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模糊性的经验现实主义阐释 被引量:2
1
作者 秦晓雷 薛丰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包括传统经验论和唯理论在内的客观主义哲学认识论竭力主张创建一套精确的逻辑符号来完成对客观世界的描写,提倡将科学主义的方法论推广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去。通过对客观世界连续体的性质以及人类认知和语言的体验性、经济性... 包括传统经验论和唯理论在内的客观主义哲学认识论竭力主张创建一套精确的逻辑符号来完成对客观世界的描写,提倡将科学主义的方法论推广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去。通过对客观世界连续体的性质以及人类认知和语言的体验性、经济性的具体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经验现实主义认识论对语言的模糊性具有更强的解释力,纯粹的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值得怀疑和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糊性 客观主义 科学主义 经验现实主义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学创作经验亟待进行系统总结——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21届学术年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8
2
作者 於可训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年第2期210-213,共4页
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尤其是近40多年来的创作,大胆突破,不断探索,迭经变化,积累了丰富的也是宝贵的创作经验,需要进行系统总结。相近或相似的创作实践,其间必有一定的历史关联。重视这种历史关联,通过系统总结,在不同时代作家相近或相似... 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尤其是近40多年来的创作,大胆突破,不断探索,迭经变化,积累了丰富的也是宝贵的创作经验,需要进行系统总结。相近或相似的创作实践,其间必有一定的历史关联。重视这种历史关联,通过系统总结,在不同时代作家相近或相似的创作经验之间,建立一种历史联系,形成一种经验的谱系,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经验总结 现实主义经验 中国传统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块结构的习得机制及其认知理据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文秀 绪可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8-152,共5页
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言学理论由于缺乏实证的支持,近年来受到了以经验现实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派的强有力的质疑和挑战。语言类型学和语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和实验表明转换生成语言学关于句法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及其... 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言学理论由于缺乏实证的支持,近年来受到了以经验现实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派的强有力的质疑和挑战。语言类型学和语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和实验表明转换生成语言学关于句法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及其转换规则理论完全可以从语言的象似性和规约性的角度重新加以定义。语言的深层结构呈现出极大的象似性,语言的表层结构体现为规约性。语块化是语言从深层到表层不断运动的必然趋势。人类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一个语块能力逐步强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现实主义 象似性 规约性 语块 语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语言运思差异的认知识解 被引量:2
4
作者 徐世红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3,共5页
语言运思指用特定语言表述思维过程和结果的心智活动。基于不同的思维模式,汉英语言运思存在着事实上的差异。对汉英语言运思差异的认知识解建立在经验现实主义的经验观、凸显观和注意观上。分析表明,汉英运思在思维模式、认知主体的凸... 语言运思指用特定语言表述思维过程和结果的心智活动。基于不同的思维模式,汉英语言运思存在着事实上的差异。对汉英语言运思差异的认知识解建立在经验现实主义的经验观、凸显观和注意观上。分析表明,汉英运思在思维模式、认知主体的凸显和注意的视角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语言的运思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运思 认知识解 经验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摹声传神 拟音动情——当代汉英拟声格哲学文化双维动因窥探
5
作者 詹元灵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104,共11页
20世纪80年代前后,语言学界重新审视传统隐喻理论,深入挖掘其背后藏匿的概念属性与认知本质,在全球学术界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隐喻革命"。自此,传统的隐喻辞格被视作一种思维模式和认知策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和学... 20世纪80年代前后,语言学界重新审视传统隐喻理论,深入挖掘其背后藏匿的概念属性与认知本质,在全球学术界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隐喻革命"。自此,传统的隐喻辞格被视作一种思维模式和认知策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和学术地位。概念隐喻理论视阈下反观由传统修辞学母体包蕴的另一姊妹辞格——拟声格——可知:当代汉英拟声格具有同异合体的本质,一致性表现为相同的声音来源、相关的音义指向以及模糊的语义范畴;差异性体现在音节结构、造词功能和语法功能上。在此基础上,经验现实主义对当代汉英拟声格的耦合性予以哲学层面恰如其分的诠释,文化模型揭示了汉英拟声格的内在分野性,为当代汉英拟声格的纵深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升其在人类大脑及思维心智中的层次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拟声格 概念隐喻 汉英对比 经验现实主义 文化模型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