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固兼用曲张静脉栓塞技术联合专用支架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宋畅 冯琦琛 +3 位作者 杨广鑫 刘启佳 王昌明 李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0-1012,F0003,共4页
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引起的一种症候群,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胸腹水等。不同病因所致肝硬化是门静脉高压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病因,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 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引起的一种症候群,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胸腹水等。不同病因所致肝硬化是门静脉高压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病因,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通过在下腔静脉与门静脉之间的肝实质内建立分流道,以微创的方式从结构上显著降低门静脉阻力^([1])。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随着TIPS分流道建设模式由裸支架、覆膜支架、组合支架^([2-4]),到目前的TIPS专用支架^([5])(Viatorr,Gore公司,美国)的转变,临床治疗效果不断改善。尽管如此,TIPS手术后,肝性脑病、消化道再出血、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仍是广受关注的问题。在传统手术技术的基础上,本中心尝试应用专用支架联合弹簧圈及栓塞型医用胶,将传统TIPS的“重分流,轻断流”,改为新的“重断流,轻分流”。在此新指导原则下,对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或难治性胸腹水进行治疗,就其手术成功率、临床疗效、并发症等情况进行随访总结并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内静脉 内门分流 门脉高压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难治性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联合封堵器封堵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伴自发性脾、胃-肾分流 被引量:6
2
作者 何创业 祁兴顺 +6 位作者 帖君 柏明 白苇 郭文刚 牛静 殷占新 韩国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01-805,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经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上消化道出血或顽固性腹水合并脾、胃-肾分流患...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经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上消化道出血或顽固性腹水合并脾、胃-肾分流患者28例,将其中分流道直径>1.2 cm的9例患者纳入研究,行间接、经肾静脉逆行或经皮穿刺门静脉直接门静脉造影了解门静脉、曲张静脉及脾、胃-肾分流道情况。穿刺右侧颈内静脉后送入RUPS100穿刺系统至肝静脉,穿刺门静脉,建立门体分流通道。另引入1支导丝探查脾、胃-肾分流道,沿留置至脾、胃-肾分流的导丝送入封堵器输送器,确定封堵器位置后,准确释放。球囊扩张肝实质及穿刺道,引入支架,定位并释放覆膜支架,送入造影导管至脾静脉,造影观察支架位置、血流、曲张静脉、脾、胃-肾分流道情况,必要时弹簧钢圈栓塞曲张静脉,计算压力梯度。结果 9例患者成功进行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治疗,无术中并发症。4例为TIPS术中直接联合封堵术治疗,术后无支架功能障碍及肝性脑病发生。5例为先行TIPS,术后4例发生严重肝性脑病(Ⅲ级),3例发生支架功能失常,1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TIPS球囊扩张治疗后行封堵器封堵,5例患者未再发生支架功能障碍,仅1例发生Ⅰ级肝性脑病。结论 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的方法,可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引起的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脾、胃-肾分流 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临床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祁兴顺 韩国宏 樊代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9-504,共6页
自从1988年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TIPS的相关知识被不断地更新与完善。大量随机对照试验显示TIPS在预防静脉曲张再出血及控制顽固性腹水方面明显优于内镜治疗及穿刺放腹水。在发达国家TIPS已经被广泛地应... 自从1988年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TIPS的相关知识被不断地更新与完善。大量随机对照试验显示TIPS在预防静脉曲张再出血及控制顽固性腹水方面明显优于内镜治疗及穿刺放腹水。在发达国家TIPS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及治疗顽固性腹水。然而,术后较高的分流道功能失常及肝性脑病发生率仍严重地限制了TIPS的应用。本文着重回顾TIPS技术的发展,TIPS适应证、禁忌证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以助于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静脉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PHT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后的肝CT类灌注成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斯锐 吴宁 +2 位作者 黄渭 卢先明 马明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4-239,共6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T)患者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后肝CT类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的肝硬化PHT患者62例,收集术前、术后的CT扫描图...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T)患者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后肝CT类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的肝硬化PHT患者62例,收集术前、术后的CT扫描图像,计算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后肝动脉、门脉类灌注,分析CT灌注参数的差异;根据治疗效果分组,计算各组AEF值;收集患者术前、后的血清检查结果,并计算患者MELD评分。结果肝硬化PHT患者术后的肝动脉灌注、动脉灌注指数较术前有显著的提高(P<0.05),肝门静脉灌注术前、术后差异不大。患者术后动脉增强分数上升,和术前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增加,和术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CT类灌注成像能够反映肝硬化PHT患者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后的肝微循环变化;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不会使患者肝功能恶化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PHT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人体组成成分及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宋添谋 吴性江 黄迎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42-945,共4页
目的肝硬化患者常伴有门静脉高压症和营养不良这2个十分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文中分析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人体组成成... 目的肝硬化患者常伴有门静脉高压症和营养不良这2个十分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文中分析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人体组成成分及代谢的变化及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对人体组成成分及代谢的影响。方法 2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TIPS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3个月,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检测人体组成成分,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肾功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结果 25例患者TIPS术后门静脉压(6.30±2.11)mmHg与术前(15.52±4.15)mmHg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及3个月干重由术前的(13.21±1.98)kg,分别升至(15.17±3.21)kg和(15.69±3.26)kg,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3个月血清胰岛素水平由术前的(20.65±9.43)mU/L,分别降至(13.93±2.94)mU/L和(14.86±2.97)mU/L(P<0.05)。术后1周及3个月清蛋白含量由术前的(38.12±5.21)g/L,分别降至(35.36±5.32)g/L和(35.23±4.92)g/L,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总胆红素含量由术前的(18.43±5.42)μmol/L,升至(26.48±6.57)μmol/L,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PS术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增加患者干重,增加患者体重,改善患者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静脉高压症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硬化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后门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炼 姚绍球 +3 位作者 杨斌 傅宁华 方熙珍 方志秀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经颈内静脉置管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tentShuntTIPSS)前后门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材料和方法:199308... 目的: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经颈内静脉置管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tentShuntTIPSS)前后门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材料和方法:199308~199604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DopplerUltrasoundCDS)对14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TIPSS治疗患者,监测手术前后门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X线门静脉造影、门静脉测压对照比较。结果:TIPSS术后支撑管通畅组和支撑管狭窄或栓塞组门脉系血流动力学均有明显改变。结果:应用CDS监测TIPSS术后门脉系和分流道血流动力学变化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门分流 硬变 彩色多普勒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后彩色双工多普勒超声表现
7
作者 王炼 杨斌 姚绍球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47-47,共1页
我院1993年8月~1993年12月对26例肝硬变门脉高压患者进行51次彩色双工多普勒检查,其中18例在C-2000DSAX线机监视下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即在门脉属支与右肝静脉之间置入直径10mm的可扩张性金... 我院1993年8月~1993年12月对26例肝硬变门脉高压患者进行51次彩色双工多普勒检查,其中18例在C-2000DSAX线机监视下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即在门脉属支与右肝静脉之间置入直径10mm的可扩张性金属支撑管,建立肝内门体分流,均获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双工多普勒超声 彩色双工多普勒 硬变门脉高压 血流动力学 消化道出血 超声影像学 占位性病变 门脉压力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应用解剖
8
作者 吕衡发 孙天恩 +1 位作者 张振有 李德明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69-371,共3页
在65例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肝静脉及肝静脉主干的长度,并计算它们的变异系数,探讨了选择性肝静脉插管的解剖学因素,为肝内门体分流术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
关键词 内门分流 经颈内静脉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患者康复护理路径的应用
9
作者 何秀芳 林瑞祥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112-3118,共7页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路径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0例接受TIPS手术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及顽固性胸腹水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路径组...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路径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0例接受TIPS手术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及顽固性胸腹水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路径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临床治疗方案一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路径组采用康复护理路径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的6 min步行测试(Six-Minute Walking Test,6MWT)距离、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肝性脑病、腹腔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路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5/80),低于对照组的16.25%(13/80);路径组出院时6MWT距离、ADL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住院时间(10.50±2.50)d,短于对照组的(12.70±3.50)d;住院费用(8.31±0.71)万元,低于对照组的(8.92±0.53)万元;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90±3.31)分,高于对照组的(89.50±4.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TIPS康复护理路径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经颈静脉内门静脉分流 临床护理路径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模型迭代重建联合去金属伪影算法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周美玉 胡继红 +3 位作者 赵卫 杨美英 马帅 王滔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3-928,共6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全模型迭代重建(IMR)联合去金属伪影算法(O-MAR)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TIPS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行CT复查的患者,扫描图像采用iDose^(4)(A组)、IMR(B组)、iDose^(4...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全模型迭代重建(IMR)联合去金属伪影算法(O-MAR)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TIPS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行CT复查的患者,扫描图像采用iDose^(4)(A组)、IMR(B组)、iDose^(4)+O-MAR(C组)、IMR+O-MAR(D组)重建,选取门静脉期伪影最重层面,在最明显的低密度和高密度伪影区域、竖脊肌、金属植入物附近受伪影影响最大肝实质区域、门静脉主干绘制感兴趣区(ROI),比较四组图像的CT值偏差(ΔHU)、标准差(SD)、高密度伪影指数(AI)、低密度AI以及门静脉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进行图像伪影及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D两组图像高密度AI、低密度AI、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B、D两组竖脊肌噪声值SD明显低于A组和C组,而门静脉SNR、CNR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观评价分析显示,D组图像伪影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B组,图像质量评分显著优于A组和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IMR+O-MAR的联合重建能够明显减轻TIPS术后弹簧圈伪影、降低噪声、提高组织CT值测量准确性,改善整体图像质量,对TIPS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随访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去金属伪影算法 全模型迭代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CT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显性肝性脑病的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怡博 冯广森 +1 位作者 张明勤 张文浩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应用动态对比增强CT(DCE-CT)确定肝内门静脉血流分布,评价其对预防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显性肝性脑病(overt hepatic encephalopathy,OH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3年11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接受TIPS治疗的110... 目的应用动态对比增强CT(DCE-CT)确定肝内门静脉血流分布,评价其对预防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显性肝性脑病(overt hepatic encephalopathy,OH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3年11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接受TIPS治疗的11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术前通过DCE-CT评估肝内门静脉血流分布类型。在不同分布类型肝内门静脉血流分布患者中比较门静脉左支、右支分流术后OHE发生率。结果脾静脉右支型患者中门静脉左支、右支分流术后OHE发生率分别为58.3%、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脾静脉左支型、脾静脉弥散型患者中门静脉左支、右支分流术后OH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46、0.846)。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脾静脉优势支分流、肠系膜上静脉优势支分流患者术后OHE发生率分别为20.8%、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TIPS术前利用DCE-CT评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内门静脉血流分布,术中有选择地进行门静脉分支穿刺分流,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OHE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显性性脑病 静脉血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精准技术与全程规范化管理
12
作者 刘福全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6,共1页
本视频以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精准技术及全程规范化管理为主题,详细介绍了术前规范、术中精准技术、术后随访及临床意义,涵盖了门静膜高压的多种病因和治疗方法,包括内科、外科、介入微创等,并特别强调了介入微创中TIPS的重要性。本... 本视频以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精准技术及全程规范化管理为主题,详细介绍了术前规范、术中精准技术、术后随访及临床意义,涵盖了门静膜高压的多种病因和治疗方法,包括内科、外科、介入微创等,并特别强调了介入微创中TIPS的重要性。本视频还包括一系列特殊情况和处理方案,如门静脉血栓、双侧颈静脉完全闭塞等,并展示了多种手术方法和技巧。同时强调术后管理和随访的重要性,包括监测压力、预防并发症等。本视频最后分享了全程规范化管理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高压 全程规范化 静脉血栓 TIPS 经颈静脉内门静脉分流 完全闭塞 后管理 介入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评分到人工智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肝性脑病预测的演变与挑战
13
作者 王小泽 李肖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9-455,共7页
该文探讨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预测TIPS术后HE的应用潜力和挑战。具体系统梳理了包括患者基线特征、TIPS相关参数及其他相关因素,... 该文探讨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预测TIPS术后HE的应用潜力和挑战。具体系统梳理了包括患者基线特征、TIPS相关参数及其他相关因素,并评估传统评分系统如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和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预测HE的准确性。同时探讨了AI技术如何通过处理多维数据集提高预测准确性,并讨论AI模型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挑战。该文强调构建全面动态预测模型的重要性,以改善TIPS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性脑病 人工智能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伴门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
14
作者 温晨 袁凯 +3 位作者 马鹍鹏 向涛 王茂强 段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7-542,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伴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符合T...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伴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2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符合TIPS治疗指征的31例门静脉高压伴PVT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实验室检查、术式选择、术中门静脉压力(portal vein pressure,PVP)、术后随访超声或增强CT检查及有无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等。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支架植入前后PVP差异,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术后分流道通畅率、再出血率、HE发生率及生存率。Log-rank检验分析伴或不伴有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患者的随访结果差异。结果TIPS成功率为93.55%(29/31)。手术成功的29例患者支架植入前后PVP由(30.15±4.61)mmHg降至(20.84±5.5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75,P<0.05)。术后随访时间为22.90(4.50,61.80)个月。随访期间,24.14%(7/29)的患者出现分流道功能障碍,17.24%(5/29)的患者出现再出血,17.24%(5/29)的患者出现HE,17.24%(5/29)的患者死亡。10例PVT患者伴有CTPV,伴有CTPV患者的分流道功能障碍5例、再出血3例、HE 1例、死亡3例,不伴有CTPV患者的分流道功能障碍2例、再出血2例、HE 4例、死亡2例。伴有CTPV的PVT患者的分流道功能障碍及再出血发生率高于不伴CTPV的患者(均P<0.05),而两组间HE发生率及术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IPS可有效降低伴有PVT患者的PVP,PVT伴CTPV的患者TIPS后分流道功能障碍及再出血发生率高于不伴CTPV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静脉血栓 静脉海绵样变性 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减少症预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肝性脑病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裕 王修琪 +5 位作者 董成宾 吴一凡 范振华 王磊 岳振东 刘福全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9-424,共6页
目的探讨肌肉减少症预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性脑病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在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TIPS治疗的28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骨... 目的探讨肌肉减少症预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性脑病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在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TIPS治疗的28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骨骼肌质量指数(SMI)诊断,将患者分为肌肉减少症组(n=61)和非肌肉减少症组(n=223)。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法,对非肌肉减少症组中61例患者与肌肉减少症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TIPS后每6个月1次随访2年,统计分析患者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确定两组肝性脑病、非肝移植生存率的预测因素。结果PSM对比分析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因、肝肾功能、Child-Pugh评分和分级、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等临床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门静脉压力梯度(P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肌肉减少症组、非肌肉减少症组患者1、2年显性肝性脑病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8.0%、34.4%,8.2%、1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R=2.16,95%CI=1.07~4.38,P=0.03)。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组是TIPS后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两组TIPS后肝性脊髓病、支架狭窄及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肌肉减少症组血氨值显著高于非肌肉减少症组(P=0.02)。肌肉减少症组、非肌肉减少症组1、2年无肝移植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6.7%、88.5%,98.4%、95.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MELD评分与非肝移植生存率相关(P<0.05)。结论肌肉减少症是TIPS后肝性脑病发生的重要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减少症 经颈静脉内门分流 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静脉血栓的现状 被引量:9
16
作者 祁兴顺 韩国宏 樊代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16-920,共5页
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患病率在整体人群中仅为1.1%,在肝硬化患者中为10%~25%。在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如果血栓蔓延至肠系膜上静脉,可导致肠缺血,继而引起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另外,慢性门静脉血栓形成可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患病率在整体人群中仅为1.1%,在肝硬化患者中为10%~25%。在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如果血栓蔓延至肠系膜上静脉,可导致肠缺血,继而引起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另外,慢性门静脉血栓形成可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腹水等门静脉高压征,也可损害肝脏功能。最近的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开通门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凝、溶栓、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及外科切栓等。TIPS的优势不仅在于更直接地、有效地开通阻塞的门静脉,而且在建立肝内分流道后可以加速门静脉血流,预防进一步血栓再发。其主要的缺点在于技术难度大以及潜在的技术并发症等危险。然而,经皮经肝、经脾及经肠系膜上静脉穿刺到达门静脉的途径大大地降低了TIPS的手术难度;同时,术前充分的评估门静脉的解剖情况也使TIPS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变得更加安全、有效。但目前缺少相关的前瞻性研究仍限制TIPS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血栓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支架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应用的随访结果 被引量:13
17
作者 赵世录 王昌明 +5 位作者 傅军 栾景源 李天润 赵军 董国祥 李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组合支架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4月~2017年5月对61例门脉高压症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或难治性腹水行TIPS。采用组合支架建立门腔分流体系,... 目的探讨组合支架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4月~2017年5月对61例门脉高压症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或难治性腹水行TIPS。采用组合支架建立门腔分流体系,即裸金属支架连接门静脉与下腔静脉,精确定位分流道肝实质段后,再以一定长度覆膜支架覆盖肝实质段,观察分流前后门体静脉压力梯度值的变化、止血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以及生存率。结果61例手术全部成功。随访截止2017年5月。61例术后随访5~7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34例随访>24个月,18例随访>36个月,7例随访>60个月:9例死亡,死亡原因分别为多器官功能障碍3例、晚期恶性肿瘤2例、肝性脑病1例、肺部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2例。术后再出血率、支架累积通畅率、肝性脑病累积发生率、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56%、83.58%、19.60%、82.88%。52例长期生存者术前Child-Pugh评分(7.47±1.60)分,随访结束时(7.04±1.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61,P=0.055)。结论组合支架(裸支架+覆膜支架)建立门腔分流通道在技术上安全可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及难治性腹水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门脉高压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组合支架 裸支架 覆膜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艳 李阳 +4 位作者 赵玲 丁利唤 沈裕厚 张金君 杨俊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990-3996,共7页
目的:构建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方法:进行文献检索,基于循证结果形成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条目池,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结果:构建... 目的:构建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方法:进行文献检索,基于循证结果形成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条目池,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结果:构建的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术中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5和0.83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58和0.339(均P<0.01),第2轮专家函询所有指标的变异系数均<0.200。结论:构建的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TIPS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内门静脉分流(TIPS) 期护理 并发症 方案构建 德尔菲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段下腔静脉入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适应证及解剖基础 被引量:28
19
作者 褚建国 孙晓丽 +6 位作者 黄鹤 徐晓明 朴龙松 吕春燕 孙鹏 杨淑慧 刘姝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静脉与门静脉间存在解剖异常时 ,行经肝段下腔静脉直接穿刺门静脉分支 ,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的适应证及相关解剖基础 ,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6 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肝...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静脉与门静脉间存在解剖异常时 ,行经肝段下腔静脉直接穿刺门静脉分支 ,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的适应证及相关解剖基础 ,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6 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肝段下腔静脉直接穿刺门静脉完成TIPS分流术。静脉曲张出血 5 2例 ,难治性腹水 12例 ,等待肝移植 1例。结果  6 5例经肝段下腔静脉TIPS分流术均获成功 ,技术成功率 10 0 % ,未出现术中技术相关并发症 ,1年内初步开通率明显高于常规TIPS。结论 经肝段下腔静脉入路TIPS技术用于肝静脉与门静脉间解剖异常病例是安全可行的 ,结果提示由于肝内分流道曲度较小 ,1年内支架初步开通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下腔静脉入路 静脉 内门分流 适应证 解剖基础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先天性肝内门体静脉分流Ⅱ型合并血管瘤1例
20
作者 薛见进 郭韪嘉 +1 位作者 张杰 周嘉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1-783,共3页
先天性肝内型门体静脉分流(congenital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venous shunt,CIPSVS)是指门静脉与体静脉之间存在异常交通支,属于先天性门体静脉分流的一种常见类型,临床较为罕见,且诊断年龄跨度较大,临床表现多样,常合并多种先天... 先天性肝内型门体静脉分流(congenital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venous shunt,CIPSVS)是指门静脉与体静脉之间存在异常交通支,属于先天性门体静脉分流的一种常见类型,临床较为罕见,且诊断年龄跨度较大,临床表现多样,常合并多种先天性发育障碍,儿童患者容易漏诊或误诊。本文报道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小儿外科2022年8月收治的1例6月龄CIPSVSⅡ型伴血管瘤患儿的诊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先天性内门静脉分流 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