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成人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宏 施红 +3 位作者 卫张蕊 孔梓祥 钱斌 汪贤臣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5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TEE(RT-3D-TEE)在成人房间隔缺损(ASD)经导管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TTE初筛后拟行封堵治疗的31例ASD患者行RT-3D-TEE检查,测量缺损最大径和面积,与TTE、二维TEE(2D-TEE)测值进行比较;评价缺损解剖特征,判断其是否...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TEE(RT-3D-TEE)在成人房间隔缺损(ASD)经导管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TTE初筛后拟行封堵治疗的31例ASD患者行RT-3D-TEE检查,测量缺损最大径和面积,与TTE、二维TEE(2D-TEE)测值进行比较;评价缺损解剖特征,判断其是否适宜行封堵术,并选择封堵器型号。结果 TTE、2D-TEE和RT-3D-TEE测量ASD最大径分别为(21.32±6.21)mm、(22.80±5.87)mm和(23.44±5.90)mm,RT-3D-TEE与TTE和2D-TE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T-3D-TEE所测缺损面积与最大径显著相关(r=0.92,P<0.05);RT-3D-TEE显示房间隔缺损形状多为近似椭圆形,较少为不规则形及近似圆形,可清晰显示ASD残缘情况及周围毗邻结构的空间关系;根据RT-3D-TEE结果,29例属封堵术适应证,并封堵成功,封堵器大小为最大径测值+(5.4±2.3)mm。结论 RT-3D-TEE可直观评价ASD大小、形态及毗邻结构空间关系,在成人ASD封堵治疗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 超声心动 三维 房间隔缺损 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治疗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菁 马小静 程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95-1299,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LAATO)治疗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接受PLAATO的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行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2D-TEE)、RT-3D-TEE和心血管造影(CAG)检查,分别...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LAATO)治疗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接受PLAATO的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行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2D-TEE)、RT-3D-TEE和心血管造影(CAG)检查,分别测量左心耳口最大径、左心耳口最小径、左心耳口深度,并比较三者的差异。以RT-3D-TEE测量的左心耳口最大径测量值为依据,选择适当封堵器型号,并在RT-3D-TEE、CAG引导下进行左心耳封堵术。术后进行随访。结果62例均封堵成功,成功率为100%,封堵压缩率为(19.78±6.92)%;术中、术后随访期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2D-TEE、RT-3D-TEE及CAG测量的左心耳口最大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RT-3D-TEE测值高于2D-TEE而低于CAG;三者测量的左心耳口最小径和左心耳深度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AG、RT-3D-TEE和2D-TEE测量的左心耳口最大径与封堵器尺寸均呈正相关(r=0.925、0.841、0.716,P均≤0.001)。结论RT-3D-TEE可用于PLAATO治疗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术前筛选、术中引导和术后随访,能准确观察左心耳口形态并评估封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 超声心动 经食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描记术在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智利 陈莉 +2 位作者 胡杨柳 赵景 周翠翠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6期343-346,共4页
目的观察TEE在非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TTE初筛拟行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的患者,术前TEE检查进一步筛选患者,指导选择适当封堵器,术中TEE监测引导置入封堵器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本组167例... 目的观察TEE在非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TTE初筛拟行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的患者,术前TEE检查进一步筛选患者,指导选择适当封堵器,术中TEE监测引导置入封堵器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本组167例中,24例房间隔缺损(ASD)和121例室间隔缺损(VSD)成功完成镶嵌治疗,1例ASD和5例VSD术后即刻TEE可见一丝残余分流,术后3个月复查1例ASD和4例VSD残余分流消失,1例VSD右心室流出道血流速度稍加快,1例VSD术前无主动脉瓣反流,术后出现轻-中度反流。3例ASD和9例VSD镶嵌治疗不顺利,转体外循环。对1例ASD和2例VSD由于缺口过小而放弃治疗。7例VSD合并主动脉瓣脱垂直接放弃镶嵌治疗,转修补术。结论在非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的镶嵌治疗中,TEE能为选择适应证和封堵器提供技术支持,实时监测指导及评价手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 经食管 心脏缺损 先天性 镶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在牛心包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菁 马小静 程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4-488,共5页
目的评价术中实时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牛心包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6例接受牛心包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分别于体外循环前采用术中实时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RT-2D-TEE)和RT-3D-TEE探查主动脉瓣并测量相关参... 目的评价术中实时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牛心包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6例接受牛心包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分别于体外循环前采用术中实时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RT-2D-TEE)和RT-3D-TEE探查主动脉瓣并测量相关参数,与术中探查结果及直视测量参数进行对比,观察超声测量主动脉瓣参数与术中测量结果的相关性,评价瓣叶损坏程度。分别于术后1、6个月随访观察主动脉相关参数及瓣膜功能情况。结果RT-2D-TEE和RT-3D-TEE首要诊断与术中探查结果符合率均为100%;5例RT-2D-TEE次要诊断与术中探查存在差异(符合率92.42%,61/66),其中2例RT-3D-TEE次要诊断亦与术中探查存在差异(符合率96.97%,64/66)。RT-2D-TEE与RT-3D-TEE对主动脉瓣瓣叶数目、瓣叶穿孔、瓣叶赘生物及风湿性主动脉瓣损害与术中探查结果高度一致,RT-3D-TEE诊断符合率更高。RT-2D-TEE所测主动脉瓣环径、主动脉窦部和主动脉窦管交界直径、有效高度(eH)测值低于与RT-3D-TEE测值和术中实测结果(P均<0.05);RT-3D-TEE与术中实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测值更为接近。术后6个月90.91%(60/66)患者主动脉瓣反流低于中度。结论3D-TEE可评价牛心包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可行性,其测量值与术中测值接近,对手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超声心动 经食管 心脏外科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用于手术治疗儿童房室瓣疾病
5
作者 钱晶晶 叶菁菁 +5 位作者 俞劲 赵镭 傅行鹏 张宝富 程俞婷 王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2-985,共4页
目的观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用于手术治疗儿童房室瓣疾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3例接受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的房室瓣疾病患儿,均于术前1周内接受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于手术前后接受TEE,根据TEE判断是否需修正TTE诊断结果并... 目的观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用于手术治疗儿童房室瓣疾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3例接受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的房室瓣疾病患儿,均于术前1周内接受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于手术前后接受TEE,根据TEE判断是否需修正TTE诊断结果并评估疗效;以手术所见为标准,比较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结果对273例均顺利完成TEE检查,术前TTE诊断符合率为83.88%(229/273);根据TEE对44例(44/273,16.12%)TTE诊断结果加以补充或修正后,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达100%(273/273),高于单一术前TTE(P<0.001)。术后TEE发现5例残余分流、3例瓣膜反流改善不明显,予以相应处理后再次复查TEE显示疗效满意。结论TEE可于术前准确诊断儿童房室瓣疾病、术后评估手术疗效,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心脏瓣膜病 超声心动 经食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联合右心声学造影识别高危卵圆孔未闭形态特征并评估相关性卒中风险
6
作者 李新 任彦斌 +3 位作者 张欢 胡峻铜 张丹妮 安利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2-605,共4页
目的 观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联合右心声学造影(ASCE)用于识别高危卵圆孔未闭(PFO)形态特征及评估PFO相关性卒中风险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212例经TEE联合ASCE确诊的PFO,以其中100例合并隐源性卒中(CS)者为CS组、112例未合并者为非CS组... 目的 观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联合右心声学造影(ASCE)用于识别高危卵圆孔未闭(PFO)形态特征及评估PFO相关性卒中风险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212例经TEE联合ASCE确诊的PFO,以其中100例合并隐源性卒中(CS)者为CS组、112例未合并者为非CS组;对比2组PFO形态学特征,筛选CS相关因素。结果 CS组静息态及激发态下PFO左、右心房面开口内径均大于非CS组,主动脉根部内径大于非CS组,房间隔膨出瘤(ASA)、房间隔高活动度、下腔静脉(IVC)瓣或希阿里氏网、激发态下大量右向左分流(RLS)及卵圆瓣多出口发生率均高于非CS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A、房间隔高活动度、大量RLS及卵圆瓣多出口均与CS独立相关(OR=0.211、0.384、0.999、0.199,P均<0.05)。结论 TEE联合ASCE可识别高危PFO解剖特征、评估PFO相关性卒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 未闭 卒中 超声心动 经食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经胸微创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闫鹏博 郭文彬 +2 位作者 李红昕 朱梅 梁皓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11期810-813,共4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S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TTE诊断为SASD的58例患者行经胸微创封堵治疗。术前行RT-3D-TEE检查,明确SASD的位置、类型、大小及边缘情况,以选择合...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S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TTE诊断为SASD的58例患者行经胸微创封堵治疗。术前行RT-3D-TEE检查,明确SASD的位置、类型、大小及边缘情况,以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术中于RT-3D-TEE引导下放置封堵器;术后即刻评价封堵效果,1周后复查TTE。结果 58例患者均封堵成功,3例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周TTE检查示封堵器位置正常,均无残余分流。结论 RT-3D-TEE可立体显示SASD的部位、形态及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对于选择封堵器型号、全方位引导放置封堵器及术后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 三维 房间隔缺损 微创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实时三维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在左心耳封堵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汤跃跃 张容亮 +3 位作者 杨寒凝 孙月 杨媛 陆永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9-342,共4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 TEE)和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2D TEE)在左心耳封堵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0例行左心耳封堵术高卒中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于2D TEE及RT-3D TEE下测量不同角度左心耳开口径,分...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 TEE)和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2D TEE)在左心耳封堵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0例行左心耳封堵术高卒中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于2D TEE及RT-3D TEE下测量不同角度左心耳开口径,分析TEE所测径线与最终置入封堵器大小的相关性。结果成功封堵28例患者中,2D TEE与RT-3D TEE测量左心耳开口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22.1±3.1)mm、(22.9±2.8)mm,最小值分别为(19.1±3.3)mm、(18.4±2.3)mm。X线造影测得左心耳开口径(23.0±2.9)mm。2D TEE与RT-3D TEE所测最大值和最小值呈正相关(r=0.896、0.409,P<0.05);2D TEE、RT-3D TEE所测最大值与术中X线造影所测值呈正相关(r=0.913、0.892,P<0.05),与最终所选封堵器大小呈正相关(r=0.956、0.902,P<0.01)。结论2D TEE及RT-3D TEE可指导左心耳封堵器械操作,其中RT-3D TEE能清晰显示左心耳立体空间结构及分叶情况,对选择合适的封堵器较2D TEE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超声心动 经食管 超声心动 三维 心耳 心间隔封堵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性心律失常对二尖瓣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盛哲 史学功 +3 位作者 赵韧 金朝龙 肖洁 张定欣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13-1118,共6页
目的通过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技术对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二尖瓣进行定量分析,以此评价二尖瓣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46例房性心律失常拟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另选取20例窦性心律者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均行经胸超声... 目的通过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技术对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二尖瓣进行定量分析,以此评价二尖瓣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46例房性心律失常拟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另选取20例窦性心律者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RT-3D-TEE检查,获取左房前后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瓣环前外侧至后内侧直径(DAlPm)、瓣环前后径(DAP)、瓣环高度(H)、瓣环周长(C3D)、瓣环投影面积(A2D)、主动脉瓣口与二尖瓣环平面夹角(NPA),并计算对合面积及对合指数。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并分析各参数与对合指数的相关性。同时,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或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各临床因素与二尖瓣对合指数的相关性和二尖瓣返流的相关性。结果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房性心律失常组患者的Lad、DAlPm、DAP、C3D、A2D、H均显著增加(P<0.05),对合指数显著降低(P<0.05),而对合面积、LVEF、N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入选的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房扑、混合型房性心律失常4个亚组,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组间对合指数、Lad、C3D及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是对合指数的危险因素(OR=5.409;95%CI:1.409~20.768;P=0.014);房性心律失常(OR=7.062;95%CI:1.651~30.206;P=0.008)以及对合指数差(OR=12.973;95%CI:3.452~48.762;P<0.001)可导致二尖瓣返流。结论房性心律失常可显著影响二尖瓣的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描记术 房性心律失常 二尖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法洛四联症患者手术前后右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颖 任卫东 +2 位作者 杨华 郭宝生 郭亚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6期521-524,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法洛四联症(TOF)患儿术前及术后右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方法应用RT-3DE测量29例TOF患儿术前及术后1周、6个月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每搏输出量(RVSV)及...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法洛四联症(TOF)患儿术前及术后右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方法应用RT-3DE测量29例TOF患儿术前及术后1周、6个月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每搏输出量(RVSV)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 29例TOF患儿中,12例术前RVEF低于50%(12/29,41.38%)。术后1周RVESV较术前增加,RVEF较术前减小,术后6个月RVEDV、RVESV较术前增加,RVEF值较术前减低(P均<0.05)。随着心功能降低,三维右心室容积曲线(RVVC)逐渐低平、收缩峰值后移。结论 RT-3DE可准确、定量评价TOF患儿术前、术后右心室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 三维 法洛四联症 心室功能 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被引量:19
11
作者 林英 郝力丹 +2 位作者 郭瑞强 陈金玲 周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9-802,共4页
目的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正常人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方法选取27例DCM患者(DCM组)与29名正常人(对照组)的标准心尖位左室流出道切面,四腔心切面,两腔心切面及实时三维经胸... 目的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正常人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方法选取27例DCM患者(DCM组)与29名正常人(对照组)的标准心尖位左室流出道切面,四腔心切面,两腔心切面及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得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Q波起始点距离16节段和12节段最小容积点时间间隔的标准差(Tmsv16-SD、Tmsv12-SD)及其最大差(Tmsv16-Dif、Tmsv-12Dif)。用STI分别测量其左心室心肌各节段心电图Q波起始点到组织速率收缩峰值(Ts-SD)、应变率收缩峰值时间的标准差(Tsr-SD)。结果DCM组左心室心肌的组织速率、应变率及RT-3DE的容积-时间曲线交错紊乱,同步性差;DCM组Tmsv16-SD、Tmsv12-SD、Tmsv16-Dif、Tmsv-12Dif、Ts-SD、Tsr-S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RT-3DE和STI两种方法均能够评价左心室心肌收缩同步性。STI是通过检测多个心动周期,而RT-3DE则是在同一心动周期检测,更加快速、简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 三维 斑点追踪 心室 心肌病 扩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形态和功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毕文静 孙菲菲 +3 位作者 任卫东 潘福志 胡倩 徐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16-1620,共5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评价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耳(LAA)形态及功能。方法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及RT3D-TEE采集图像,对29例心房颤动患者(AF组)和12例无器质性心脏疾病受试者(对照组)的LAA形态和功能进行比...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评价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耳(LAA)形态及功能。方法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及RT3D-TEE采集图像,对29例心房颤动患者(AF组)和12例无器质性心脏疾病受试者(对照组)的LAA形态和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AF组LAA口短径及左心耳舒张末期容积(LAA-EDV)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2);AF组LAA的峰值血流排空速度,LAA口离心率和LAA射血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01、0.02)。结论与对照组相比,AF组LAA形态和功能有明显差异;应用RT3D-TEE对LAA进行形态和功能研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 三维 超声心动 经食管 左心耳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前降支冠状动脉PCI术后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与同步性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利 王志刚 +2 位作者 任建丽 容跃 欧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0-684,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冠心病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经皮介入治疗(PCI)后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与同步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接受左前降支PCI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3个月应用RT-3DE进行17节段时间-容...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冠心病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经皮介入治疗(PCI)后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与同步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接受左前降支PCI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3个月应用RT-3DE进行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分析,获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及左心室16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差的标准差校正值(Tmsv-16-SD%),即收缩不同步指数(SDI);同时得到前壁、前间隔及心尖帽共7节段的舒张末期容积(rEDV)、收缩末期容积(rESV)、节段射血分数(rEF)及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校正值(Tmsv%)。结果术后1个月EDV、ESV、rESV及大部分节段的rEDV低于术前及术后1周(P<0.05),EF、rEF高于术前及术后1周(P<0.05),Tmsv-16-SD%及局部节段Tmsv%低于术前(P<0.05),与术后1周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ESV、Tmsv-16-SD%及大部分节段的rEDV、rESV、Tmsv%低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P<0.05),EF及大部分节段的rEF高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P<0.05),rEDV低于术前及术后1周,与术后1个月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RT-3DE能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前降支PCI术后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与同步性的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 三维 冠状动脉疾病 心室功能 同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后左室功能及收缩同步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宏博 刘和俊 +2 位作者 汪太平 史学功 金朝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前后左室功能及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行PCI术患者38例(冠心病组)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28例健康者(对照组)分别行常规二维及RT-3DE检查,通过脱...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前后左室功能及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行PCI术患者38例(冠心病组)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28例健康者(对照组)分别行常规二维及RT-3DE检查,通过脱机软件分析得出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峰值射血率(PER)、峰值充盈率(PFR)、左室16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值和最大差值被标准化为心动周期的百分比(Tmsvl6-SD%、Tmsvl6-Di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术前LVEDV、LVESV、Tmsvl6-SD%、Tmsvl6-Dif%显著增加(P<0.01),LVEF、PER/EDV、PFR/EDV显著减小(P<0.01);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LVEDV、LVESV、Tmsvl6-SD%、Tmsvl6-Dif%显著减小(P<0.05,P<0.01),LVEF、PER/EDV、PFR/EDV显著增加(P<0.05,P<0.01)。牛眼图可直观的显示冠心病组术后收缩延迟和活动减弱节段明显减少。结论冠心病患者可发生左心室重构,PCI治疗能够逆转其重构。RT-3DE能够准确评价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后左室功能及收缩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 三维 冠状动脉介入 左室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与其他影像技术指导左心耳封堵术的对比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孟庆国 尹立雪 +1 位作者 曾杰 王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D-TEE)和2D-TEE、CTA和术中X线造影在左心耳(LAA)形态、大小评估及指导封堵器型号选择方面的价值。方法对43例拟行LAA封堵术的心房颤动患者行TEE,清晰显示LAA并于0°、45°、90°和135°... 目的探讨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D-TEE)和2D-TEE、CTA和术中X线造影在左心耳(LAA)形态、大小评估及指导封堵器型号选择方面的价值。方法对43例拟行LAA封堵术的心房颤动患者行TEE,清晰显示LAA并于0°、45°、90°和135°分别测量其开口最大径和最大深度值;于LAA显示最清晰切面启动3D-ROOM模式测量开口最大径、最小径,并将其与2D-TEE、CTA和X线造影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3D-TEE测量LAA开口最大径与2D-TEE、术中X线造影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TA测量LAA开口最大径明显大于3D-TEE、2D-TEE和X线造影测值(P<0.01);2D-TEE于90°和135°测量LAA最大深度值与CTA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中X线造影比较,仅在13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D-TEE测量LAA开口最大径与2D-TEE各角度、CTA和X线造影测值呈明显正相关(r=0.70~0.77、0.57、0.58,P均<0.01);2D-TEE各角度测量LAA开口最大径与CTA、X线造影测值均存在相关性(r=0.57~0.71,0.45~0.51;P均<0.01);3D-TEE、2D-TEE、CTA及X线造影LAA开口最大径与封堵器大小均呈明显正相关且(r=0.93、0.70~0.77、0.57、0.47,P均<0.01)。结论 3D-TEE与2D-TEE、CTA和X线造影相比,3D-TEE对于封堵器大小的选择更具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 心房颤动 超声心动 经食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不同部位起搏器植入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与同步性 被引量:15
16
作者 韩莹 敖梦 王志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31-835,共5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器植入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并研究两种技术的一致性。资料与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5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永久性心脏双腔起...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器植入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并研究两种技术的一致性。资料与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5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永久性心脏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27例,并根据起搏器植入部位不同分为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组及右心室流出道(RVOT)起搏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采用2D-STI和RT-3DE获取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纵向应变及同步性参数,并分析同步性参数左心室18节段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p-SD)与左心室16节段达最小收缩末期容积时间的标准差占心动周期的百分比(Tmsv-16-SD%)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术后LVEF较术前显著减低(P<0.05)。RVA组术后左心室心尖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两组术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其中RVA组较RVOT组增大更为显著,Tp-SD、左心室18节段达峰时间的最大差、左心室16节段达最小收缩期容积时间的最大差、左心室16节段达最小收缩期容积时间最大差占心动周期的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性参数Tp-SD与Tmsv-16-SD%参数呈显著正相关(r=0.775,P<0.001)。结论两组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均较术前减低。RVA组及RVOT组术后均引起左心室收缩不同步,但RVOT组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优于RVA组。2D-STI和RT-3DE均可定量评价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且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超声心动 斑点追踪成像 超声心动 三维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结合半自动边界探测技术评价左室容积和收缩功能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袁莉 王新房 +3 位作者 谢明星 吕清 贺林 刘夏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33-1636,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结合半自动边界探测技术测量正常和异常左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可行性、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方法健康自愿者20例,冠心病患者25例纳入统计,应用Philips iE33成像系统采集三维数据,使用Tomtec4D LV-Analys...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结合半自动边界探测技术测量正常和异常左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可行性、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方法健康自愿者20例,冠心病患者25例纳入统计,应用Philips iE33成像系统采集三维数据,使用Tomtec4D LV-Analysis CAP2.5软件脱机测量左室容积参数,包括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量(SV)和射血分数(EF),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的双平面Si mpson's法测值比较。结果①正常组和冠心病组中,RT-3DE与Si mpson's法所测EDV、ESV、SV和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一致性好(P>0.05)。②两组中,两法所测EDV、ESV、SV和EF高度相关,但冠心病组相关系数均较正常组相应测值有所降低。③两法的观察者间变异在正常组中均小,冠心病组较正常组有所增加,且冠心病组中Si mpson's法的观察者间变异增加更为明显,大于RT-3DE法的观察者间变异。结论RT-3DE结合半自动边界探测技术测量左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方法简便、可行、准确、重复性高,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 三维 心室容积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不同房颤消融术式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金佳美 张宇辉 +2 位作者 陈明 怡兰 李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节段性肺静脉隔离术(SPVI)和左心房线性消融术(CPVA)对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左心房容积及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接受SPVI和CPVA的69例PAF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分为SPVI组(26例)和CPVA组(43例)。比... 目的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节段性肺静脉隔离术(SPVI)和左心房线性消融术(CPVA)对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左心房容积及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接受SPVI和CPVA的69例PAF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分为SPVI组(26例)和CPVA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RT3DE左心房容积参数,包括左心房内径(LA)、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以及左心房功能参数,包括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左心房搏出量(LASV)、左心房功能指数(LAFI)。结果术后6个月,SPVI组和CPVA组中消融成功者LAVmax为(70.27±9.32)ml、(69.79±6.12)ml,LAVmin为(62.39±7.18)ml、(59.48±6.12)ml,均较术前减小(P<0.05);LAFI为0.36±0.19、0.38±0.73,LAEF为(60.34±1.55)%(、60.32±1.73)%,均较术前增加(P<0.05);SPVI组LAVmax、LAVmin、LAFI、LAEF与CPV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3DE显示消融成功的PAF患者左心房结构和收缩功能好转,但采用SPVI术及CPVA术对左心房容积及功能的影响并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超声心动 三维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形态及功能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表虎 邵凌云 +5 位作者 何仪 江峰 纪文艳 王哲 王劲风 姚阿玲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定量评估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耳(LAA)形态和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6例拟接受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AF患者(阵发组)、26例持续性AF患者(持续组)及同期11名健康人(对照组),采用RT-3D-TEE测量3...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定量评估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耳(LAA)形态和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6例拟接受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AF患者(阵发组)、26例持续性AF患者(持续组)及同期11名健康人(对照组),采用RT-3D-TEE测量3组LAA各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阵发组LAA舒张末期容积(LAA-EDV)、收缩末期容积(LAA-ESV)、开口最大面积(Amax)及最小面积(Amin)均增大,射血分数(LAA-EF)、最大排空速度(Vep)、面积变化率(A%)及直径变化率(D%)均减小(P均<0.05);持续组LAA-EDV、LAA-ESV、Amax、Amin增大,LAA-EF、Vep、A%、D%减小(P均<0.05);阵发组与持续组间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AA-EF与ESV(r=-0.73,P<0.01)、EDV(r=-0.64,P<0.01)、Amax(r=-0.36,P<0.01)及年龄(r=-0.27,P=0.02)呈负相关,与A%、D%、Vep呈正相关(r=0.86、0.74、0.55,P均<0.01),与Dmax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RT-3D-TEE能定量分析AF患者LAA形态及功能变化,对于评估AF患者病情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 超声心动 经食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定量分析正常二尖瓣立体结构动态的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文艳 陈昕 +2 位作者 杨军 崔翼靖 张慧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14-1817,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分析正常二尖瓣几何构型随时间的演变规律。方法选取二尖瓣形态和功能正常者33例,采用RT-3DTEE定量二尖瓣参数,并应用二尖瓣定量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心动周期中,前叶瓣环中点至后叶...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分析正常二尖瓣几何构型随时间的演变规律。方法选取二尖瓣形态和功能正常者33例,采用RT-3DTEE定量二尖瓣参数,并应用二尖瓣定量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心动周期中,前叶瓣环中点至后叶瓣环中点的距离(DAP)在舒张早期最大,逐渐减小,至收缩早期最小;二尖瓣环曲率(H/DAIPm)舒张早期最小,逐渐增大,至收缩早期最大;主动脉瓣环与二尖瓣环平面的夹角(θ)收缩早期最大;前叶与瓣环的夹角(θAnt)与后叶与瓣环的夹角(θPost)在整个心动周期中变化趋势相一致;前叶与后叶的夹角(θNPA)舒张中期降至最小,后又逐渐上升,收缩晚期达最大。结论 RT-3DTEE技术可获得正常二尖瓣的测量参数及其随时间动态变化的演变规律,可为二尖瓣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 经食管 二尖瓣 立体结构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