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经鼻内镜鼻腔-鼻泪管造口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许卫平 周丽娟 +1 位作者 庄碧辉 龚建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6期168-170,18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鼻内镜开放性鼻泪管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鼻泪管阻塞的慢性泪囊炎住院接受改良经鼻内镜鼻腔-鼻泪管造口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共32例(32眼)纳入研究。结果术后随访32例(眼)手术患者6~12个月,平均(6... 目的探讨改良经鼻内镜开放性鼻泪管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鼻泪管阻塞的慢性泪囊炎住院接受改良经鼻内镜鼻腔-鼻泪管造口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共32例(32眼)纳入研究。结果术后随访32例(眼)手术患者6~12个月,平均(6.1±2.7)个月,治愈26例(81.25%,26/32眼);好转4例(12.5%,4/32眼);无效2例(6.25%,2/32眼),总有效率为93.75%(30/32眼),术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经鼻内镜鼻腔-鼻泪管造口术治疗鼻泪管阻塞型慢性泪囊炎,可保留泪囊的泪液回收、虹吸作用,对改善功能性溢泪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囊炎 泪管阻塞 经鼻内镜鼻腔-鼻泪管造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护理在慢性泪囊炎患者改良经鼻内镜鼻腔-鼻泪管造口术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庄碧辉 许卫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9期83-86,共4页
目的观察强化护理在慢性泪囊炎患者改良经鼻内镜鼻腔-鼻泪管造口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经改良经鼻内镜鼻腔-鼻泪管造口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患者设为常规组(n=30),给予常... 目的观察强化护理在慢性泪囊炎患者改良经鼻内镜鼻腔-鼻泪管造口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经改良经鼻内镜鼻腔-鼻泪管造口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患者设为常规组(n=30),给予常规护理,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患者设为干预组(n=30),给予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90.00%的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6.67%(P <0.05);干预后,两组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且干预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 <0.05);干预组93.33%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3.33%(P <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改良经鼻内镜鼻腔-鼻泪管造口术疗效,改善慢性泪囊炎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护理干预 经鼻内镜鼻腔-鼻泪管造口术 慢性囊炎 S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泪总管开放术治疗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残留小泪囊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李沙 张将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4期44-49,共6页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下泪总管开放术(EE-CAR)治疗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E-DCR)失败患者的临床疗效,旨在提高EE-DCR失败患者再次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23年1月该院因泪囊鼻腔黏膜吻合口闭锁导致EE-DCR失败的患者44例(48...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下泪总管开放术(EE-CAR)治疗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E-DCR)失败患者的临床疗效,旨在提高EE-DCR失败患者再次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23年1月该院因泪囊鼻腔黏膜吻合口闭锁导致EE-DCR失败的患者44例(48眼),术前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其中,A组(26眼)行EE-CAR,B组(22眼)单纯行经鼻内镜下吻合口切开术(EE-OO),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A组手术成功率为84.62%(22/26),明显高于B组的手术成功率54.55%(1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E-CAR治疗吻合口闭锁所致泪囊残部小的EE-DCR术后失败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EE-OO,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总管开放术 内镜鼻腔吻合术(EE-DCR) 手术失败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与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对比研究
4
作者 张芳 邹莹 +2 位作者 王亚乐 彭树文 刘洁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71-74,共4页
目的 对比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与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NLDO)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鼻泪管阻塞患者,按就诊天数的单双号分为A组(单号日期, 25例)、B组(双号日期,25例)。A组实施鼻内镜下泪道逆行置管术, B组实施鼻内镜下泪囊... 目的 对比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与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NLDO)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鼻泪管阻塞患者,按就诊天数的单双号分为A组(单号日期, 25例)、B组(双号日期,25例)。A组实施鼻内镜下泪道逆行置管术, B组实施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29.25±3.18)min、在院时间(0.85±0.23)d明显短于B组的(51.74±3.26)min、(4.47±1.26)d,出血量(5.03±1.06)ml少于B组的(46.45±11.12)ml(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B组(24.00%),但术后1年复发率(28.00%)高于B组(4.00%)(P<0.05)。结论 鼻内镜下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较泪囊鼻腔造口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较容易、出血量少等优势,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较泪道逆行置管术则更有利于预防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管阻塞 内镜 鼻腔造口术 道逆行置管术 临床疗效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疗效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姚小春 黄海芬 刘小苓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324,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疗效的原因。方法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92例,行术后抗炎、泪道冲洗、定期复查等处理。结果随访1a,治愈83例(占90.2%),好转3例(占3.3%),无效6例(占6.5%)。结论泪囊的大小、术后... 目的探讨影响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疗效的原因。方法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92例,行术后抗炎、泪道冲洗、定期复查等处理。结果随访1a,治愈83例(占90.2%),好转3例(占3.3%),无效6例(占6.5%)。结论泪囊的大小、术后定期复查、提高操作技术是保证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疗效的几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鼻腔造口术 慢性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半导体激光鼻腔泪囊造口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唐海红 孙广滨 +4 位作者 张速勤 温武 刘锋 郑宏良 李兆基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4-467,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半导体激光在经鼻腔泪囊造口术(DC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7例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患者分为3组,其中15例行鼻外进路鼻腔泪囊吻合术,18例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34例行鼻内镜下半导体激光鼻腔泪囊造口术。术后效果...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半导体激光在经鼻腔泪囊造口术(DC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7例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患者分为3组,其中15例行鼻外进路鼻腔泪囊吻合术,18例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34例行鼻内镜下半导体激光鼻腔泪囊造口术。术后效果不佳者行修正性手术矫正。结果术后1年经鼻内镜检查,3种术式中泪囊造口上皮化良好、无狭窄者分别为12、14和29例,造口边缘光滑,造口直径≥3mm,成功率为80%、77.8%和85.3%;其余患者泪囊造口均缩窄或被瘢痕封闭,分别以同种术式行修正后手术并放入扩张管,3个月后拔管,随访半年造口无封闭。总有效率分别为87%、83.3%和94.1%。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激光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减少粘连和肉芽形成,并能同期处理鼻腔阻塞性病变,提高该病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半导体激光 鼻腔造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临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陶学勇 石荣先 +2 位作者 翟性友 董亚斌 刘翔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89-890,共2页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38例(40眼)行鼻内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口术,术中采用膨胀海绵微填塞技术,术后6~12个月随访。结果治愈34例(36眼)好转2例(2眼),治疗有效率95%...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38例(40眼)行鼻内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造口术,术中采用膨胀海绵微填塞技术,术后6~12个月随访。结果治愈34例(36眼)好转2例(2眼),治疗有效率95%。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操作简便,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囊炎 鼻腔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殿生 王振华 +3 位作者 高国鑫 任亚坤 蔡彤辉 任淑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0期199-200,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应用鼻内镜经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应用鼻内镜经鼻腔入路行鼻腔泪囊造口术,并进行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17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鼻内镜下可见泪囊造口... 目的:总结分析应用鼻内镜经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应用鼻内镜经鼻腔入路行鼻腔泪囊造口术,并进行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17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鼻内镜下可见泪囊造口形成良好者15例,占88%;偶有溢泪,鼻内镜下未见泪囊造口形成,但冲洗泪道可见原造口处有液体流出,泪小管有少许反流现象者2例,占11.7%;均无不良并发症。结论:本术式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无面部瘢痕,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鼻腔造口术 慢性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泪囊炎患者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效果的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龚江凤 《北方药学》 2024年第2期34-36,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泪囊炎患者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效果的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88例的慢性泪囊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一组予以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另一组予鼻外路径传统的泪囊鼻... 目的:分析慢性泪囊炎患者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效果的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88例的慢性泪囊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一组予以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另一组予鼻外路径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分别作为研究组和普通组,两组患者均给与围术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三个月后,均未见溢泪、疼痛和泪道不通畅情况,疗效较好,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5.45%(42例),高于普通组的72.73%(32例)(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7%(1例),低于普通组的15.91%(7例)(P<0.05)。结论:慢性泪囊炎患者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治疗并予以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疗效较好,其临床治疗效果与传统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相当,但患者满意度更高,术后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囊炎 经鼻内镜鼻腔囊吻合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鼻内镜改良路径术联合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合并慢性泪囊炎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超兰 周长华 +1 位作者 唐刘霞 夏晨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5期119-124,共6页
目的探讨同期鼻内镜改良路径术联合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IEDCR)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合并慢性泪囊炎(C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CRS合并CD 8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同期组和分期组2组各41例。2组分别实施... 目的探讨同期鼻内镜改良路径术联合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IEDCR)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合并慢性泪囊炎(C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CRS合并CD 8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同期组和分期组2组各41例。2组分别实施同期或分期鼻内镜改良路径术联合IEDCR。比较2组手术一般情况,术前和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嗅觉功能分级,术前和术后1、3个月鼻黏膜纤毛输送率、清除率及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分、CD生活质量量表(DQOLS)评分,以及随访6个月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同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分期组(P<0.01)。鼻部、眼部症状VAS评分和嗅觉功能分级,术后2组低于术前或较术前改善(P<0.01,P<0.05),但术前和术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黏膜纤毛输送率、清除率和DQOLS评分2组术后1和3个月均高于术前(P<0.05),但2组术前和术后1、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NOT-20评分2组术后1和3个月均低于术前(P<0.05),但2组术前和术后1、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和分期鼻内镜改良路径术联合IEDCR治疗CRS合并CD患者均能取得理想近中期效果,安全性较好,但前者可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炎 囊炎 内镜改良路径术 鼻腔造孔术 同期手术 视觉模拟评分法 窦结局测试-20 慢性囊炎生活质量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65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维文 庞帅 周瑾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9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65例(68眼)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同期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疾病,随诊观察6个月以上。结果 58例治愈,5例好转中有2例术后1年后息肉复发。治愈率...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65例(68眼)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同期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疾病,随诊观察6个月以上。结果 58例治愈,5例好转中有2例术后1年后息肉复发。治愈率为89%,总有效率100%。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慢性囊炎 鼻腔疾病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对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伟梅 戴丽霞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4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广东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的84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广东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的84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5%(P<0.05)。观察组的依从性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24%(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显著提高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依从性,并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内镜鼻腔造口术 慢性囊炎 治疗依从性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线吻合技术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杨平孙 王水军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CR)中应用缝线吻合技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79例(79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缝合组和无缝合组。无缝合组给予En-DCR瓣膜单纯明胶海绵固定技术,缝合组给予En-DCR瓣膜...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CR)中应用缝线吻合技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79例(79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缝合组和无缝合组。无缝合组给予En-DCR瓣膜单纯明胶海绵固定技术,缝合组给予En-DCR瓣膜缝线吻合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修复时间和肉芽增生等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6,P=0.137),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5)。缝合组造口黏膜上皮愈合时间短于无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57,P=0.032),造口肉芽增生少于无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瓣膜缝线吻合并未改善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可缩短造口黏膜上皮愈合时间,减少组织肉芽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线吻合 内镜 鼻腔吻合术 慢性囊炎 造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中应用脑室引流管的疗效分析
14
作者 胡志邦 包勇正 +7 位作者 姜磊 王春晖 马晓娟 徐萍 印秀文 杨诗雨 马敬 邹文兰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6期718-722,共5页
目的评估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中应用脑室引流管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的慢性泪囊炎患者60例(66眼),其中男性8例(9眼),女性52例(57眼);年龄20~79岁,平... 目的评估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中应用脑室引流管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的慢性泪囊炎患者60例(66眼),其中男性8例(9眼),女性52例(57眼);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57.33岁;病程3个月~40年,平均病程5.33年;侧别,左侧28例,右侧26例,双侧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34眼)和对照组30例(32眼)。治疗组泪囊鼻腔内依据泪囊大小留置10#或12#脑室引流管,对照组泪囊鼻腔内不放置脑室引流管。术后随访半年,评估各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局部疼痛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8.43±16.51)min vs(51.40±13.46)min、(44.00±18.50)mL vs(44.67±14.85)mL、29.41%vs 25.00%。P>0.05]。治疗组治愈28眼,好转5眼,复发1眼,有效率97.05%;对照组治愈19眼,好转6眼,复发7眼,有效率78.12%;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引流管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引流管 慢性囊炎 鼻腔造口术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15
作者 杨光 任宇 +1 位作者 宋成君 李响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口术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2001年5月至2009年10月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63例(69眼)。总结手术方法,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63例(69眼)患者术后随访1年,治愈率87.0%(60/69),显效率4.3%...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口术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2001年5月至2009年10月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63例(69眼)。总结手术方法,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63例(69眼)患者术后随访1年,治愈率87.0%(60/69),显效率4.3%(3/69),有效率2.9%(2/69),无效5.8%(4/69),总有效率94.2%(61/69)。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内镜 鼻腔造口术 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导光纤维引导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患者的护理
16
作者 谢敏 陈庆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6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导光纤维引导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32侧鼻泪管阻塞接受鼻内镜导光纤维引导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并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饮食护理、换药护理及出... 目的探讨鼻内镜导光纤维引导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32侧鼻泪管阻塞接受鼻内镜导光纤维引导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并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饮食护理、换药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措施。结果术后随访1~2年,20例(26侧)患者鼻腔造瘘口通畅,6例(6侧)造瘘口仍反复闭塞,疗效差。结论鼻内镜导光纤维引导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高质量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管阻塞 内镜 鼻腔造口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改良造口术16例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莹华 陈少华 +3 位作者 张红春 韦廷佳 黄佩娟 胡跃馨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98-100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手术技巧、术后处理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改良造口术治疗确诊为慢性泪囊炎患者16例(18眼)。18眼术中均使用鼻黏-骨膜瓣修复造口,膨胀海绵固定泪囊瓣。结果 16例(18... 目的探讨改良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手术技巧、术后处理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改良造口术治疗确诊为慢性泪囊炎患者16例(18眼)。18眼术中均使用鼻黏-骨膜瓣修复造口,膨胀海绵固定泪囊瓣。结果 16例(18眼)术后均在鼻内镜下随访6~13个月。1眼因术后未能定期复诊,术后2个月造口瘢痕闭锁,再次手术后治愈,1眼同时患有慢性鼻-鼻窦炎的同期行FESS为好转,随访8个月,轻度溢泪,加压冲洗通畅。其余16眼术后均冲洗通畅,症状消失,鼻腔造孔上皮化、通畅。治愈17眼(94.4%),好转1眼(5.6%)。结论妥善的处理泪囊瓣和使用鼻-黏骨膜瓣修复造口,以及合理细致的术后局部处理,符合鼻腔生理功能恢复,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和减少局部瘢痕增生,以及骨质重塑、骨炎反应,提高了泪囊鼻腔造口术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手术 鼻腔造口术 内镜检查 微创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吴松林 张林 姚媛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274-1276,共3页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并探讨手术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140例169眼,对随访6-12mo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评价治疗效果并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并探讨手术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140例169眼,对随访6-12mo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评价治疗效果并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技巧。结果:本组痊愈155眼(91.7%),好转3眼(1.8%),无效11眼(6.5%),总有效率93.5%,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组术后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3.743,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泪囊的定位及大小、造口位置及大小、造口黏膜瓣的处理、鼻部疾病的处理等操作技巧、术后随访及处理和患者体质均可能影响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鼻腔造口术 慢性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患者的舒适护理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夏九一 杜芳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1-193,共3页
目的是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患者的舒适护理应用效果。方法是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期间治疗的8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采用国际随机字母表法将80例患者分成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 目的是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患者的舒适护理应用效果。方法是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期间治疗的8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采用国际随机字母表法将80例患者分成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其他手术指标。结果是试验组患者临床应用有效率为95. 00%,与对照组临床应用有效率80. 00%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患者的舒适护理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内镜 鼻腔造口术 慢性囊炎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窦灵合剂鼻腔冲洗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临床研究 被引量:35
20
作者 李良波 龚成 +3 位作者 廖勇 袁维 陈声晶 王振端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观察清窦灵合剂鼻腔冲洗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鼻腔冲洗,治疗组采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清窦灵合剂鼻... 目的观察清窦灵合剂鼻腔冲洗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鼻腔冲洗,治疗组采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清窦灵合剂鼻腔冲洗,测定2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MTR);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治疗组MTR比对照组增快,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MT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病情完全控制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窦灵合剂鼻腔冲洗在控制鼻腔炎症、减少分泌物,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术腔水肿,防止肉芽及囊泡形成,促进术腔上皮化,促进鼻黏膜纤毛功能早期恢复等方面均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冲洗 清窦灵合剂 慢性-窦炎 内镜术后 黏膜纤毛系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