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的构建
1
作者 江艳 李阳 +4 位作者 赵玲 丁利唤 沈裕厚 张金君 杨俊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990-3996,共7页
目的:构建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方法:进行文献检索,基于循证结果形成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条目池,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结果:构建... 目的:构建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方法:进行文献检索,基于循证结果形成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条目池,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结果:构建的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术中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5和0.83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58和0.339(均P<0.01),第2轮专家函询所有指标的变异系数均<0.200。结论:构建的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静脉分流(TIPS) 期护理 并发症 方案构建 德尔菲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韩国宏 何创业 +7 位作者 殷占新 孟祥杰 王建宏 张宏博 周新民 吴开春 丁杰 樊代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疗效。方法本组14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BCS,因进行性肝功能损害,或严重门脉高压并发症(顽固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或广泛肝静脉闭塞而行TIP...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疗效。方法本组14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BCS,因进行性肝功能损害,或严重门脉高压并发症(顽固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或广泛肝静脉闭塞而行TIPS术治疗。其中混合型8例,肝静脉型5例,肝静脉广泛闭塞型1例。TIPS术中对于下腔静脉、肝静脉的不同情况,灵活选择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穿刺点进行穿刺,7例从肝静脉开口处行门静脉穿刺,建立门-腔静脉分流道,4例从下腔静脉直接穿刺门静脉分支,3例经皮穿刺开通肝右静脉后再经肝右静脉穿刺门静脉。术后对分流道支架开通情况进行长期随访。结果14例手术均获成功,门静脉压力由术前平均(4.9±1.4)kPa,降至术后(3.2±1.5)kPa,术后随访5~64个月,2例因支架狭窄分别于术后13、24个月再发上消化道出血,行分流道球囊扩张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结论TIPS适用BCS合并有进行性肝功能损害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的治疗。对于已行下腔静脉或肝静脉成形术后再发或加重的门静脉高压患者亦为适应证,但手术难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静脉高压 血管成形 经颈内静脉内门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段下腔静脉入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适应证及解剖基础 被引量:28
3
作者 褚建国 孙晓丽 +6 位作者 黄鹤 徐晓明 朴龙松 吕春燕 孙鹏 杨淑慧 刘姝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静脉与门静脉间存在解剖异常时 ,行经肝段下腔静脉直接穿刺门静脉分支 ,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的适应证及相关解剖基础 ,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6 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肝...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静脉与门静脉间存在解剖异常时 ,行经肝段下腔静脉直接穿刺门静脉分支 ,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的适应证及相关解剖基础 ,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6 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肝段下腔静脉直接穿刺门静脉完成TIPS分流术。静脉曲张出血 5 2例 ,难治性腹水 12例 ,等待肝移植 1例。结果  6 5例经肝段下腔静脉TIPS分流术均获成功 ,技术成功率 10 0 % ,未出现术中技术相关并发症 ,1年内初步开通率明显高于常规TIPS。结论 经肝段下腔静脉入路TIPS技术用于肝静脉与门静脉间解剖异常病例是安全可行的 ,结果提示由于肝内分流道曲度较小 ,1年内支架初步开通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下静脉入路 静脉 内门分流 适应证 解剖基础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后肝功能随访及疗效评估 被引量:28
4
作者 童玉云 王家平 +4 位作者 朱清亮 李迎春 闫东 杨青 姜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40-544,共5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后肝功能及血生化主要指标变化及疗效评估。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2年2月因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和)难治性腹水、脾功能亢进患者82例,进行T...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后肝功能及血生化主要指标变化及疗效评估。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2年2月因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和)难治性腹水、脾功能亢进患者82例,进行TIPS及曲张静脉栓塞和(或)脾动脉栓塞术,其中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4例,B级43例,C级25例。随访患者术后1、3、6、12个月的肝功能、血生化主要指标变化。结果 TIPS手术成功率为100%。73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2.25个月)。66例生存,16例死亡。患者术后1周肝功能下降,2~4周、3、6个月和1年肝功能变化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脾功能亢进无明显改善。结论 TIPS术后因医源性机械损伤及门脉分流,短期内肝功能受损。但从中、远期来看,对肝功能影响较小。TIPS术对血象无明显影响,脾功能亢进所致血象改变无加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门脉高压 上消化道出血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覆膜支架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后分流道再狭窄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赵剑波 陈勇 +3 位作者 何晓峰 曾庆乐 梅雀林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29-633,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聚四氟四烯(PTFE)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后分流道再狭窄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5年10月至2011年7月收治102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均采用PTFE覆膜支架行TIPS手术,其中男82例,女20例,年龄16~73岁,平均(52.6&#... 目的探讨采用聚四氟四烯(PTFE)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后分流道再狭窄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5年10月至2011年7月收治102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均采用PTFE覆膜支架行TIPS手术,其中男82例,女20例,年龄16~73岁,平均(52.6±12.6)岁。术前症状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83例)或顽固性腹水(19例),术前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为5~10分,平均(6.65±1.66)分。术后随访0~58个月,平均(19.9±13.3)个月,采用寿命表法得出术后6、12、24、36、48个月的累积分流道开通率,对影响因素采用Cox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部102例均在局麻下成功建立肝内门腔覆膜支架分流道,技术成功率100%。门静脉-右房压力梯度由术前(27.57±4.19)mmHg下降为(15.82±2.1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P<0.01)。术前Child-Pugh评分为(6.65±1.66)分,术后3个月为(6.46±1.5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9,P=0.408)。随访期间确诊出现覆膜支架分流道再狭窄10例,总体一期再狭窄率为9.8%。术后6、12、24、36、48个月的累积分流道通畅率分别为96%、91%、82%、82%、82%。Cox单因素分析示覆膜支架门脉端长度和支架肝静脉端位置评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示后者为独立影响因素(P=0.004,OR=27.758,95%CI:2.85-270.72)。结论PTFE覆膜支架可以明显提高TIPS术后分流道通畅率,支架肝静脉端位置良好的患者术后分流道再狭窄发生率低,同时不建议覆膜支架门脉端伸入过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覆膜支架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联合封堵器封堵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伴自发性脾、胃-肾分流 被引量:6
6
作者 何创业 祁兴顺 +6 位作者 帖君 柏明 白苇 郭文刚 牛静 殷占新 韩国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01-805,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经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上消化道出血或顽固性腹水合并脾、胃-肾分流患...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经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上消化道出血或顽固性腹水合并脾、胃-肾分流患者28例,将其中分流道直径>1.2 cm的9例患者纳入研究,行间接、经肾静脉逆行或经皮穿刺门静脉直接门静脉造影了解门静脉、曲张静脉及脾、胃-肾分流道情况。穿刺右侧颈内静脉后送入RUPS100穿刺系统至肝静脉,穿刺门静脉,建立门体分流通道。另引入1支导丝探查脾、胃-肾分流道,沿留置至脾、胃-肾分流的导丝送入封堵器输送器,确定封堵器位置后,准确释放。球囊扩张肝实质及穿刺道,引入支架,定位并释放覆膜支架,送入造影导管至脾静脉,造影观察支架位置、血流、曲张静脉、脾、胃-肾分流道情况,必要时弹簧钢圈栓塞曲张静脉,计算压力梯度。结果 9例患者成功进行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治疗,无术中并发症。4例为TIPS术中直接联合封堵术治疗,术后无支架功能障碍及肝性脑病发生。5例为先行TIPS,术后4例发生严重肝性脑病(Ⅲ级),3例发生支架功能失常,1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TIPS球囊扩张治疗后行封堵器封堵,5例患者未再发生支架功能障碍,仅1例发生Ⅰ级肝性脑病。结论 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的方法,可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引起的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经颈内静脉内门分流 脾、胃-肾分流 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临床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祁兴顺 韩国宏 樊代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9-504,共6页
自从1988年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TIPS的相关知识被不断地更新与完善。大量随机对照试验显示TIPS在预防静脉曲张再出血及控制顽固性腹水方面明显优于内镜治疗及穿刺放腹水。在发达国家TIPS已经被广泛地应... 自从1988年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TIPS的相关知识被不断地更新与完善。大量随机对照试验显示TIPS在预防静脉曲张再出血及控制顽固性腹水方面明显优于内镜治疗及穿刺放腹水。在发达国家TIPS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及治疗顽固性腹水。然而,术后较高的分流道功能失常及肝性脑病发生率仍严重地限制了TIPS的应用。本文着重回顾TIPS技术的发展,TIPS适应证、禁忌证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以助于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内静脉内门分流 静脉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中覆膜支架两端长度与长期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胡朋 陈斯良 +5 位作者 林志鹏 赵剑波 陈勇 何晓峰 曾庆乐 李彦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44-1448,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全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术)中支架分流道的两端长度与长期分流道通畅率、肝性脑病(HE)、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行TIPS术患者53例,均采用直径8mm全覆膜支架(Fluency... 目的探讨使用全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术)中支架分流道的两端长度与长期分流道通畅率、肝性脑病(HE)、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行TIPS术患者53例,均采用直径8mm全覆膜支架(Fluency支架,Bard)建立分流道,再视造影情况加以同等直径裸支架延长肝静脉端、门脉端。测量覆膜支架进入肝静脉长度、门静脉长度(X1、X2),肝静脉、门静脉支架总长度(X3、X4),行COX回归分析其对TIPS术后道通畅率、生存率及肝性脑病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建立分流道,术前门脉压力(29.80±4.83)mm Hg,术后门脉压力(19.00±3.92)mm Hg,下降(10.80±5.15)mm Hg(t=13.44,P<0.01)。随访时间3~89月,中位随访期64月,平均39个月。期间肝性脑病发生率为23%(12/53)。16例出现分流道再狭窄,5年累积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3%、75%、63%、62%、54%。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9%、72%、72%、69%、69%。通畅率COX回归分析显示X1有统计学意义(OR=0.42,P<0.01);生存率COX回归分析显示X4有统计学意义(OR=1.50,P=0.021);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Fluency覆膜支架行TIPS术,适当增加肝静脉端覆膜支架长度、减少支架进入门静脉长度可提高分流道通畅率及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覆膜支架 裸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后早期肝性脑病列线图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应龙 庞桦进 何晓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63-968,共6页
目的构建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后早期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的预测模型列线图并进行验证,以期为患者个体化风险预测与临床获益评估提供量化工具。方法收集南... 目的构建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后早期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的预测模型列线图并进行验证,以期为患者个体化风险预测与临床获益评估提供量化工具。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6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SPSS软件随机抽取70%病例纳入训练集构建临床预测模型(clinical prediction models,CPMs),剩余30%病例纳入验证集验证CPMs。通过Logsi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图,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Calibration plot、决策曲线分析法,对CPMs的区分度、校准度、临床实用性进行全面的临床效能评估与验证。结果(1)年龄(OR=1.97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OR=1.110)是TIPS术后早期H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浆纤维蛋白原(OR=-1.724)是保护因素;(2)训练集:区分度:AUC=0.805;校准度:χ~2=5.98,P=0.817。验证集:区分度:AUC=0.817;校准度:χ~2=5.20,P=0.877,临床效能评估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基于年龄、Child-Pugh分级、纤维蛋白原构建的列线图,可视化及可操作性较强,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稳定性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量化风险和获益评估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静脉分流 性脑病 列线图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内静脉门腔分流术治疗肝外门静脉分叉部门静脉瘤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鹏绪 刘超 +1 位作者 韩新巍 化召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62-863,共2页
门静脉瘤(portal vein aneurysm,PVA)是门静脉系统的梭形或瘤样扩张.临床罕见,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本中心采用TIPS术治疗门静脉分叉部门静脉瘤1例,术后门静脉瘤逐渐缩小消失,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静脉 门脉高压 硬化 经颈内静脉内门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后患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玲 王倩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0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科行TIPS治疗的40例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并...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科行TIPS治疗的40例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其发生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的经验。结果 TIPS治疗后6个月内的并发症包括腹腔积液、下肢水肿、消化道再出血和肝性脑病等。结论 TIPS术后适当地限制盐和水的摄入、维持正常排便、预防感染、控制蛋白摄入和定期随诊,有助于提高TIPS的长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静脉分流 院外 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操作规范讨论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克 张曦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43-145,共3页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静脉内支架分流 操作规范 适应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PHT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后的肝CT类灌注成像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斯锐 吴宁 +2 位作者 黄渭 卢先明 马明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4-239,共6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T)患者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后肝CT类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的肝硬化PHT患者62例,收集术前、术后的CT扫描图...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T)患者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后肝CT类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的肝硬化PHT患者62例,收集术前、术后的CT扫描图像,计算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后肝动脉、门脉类灌注,分析CT灌注参数的差异;根据治疗效果分组,计算各组AEF值;收集患者术前、后的血清检查结果,并计算患者MELD评分。结果肝硬化PHT患者术后的肝动脉灌注、动脉灌注指数较术前有显著的提高(P<0.05),肝门静脉灌注术前、术后差异不大。患者术后动脉增强分数上升,和术前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增加,和术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CT类灌注成像能够反映肝硬化PHT患者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后的肝微循环变化;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不会使患者肝功能恶化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PHT 经颈内静脉内门分流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
14
作者 靳雁 惠娜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09A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tent shunt,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32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TIPS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结果320例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tent shunt,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32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TIPS术后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结果320例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支架畅通率为100%,3个月支架畅通率为96%,6个月支架畅通率为90%,1年支架畅通率为84%。结论规范抗凝药物的应用、及时监测凝血指标、密切观察出血倾向、做好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是TIPS术后抗凝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静脉内支架分流 抗凝治疗 硬化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相关的肝内血管应用解剖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风立 马文领 张兴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5-197,共3页
在成人32例肝标本上,解剖观测了各肝静脉的长度、横径、夹角和肝静脉与相应门静脉拟分流处距各肝门的长度及穿刺距离。结果表明: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应首选肝右静脉与右门静脉及分支间穿刺,穿刺时穿刺针应与正中矢状面和下腔静脉... 在成人32例肝标本上,解剖观测了各肝静脉的长度、横径、夹角和肝静脉与相应门静脉拟分流处距各肝门的长度及穿刺距离。结果表明: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应首选肝右静脉与右门静脉及分支间穿刺,穿刺时穿刺针应与正中矢状面和下腔静脉分别呈右75.3°±4.7°和140.3°±10.2°,进入肝右静脉4.0±1.1cm,向下方或前下方推进1.8±0.9cm,即可刺入右门静脉及其分支;其次可选用肝中静脉和肝左静脉与左门静脉及分支间穿刺;当肝静脉有变异时,可选用右后下静脉与右门静脉及分支间穿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静脉 内门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卫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5年第5期364-367,共4页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陈卫国综述李彦豪,黄兆民审校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tentsshunts;TIPSS)是指经颈静脉实施在肝实...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陈卫国综述李彦豪,黄兆民审校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tentsshunts;TIPSS)是指经颈静脉实施在肝实质内门静脉分支与肝静脉之间建立人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血压 tipss 内门静脉 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裸支架联合覆膜支架建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中远期疗效 被引量:14
17
作者 胡朋 陈斯良 +6 位作者 罗泽龙 赵剑波 陈勇 何晓峰 曾庆乐 叶鹏 李彦豪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94-397,共4页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中采用裸支架联合覆膜支架建立分流道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连续71例采用裸支架+覆膜支架方式建立TIPS分流道的患者资料。术中均采用8mm直径支架建立分流道,首先置入相应长度裸支架...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中采用裸支架联合覆膜支架建立分流道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连续71例采用裸支架+覆膜支架方式建立TIPS分流道的患者资料。术中均采用8mm直径支架建立分流道,首先置入相应长度裸支架,再于其内置入同等直径覆膜支架,覆膜支架长度小于裸支架2cm,使分流道远心端门静脉内2cm为裸区,近心端裸支架与覆膜支架平齐达下腔静脉开口部。分析术后分流道通畅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 对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肝内分流道。术前、术后门静脉压力分别为(3.67±0.82)kPa、(2.31±0.62)kPa(P〈0.01)。随访2-63个月,平均(25.83±11.34)个月;共置入裸支架76枚,覆膜支架73枚;术后1、2、3年的分流道通畅率为87%、72%、61%,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6%、34%、46%,生存率为83%、74%、67%。结论 采用裸支架联合覆膜支架方式建立TIPS分流道的中远期疗效与TIPS专用覆膜支架近似,可作为必要时的替代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静脉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支架 治疗效果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静脉血栓的现状 被引量:9
18
作者 祁兴顺 韩国宏 樊代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16-920,共5页
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患病率在整体人群中仅为1.1%,在肝硬化患者中为10%~25%。在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如果血栓蔓延至肠系膜上静脉,可导致肠缺血,继而引起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另外,慢性门静脉血栓形成可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患病率在整体人群中仅为1.1%,在肝硬化患者中为10%~25%。在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如果血栓蔓延至肠系膜上静脉,可导致肠缺血,继而引起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另外,慢性门静脉血栓形成可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腹水等门静脉高压征,也可损害肝脏功能。最近的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开通门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凝、溶栓、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及外科切栓等。TIPS的优势不仅在于更直接地、有效地开通阻塞的门静脉,而且在建立肝内分流道后可以加速门静脉血流,预防进一步血栓再发。其主要的缺点在于技术难度大以及潜在的技术并发症等危险。然而,经皮经肝、经脾及经肠系膜上静脉穿刺到达门静脉的途径大大地降低了TIPS的手术难度;同时,术前充分的评估门静脉的解剖情况也使TIPS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变得更加安全、有效。但目前缺少相关的前瞻性研究仍限制TIPS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内静脉内门分流 血栓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应用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金山 王茂强 +5 位作者 杨立 邢冲冲 于淼 崔志鹏 黄英才 张正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1期33-36,共4页
本文报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14例,成功12例。术后食道静脉曲张明显减轻乃至消失、门脉主干血流速度显著增加、门脉压力平均下降1.48kPa、血小板有所升高、白细胞变化不大、脾脏体积缩小30-60%。本组临床应用结果表明:T... 本文报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14例,成功12例。术后食道静脉曲张明显减轻乃至消失、门脉主干血流速度显著增加、门脉压力平均下降1.48kPa、血小板有所升高、白细胞变化不大、脾脏体积缩小30-60%。本组临床应用结果表明:TIPSS创伤性小,降低门脉压可靠,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法;此技术成功的关键是术前了解肝静脉与门静脉的空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体静脉分流 疗效观察 食道静脉曲张 白细胞变化 tipss 降低门脉压 门脉高压症 血流速度 门脉压力 体积缩小 临床应用 有效方法 空间关系 血小板 创伤性 静脉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相关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玲 王倩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4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l systemic shunt,TIPS)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2011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科行TIPS治疗的50例患者术中和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l systemic shunt,TIPS)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2011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科行TIPS治疗的50例患者术中和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结果 50例患者中腹腔内出血、术后发热、术后肝性脑病、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和瘀斑、异位栓塞的发生率分别为8%、84%、18%、30%、4%。结论 TIPS治疗并发症较多,根据患者特点和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有利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内门分流 出血 性脑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