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验观念论”和“经验性实在论”试析——兼谈牟宗三对康德哲学的误读
1
作者 苏德超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4-28,共5页
本文认为,邓晓芒批评牟宗三在《会通》中误读了康德,这一批评是正确的。牟宗三没有恰当区分先验与超验、经验性与经验。其误读之源在于误解与误译。他的误读对康德哲学是致命的。先验观念论是康德哲学的基本立场。在批判哲学的背景下,... 本文认为,邓晓芒批评牟宗三在《会通》中误读了康德,这一批评是正确的。牟宗三没有恰当区分先验与超验、经验性与经验。其误读之源在于误解与误译。他的误读对康德哲学是致命的。先验观念论是康德哲学的基本立场。在批判哲学的背景下,这一立场同时意味着经验性实在论。康德提出先验观念论的目的是要面对休谟去捍卫经验的实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会通》 康德 “先验观念论” 经验实在论 批判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研究中“他心问题”研究对人机交互的启示--从维特根斯坦对“他心问题”的论述谈起 被引量:2
2
作者 崔中良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共9页
“他心问题”是人机交互得以实现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详细分析维特根斯坦对于“他心问题”的论述,认为维特根斯坦是一种经验实在论的“他心”观。通过借助维特根斯坦对于“他心问题”的解释路径来探讨人机交互过程中“他心问题”的解... “他心问题”是人机交互得以实现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详细分析维特根斯坦对于“他心问题”的论述,认为维特根斯坦是一种经验实在论的“他心”观。通过借助维特根斯坦对于“他心问题”的解释路径来探讨人机交互过程中“他心问题”的解决方案,指出人机交互研究应该摆脱行为主义而接近现象学,从而走向维特根斯坦的经验实在论,需要更注重交际氛围、生活形式和生活经验的作用,人机交互的实现依赖感知的、直接的和经验生成的方式通达“他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他心问题 行为主义 现象学 经验实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里克及物理哲学思想
3
作者 刘义保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2期369-371,共3页
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到牛顿时代,甚至康德时代,人们从未对科学和哲学作过区分,形而上学的思辨方法统治着人们的思想。现代物理学的革命,彻底冲破了这个禁锢,哲学也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而在这场转变中,以石里克为中心的维也纳学派起了... 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到牛顿时代,甚至康德时代,人们从未对科学和哲学作过区分,形而上学的思辨方法统治着人们的思想。现代物理学的革命,彻底冲破了这个禁锢,哲学也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而在这场转变中,以石里克为中心的维也纳学派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里克 维也纳学派 现代物理学 先天综合判断 广义相对论 逻辑实证主义 狭义相对论 经验实在论 自然律 矩阵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