郑增鑫 吴时光 +3 位作者 张建华 谭秀贞 张荣华 刘宇轩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0期54-57,共4页
目的对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HHFNC)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接收的74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患儿采用NCPAPA治疗,观察组37... 目的对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HHFNC)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接收的74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患儿采用NCPAPA治疗,观察组37例患儿HHFNC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12、24、72h血气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2%(P <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患儿的舒适度,减少鼻损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及同室伴侣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凤杰 欧阳松云 +1 位作者 孙培宗 陈瑞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625-626,共2页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 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及同室伴侣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睡眠科进行睡眠呼吸监测并n CPAP治疗的75例OSAHS患者。采用Epwort...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 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及同室伴侣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睡眠科进行睡眠呼吸监测并n CPAP治疗的75例OSAHS患者。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Calgary睡眠呼吸暂停生活质量指数(SAQLI)等进行评分,对比分析n CPAP治疗前后患者及同室伴侣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n CPAP治疗后OSAHS患者的BMI、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 O_2)、ESS评分、SAQLI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 CPAP治疗后同室伴侣的E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QLI总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鼾声指数、呼吸暂停次数与同室伴侣白天嗜睡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n CPAP治疗可改善OSAHS患者夜间低氧血症、呼吸暂停等情况,有利于OSAHS患者及同室伴侣睡眠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同室伴侣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疗效与相关因素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丰环 林艳妍 康丽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2期120-122,共3页
目的分析与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10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分析与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10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以评价治疗效果,并对其影响治疗效果与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血清C反应蛋白(CRP)值以及肿瘤坏死因子值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其入睡时间、睡眠效率与睡眠时间均得到显著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RP值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值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相关因素主要为:治疗前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ESS)及呼吸机的工作性能。结论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血清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封成芳 陈宏琼 廖沛光 《内科》 2014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HMD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37例,采用PS联合NCPAP治疗;对照组患儿35例,采用PS联合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观察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HMD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37例,采用PS联合NCPAP治疗;对照组患儿35例,采用PS联合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肺炎发生率(21.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儿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及气漏发生率分别为20.0%和14.3%,显著高于观察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联合NCPAP可有效治疗新生儿HMD,减少常频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肺表面活性物质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常频机械通气(CM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林耘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8期57-59,共3页
目的分析在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中应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探究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探究组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气分析指标。结... 目的分析在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中应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探究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探究组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探究组呼吸频率(42.09±2.24)次/min、心率(127.57±6.18)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54.82±2.36)、(155.65±6.44)次/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探究组碳酸氢根(HCO^(3-))、动脉血氧分压(PaO_(2))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的治疗中经鼻持续正压通气能取得较好应用效果,可进一步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降低心率、呼吸频率,应用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儿童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轻中度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体会
11
作者 苏颖 林惠媚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2期65-66,共2页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是早产儿的主要并发症。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有创性机械治疗,效果已得到肯定,但机械通气后可造成多种相关性并发症,例如气压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发育不良等。近年来无创通气倍受关注,经鼻持续正...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是早产儿的主要并发症。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有创性机械治疗,效果已得到肯定,但机械通气后可造成多种相关性并发症,例如气压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发育不良等。近年来无创通气倍受关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与机械通气相比,合并症少,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 轻中度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相关性并发症 支气管发育不良 床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黎炽旺 陈宏香 +4 位作者 张文明 温伟珍 刘镇滔 李炎 温园香 《现代医院》 2017年第3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产科出生,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排除合并先天畸形等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69例,随机分为早期使用NIPPV...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产科出生,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排除合并先天畸形等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69例,随机分为早期使用NIPPV组35例和早期使用NCPAP组34例,若这2种方式不能维持患儿生命体征则使用气管内插管,并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气管内滴入,接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患儿出生5天后总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PS使用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病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无创呼吸机支持总时间、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总用氧时间、气胸发病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率、总住院时间、死亡率。结果 NIPPV组早产儿出生5天后总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PS使用率均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BPD发生率、VAP发生率、总用氧时间、气胸发病率、NEC发病率、总住院时间、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使用NIPPV可降低RDS患儿出生5天后总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降低PS使用率,缩短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临床疗效优于NCP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极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世民 王恒利 +1 位作者 李春瑜 董锦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收治的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收治的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指标、通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水平以及NLR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HI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最低血氧饱和度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理想,能减少炎性反应,改善患者通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孙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7期38-40,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协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于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入)作为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抽样法分组...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协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于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入)作为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接受NCPAP、PS联合NCPAP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更低,动脉血氧分压更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氧疗时间、NCPAP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呼气终末正压、吸入氧浓度更低,氧合指数更高(P<0.05)。结论:PS结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良好,能够进一步改善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纠正缺氧症状,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罩与鼻塞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效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俊 周洁玉 王开云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4期28-30,共3页
目的对比鼻罩与鼻塞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的RDS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鼻罩组(n=40)和鼻塞组(n=40)。患儿行NCPAP治疗,鼻罩组和鼻塞组分别选择鼻罩和鼻... 目的对比鼻罩与鼻塞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的RDS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鼻罩组(n=40)和鼻塞组(n=40)。患儿行NCPAP治疗,鼻罩组和鼻塞组分别选择鼻罩和鼻塞作为无创通气连接界面。观察2组患儿NCPAP治疗结局及并发生情况,记录通气时间、通气后12~24 h pH值和通气后12~24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以及人机连接界面脱落或漏气情况。结果鼻罩组NCPAP治疗失败2例(5.00%),鼻塞组为1例(2.5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通气时间、通气后12~24 h pH值和通气后12~24 h Pa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罩组漏气率(22.50%)高于鼻塞组(2.50%),脱落率(5.00%)低于鼻塞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罩和鼻塞对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效果、并发症、通气时间等无明显影响,但鼻塞要比鼻罩更容易脱落,鼻罩要比鼻塞更容易漏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16
作者 任雪云 王瑜 +1 位作者 张伟伟 蔡文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71,共3页
目的比较经鼻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n Bi PAP)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RDS早产儿98例,随机分为n Bi PAP组(n=50)和n CPAP组(n=48),观察两组通气0、2、24 h血气、氧暴露时间、治疗... 目的比较经鼻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n Bi PAP)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RDS早产儿98例,随机分为n Bi PAP组(n=50)和n CPAP组(n=48),观察两组通气0、2、24 h血气、氧暴露时间、治疗成功率、住院天数、并发症。结果两组无创通气后2、24 h,p H值、Pa O2、Pa CO2均较0 h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通气后2 h,n Bi PAP组p H值、Pa O2、Pa CO2改善优于n CPAP组(P均<0.01)。通气后24 h,两组间Pa O2、p H比较,P>0.05;但n Bi PAP组Pa CO2低于n CPAP组(P<0.01)。n Bi PAP组的治疗成功率高于n CPAP组,氧暴露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较n CPAP组,P均<0.05。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肺出血、气漏、颅内出血等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P均>0.05。结论 n Bi PAP治疗早产儿RDS的疗效优于n CPAP,且可缩短氧暴露时间及住院天数,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点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治疗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敏 王玲莉 郑凤 《安徽医学》 2017年第8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份为二棕榈酰卵磷脂和结合蛋白)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治疗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于黄山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RDS早产儿100例...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份为二棕榈酰卵磷脂和结合蛋白)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治疗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于黄山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RDS早产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NCPAP辅助通气,观察组在NCPAP辅助通气治疗的同时,应用气管插管复苏囊注入固尔苏(肺表面活性物质),依据接受治疗时间不同将观察组患儿分为早期亚组(出生8 h内)和晚期亚组(出生8~12 h)。观察并比较各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NCPAP参数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气分析、NCPAP参数及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亚组血气分析、NCPAP参数及治疗有效率改善情况均优于晚期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可显著提高早产儿RDS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中隔矫正术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建秋 徐珏 罗旭东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5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 CPAP)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3例OSAHS合并鼻中隔偏曲...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 CPAP)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3例OSAHS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接受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分别采用鼻阻力仪、autoCPAP呼吸机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定鼻通气阻力、CPAP压力及n CPAP治疗耐受性。结果与术前相比较,术后1个月患者的鼻气道阻力、CPAP压力显著降低(P<0.01),而VAS评分显著升高(P<0.01);CPAP压力与鼻气道阻力呈正相关(P=0.01),而VAS评分与CPAP压力呈负相关(P<0.01)。结论鼻中隔矫正术能有效降低OSAHS患者的鼻阻力,降低n CPAP治疗时的CPAP压力,提高n CPAP治疗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隔 外科手术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9
作者 袁静 钟文华 黄华飞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治疗的NRDS患儿7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均在早期采用PS(固尔...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治疗的NRDS患儿7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均在早期采用PS(固尔舒)气管内注入治疗,观察组使用n CPAP,对照组使用机械通气。治疗1 h后,观察两组患儿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1%(35/38),高于对照组的72.22%(26/36)(P<0.05)。观察组患儿心率、呼吸、氧合指数等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PS联合n CPAP治疗NRDS,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对改善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肖吉群 蔡苗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头罩给氧、暖箱保暖、抗感染、强心、...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头罩给氧、暖箱保暖、抗感染、强心、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及磷酸肌酸钠1 g/d静脉滴注,14 d一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nCPAP辅助治疗。结果:在气促消失、心率恢复正常、肝脏回缩、肺部啰音消失、动脉血气恢复正常、缩短平均住院日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显效率93.5%明显高于对照组60.7%(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71.4%(P<0.01)。结论:nCPAP联合磷酸肌酸钠为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有效方法,能迅速纠正低氧血症,改善心肺功能,减少对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需求,避免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磷酸肌酸钠 重症肺炎 心力衰竭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