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呼吸衰竭经鼻导管高流量氧疗的效果及对循环指标的影响评价
1
作者 杨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4期69-72,共4页
目的 研究急性呼吸衰竭经鼻导管高流量氧疗的效果及对循环指标的影响。方法 89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入院序号单双差异分为试验组(44例)和常规组(45例)。试验组开展经鼻导管高流量氧疗,常规组开展常规氧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 目的 研究急性呼吸衰竭经鼻导管高流量氧疗的效果及对循环指标的影响。方法 89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入院序号单双差异分为试验组(44例)和常规组(45例)。试验组开展经鼻导管高流量氧疗,常规组开展常规氧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循环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舒适度和耐受性评分。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18%高于常规组的77.78%(P<0.05)。治疗后,试验组氧合指数(PaO_(2)/FiO_(2))(277.34±50.83)mm Hg(1 mm Hg=0.133 kPa)、pH值(7.42±0.04)高于常规组的(201.78±41.48)mm Hg、(7.36±0.05),呼吸频率(20.07±3.25)次/min、心率(82.05±7.28)次/min低于常规组的(24.36±3.74)、(93.56±10.62)次/min(P<0.05)。试验组气漏、鼻损伤、腹胀以及转机械通气发生率与常规组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舒适度以及耐受性评分分别为(1.52±0.34)、(2.01±0.39)分,均低于常规组的(2.44±0.71)、(3.15±1.04)分(P<0.05)。结论 经鼻导管高流量氧疗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改善循环指标,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以及耐受性,推广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经鼻导管高流量氧疗 效果 循环指标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与经鼻气道正压通气在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呼吸支持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君娥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12-14,共3页
目的:比较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HFNC)与经鼻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呼吸支持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 目的:比较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HFNC)与经鼻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呼吸支持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HFNC治疗,对照组采用n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呼吸频率、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呼吸窘迫评分体系(CSS)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呼吸相关指标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24 h后呼吸频率、C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大,TcSO2、PaO2于治疗24 h后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治疗后两组患儿咳嗽及肺部湿啰音、肺部炎症情况均改善,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HFNC治疗可明显改善通气功能和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优于nCPAP治疗,可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 经鼻气道正压通气 重症 毛细支气管炎 呼吸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法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正平 翁晓文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2期27-27,共1页
目的:探析采用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法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进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 目的:探析采用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法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进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研究组患儿进行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HHFNC)治疗,然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研究组患儿接受治疗期间并发症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发生肺气漏的几率、上机的时间、死亡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进行NCPAP治疗相比,对NRDS患儿进行HHFNC治疗可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提高其进行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3
4
作者 姚帆 肖贝如 +1 位作者 林石思 李琴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2期72-75,共4页
目的对比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实施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HHFN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NRDS新生儿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实... 目的对比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实施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HHFN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NRDS新生儿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NCPAP,观察组则予以HHFNC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40%(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6h后、12h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h后、12h后的血氧分压(PaO2)、PH值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而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HHFNC治疗的NRDS患儿疗效更好,安全性也更佳,对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朱秀娥 朱双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0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在使用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HHFNC)护理后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NRDS患儿,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护理1组与护理2组,30例护理1组采用HHFNC护理... 目的探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在使用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HHFNC)护理后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NRDS患儿,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护理1组与护理2组,30例护理1组采用HHFNC护理,另30例护理2组采用常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护理。探讨实施不同护理对血气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护理1组在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与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_2)上与护理2组相比显著较高(P <0.05),而在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上显著比护理2组低(P <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相比,护理1组(3.33%)显著比护理2组(20.00%)低(P <0.05)。结论将HHFNC应用于NRDS患儿后,能有效提升患儿氧合状态,改善PaO_2、PaCO_2、氧合指数、SaO_2及动脉与a/APO_2指标,不仅如此,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护理 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古刘王 潘学军 +2 位作者 黄佩华 曹肖维 孔宪滔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8期18-19,共2页
目的:分析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CPAP方式、NIPPV方式)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患儿60例,随机分为A组(HFNC)、B组(CPAP)、C组(NIPPV),各20例。比较三组治疗... 目的:分析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CPAP方式、NIPPV方式)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患儿60例,随机分为A组(HFNC)、B组(CPAP)、C组(NIPPV),各20例。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水平、氧合指数(OI)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OI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C用于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理想,能够改善血气指标水平与氧合指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 经鼻导管高流量 无创正压通气 氧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小虎 张浩 +5 位作者 牛世平 耿红丽 杨长坤 曹顺利 何晋荣 颜慧梅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2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HHFNC)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反复呼吸暂停早产患儿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在枸橼酸咖啡因静脉注射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予HHFNC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HHFNC)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反复呼吸暂停早产患儿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在枸橼酸咖啡因静脉注射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予HHFNC治疗,对照组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分别为32、8、5例及88.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鼻中隔损伤、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全胃肠外营养时间较对照组短(P均<0.05)。两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HFNC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与n CPAP疗效相当,在减少鼻中隔损伤、减轻患儿腹胀、缩短全胃肠外营养时间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且不增加支气管发育不良及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枸橼酸咖啡因 反复呼吸暂停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8
8
作者 喻聪 陈丽萍 陶莉 《现代医院》 2018年第12期1785-1788,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高流量组50例,采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低流量组50例,采用...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高流量组50例,采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低流量组50例,采用普通吸氧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高流量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低流量组(P <0. 05),但高流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且与低流量组对比,高流量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气促、肺部啰音及三凹征、紫绀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低流量组(P <0. 05),高流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高流量组患者治疗后12 h、24 h呼吸频率、血氧分压(Pa O2)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较大差异性(P> 0. 05),但均明显优于低流量组(P <0. 05);与对照组比较,高流量组与低流量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 <0. 05);但高流量组与低流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方式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流量导管湿化氧疗 新生儿肺炎 呼吸衰竭 血氧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1
9
作者 徐秋燕 劳永光 吴兴达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2期194-196,22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炎、化痰、...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炎、化痰、平喘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经鼻正压吸氧治疗,研究组给予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炎症指标及血气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三凹征消失时间方面,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方面,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后,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经鼻流量导管湿化氧疗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呼吸衰竭患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贝贝 谈林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2期46-49,共4页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大多数称为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无创呼吸支持技术,被认为是气管插管或有创通气前呼吸支持的治疗选择。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呼吸衰竭患儿的使用日益增多。HFNC的作用机制包括减少吸...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大多数称为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无创呼吸支持技术,被认为是气管插管或有创通气前呼吸支持的治疗选择。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呼吸衰竭患儿的使用日益增多。HFNC的作用机制包括减少吸气阻力、清除鼻咽部死腔、减少气体调节相关的代谢功以及增加气道压。高流量鼻导管吸氧临床应用于造成患儿呼吸衰竭的各种疾病中,如早产儿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毛细支气管炎、哮喘、重症肺炎、创伤患者、围术期的呼吸支持。HFNC关于其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需要更多来自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流量导管吸氧 作用机制 呼吸衰竭 儿童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丽荣 付会恒 田亚莉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2期200-203,共4页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采用传统化痰、止咳、...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采用传统化痰、止咳、平喘、抗感染等治疗方式,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法,记录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数据、血氧饱和度以及炎症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肺炎和呼吸衰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发绀、气短、肺部啰音三个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常规组和试验组的Borg呼吸困难程度评分与SGRQ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Borg呼吸困难程度评分与SGRQ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血气分析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法,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因子,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控制病情恶化,保持呼吸道湿润通畅,维护呼吸道正常功能,预防肺部感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流量导管湿化氧疗 重症难治性肺炎 呼吸衰竭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联合抗生素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陈时松 刘世专 张海晖 《北方药学》 2020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除常规治疗外,给予对照组持续气道...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除常规治疗外,给予对照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观察组则行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气促、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QOL-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缺氧状况,缩短治疗周期,耐受性好,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 经鼻流量导管湿化氧疗 症状改善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13
作者 罗怡 潘月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期102-103,共2页
目的:观察对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的效果。方法:遵循随机平行分组的原则将重庆市彭水县中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接诊的110例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甲组(n=55)和乙组... 目的:观察对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的效果。方法:遵循随机平行分组的原则将重庆市彭水县中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接诊的110例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甲组(n=55)和乙组(n=55)。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基础治疗及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甲组患者进行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组患者和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6%、80%,二者相比,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三凹征消失的时间、气促症状消失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发绀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乙组患者,P<0.05。结论:对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的效果确切,可快速地消除其临床症状,缩短其住院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流量导管 湿化氧疗 中老年重症难治性肺炎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敬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7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运城市第一医院接受诊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氧疗组和高流量湿化氧疗组。对常规氧疗组患者进行常规氧疗,对... 目的:探讨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运城市第一医院接受诊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氧疗组和高流量湿化氧疗组。对常规氧疗组患者进行常规氧疗,对高流量湿化氧疗组患者进行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高流量湿化氧疗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PaCO_(2)均低于常规氧疗组患者,其PaO_(2)、PaO_(2)/FiO_(2)均高于常规氧疗组患者,P<0.05。2)与常规氧疗组患者相比,高流量湿化氧疗组患者入住ICU的时间较短,其对气道湿化效果的满意率较高,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流量导管湿化氧疗 急性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进行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涛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2期69-70,共2页
目的:分析对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进行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6例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分析对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进行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6例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3)和研究组(n=33)。对对照组患儿使用普通气泡式氧气湿化装置进行吸氧治疗,对研究组患儿进行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然后,对比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各项血气指标、呼吸频率及各项炎症因子的水平。结果: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研究组患儿气促症状、发绀症状及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均更短,其PaO_(2)的水平及PaO_(2)/FiO_(2)均更高,其PaCO_(2)的水平更低,其呼吸频率更慢,P<0.05。结论:对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进行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的效果显著,可快速消除其临床症状,改善其呼吸功能,减轻其机体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流量导管湿化氧疗 新生儿肺炎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后序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丽娟 鲁厚清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撤除呼吸机拔管后应用经鼻导管高流量氧疗(HFNCO)序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1月铜陵市人民医院ICU患者共30例,所有患者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后,将患者随机分为经鼻高流量氧...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撤除呼吸机拔管后应用经鼻导管高流量氧疗(HFNCO)序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1月铜陵市人民医院ICU患者共30例,所有患者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后,将患者随机分为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O)组15例和无创通气(NIPPV)组15例,比较两组脱机拔管前(T0 h)、脱机后1 h(T1 h)及24 h(T24 h)3个时间段患者的呼吸频率(R)、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以及二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发生率、拔管后ICU停留时间、病死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等指标。结果:拔管前后(T0 h、T1 h、T24 h)两组PaO2/FiO2、R、PaCO2、二次气管插管率、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CO组较NIPPV组患者的VAS评分降低(P<0.01),舒适度更优;两组拔管后I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CO可为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拔管后提供有效的氧疗支持,且与NIPPV相比,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导管高流量氧疗 低氧血症 拔管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后拔除气管导管的患者进行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的效果
17
作者 万雪芹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9期39-40,共2页
目的 :观察对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后拔除气管导管的患者进行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目的 :观察对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后拔除气管导管的患者进行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在为两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吸氧,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对吸氧耐受性的评分、咳痰难度的评分、舒适度的评分和再插管的发生率。结果 :进行吸氧后,研究组患者对吸氧耐受性的评分、咳痰难度的评分、舒适度的评分和再插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后拔除气管导管的患者进行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地提高其对吸氧的耐受性和舒适度,降低其咳痰的难度和再插管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导管湿化流量吸氧 机械通气 拔除 气管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8
作者 郭瑾 关巍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09-112,共4页
氧疗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慢性持续性低氧症状并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长期家庭氧疗是COPD静息性低氧血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夜间氧疗可应用于严重心力衰竭和睡眠呼吸障碍引起夜间低氧血症的患者。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接... 氧疗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慢性持续性低氧症状并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长期家庭氧疗是COPD静息性低氧血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夜间氧疗可应用于严重心力衰竭和睡眠呼吸障碍引起夜间低氧血症的患者。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接受短期氧疗之后,需要在3个月内重新评估是否符合长期氧疗标准。对于入院接受机械通气的COPD伴急性高碳酸血症患者来说,无创通气为首选方案。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可降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再插管率,舒适度、安全性优于无创通气。氧疗装置由最初的压缩氧气瓶逐步更新为便携式氧气浓缩器,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最新的FreeO 2闭环滴定氧疗系统可自动调节氧流量以维持目标氧饱和度,已被证实可以增加COPD患者的运动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长期家庭氧疗 夜间氧疗 短期氧疗 无创通气 经鼻导管高流量氧疗 氧疗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和miR-2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邓云森 钟媛珊 +2 位作者 蓝丽 李盛强 陈秋燕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5期564-569,共6页
目的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和加温湿化高流量经鼻导管正压通气(HHFNC)是治疗新生儿疾病的两种无创通气方式,探讨分别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应用效果,以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miR... 目的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和加温湿化高流量经鼻导管正压通气(HHFNC)是治疗新生儿疾病的两种无创通气方式,探讨分别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应用效果,以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miR-2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诊治的NRDS患儿8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45例;胎龄34~37周;出生体质量为2.3~3.2 kg;生后1 min Apgar评分7~9分。两组新生儿生后4~6 h于气管内注入猪PS(200 mg/kg)后随机分组,按随机数字法分为HHFNC组38例和NCPAP组42例。HHFNC组参数设置为吸入氧浓度(FiO2)30%~40%,流量2~8 L/min,加温湿化气体温度37℃;NCPAP组参数为流量4~8 L/min,呼气末正压(PEEP)0.490~0.686 kPa(5~7 cm H2O),FiO240%。两组患儿无创辅助通气失败后立即改用气管插管,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机械通气,并给予第2次PS注射(100 mg/kg)。比较两组患儿的通气情况(无创通气时间、3 d和7 d气管插管率)、6 h动脉血气水平(PaO2和PaCO2)、功能康复(开奶时间、全肠道喂养时间和腹胀发生率)、临床参数(平均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并发症(鼻部损伤、气漏、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救治成功率,治疗前、治疗后24 h和72 h外周血TGF-β1和miR-2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CPAP组比较,HHFNC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显著缩短[(4.6±0.9) d vs (5.5±1.1) d],7 d气管插管率降低(5.3%vs 21.4%),6 h动脉血气改善明显,开奶时间和全肠道喂养时间缩短[(35.6±4.6) h vs (41.2±4.9) h],腹胀发生率降低(7.9%vs 26.2%),住院时间缩短[(8.6±1.4) d vs (10.2±1.8) d],医疗费用降低[(21.5±4.5)千元vs (28.9±4.7)千元],并发症减少(10.5%vs 28.6%),救治成功率提高(94.7%vs 78.6%)(P <0.05)。两组治疗24 h和72 h外周血TGF-β1[HHFNC组(13.2±3.2) mg/L (24 h)、(11.5±2.9) mg/L (72 h) vs (15.8±3.6) mg/L (治疗前);NCPAP组(14.7±3.3) mg/L (24 h)、(12.9±2.7) mg/L(72 h) vs (15.5±3.4) mg/L(治疗前)]和mi R-21[HHFNC组(10.1±1.8) mg/L(24 h)、(8.8±1.5) mg/L(72 h) vs(11.8±2.6) mg/L(治疗前);NCPAP组(11.0±2.0) mg/L(24 h)、(9.7±1.8) mg/L(72 h) vs (11.4±2.5) mg/L(治疗前)]水平较前降低,且HHFNC组明显低于NCPAP组(P <0.05)。结论 HHFNC和NCPAP在NRDS治疗中均有较好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联合PS可降低气管插管率;HHFNC较NCPAP在改善通气和血气指标、促进功能和临床康复、降低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方面可能获益更大;外周血TGF-β1和mi R-21的表达水平下调可能在促进NRDS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加温湿化流量经鼻导管正压通气(HHFNC) 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MIR-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HFNC与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对比
20
作者 戴春才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进行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HHFNC)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19年度收治的55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n=23... 目的:分析并比较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进行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HHFNC)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19年度收治的55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n=23)与对比组(n=22)。对试验组患儿与对比组患儿分别进行HHFNC与NCPAP,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接受氧疗的时间、出生至接受母乳喂养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PaO2高于对比组患儿,其PaCO2低于对比组患儿,P<0.05。试验组患儿接受氧疗的时间、出生至接受母乳喂养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比组患儿,P<0.05。结论:与对NRDS患儿进行NCPAP相比,对其进行HHFNC能更有效地改善其PaO2和PaCO2,缩短其接受氧疗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