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薛铁栓 李丽 陈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3期553-555,562,共4页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20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83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血肿清除术。按照患者接受的不同入路手术...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20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83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血肿清除术。按照患者接受的不同入路手术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例,经颞叶皮质入路)和研究组(n=43例,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分析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后24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后48h血肿清除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经Barthel指数评估]。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研究组术后24h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48h血肿总清除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术后6个月,两组d额Barthel指数均较术后7d有不同程度升高,且研究组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较经颞叶皮质入路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24hGCS评分,提升患者术后48h血肿清除率,促进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血肿清除 经侧裂-岛 经颞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瓣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
作者 王业绩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3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小骨瓣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实施大骨瓣经颞叶入路血肿清除术)与研究组(40例,实施小骨瓣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 目的探讨小骨瓣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实施大骨瓣经颞叶入路血肿清除术)与研究组(40例,实施小骨瓣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原始的脑出血量表(OICH)评分及术后不同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96.54±10.46)min短于对照组的(124.81±10.79)min,术中出血量(86.92±10.78)ml少于对照组的(143.78±10.82)ml,血肿清除率(87.86±1.14)%高于对照组的(79.92±1.18)%(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OICH评分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OICH评分(1.21±0.1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8±0.12)分(P<0.05)。两组术后2周ADL评分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3、6个月ADL评分分别为(76.15±6.35)、(86.16±6.74)分,均较对照组的(69.37±4.23)、(75.18±5.82)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相较于大骨瓣经颞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小骨瓣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更具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瓣经侧裂血肿清除 大骨瓣经颞血肿清除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余飞 左延卿 +1 位作者 陈节 高凤云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各41例。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分别经额叶、颞叶入路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2组术后均...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各41例。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分别经额叶、颞叶入路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2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2组术后3个月的疗效;术前,术后1周、3周的神经功能及意识状态,术前、术后24 h的炎症介质,术前、术后3 d的神经营养因子和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较经颞入路组,经额入路组术后引流时间更短,血肿清除率更高(P<0.05);较术前,2组术后1周、3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逐渐降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逐渐升高(P<0.05);与术后1周比较,经额入路组术后3周的NIHSS评分、GCS评分均优于经颞入路组(P<0.05);较术前,2组术后24 h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升高(P<0.05);较术前,2组术后3 d的血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升高,且经额入路组高于经颞入路组(P<0.05);血清烯醇化酶(NSE)水平降低,且经额入路组低于经颞入路组(P<0.05)。结论经额和经颞叶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可发挥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二者均对炎症介质的影响较小,但相比经颞叶入路,经额叶入路可缩短患者术后引流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并可调节患者机体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意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经颞 经额 神经内镜 血肿清除 神经功能 炎症介质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凯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分析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经颞叶皮质... 目的分析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基本情况、术前及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GQOL-74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较对照组短,血肿清除率较对照组高(均P<0.05);两组术后NIH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GQOL-74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GQOL-74评分较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将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显著缩短手术用时,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经外侧裂岛血肿清除 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侧裂-岛叶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脑出血疗效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邓如明 张鹏 《安徽医学》 2021年第7期770-773,共4页
目的观察经侧裂-岛叶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3例高血压性基底核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颞叶切开组和侧裂-岛叶组,... 目的观察经侧裂-岛叶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脑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3例高血压性基底核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颞叶切开组和侧裂-岛叶组,颞叶切开组患者(52例)接受牵拉技术辅助下的常规经颞叶皮质切开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侧裂-岛叶组患者(51例)接受无牵拉技术辅助下的经侧裂-岛叶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血肿清除率、术后神经功能、术后生活质量、并发症率、血清炎症因子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侧裂-岛叶组的再出血率(1.96%)、并发症率(3.92%)低于颞叶切开组(13.46%、17.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侧裂-岛叶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幅大于颞叶切开组(P<0.05),生活质量Barthel评分升幅高于颞叶切开组(P<0.05)。侧裂-岛叶组患者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NF-κβ、vWF、TNF-α、MMP-9)降幅均大于颞叶切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应用于高血压性基底核脑出血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基底核 血肿清除 侧裂-岛 神经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对照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晓成 马春晓 王勇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经颞部入路血肿清除术,研究组行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 目的探讨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经颞部入路血肿清除术,研究组行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血肿残余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肿残余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效果显著,能清除血肿,缩短康复时间,改善预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血肿清除 侧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的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杰 杨纪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7期1299-1302,共4页
目的研究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的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将接受经皮质造瘘血肿清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造瘘组,将... 目的研究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的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将接受经皮质造瘘血肿清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造瘘组,将接受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的血肿清除术治疗的42例患者纳入外侧裂组。比较两组手术耗时、血肿清除率、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d血清因子水平,包括轴突生长抑制因子A(Nogo-A)、核因子-κBp65(NF-κB p65)。结果与造瘘组比较,外侧裂组手术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与手术耗时缩短,血肿清除率增加(P<0.05)。术后1、3个月,外侧裂组GCS评分高于造瘘组(P<0.05)。术后3d,两组血清Nogo-A、NF-κBp65水平低于术前,外侧裂组血清Nogo-A、NF-κBp65水平低于造瘘组(P<0.05)。与造瘘组相比,外侧裂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与经皮质造瘘血肿清除术相比较,采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的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患者,可缩短手术耗时,减少出血量,增加血肿清除率,加快康复进程,减轻颅脑损伤,下调血清Nogo-A、NF-κBp65水平,并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显微镜下经外侧裂血肿清除 皮质造瘘血肿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牵拉技术辅助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德群 刘海巍 陈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858-860,共3页
目的探讨无牵拉技术辅助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1例。A组接受经颞叶皮质造瘘血肿清除术,B组接受无牵拉技术辅助下经侧裂-岛... 目的探讨无牵拉技术辅助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1例。A组接受经颞叶皮质造瘘血肿清除术,B组接受无牵拉技术辅助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和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使用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血肿清除量和术后1周GCS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GOS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牵拉技术辅助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无牵拉技辅助下经侧裂-岛显微手 经颞皮质造瘘血肿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基底节区后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童勇 于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4期701-703,共3页
目的:分析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以下简称“侧裂入路”)小骨窗开颅术对基底节区后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79例基底节区后部HICH... 目的:分析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以下简称“侧裂入路”)小骨窗开颅术对基底节区后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79例基底节区后部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接受颞叶皮层入路治疗,观察组接受侧裂入路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神经因子水平和预后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较低,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较高,术后48h脑水肿增加率较低,术后1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较高(P<0.05),而两组失血量、去额颞顶大骨瓣减压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周,两组神经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S-100β蛋白(S-100βprotein,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侧裂入路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基底节区后部HICH患者,能有效优化手术类指标,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神经因子水平,促进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裂下Rolandic点-岛 小骨窗开颅 皮层 神经因子 血肿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