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后肝功能随访及疗效评估 被引量:28
1
作者 童玉云 王家平 +4 位作者 朱清亮 李迎春 闫东 杨青 姜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40-544,共5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后肝功能及血生化主要指标变化及疗效评估。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2年2月因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和)难治性腹水、脾功能亢进患者82例,进行T...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后肝功能及血生化主要指标变化及疗效评估。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2年2月因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和)难治性腹水、脾功能亢进患者82例,进行TIPS及曲张静脉栓塞和(或)脾动脉栓塞术,其中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4例,B级43例,C级25例。随访患者术后1、3、6、12个月的肝功能、血生化主要指标变化。结果 TIPS手术成功率为100%。73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2.25个月)。66例生存,16例死亡。患者术后1周肝功能下降,2~4周、3、6个月和1年肝功能变化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脾功能亢进无明显改善。结论 TIPS术后因医源性机械损伤及门脉分流,短期内肝功能受损。但从中、远期来看,对肝功能影响较小。TIPS术对血象无明显影响,脾功能亢进所致血象改变无加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门脉高压 上消化道出血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覆膜支架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后分流道再狭窄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剑波 陈勇 +3 位作者 何晓峰 曾庆乐 梅雀林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29-633,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聚四氟四烯(PTFE)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后分流道再狭窄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5年10月至2011年7月收治102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均采用PTFE覆膜支架行TIPS手术,其中男82例,女20例,年龄16~73岁,平均(52.6&#... 目的探讨采用聚四氟四烯(PTFE)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后分流道再狭窄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5年10月至2011年7月收治102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均采用PTFE覆膜支架行TIPS手术,其中男82例,女20例,年龄16~73岁,平均(52.6±12.6)岁。术前症状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83例)或顽固性腹水(19例),术前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为5~10分,平均(6.65±1.66)分。术后随访0~58个月,平均(19.9±13.3)个月,采用寿命表法得出术后6、12、24、36、48个月的累积分流道开通率,对影响因素采用Cox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部102例均在局麻下成功建立肝内门腔覆膜支架分流道,技术成功率100%。门静脉-右房压力梯度由术前(27.57±4.19)mmHg下降为(15.82±2.1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P<0.01)。术前Child-Pugh评分为(6.65±1.66)分,术后3个月为(6.46±1.5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9,P=0.408)。随访期间确诊出现覆膜支架分流道再狭窄10例,总体一期再狭窄率为9.8%。术后6、12、24、36、48个月的累积分流道通畅率分别为96%、91%、82%、82%、82%。Cox单因素分析示覆膜支架门脉端长度和支架肝静脉端位置评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示后者为独立影响因素(P=0.004,OR=27.758,95%CI:2.85-270.72)。结论PTFE覆膜支架可以明显提高TIPS术后分流道通畅率,支架肝静脉端位置良好的患者术后分流道再狭窄发生率低,同时不建议覆膜支架门脉端伸入过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 覆膜支架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中覆膜支架两端长度与长期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朋 陈斯良 +5 位作者 林志鹏 赵剑波 陈勇 何晓峰 曾庆乐 李彦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44-1448,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全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术)中支架分流道的两端长度与长期分流道通畅率、肝性脑病(HE)、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行TIPS术患者53例,均采用直径8mm全覆膜支架(Fluency... 目的探讨使用全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术)中支架分流道的两端长度与长期分流道通畅率、肝性脑病(HE)、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行TIPS术患者53例,均采用直径8mm全覆膜支架(Fluency支架,Bard)建立分流道,再视造影情况加以同等直径裸支架延长肝静脉端、门脉端。测量覆膜支架进入肝静脉长度、门静脉长度(X1、X2),肝静脉、门静脉支架总长度(X3、X4),行COX回归分析其对TIPS术后道通畅率、生存率及肝性脑病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建立分流道,术前门脉压力(29.80±4.83)mm Hg,术后门脉压力(19.00±3.92)mm Hg,下降(10.80±5.15)mm Hg(t=13.44,P<0.01)。随访时间3~89月,中位随访期64月,平均39个月。期间肝性脑病发生率为23%(12/53)。16例出现分流道再狭窄,5年累积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3%、75%、63%、62%、54%。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9%、72%、72%、69%、69%。通畅率COX回归分析显示X1有统计学意义(OR=0.42,P<0.01);生存率COX回归分析显示X4有统计学意义(OR=1.50,P=0.021);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Fluency覆膜支架行TIPS术,适当增加肝静脉端覆膜支架长度、减少支架进入门静脉长度可提高分流道通畅率及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 覆膜支架 裸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患者康复护理路径的应用
4
作者 何秀芳 林瑞祥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112-3118,共7页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路径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0例接受TIPS手术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及顽固性胸腹水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路径组...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路径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0例接受TIPS手术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及顽固性胸腹水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路径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临床治疗方案一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路径组采用康复护理路径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的6 min步行测试(Six-Minute Walking Test,6MWT)距离、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肝性脑病、腹腔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路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5/80),低于对照组的16.25%(13/80);路径组出院时6MWT距离、ADL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住院时间(10.50±2.50)d,短于对照组的(12.70±3.50)d;住院费用(8.31±0.71)万元,低于对照组的(8.92±0.53)万元;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90±3.31)分,高于对照组的(89.50±4.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TIPS康复护理路径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经颈静脉内门静脉分流 临床护理路径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术后生存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尹晓春 诸葛宇征 张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0-1127,共8页
目的 以肝硬化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为研究对象,综合评估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生存相关危险因素,构建TIPS术后生存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内科接受TIPS治疗... 目的 以肝硬化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为研究对象,综合评估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生存相关危险因素,构建TIPS术后生存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内科接受TIPS治疗的352例肝硬化伴EGVB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配至训练组(n=248)和验证组(n=104)。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TIPS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列线图;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能力,同时通过校准曲线评估模型预测价值。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Kaplan-Meier分析计算累积生存率。结果 训练组患者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1.1%、79.5%和77.0%。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047,95%CI:1.032~1.092,P<0.001)、MELD评分(HR=1.127,95%CI:1.003~1.268,P=0.045)和血清钠水平(HR=0.928,95%CI:0.878~0.981,P=0.008)是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并以此建立预测模型和列线图。训练组和验证组预测模型C-index分别为0.760和0.757。训练组列线图预测1、3、5年生存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7、0.788和0.787。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与实际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 基于年龄、MELD评分和血清钠构建了预测肝硬化伴EGVB患者TIPS术后生存的列线图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门体分流 经颈静脉 预后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住院时间延长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6
作者 吴兆荣 王倩 +4 位作者 殷芹 田恬 宋涵 肖江强 李雯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8-424,共7页
目的探究影响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30日在南京鼓楼医院因EGVB接收TIPS的21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 目的探究影响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30日在南京鼓楼医院因EGVB接收TIPS的21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住院时间是否延长分为延长组(67例)和正常组(14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将危险因素作为构建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指标。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脾切除术后、行早期TIPS、NRS 2002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分、Barthel指数评分≤40分为肝硬化EGVB患者TIPS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43,高于早期TIPS、脾切除术后、NRS 2002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P=0.723。结论该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可用于肝硬化EGVB患者TIPS后住院时间延长风险的预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并且可为患者带来一定临床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静脉曲张 门体分流 经颈静脉 后住院时间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程度对预后影响的相关进展
7
作者 保燕青 王瑜 +3 位作者 张志娇 郑梦瑶 黄华 赵公芳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79-1684,共6页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重要手段,门静脉压力下降程度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门静脉压力降低幅度越大,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症状的缓解效果越显著,然而也增加了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的发生风险。因此,合理控制门...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重要手段,门静脉压力下降程度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门静脉压力降低幅度越大,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症状的缓解效果越显著,然而也增加了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的发生风险。因此,合理控制门静脉压力降低范围对优化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就门静脉压力测量方法、影响压力降低的因素、针对不同适应证最佳的降压范围以及不同降压程度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期为提高TIPS的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术后预后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体分流 经颈静脉 静脉高压症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模型迭代重建联合去金属伪影算法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周美玉 胡继红 +3 位作者 赵卫 杨美英 马帅 王滔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3-928,共6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全模型迭代重建(IMR)联合去金属伪影算法(O-MAR)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TIPS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行CT复查的患者,扫描图像采用iDose^(4)(A组)、IMR(B组)、iDose^(4...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全模型迭代重建(IMR)联合去金属伪影算法(O-MAR)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TIPS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行CT复查的患者,扫描图像采用iDose^(4)(A组)、IMR(B组)、iDose^(4)+O-MAR(C组)、IMR+O-MAR(D组)重建,选取门静脉期伪影最重层面,在最明显的低密度和高密度伪影区域、竖脊肌、金属植入物附近受伪影影响最大肝实质区域、门静脉主干绘制感兴趣区(ROI),比较四组图像的CT值偏差(ΔHU)、标准差(SD)、高密度伪影指数(AI)、低密度AI以及门静脉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进行图像伪影及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D两组图像高密度AI、低密度AI、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B、D两组竖脊肌噪声值SD明显低于A组和C组,而门静脉SNR、CNR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观评价分析显示,D组图像伪影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B组,图像质量评分显著优于A组和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IMR+O-MAR的联合重建能够明显减轻TIPS术后弹簧圈伪影、降低噪声、提高组织CT值测量准确性,改善整体图像质量,对TIPS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随访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去金属伪影算法 全模型迭代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固兼用曲张静脉栓塞技术联合专用支架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宋畅 冯琦琛 +3 位作者 杨广鑫 刘启佳 王昌明 李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0-1012,F0003,共4页
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引起的一种症候群,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胸腹水等。不同病因所致肝硬化是门静脉高压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病因,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 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引起的一种症候群,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胸腹水等。不同病因所致肝硬化是门静脉高压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病因,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通过在下腔静脉与门静脉之间的肝实质内建立分流道,以微创的方式从结构上显著降低门静脉阻力^([1])。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随着TIPS分流道建设模式由裸支架、覆膜支架、组合支架^([2-4]),到目前的TIPS专用支架^([5])(Viatorr,Gore公司,美国)的转变,临床治疗效果不断改善。尽管如此,TIPS手术后,肝性脑病、消化道再出血、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仍是广受关注的问题。在传统手术技术的基础上,本中心尝试应用专用支架联合弹簧圈及栓塞型医用胶,将传统TIPS的“重分流,轻断流”,改为新的“重断流,轻分流”。在此新指导原则下,对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或难治性胸腹水进行治疗,就其手术成功率、临床疗效、并发症等情况进行随访总结并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 内门分流 门脉高压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难治性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摘译
10
作者 李婉慈 沈建 朱晓黎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7-1042,共6页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目前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有效方法。近年来,TIPS在技术方法、预后模型和适应证扩展等领域取得了快速进展。欧洲肝病学会近期发布了针对TIPS的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全面涵盖了TIPS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各个...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目前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有效方法。近年来,TIPS在技术方法、预后模型和适应证扩展等领域取得了快速进展。欧洲肝病学会近期发布了针对TIPS的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全面涵盖了TIPS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各个应用层面。本文对指南中的重要推荐意见进行摘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体分流 经颈静脉 高血压 静脉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CT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显性肝性脑病的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怡博 冯广森 +1 位作者 张明勤 张文浩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应用动态对比增强CT(DCE-CT)确定肝内门静脉血流分布,评价其对预防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显性肝性脑病(overt hepatic encephalopathy,OH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3年11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接受TIPS治疗的110... 目的应用动态对比增强CT(DCE-CT)确定肝内门静脉血流分布,评价其对预防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显性肝性脑病(overt hepatic encephalopathy,OH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3年11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接受TIPS治疗的11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术前通过DCE-CT评估肝内门静脉血流分布类型。在不同分布类型肝内门静脉血流分布患者中比较门静脉左支、右支分流术后OHE发生率。结果脾静脉右支型患者中门静脉左支、右支分流术后OHE发生率分别为58.3%、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脾静脉左支型、脾静脉弥散型患者中门静脉左支、右支分流术后OH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46、0.846)。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脾静脉优势支分流、肠系膜上静脉优势支分流患者术后OHE发生率分别为20.8%、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TIPS术前利用DCE-CT评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内门静脉血流分布,术中有选择地进行门静脉分支穿刺分流,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OHE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显性性脑病 静脉血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肌少症与脂质代谢异常的关系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干预的潜在益处
12
作者 李秦念 朱碧莲 +1 位作者 唐映梅 张宸瑞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8-772,共5页
随着肝硬化的进展,患者常常伴随出现肌少症和脂质代谢紊乱,两者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不仅加剧了肝硬化的病程进展,还对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作为一种缓解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手段,通过... 随着肝硬化的进展,患者常常伴随出现肌少症和脂质代谢紊乱,两者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不仅加剧了肝硬化的病程进展,还对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作为一种缓解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手段,通过改善肝脏血流动力学,降低门静脉压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肌少症。此外,TIPS后血脂水平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可能与肝脏的代谢功能恢复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密切相关。本文旨在介绍肝硬化、肌少症及脂质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阐述TIPS对肝硬化患者肌少症及脂质代谢异常的影响,探讨其机制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肌减少症 脂代谢障碍 门体分流 经颈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精准技术与全程规范化管理
13
作者 刘福全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6,共1页
本视频以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精准技术及全程规范化管理为主题,详细介绍了术前规范、术中精准技术、术后随访及临床意义,涵盖了门静膜高压的多种病因和治疗方法,包括内科、外科、介入微创等,并特别强调了介入微创中TIPS的重要性。本... 本视频以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精准技术及全程规范化管理为主题,详细介绍了术前规范、术中精准技术、术后随访及临床意义,涵盖了门静膜高压的多种病因和治疗方法,包括内科、外科、介入微创等,并特别强调了介入微创中TIPS的重要性。本视频还包括一系列特殊情况和处理方案,如门静脉血栓、双侧颈静脉完全闭塞等,并展示了多种手术方法和技巧。同时强调术后管理和随访的重要性,包括监测压力、预防并发症等。本视频最后分享了全程规范化管理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高压 全程规范化 静脉血栓 TIPS 经颈静脉内门静脉分流 完全闭塞 后管理 介入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评分到人工智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肝性脑病预测的演变与挑战
14
作者 王小泽 李肖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9-455,共7页
该文探讨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预测TIPS术后HE的应用潜力和挑战。具体系统梳理了包括患者基线特征、TIPS相关参数及其他相关因素,... 该文探讨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预测TIPS术后HE的应用潜力和挑战。具体系统梳理了包括患者基线特征、TIPS相关参数及其他相关因素,并评估传统评分系统如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和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预测HE的准确性。同时探讨了AI技术如何通过处理多维数据集提高预测准确性,并讨论AI模型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挑战。该文强调构建全面动态预测模型的重要性,以改善TIPS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性脑病 人工智能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江艳 李阳 +4 位作者 赵玲 丁利唤 沈裕厚 张金君 杨俊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990-3996,共7页
目的:构建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方法:进行文献检索,基于循证结果形成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条目池,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结果:构建... 目的:构建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方法:进行文献检索,基于循证结果形成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条目池,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结果:构建的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术中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5和0.83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58和0.339(均P<0.01),第2轮专家函询所有指标的变异系数均<0.200。结论:构建的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静脉分流(TIPS) 期护理 并发症 方案构建 德尔菲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被引量:3
16
作者 殷芹 吴兆荣 +5 位作者 张峰 金春燕 曹燕平 肖江强 诸葛宇征 王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96-1801,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出院30 d内发生非计划再入院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出院30 d内发生非计划再入院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TIPS的24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情况,并依据是否发生非计划再入院分为再入院组(n=36)和未再入院组(n=198)。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非计划再入院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预测非计划再入院发生的区分度;绘制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预测非计划再入院发生的一致性,采用R语言Resource Selection包进行Hosmer-Lemeshow评估模型的拟合度,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实用性。结果年龄(OR=2.664,95%CI:1.139~6.233)、CTP评分(OR=1.655,95%CI:1.098~2.495)、血氨(OR=1.032,95%CI:1.016~1.048)是行TIPS患者出院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依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通过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000次展开内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773,高于年龄(0.582)、CTP评分(0.675)、血氨(0.641),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非计划再入院的概率与实际概率具有较好一致性,Hosmer-Lemeshow显示拟合优度良好(χ^(2)=5.6473,P=0.6867)。结论年龄、CTP评分和血氨是TIPS术后30 d非计划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预测行TIPS患者非计划再入院发生风险,为早期预防提供较为准确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门体分流 经颈静脉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脾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预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早期分流道功能障碍
17
作者 邱文倩 张超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6-820,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监测肝脏硬度及脾脏硬度(S-SWE)变化对于预测支架功能障碍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2022年9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乙型病毒...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监测肝脏硬度及脾脏硬度(S-SWE)变化对于预测支架功能障碍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2022年9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40例,将术后1个月内未发生功能障碍的22例纳入支架通畅组,术后1周未发生、术后1个月发生功能障碍的18例纳入支架功能障碍组。监测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肝脏硬度及S-SWE变化规律。结果Mauchly检验显示数据符合球形分布(P>0.05)。两组患者组内术前、术后肝脏硬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_(时间)=0.003,F_(时间×分组)=0.842,F_(组间)=0.027;P均>0.05),S-SW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51.249,F_(时间×分组)=30.676,F_(组间)=11.986;P均<0.01)。进一步行事后两两比较,支架通畅组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S-SWE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功能障碍组术后1周肝脏硬度较术前1 d下降(P<0.05),术后1个月肝脏硬度回升,与术前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两组S-SWE差值的绝对值(ΔS-SWE),ΔS-SWE_((术后1个月-术后1周))、ΔS-SWE_((术后1个月-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2、4.368,P<0.05)。结论定量测量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后S-SWE并观察其变化趋势,有利于判断是否存在支架功能障碍、评价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高血压 静脉 门体分流 经颈静脉 剪切波弹性成像 脾脏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发生显性肝性脑病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欣忆 李娇娇 孙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05-1611,共7页
目的构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患者发生显性肝性脑病的预测模型列线图,并对模型预测能力进行评价。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目的构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患者发生显性肝性脑病的预测模型列线图,并对模型预测能力进行评价。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药物治疗或内镜下止血失败后行TIPS的患者113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TIPS术后是否发生显性肝性脑病,分为显性肝性脑病组(n=32)和非显性肝性脑病组(n=81),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常规、血清生化学及血凝检查等结果。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TIPS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计算一致性指数(C-index)并绘制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预测能力。绘制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模型临床净收益。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验证。结果显性肝性脑病组与非显性肝性脑病组比较,年龄、糖尿病、ChildPugh分级、腹水、术前门静脉主干直径、GGT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及弗赖堡术后生存指数(FIP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OR=17.498,95%CI:2.561~119.548,P=0.004)、术前门静脉主干直径(OR=1.361,95%CI:1.057~1.752,P=0.017)、GGT(OR=1.032,95%CI:1.013~1.052,P=0.001)和FIPS评分(OR=2.838,95%CI:1.277~6.311,P=0.010)是TIPS术后发生显性肝性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以上4项指标建立列线图模型,C-index为0.875,校准曲线拟合良好;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95%CI:0.799~0.929,P<0.001);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0.3~0.9阈概率间模型具有较良好的净获益。结论Child-Pugh分级、术前门静脉主干直径、GGT及FIPS评分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TIPS术后显性肝性脑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基于上述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以个体化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TIPS术后显性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门体分流 经颈静脉 性脑病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伴门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
19
作者 温晨 袁凯 +3 位作者 马鹍鹏 向涛 王茂强 段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7-542,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伴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符合T...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伴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符合TIPS治疗指征的31例门静脉高压伴PVT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实验室检查、术式选择、术中门静脉压力(portal vein pressure,PVP)、术后随访超声或增强CT检查及有无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等。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支架植入前后PVP差异,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术后分流道通畅率、再出血率、HE发生率及生存率。Log-rank检验分析伴或不伴有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患者的随访结果差异。结果TIPS成功率为93.55%(29/31)。手术成功的29例患者支架植入前后PVP由(30.15±4.61)mmHg降至(20.84±5.5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75,P<0.05)。术后随访时间为22.90(4.50,61.80)个月。随访期间,24.14%(7/29)的患者出现分流道功能障碍,17.24%(5/29)的患者出现再出血,17.24%(5/29)的患者出现HE,17.24%(5/29)的患者死亡。10例PVT患者伴有CTPV,伴有CTPV患者的分流道功能障碍5例、再出血3例、HE 1例、死亡3例,不伴有CTPV患者的分流道功能障碍2例、再出血2例、HE 4例、死亡2例。伴有CTPV的PVT患者的分流道功能障碍及再出血发生率高于不伴CTPV的患者(均P<0.05),而两组间HE发生率及术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IPS可有效降低伴有PVT患者的PVP,PVT伴CTPV的患者TIPS后分流道功能障碍及再出血发生率高于不伴CTPV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静脉血栓 静脉海绵样变性 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减少症预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肝性脑病临床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裕 王修琪 +5 位作者 董成宾 吴一凡 范振华 王磊 岳振东 刘福全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9-424,共6页
目的探讨肌肉减少症预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性脑病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在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TIPS治疗的28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骨... 目的探讨肌肉减少症预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性脑病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在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TIPS治疗的28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骨骼肌质量指数(SMI)诊断,将患者分为肌肉减少症组(n=61)和非肌肉减少症组(n=223)。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法,对非肌肉减少症组中61例患者与肌肉减少症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TIPS后每6个月1次随访2年,统计分析患者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确定两组肝性脑病、非肝移植生存率的预测因素。结果PSM对比分析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因、肝肾功能、Child-Pugh评分和分级、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等临床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门静脉压力梯度(P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肌肉减少症组、非肌肉减少症组患者1、2年显性肝性脑病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8.0%、34.4%,8.2%、1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R=2.16,95%CI=1.07~4.38,P=0.03)。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组是TIPS后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两组TIPS后肝性脊髓病、支架狭窄及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肌肉减少症组血氨值显著高于非肌肉减少症组(P=0.02)。肌肉减少症组、非肌肉减少症组1、2年无肝移植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6.7%、88.5%,98.4%、95.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MELD评分与非肝移植生存率相关(P<0.05)。结论肌肉减少症是TIPS后肝性脑病发生的重要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减少症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