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验正交函数与广义数值环境模式重构声速剖面的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旭 张永刚 +1 位作者 张胜军 吴世华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5-121,共7页
本文利用Argo资料对经验正交函数(EOF)和GDEM模式拟合声速剖面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较好地重构局地声速剖面。EOF方法的拟合精度与选取的EOF阶数有关,阶数越高,精度越高;GDEM模式的拟合精度介于EOF的前5阶到前10阶... 本文利用Argo资料对经验正交函数(EOF)和GDEM模式拟合声速剖面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较好地重构局地声速剖面。EOF方法的拟合精度与选取的EOF阶数有关,阶数越高,精度越高;GDEM模式的拟合精度介于EOF的前5阶到前10阶之间。EOF易受到样本数量和采样深度的限制,难以提供完整的声速剖面;而GDEM模式能够将剖面扩展到更深的深度,与仅有上层海洋采样数据的声速剖面相比,结合深海水团的信息可使拟合结果达到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剖面 经验函数(eof) 广义数值环境模式 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水集中性指标和经验正交函数模态分析陕甘宁地区降水时空特征
2
作者 王永良 马轶 +2 位作者 张维江 黄艳 冯娜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25年第4期17-23,共7页
为应对陕甘宁地区降水不均引发的旱涝风险,揭示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的时空演变规律至关重要。基于1973—2019年的逐日降水数据,采用矢量法计算PCD与PCP,并结合经验正交函数分析(EOF)方法对其时空特征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 为应对陕甘宁地区降水不均引发的旱涝风险,揭示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的时空演变规律至关重要。基于1973—2019年的逐日降水数据,采用矢量法计算PCD与PCP,并结合经验正交函数分析(EOF)方法对其时空特征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1.46 mm/10a),春季下降尤为显著(-3.74 mm/10a),夏季和冬季则呈上升趋势;EOF第1模态反映了全区的一致性变化,第2模态呈现出“西北-东南反向”的空间分异特征;PCP自西北向东南逐渐推迟,峰值时间由7月下旬延迟至8月上旬。EOF方法解析PCD与PCP的组合模态,揭示了降水集中性的“全区协同-局地分异”的双重特征,为区域洪涝和干旱预警以及差异化的生态管理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降水集中度 降水集中期 矢量法 经验分解 eof模态 陕甘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以东海域声速剖面序列的EOF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旭 张永刚 +2 位作者 张健雪 聂邦胜 姚忠山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8-506,共9页
利用了4 a的Argo剖面序列,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得出了台湾以东海域声速垂直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EOF拟合声速剖面的精度与选取的模态数有关,合成剖面时包含的模态数越多,精度越高;前3-6个模态反映了海区声速结构的主要变化,累... 利用了4 a的Argo剖面序列,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得出了台湾以东海域声速垂直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EOF拟合声速剖面的精度与选取的模态数有关,合成剖面时包含的模态数越多,精度越高;前3-6个模态反映了海区声速结构的主要变化,累积方差贡献率可达89.4%-96.6%。第1模态描述了声速在垂直方向上的同相变化,具有年周期,峰值和谷值分别出现在夏季和冬季;第2模态描述了声速在近表层与次表层和主跃层的反相变化。第1、2模态的共同作用是声速垂直结构差异的主导因素,使近表层声速的季节性变化较大,而主跃层的变化相对较小;而第3模态及更高阶的模态对声速剖面的调制作用在物理意义上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剖面 经验函数(eof) 台湾东部海域 ARG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OF/PCA诊断气象变量场问题的新探讨 被引量:33
4
作者 丁裕国 梁建茵 刘吉峰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7-313,共7页
进一步论证了经验正交函数 /主分量分析 (EOF PCA)在气象变量场诊断中的物理内涵 ,证明基于EOF PCA的R型和Q型展开 ,可描述为气象变量场主要振荡型分解和主要空间分布型分解两种方案。前者表明 ,气象变量场的准周期振荡可分解为各主分... 进一步论证了经验正交函数 /主分量分析 (EOF PCA)在气象变量场诊断中的物理内涵 ,证明基于EOF PCA的R型和Q型展开 ,可描述为气象变量场主要振荡型分解和主要空间分布型分解两种方案。前者表明 ,气象变量场的准周期振荡可分解为各主分量的周期振荡 ,它们各自等价于不同网格点 (或站点 )以其载荷为权重的迭加周期振荡 ,因此 ,气象变量场准周期振荡可视为来自不同周期源 (网格点或站点 )的准周期振荡逐层叠加的结果 ;后者表明 ,气象变量场的水平空间分布可视为各种主要空间分布型的叠加 ,而Q型展开才是对各种主要空间分布型的正交分解。由此深化了EOF PCA气象变量场诊断的物理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 eof 变量 气象 诊断 场问题 空间分布型 准周期振荡 经验函数 物理内涵 主分量分析 分解 网格点 振荡型 可分解 Q型 站点 叠加 可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及新四季划分方法下的西藏季节变化趋势分析
5
作者 史继清 罗珍 +4 位作者 益西卓玛 刘赛 李积宏 旦增益嘎 甘臣龙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1-1152,共12页
基于1981—2023年西藏38个气象站点气温日资料,选择西藏新四季划分方法划分西藏四季,探讨西藏气候季节区域变化、四季开始日期的时空变化以及季节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西藏四季分明区集中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一线和林芝市,四季不分明区(... 基于1981—2023年西藏38个气象站点气温日资料,选择西藏新四季划分方法划分西藏四季,探讨西藏气候季节区域变化、四季开始日期的时空变化以及季节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西藏四季分明区集中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一线和林芝市,四季不分明区(无夏区)主要位于西藏西部、北部和沿喜马拉雅山一带的高海拔区域。(2)西藏春、夏季开始日期有提前的趋势,秋、冬季开始日期有推迟的趋势。春季开始日期于2000年出现显著提前突变,秋、冬季开始日期分别于2003、1995年出现显著推迟突变。(3)就开始日期而言,春、秋季的第一模态(EOF1)呈现“春季西北低、东南高,秋季中间高、两边低”的特点;春季的第二模态(EOF2)表现为“西北正、东南负”的反向分布型;秋季EOF2呈现西南正值中心与东北负值中心相反的空间分布特征;冬季EOF1属于“北部高、西南部低”,冬季EOF2与春季EOF2特征相同。(4)未来春、夏季开始日期的推迟和秋、冬季提前的态势将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始日期 小波分析 趋势分析 经验函数(eof)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夏季降水异常EOF模态的时间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庞轶舒 祝从文 刘凯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37-1146,共10页
本文基于1980~2012年中国160个台站降水资料,利用滑动交叉检验等方法讨论了中国夏季降水距平和距平百分率EOF各模态的时间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EOF方法在中国夏季降水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条件和潜在能力。研究表明,随机剔除一年样本... 本文基于1980~2012年中国160个台站降水资料,利用滑动交叉检验等方法讨论了中国夏季降水距平和距平百分率EOF各模态的时间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EOF方法在中国夏季降水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条件和潜在能力。研究表明,随机剔除一年样本,中国夏季降水距平场前四个EOF模态表现出显著的稳定性。若时间系数完全预测准确,则潜在的可预测站点主要位于黄河以南地区,理想预测与原始降水的距平相关系数为0.6左右。相对而言,降水距平百分率各模态的时间稳定性易受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当人为削弱这种影响后,随机剔除一年样本,其前三个模态的稳定性得到提高,潜在的可预测站点均匀分布,理想预测与原始降水的距平相关系数为0.48。但是,伴随着预报时效的增加,降水距平和距平百分率后三个EOF模态的时间稳定性下降,预示着EOF方法对未来两年以上降水的预测能力将会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夏季降水异常 经验分解(eof) eof时间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与东亚中纬地区电离层TEC变化的EOF建模和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姚新 赵必强 +1 位作者 刘立波 万卫星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6-565,共10页
考察了北美(30°N—50°N,140°W—50°W)与东亚(42.5°N—57.5°N,65°E—140°E)中纬地区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的变化.TEC数据来自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JPL)约15年的全球电离层图(Global Ionospheric... 考察了北美(30°N—50°N,140°W—50°W)与东亚(42.5°N—57.5°N,65°E—140°E)中纬地区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的变化.TEC数据来自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JPL)约15年的全球电离层图(Global Ionospheric Map,GIM)数据.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EOF)得到上述两地区前三阶本征模及相关时间系数,分别约占TEC总变化的99.57%和99.79%.结果表明,两地区前三阶:EOF分量所表现出的TEC变化基本一致.第一阶EOF分量表现为受太阳活动调制的半年变化;第二阶EOP、分量表现为关于零磁偏线的经向电子浓度东西不对称结构,计算表明该结构与受地磁偏角控制的热层纬向水平风引起的等离子体向上漂移密切相关;第三阶EOF分量表现为磁倾控制的热层子午向风引起的等离子体向上漂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TEC 经验函数(eof) 半年/年变化 TEC东西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OF和小波分析的山东省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4
8
作者 任建成 王峰 卢晓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9-183,共5页
为了探究山东省年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根据山东省29个国家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1980—2019年逐月降水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分解(EOF)、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年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山东省年降水量介于507.0~104... 为了探究山东省年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根据山东省29个国家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1980—2019年逐月降水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分解(EOF)、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年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山东省年降水量介于507.0~1047.4 mm,大体上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山东省年降水场主要具有2种模态,4种表现类型,分别为全省多雨型,全省少雨型,东南部降水偏多、西北部降水偏少型以及东南部降水偏少、西北部降水偏多型,山东省40 a来降水场表现出4种类型的年份数分别为12,12,2,4 a,4种降水类型分布年份实况验证的准确率达到96.7%;山东省年降水量存在3~9 a的年际变化周期,以及15~32 a的年代际变化周期,其中主周期为28,18,4,7 a,分别经历了大约2,3,15,8.5个丰—枯转换期。综上,山东省年降水量由东南逐渐向西北递减。年降水场具有2种模态,4种表现类型,且具备多时间尺度周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 年降水 经验函数(eof) 小波分析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速剖面EOF重构的实测数据采样深度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子蘅 王振杰 +1 位作者 聂志喜 张远帆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6-134,共9页
经验正交函数(experiential orthogonal functions,EOF)是重构声速剖面(sound speed profile,SSP)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部分实测数据结合历史剖面资料可以重构当前位置的声速剖面。针对实测数据的采样深度难以确定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了一... 经验正交函数(experiential orthogonal functions,EOF)是重构声速剖面(sound speed profile,SSP)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部分实测数据结合历史剖面资料可以重构当前位置的声速剖面。针对实测数据的采样深度难以确定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历史声速剖面资料的实测数据采样深度选取方法,根据EOF空间函数的方差贡献率确定数据量,进而采用EOF算法重构全海深声速剖面。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数据重构的声速剖面与实测声速剖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基于常梯度声线跟踪法得到的水深数据能够满足0.25%倍水深限差,有效波束比达到了100%,为实际测量作业中声剖数据的采样深度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函数(experiential orthogonal functions eof) 声速剖面(sound speed profile SSP)重构 测深精度 多波束测深 采样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测深中声速剖面的分层EOF自适应重构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杨范 王振杰 赵爽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2-378,共7页
在海水性质变化剧烈地区利用重构声速剖面进行多波束测深时,传统的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EOF)方法在阶次选取时未顾及声速浅水的复杂性和深水的平稳性的特点。针对传统EOF方法存在计算量大、精度低等问题,给出... 在海水性质变化剧烈地区利用重构声速剖面进行多波束测深时,传统的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EOF)方法在阶次选取时未顾及声速浅水的复杂性和深水的平稳性的特点。针对传统EOF方法存在计算量大、精度低等问题,给出了一种声速剖面EOF重构中分层阶次的确定方法。根据常梯度声线跟踪计算深度,在满足0.25%倍水深限差的要求下,统计有效波束比,采用自适应方法确定出合理的阶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传统EOF重构声速剖面测深的阶次选取方法,降低了运算量,提高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剖面 经验函数(eof) 分层 阶次选取 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里兰卡极端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及趋势预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尤立 齐天杰 胡春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52-5161,共10页
斯里兰卡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国家,极端降水对当地社会经济威胁较大,极易引发灾害。选取当地10个气象站2008—202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基于RClimDex模型计算斯里兰卡6个极端降水指标,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Morlet小波分析... 斯里兰卡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国家,极端降水对当地社会经济威胁较大,极易引发灾害。选取当地10个气象站2008—202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基于RClimDex模型计算斯里兰卡6个极端降水指标,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Morlet小波分析和重标极差法(R/S分析)等,分析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极端降水指数在时间分布上,除持续干旱指数(CDD)呈减少趋势外,其他各指数均为上升趋势;极端降水指数空间差异表现为北部沿海平原地带的极端降水强度高于南部沿海平原,拉特纳普勒市以西地区为斯里兰卡降水事件的多发区;极端降水指数周期性明显,绝大多数极端降水指数以6~7 a为第一主周期。R/S分析表明当地极端降水事件未来持续可能性较大。研究成果可为斯里兰卡极端气候预测、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工作等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斯里兰卡 时空演变 经验函数(eof) 小波分析 HUR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07年内蒙古降水时空分布 被引量:49
12
作者 包云 李晓兵 +2 位作者 黄玲梅 张云霞 王宏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61,共10页
利用1961-2007年内蒙古43个气象站点长时间序列的降水资料,采用EOF(经验正交函数)、功率谱方法等,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47 a里年、季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年降水大致存在三种主要的类型场:总... 利用1961-2007年内蒙古43个气象站点长时间序列的降水资料,采用EOF(经验正交函数)、功率谱方法等,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47 a里年、季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年降水大致存在三种主要的类型场:总体一致型、东北-西南向多区域反位相型、相间混合型。四季降水主要有:总体一致型、东北-西南向多区域反位相型、东西差异型、相间混合型等多种分布类型。其中,东北-西南向多区域反位相降水型在年、季降水场中多次出现,是内蒙古降水的典型空间场,该类型场的形成受沿着内蒙古地形走势的东北-西南向气候梯度的影响。时间系数可以表征空间型的时间变化特征,各空间型的时间系数波动强烈,体现了年、季降水的年际振荡较大。在0.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功率谱分析揭示降水量空间结构的周期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年、季降水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年降水、春季、秋季和冬季降水周期均为2~8 a的高频变化,而夏季降水空间型为2~3 a高频变化和16 a低频变化叠加出现的情况。这种潜在周期特征符合大尺度气候系统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降水 时空分布 eof(经验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地闪活动空间分布及其趋势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家启 申双和 +2 位作者 刘俊 林涛 陈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84,共8页
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分解、多分辨率分析、数理统计和趋势分析等方法,对重庆地区1999-2008年地闪频率、强度、回击次数进行统计,对地闪频率资料标准化距平场进行分区,并对地闪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 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分解、多分辨率分析、数理统计和趋势分析等方法,对重庆地区1999-2008年地闪频率、强度、回击次数进行统计,对地闪频率资料标准化距平场进行分区,并对地闪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地闪发生频率呈现增长趋势,主要表现为春季、夏季地闪增加;地闪频率的主要空间异常型表现为全市一致型(多雷或少雷型),渝西多雷(少雷)和渝东北少雷(多雷)反向型,这是重庆地闪异常的主要特征;地闪异常区域大致可划分为4个区,即渝西、渝中部、渝东南、渝东北区;地闪活动存在12个月、20个月、29个月左右较长周期和3个月、6个月左右较短周期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函数(eof) 旋转经验函数(Reof) 趋势分析 地闪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go观测资料的南海北部海域声速场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伟涛 张韧 +3 位作者 王辉瓒 安玉柱 陈建 段志刚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5-280,共6页
利用近5年的Argo剖面序列,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分析了南海北部海域声速垂直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声速场水平分布特征。分析表明:EOF的前6个模态反映了海区声速结构的主要变化,可以很好地表示声速剖面。第1模态具有明显的年变化周... 利用近5年的Argo剖面序列,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分析了南海北部海域声速垂直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声速场水平分布特征。分析表明:EOF的前6个模态反映了海区声速结构的主要变化,可以很好地表示声速剖面。第1模态具有明显的年变化周期,主要受海洋混合层季节性变化影响;第2模态与第1模态时间函数具有明显的反向变化特征,主要对次表层进行调制;第3模态主要影响次表层以下声速变化;表层声速分布与深层声速分布有明显的差异,表层声速主要受海水温度变化的影响,深层声速分布与南海环流系统关系密切;冷涡的存在会引起声速场的低值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海域 声速 时空特征 经验函数(eof) Argo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声速剖面结构参数化方法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旭 张永刚 +1 位作者 张健雪 董楠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60,共7页
在Munk模型和GDEM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声速剖面结构参数化模型,即分层声速剖面模型(LSSPM)。模型用含9个参数的四层分段函数分别描述混合层、主跃层、深海声道层和深海等温层的声速结构,形式简明、直观。数值实验结果表明,LSSP... 在Munk模型和GDEM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声速剖面结构参数化模型,即分层声速剖面模型(LSSPM)。模型用含9个参数的四层分段函数分别描述混合层、主跃层、深海声道层和深海等温层的声速结构,形式简明、直观。数值实验结果表明,LSSPM模型对声速剖面的拟合可达到较高的精度,且对于中国周边的深海和浅海区域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剖面 Munk模型 GDEM模型 经验函数(eof) 分层声速剖面模型(LSS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半球雪水当量季节和年际尺度时空主模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月亮 黄菲 +1 位作者 王宏 房永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17,共7页
利用美国冰雪中心提供的29年(1979—2007)月平均卫星遥感雪水当量(SWE)资料,研究了北半球雪水当量季节和年际变化的时空特征。在季节尺度上,欧亚大陆中西伯利亚高原及以东高纬度和北美大陆高纬度区域都有相比其它区域积雪早、融雪晚的特... 利用美国冰雪中心提供的29年(1979—2007)月平均卫星遥感雪水当量(SWE)资料,研究了北半球雪水当量季节和年际变化的时空特征。在季节尺度上,欧亚大陆中西伯利亚高原及以东高纬度和北美大陆高纬度区域都有相比其它区域积雪早、融雪晚的特点;北半球平均的雪水当量在春、秋季节一般都有2个月的持续性,但晚冬到春季则存在春季障碍;季节变化的时空主模态以冬夏年周期振荡的半球一致型为主,方差贡献达93%。在年际尺度上,整个时间段各季节的SWE没有显著的线性减少趋势;SWE的时空分布主要存在两个主模态,分别占总方差贡献的13.1%和8.3%。第一模态主要反映了欧亚大陆中西部SWE的变化特征,第二模态则主要反映了北美中高纬度地区SWE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半球 雪水当量 时空变化 经验系数(e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干旱区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4
17
作者 黄蕊 徐利岗 刘俊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4078-4089,共12页
依据我国西北干旱区95个站点1951—2008年月平均气温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分解法(EOF)、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及气候趋势系数等方法剖析了西北干旱区气温场空间分布结构及多时间尺度下的变异规律和变化趋势。结果表... 依据我国西北干旱区95个站点1951—2008年月平均气温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分解法(EOF)、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及气候趋势系数等方法剖析了西北干旱区气温场空间分布结构及多时间尺度下的变异规律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区气温存在3a、9a及准12a主周期;气温场空间分布以"相间复杂"型为主(对总体方差贡献为30.93%),基于此将西北干旱区划分为北疆子区、南疆子区、河西子区、青海子区及内蒙古子区。全区44.8%的年份气温属正常范围,15.5%年份异常偏暖,3.4%显著偏暖,13.8%年份偏冷,显著偏冷和异常偏冷年份均为8.6%。自90年代以来,西北干旱区开始增温,2001—2008年温度正距平值达6.9℃,正距平年数由80年代40%上升至100%。西北干旱区97.9%的地区呈现增温趋势,其中94.7%的地区通过信度0.01的显著性检验,96.8%的站点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增温幅度为0.02℃/10a—1.21℃/10a;并形成了北疆以富蕴(1.09℃/10a),南疆以喀什(0.22℃/10a),东疆以巴里坤(0.76℃/10a),柴达木盆地以小灶火(0.81℃/10a),河西地区以松山(0.08℃/10a),内蒙古西部以吉诃德(0.03℃/10a)为中心的增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气温 时空变异性 趋势分析 经验分解(eof) Mann-Kendall秩统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植被覆盖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对气候的响应——多年平均结果 被引量:28
18
作者 谢力 温刚 符淙斌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1-187,I001,共8页
文中利用 1982~ 1993年的 12a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 ,并结合同期的温度、降水数据 ,运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的方法 (EOF)分析了中国植被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温度、降水气候因子的定量关系 ,发现在多年平均意义上 ,在中国大尺度研... 文中利用 1982~ 1993年的 12a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 ,并结合同期的温度、降水数据 ,运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的方法 (EOF)分析了中国植被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温度、降水气候因子的定量关系 ,发现在多年平均意义上 ,在中国大尺度研究区域 ,归一化植被指数所表现出的植被变化时空特征具有 :(1)植被的空间分布与降水空间分布更吻合 ,植被季节生长变化与温度的季节变化特征更近似 ;(2 )植被与温度在季节生长变化上存在e指数关系 ;与降水存在幂指数关系 ;(3)植被季节生长与温度存在同期相关 ;与降水存在滞后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季节变化 植被覆盖 空间分布 经验函数分解 时空特征 eof 温度 生长变化 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春季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及其对遥感反射率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忠华 李云梅 +2 位作者 吕恒 檀静 郭宇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8-447,共10页
吸收特性和后向散射特性是水体重要的光学特性,同时也是建立生物光学模型的基本参数。利用2009年4月太湖春季实测数据,结合生物光学模型推导了太湖春季水体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分析了太湖春季水体的吸收特性和后向散射特性,并利用经验... 吸收特性和后向散射特性是水体重要的光学特性,同时也是建立生物光学模型的基本参数。利用2009年4月太湖春季实测数据,结合生物光学模型推导了太湖春季水体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分析了太湖春季水体的吸收特性和后向散射特性,并利用经验正交分解方法对遥感反射率变化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非色素颗粒物是影响太湖春季水体吸收特性的主导因子,色素颗粒物和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对总吸收(不包含纯水)的贡献相对较小,且色素颗粒物在梅梁湾湖区的包裹效应明显大于其他湖区。(2)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与总悬浮物和无机悬浮物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在0.88以上),与有机悬浮物的相关性相对较弱(相关系数均在0.73以下),且水体中多次散射对水面总辐亮度有较大的贡献,平均贡献率高达93.46%。(3)利用经验正交分解方法将遥感反射率变化光谱分解成3个正交因子,3个正交因子总共解释了约99%的遥感反射率变化信息,其中,第一正交因子解释了93%的变化信息,第二和第三正交因子分别解释了5%和1%的变化信息。通过对各正交因子与水体不同组分的吸收和后向散射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颗粒物的后向散射对水面反射光谱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太湖春季水体遥感反射率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无机颗粒物的吸收和后向散射,有机颗粒物对遥感反射率的变化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系数 后向散射系数 遥感反射率 经验分解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海面风场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赵喜喜 侯一筠 齐鹏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3-528,共6页
对1992年12月至2005年11月连续13年中国海海区(2°N~39°N,105°E~130°E)ERS-1、ERS-2和QuikSCAT散射计海面风场资料进行插值平均处理,获得了156个月长序列月平均海面风距平资料集,对该资料集进行矢量经验正交函数... 对1992年12月至2005年11月连续13年中国海海区(2°N~39°N,105°E~130°E)ERS-1、ERS-2和QuikSCAT散射计海面风场资料进行插值平均处理,获得了156个月长序列月平均海面风距平资料集,对该资料集进行矢量经验正交函数(Vector EOF)分解,获得了中国海海面距平风场的两个主要经验模态。其距平风场第一模态(VEOF-1)解释了总偏差的72.31%,表现为冬-夏振荡型,反映了中国海海面风场的季风特征;第二模态(VEOF-2)解释了总偏差的10.05%,表现为春-秋振荡型,反映了冬季风与夏季风之间的转换过渡时期的风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计 海面风 经验函数(e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