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模型迭代重建联合去金属伪影算法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周美玉 胡继红 +3 位作者 赵卫 杨美英 马帅 王滔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3-928,共6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全模型迭代重建(IMR)联合去金属伪影算法(O-MAR)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TIPS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行CT复查的患者,扫描图像采用iDose^(4)(A组)、IMR(B组)、iDose^(4...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全模型迭代重建(IMR)联合去金属伪影算法(O-MAR)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TIPS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行CT复查的患者,扫描图像采用iDose^(4)(A组)、IMR(B组)、iDose^(4)+O-MAR(C组)、IMR+O-MAR(D组)重建,选取门静脉期伪影最重层面,在最明显的低密度和高密度伪影区域、竖脊肌、金属植入物附近受伪影影响最大肝实质区域、门静脉主干绘制感兴趣区(ROI),比较四组图像的CT值偏差(ΔHU)、标准差(SD)、高密度伪影指数(AI)、低密度AI以及门静脉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进行图像伪影及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D两组图像高密度AI、低密度AI、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B、D两组竖脊肌噪声值SD明显低于A组和C组,而门静脉SNR、CNR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观评价分析显示,D组图像伪影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B组,图像质量评分显著优于A组和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IMR+O-MAR的联合重建能够明显减轻TIPS术后弹簧圈伪影、降低噪声、提高组织CT值测量准确性,改善整体图像质量,对TIPS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随访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去金属伪影算法 全模型迭代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精准技术与全程规范化管理
2
作者 刘福全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6,共1页
本视频以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精准技术及全程规范化管理为主题,详细介绍了术前规范、术中精准技术、术后随访及临床意义,涵盖了门静膜高压的多种病因和治疗方法,包括内科、外科、介入微创等,并特别强调了介入微创中TIPS的重要性。本... 本视频以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精准技术及全程规范化管理为主题,详细介绍了术前规范、术中精准技术、术后随访及临床意义,涵盖了门静膜高压的多种病因和治疗方法,包括内科、外科、介入微创等,并特别强调了介入微创中TIPS的重要性。本视频还包括一系列特殊情况和处理方案,如门静脉血栓、双侧颈静脉完全闭塞等,并展示了多种手术方法和技巧。同时强调术后管理和随访的重要性,包括监测压力、预防并发症等。本视频最后分享了全程规范化管理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高压 全程规范化 静脉血栓 tips 经颈静脉内门静脉分流 完全闭塞 后管理 介入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评分到人工智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肝性脑病预测的演变与挑战
3
作者 王小泽 李肖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9-455,共7页
该文探讨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预测TIPS术后HE的应用潜力和挑战。具体系统梳理了包括患者基线特征、TIPS相关参数及其他相关因素,... 该文探讨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预测TIPS术后HE的应用潜力和挑战。具体系统梳理了包括患者基线特征、TIPS相关参数及其他相关因素,并评估传统评分系统如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和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预测HE的准确性。同时探讨了AI技术如何通过处理多维数据集提高预测准确性,并讨论AI模型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挑战。该文强调构建全面动态预测模型的重要性,以改善TIPS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性脑病 人工智能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CT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显性肝性脑病的价值
4
作者 王怡博 冯广森 +1 位作者 张明勤 张文浩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应用动态对比增强CT(DCE-CT)确定肝内门静脉血流分布,评价其对预防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显性肝性脑病(overt hepatic encephalopathy,OH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3年11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接受TIPS治疗的110... 目的应用动态对比增强CT(DCE-CT)确定肝内门静脉血流分布,评价其对预防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显性肝性脑病(overt hepatic encephalopathy,OH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3年11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接受TIPS治疗的11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术前通过DCE-CT评估肝内门静脉血流分布类型。在不同分布类型肝内门静脉血流分布患者中比较门静脉左支、右支分流术后OHE发生率。结果脾静脉右支型患者中门静脉左支、右支分流术后OHE发生率分别为58.3%、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脾静脉左支型、脾静脉弥散型患者中门静脉左支、右支分流术后OH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46、0.846)。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脾静脉优势支分流、肠系膜上静脉优势支分流患者术后OHE发生率分别为20.8%、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TIPS术前利用DCE-CT评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内门静脉血流分布,术中有选择地进行门静脉分支穿刺分流,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OHE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显性性脑病 静脉血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的构建
5
作者 江艳 李阳 +4 位作者 赵玲 丁利唤 沈裕厚 张金君 杨俊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990-3996,共7页
目的:构建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方法:进行文献检索,基于循证结果形成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条目池,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结果:构建... 目的:构建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方法:进行文献检索,基于循证结果形成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条目池,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结果:构建的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术中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5和0.83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58和0.339(均P<0.01),第2轮专家函询所有指标的变异系数均<0.200。结论:构建的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静脉分流(tips) 期护理 并发症 方案构建 德尔菲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伴门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
6
作者 温晨 袁凯 +3 位作者 马鹍鹏 向涛 王茂强 段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7-542,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伴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符合T...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伴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符合TIPS治疗指征的31例门静脉高压伴PVT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实验室检查、术式选择、术中门静脉压力(portal vein pressure,PVP)、术后随访超声或增强CT检查及有无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等。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支架植入前后PVP差异,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术后分流道通畅率、再出血率、HE发生率及生存率。Log-rank检验分析伴或不伴有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患者的随访结果差异。结果TIPS成功率为93.55%(29/31)。手术成功的29例患者支架植入前后PVP由(30.15±4.61)mmHg降至(20.84±5.5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75,P<0.05)。术后随访时间为22.90(4.50,61.80)个月。随访期间,24.14%(7/29)的患者出现分流道功能障碍,17.24%(5/29)的患者出现再出血,17.24%(5/29)的患者出现HE,17.24%(5/29)的患者死亡。10例PVT患者伴有CTPV,伴有CTPV患者的分流道功能障碍5例、再出血3例、HE 1例、死亡3例,不伴有CTPV患者的分流道功能障碍2例、再出血2例、HE 4例、死亡2例。伴有CTPV的PVT患者的分流道功能障碍及再出血发生率高于不伴CTPV的患者(均P<0.05),而两组间HE发生率及术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IPS可有效降低伴有PVT患者的PVP,PVT伴CTPV的患者TIPS后分流道功能障碍及再出血发生率高于不伴CTPV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静脉血栓 静脉海绵样变性 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减少症预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肝性脑病临床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裕 王修琪 +5 位作者 董成宾 吴一凡 范振华 王磊 岳振东 刘福全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9-424,共6页
目的探讨肌肉减少症预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性脑病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在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TIPS治疗的28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骨... 目的探讨肌肉减少症预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性脑病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在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TIPS治疗的28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骨骼肌质量指数(SMI)诊断,将患者分为肌肉减少症组(n=61)和非肌肉减少症组(n=223)。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法,对非肌肉减少症组中61例患者与肌肉减少症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TIPS后每6个月1次随访2年,统计分析患者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确定两组肝性脑病、非肝移植生存率的预测因素。结果PSM对比分析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因、肝肾功能、Child-Pugh评分和分级、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等临床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门静脉压力梯度(P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肌肉减少症组、非肌肉减少症组患者1、2年显性肝性脑病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8.0%、34.4%,8.2%、1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R=2.16,95%CI=1.07~4.38,P=0.03)。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组是TIPS后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两组TIPS后肝性脊髓病、支架狭窄及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肌肉减少症组血氨值显著高于非肌肉减少症组(P=0.02)。肌肉减少症组、非肌肉减少症组1、2年无肝移植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6.7%、88.5%,98.4%、95.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MELD评分与非肝移植生存率相关(P<0.05)。结论肌肉减少症是TIPS后肝性脑病发生的重要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减少症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后肝功能随访及疗效评估 被引量:28
8
作者 童玉云 王家平 +4 位作者 朱清亮 李迎春 闫东 杨青 姜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40-544,共5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后肝功能及血生化主要指标变化及疗效评估。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2年2月因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和)难治性腹水、脾功能亢进患者82例,进行T...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后肝功能及血生化主要指标变化及疗效评估。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2年2月因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和)难治性腹水、脾功能亢进患者82例,进行TIPS及曲张静脉栓塞和(或)脾动脉栓塞术,其中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4例,B级43例,C级25例。随访患者术后1、3、6、12个月的肝功能、血生化主要指标变化。结果 TIPS手术成功率为100%。73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2.25个月)。66例生存,16例死亡。患者术后1周肝功能下降,2~4周、3、6个月和1年肝功能变化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脾功能亢进无明显改善。结论 TIPS术后因医源性机械损伤及门脉分流,短期内肝功能受损。但从中、远期来看,对肝功能影响较小。TIPS术对血象无明显影响,脾功能亢进所致血象改变无加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门脉高压 上消化道出血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段下腔静脉入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适应证及解剖基础 被引量:28
9
作者 褚建国 孙晓丽 +6 位作者 黄鹤 徐晓明 朴龙松 吕春燕 孙鹏 杨淑慧 刘姝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静脉与门静脉间存在解剖异常时 ,行经肝段下腔静脉直接穿刺门静脉分支 ,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的适应证及相关解剖基础 ,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6 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肝...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静脉与门静脉间存在解剖异常时 ,行经肝段下腔静脉直接穿刺门静脉分支 ,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的适应证及相关解剖基础 ,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6 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肝段下腔静脉直接穿刺门静脉完成TIPS分流术。静脉曲张出血 5 2例 ,难治性腹水 12例 ,等待肝移植 1例。结果  6 5例经肝段下腔静脉TIPS分流术均获成功 ,技术成功率 10 0 % ,未出现术中技术相关并发症 ,1年内初步开通率明显高于常规TIPS。结论 经肝段下腔静脉入路TIPS技术用于肝静脉与门静脉间解剖异常病例是安全可行的 ,结果提示由于肝内分流道曲度较小 ,1年内支架初步开通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下静脉入路 静脉 内门分流 适应证 解剖基础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覆膜支架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后分流道再狭窄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赵剑波 陈勇 +3 位作者 何晓峰 曾庆乐 梅雀林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29-633,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聚四氟四烯(PTFE)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后分流道再狭窄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5年10月至2011年7月收治102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均采用PTFE覆膜支架行TIPS手术,其中男82例,女20例,年龄16~73岁,平均(52.6&#... 目的探讨采用聚四氟四烯(PTFE)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后分流道再狭窄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5年10月至2011年7月收治102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均采用PTFE覆膜支架行TIPS手术,其中男82例,女20例,年龄16~73岁,平均(52.6±12.6)岁。术前症状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83例)或顽固性腹水(19例),术前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为5~10分,平均(6.65±1.66)分。术后随访0~58个月,平均(19.9±13.3)个月,采用寿命表法得出术后6、12、24、36、48个月的累积分流道开通率,对影响因素采用Cox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部102例均在局麻下成功建立肝内门腔覆膜支架分流道,技术成功率100%。门静脉-右房压力梯度由术前(27.57±4.19)mmHg下降为(15.82±2.1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P<0.01)。术前Child-Pugh评分为(6.65±1.66)分,术后3个月为(6.46±1.5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9,P=0.408)。随访期间确诊出现覆膜支架分流道再狭窄10例,总体一期再狭窄率为9.8%。术后6、12、24、36、48个月的累积分流道通畅率分别为96%、91%、82%、82%、82%。Cox单因素分析示覆膜支架门脉端长度和支架肝静脉端位置评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示后者为独立影响因素(P=0.004,OR=27.758,95%CI:2.85-270.72)。结论PTFE覆膜支架可以明显提高TIPS术后分流道通畅率,支架肝静脉端位置良好的患者术后分流道再狭窄发生率低,同时不建议覆膜支架门脉端伸入过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覆膜支架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 被引量:14
11
作者 韩国宏 何创业 +7 位作者 殷占新 孟祥杰 王建宏 张宏博 周新民 吴开春 丁杰 樊代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疗效。方法本组14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BCS,因进行性肝功能损害,或严重门脉高压并发症(顽固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或广泛肝静脉闭塞而行TIP...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疗效。方法本组14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BCS,因进行性肝功能损害,或严重门脉高压并发症(顽固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或广泛肝静脉闭塞而行TIPS术治疗。其中混合型8例,肝静脉型5例,肝静脉广泛闭塞型1例。TIPS术中对于下腔静脉、肝静脉的不同情况,灵活选择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穿刺点进行穿刺,7例从肝静脉开口处行门静脉穿刺,建立门-腔静脉分流道,4例从下腔静脉直接穿刺门静脉分支,3例经皮穿刺开通肝右静脉后再经肝右静脉穿刺门静脉。术后对分流道支架开通情况进行长期随访。结果14例手术均获成功,门静脉压力由术前平均(4.9±1.4)kPa,降至术后(3.2±1.5)kPa,术后随访5~64个月,2例因支架狭窄分别于术后13、24个月再发上消化道出血,行分流道球囊扩张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结论TIPS适用BCS合并有进行性肝功能损害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的治疗。对于已行下腔静脉或肝静脉成形术后再发或加重的门静脉高压患者亦为适应证,但手术难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静脉高压 血管成形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中覆膜支架两端长度与长期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朋 陈斯良 +5 位作者 林志鹏 赵剑波 陈勇 何晓峰 曾庆乐 李彦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44-1448,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全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术)中支架分流道的两端长度与长期分流道通畅率、肝性脑病(HE)、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行TIPS术患者53例,均采用直径8mm全覆膜支架(Fluency... 目的探讨使用全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术)中支架分流道的两端长度与长期分流道通畅率、肝性脑病(HE)、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行TIPS术患者53例,均采用直径8mm全覆膜支架(Fluency支架,Bard)建立分流道,再视造影情况加以同等直径裸支架延长肝静脉端、门脉端。测量覆膜支架进入肝静脉长度、门静脉长度(X1、X2),肝静脉、门静脉支架总长度(X3、X4),行COX回归分析其对TIPS术后道通畅率、生存率及肝性脑病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建立分流道,术前门脉压力(29.80±4.83)mm Hg,术后门脉压力(19.00±3.92)mm Hg,下降(10.80±5.15)mm Hg(t=13.44,P<0.01)。随访时间3~89月,中位随访期64月,平均39个月。期间肝性脑病发生率为23%(12/53)。16例出现分流道再狭窄,5年累积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3%、75%、63%、62%、54%。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9%、72%、72%、69%、69%。通畅率COX回归分析显示X1有统计学意义(OR=0.42,P<0.01);生存率COX回归分析显示X4有统计学意义(OR=1.50,P=0.021);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Fluency覆膜支架行TIPS术,适当增加肝静脉端覆膜支架长度、减少支架进入门静脉长度可提高分流道通畅率及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覆膜支架 裸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后早期肝性脑病列线图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应龙 庞桦进 何晓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63-968,共6页
目的构建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后早期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的预测模型列线图并进行验证,以期为患者个体化风险预测与临床获益评估提供量化工具。方法收集南... 目的构建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后早期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的预测模型列线图并进行验证,以期为患者个体化风险预测与临床获益评估提供量化工具。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6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SPSS软件随机抽取70%病例纳入训练集构建临床预测模型(clinical prediction models,CPMs),剩余30%病例纳入验证集验证CPMs。通过Logsi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图,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Calibration plot、决策曲线分析法,对CPMs的区分度、校准度、临床实用性进行全面的临床效能评估与验证。结果(1)年龄(OR=1.97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OR=1.110)是TIPS术后早期H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浆纤维蛋白原(OR=-1.724)是保护因素;(2)训练集:区分度:AUC=0.805;校准度:χ~2=5.98,P=0.817。验证集:区分度:AUC=0.817;校准度:χ~2=5.20,P=0.877,临床效能评估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基于年龄、Child-Pugh分级、纤维蛋白原构建的列线图,可视化及可操作性较强,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稳定性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量化风险和获益评估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静脉分流 性脑病 列线图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后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玲 王倩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0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科行TIPS治疗的40例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并...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科行TIPS治疗的40例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其发生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的经验。结果 TIPS治疗后6个月内的并发症包括腹腔积液、下肢水肿、消化道再出血和肝性脑病等。结论 TIPS术后适当地限制盐和水的摄入、维持正常排便、预防感染、控制蛋白摄入和定期随诊,有助于提高TIPS的长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静脉分流 院外 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操作规范讨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克 张曦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43-145,共3页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静脉内支架分流 操作规范 适应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黏膜下层覆膜支架预防家猪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后分流道狭窄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白 曹广劭 +1 位作者 张红 张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5期571-575,共5页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IS)覆膜支架预防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后分流道再狭窄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24只长白猪被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6只,对照组8只,建立TIPS模型。分别于术后第2周、4周行直接门静脉造影复查后处死动物...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IS)覆膜支架预防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后分流道再狭窄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24只长白猪被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6只,对照组8只,建立TIPS模型。分别于术后第2周、4周行直接门静脉造影复查后处死动物,获取支架内及周围肝组织,行大体及病理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 24只猪TIPS模型均成功建立,术后2周造影复查示实验组、对照组分流道分别闭塞1只(1/8,12.50%)、2只(2/4,50.00%),术后4周分别闭塞5只(5/8,62.50%)、4只(4/4,100%),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狭窄。结论 SIS覆膜支架可有效防止TIPS术后增生的纤维组织向分流道内长入,减轻血栓形成、炎性反应、新生胆管增生及异物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分流 经颈静脉 缩窄 病理性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分流道限流术治疗TIPS术后肝功能异常1例
17
作者 郑晖 杨维竹 +2 位作者 江娜 柯坤 严乐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49-649,共1页
TIPS术后及分流道滤器置入限流术后血清总胆红素变化情况 图2 TIPS术后5个月,分流道造影+分流道滤器置入术 A.造影示分流道通畅,门静脉分支血流消失;B.以球囊封堵分流道后造影示肝内血流恢复;C.置入滤器后,门静脉造影示其内血流通畅患... TIPS术后及分流道滤器置入限流术后血清总胆红素变化情况 图2 TIPS术后5个月,分流道造影+分流道滤器置入术 A.造影示分流道通畅,门静脉分支血流消失;B.以球囊封堵分流道后造影示肝内血流恢复;C.置入滤器后,门静脉造影示其内血流通畅患者男,61岁,因“反复呕血、黑便18个月”入院。增强CT检查提示门静脉高压伴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临床综合诊断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经内科保守治疗控制出血后,行TIPS+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术中使用13枚弹簧圈+聚桂醇4 ml+无水乙醇8 ml栓塞胃冠状静脉和胃后静脉,使用1枚7 mm×60 mm球囊扩张分流道后,植入1枚8 mm×40 mm的E-Luminexx支架及1枚8 mm×80 mm的Fluency支架。支架植入后造影提示分流道通畅,肝内门静脉分支血流消失。出院后患者长期口服华法林,未再出现消化道出血,但血清总胆红素逐渐升高(图1),考虑为肝细胞缺血所致肝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异常 门体分流 经颈静脉 静脉 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
18
作者 靳雁 惠娜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09A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tent shunt,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32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TIPS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结果320例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tent shunt,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32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TIPS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结果320例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支架畅通率为100%,3个月支架畅通率为96%,6个月支架畅通率为90%,1年支架畅通率为84%。结论规范抗凝药物的应用、及时监测凝血指标、密切观察出血倾向、做好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是TIPS术后抗凝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静脉内支架分流 抗凝治疗 硬化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裸支架联合覆膜支架建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中远期疗效 被引量:14
19
作者 胡朋 陈斯良 +6 位作者 罗泽龙 赵剑波 陈勇 何晓峰 曾庆乐 叶鹏 李彦豪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94-397,共4页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中采用裸支架联合覆膜支架建立分流道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连续71例采用裸支架+覆膜支架方式建立TIPS分流道的患者资料。术中均采用8mm直径支架建立分流道,首先置入相应长度裸支架...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中采用裸支架联合覆膜支架建立分流道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连续71例采用裸支架+覆膜支架方式建立TIPS分流道的患者资料。术中均采用8mm直径支架建立分流道,首先置入相应长度裸支架,再于其内置入同等直径覆膜支架,覆膜支架长度小于裸支架2cm,使分流道远心端门静脉内2cm为裸区,近心端裸支架与覆膜支架平齐达下腔静脉开口部。分析术后分流道通畅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 对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肝内分流道。术前、术后门静脉压力分别为(3.67±0.82)kPa、(2.31±0.62)kPa(P〈0.01)。随访2-63个月,平均(25.83±11.34)个月;共置入裸支架76枚,覆膜支架73枚;术后1、2、3年的分流道通畅率为87%、72%、61%,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6%、34%、46%,生存率为83%、74%、67%。结论 采用裸支架联合覆膜支架方式建立TIPS分流道的中远期疗效与TIPS专用覆膜支架近似,可作为必要时的替代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静脉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支架 治疗效果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卫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5年第5期364-367,共4页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陈卫国综述李彦豪,黄兆民审校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tentsshunts;TIPSS)是指经颈静脉实施在肝实...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陈卫国综述李彦豪,黄兆民审校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tentsshunts;TIPSS)是指经颈静脉实施在肝实质内门静脉分支与肝静脉之间建立人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血压 tipsS 内门静脉 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