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经颅多普勒超声的脑血流自动调节评估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石仪 徐梦媛 +2 位作者 马帅涛 冯光 韩冰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6,共8页
脑血流自动调节(CA)是指脑血管在二氧化碳浓度、平均动脉血压或脑灌注压等因素发生变化时,能够维持脑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一种自我调节能力。急性缺血性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既往研究表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CA在发病... 脑血流自动调节(CA)是指脑血管在二氧化碳浓度、平均动脉血压或脑灌注压等因素发生变化时,能够维持脑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一种自我调节能力。急性缺血性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既往研究表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CA在发病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受损,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该文综述了CA的生理机制、监测方法及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脑血流自动调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纤维酸性蛋白水平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经颅多普勒超声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吕翔 吕龙 +1 位作者 魏民 高玉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93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水平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表现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4年2月于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老年科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目的探讨血清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水平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表现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4年2月于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老年科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23例,根据脑血管储备功能将其分为正常组39例和受损组84例,收集患者手术前后GFAP水平与TCD表现。通过ROC曲线分析血清GFAP水平对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评估值。结果受损组糖尿病比例、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受损组和正常组术前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MFV)、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GFAP、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S-100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术后(P<0.05)。受损组术前GFA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术后PI、PSV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术后GFAP、NSE、S-100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P<0.01)。术前和术后的血清GFAP水平均与术后MFV、PI、PSV水平呈负相关(P<0.01)。合并糖尿病、术后PSV、术前GFAP、术后GFAP、术后NSE、术后S-100β蛋白水平是影响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脑血管储备功能的独立因素(P<0.05,P<0.01)。术后血清GFAP水平较术前血清GFAP水平对术后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更高,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95%CI:0.786~0.916)、0.777(95%CI:0.693~0.847)。结论血清GFAP水平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TCD表现相关,可结合二者评估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 脑血管循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高原暴露人群脑血管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参数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卞士柱 李黔宁 +6 位作者 李明 唐才发 叶建宁 徐佰达 李双菲 郑双锦 黄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研究平原人群在高原不同暴露时间脑血管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查参数的差异。方法收集世居平原、急进高原、高原初步习服以及完全习服人群的人口学资料以及5条脑血管的TCD检查结果,比较上述人群各... 目的研究平原人群在高原不同暴露时间脑血管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查参数的差异。方法收集世居平原、急进高原、高原初步习服以及完全习服人群的人口学资料以及5条脑血管的TCD检查结果,比较上述人群各血管参数的差异性。结果 4组人群之间TCD检查参数显著不同(P<0.01)。世居平原人急进高原后,脑血流速度急剧增加,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和阻力指数(resistent index,RI)降低,在高原短期习服后,血流速度以及PI和RI均逐渐恢复,长时间习服后多数脑血管的血流速度恢复至平原水平,部分血管血流速度低于平原值(双侧大脑中动脉和右椎动脉)。结论不同高原暴露时间对世居平原人群脑血流影响不同,高原完全习服对脑血流速度与PI、RI的影响具有不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脑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超声检查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张迎春 方军初 +2 位作者 盛余敬 罗蔚锋 刘春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55-2257,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检查(TCS)诊断帕金森病(P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PD患者(PD组)及8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TCS检查,根据黑质回声区域的强度分为Ⅰ~Ⅴ级。单侧黑质强回声≥Ⅲ级、面积>0.20cm2且双侧黑质强回声总面积/中脑...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检查(TCS)诊断帕金森病(P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PD患者(PD组)及8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TCS检查,根据黑质回声区域的强度分为Ⅰ~Ⅴ级。单侧黑质强回声≥Ⅲ级、面积>0.20cm2且双侧黑质强回声总面积/中脑总面积(S/M)比值≥7%提示PD可能。结果 PD组异常黑质强回声者58例(58/80,7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名(10/8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侧黑质强回声总面积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0.46cm2、0.69cm2,S/M比值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0.00、14.00,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TCS诊断P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50%、87.50%。结论 TCS对PD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少数老年患者由于颞窗透声不良而不适合此项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中脑 黑质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高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37-345,共9页
Aaslid等于1982年首次报告了应用多普勒超声扫描记录颅内动脉血液速度的新技术,并推出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仪,其具有无创、检查费用低、易重复,可以在危重患者床边检查等优点。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颈动脉狭窄 临床意义 血液速度 内动脉 检查费用 危重患者 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评价前循环脑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9
6
作者 于德林 张玮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34-438,共5页
目的应用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检查方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前循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进行评价,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107例50~85岁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发病后2周内完成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及TCD... 目的应用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检查方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前循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进行评价,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107例50~85岁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发病后2周内完成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及TCD检查。分别记录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组CT/MRI阳性侧和阴性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CCA/EICA)不同回声斑块、斑块大小以及动脉狭窄程度;前循环颅内血管狭窄组CT/MRI阳性侧和阴性侧颈内动脉虹吸段(SCA)、颈内动脉末段(TICA)、大脑中动脉M1段(MCA-M1)、大脑前动脉A1段(ACA-A1)狭窄程度及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不同回声斑块检出率;前循环颅内外动脉联合狭窄组CT/MRI阳性侧和阴性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大脑中动脉M1段及大脑前动脉A1段狭窄程度。结果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组:CT/MRI阳性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和阴性侧比较,不同回声斑块大小及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程度为40%~50%、>50%~70%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两侧狭窄血管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狭窄程度达>70%~90%和>90%时,CT/MRI阳性侧检出率均大于阴性侧(P<0.05)。前循环颅内血管狭窄组:CT/MRI阳性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与阴性侧之间不同回声斑块大小及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虹吸段或颈内动脉末段和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发生率,CT/MRI阳性侧大于阴性侧(P<0.05);大脑前动脉A1段狭窄发生率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循环颅内外动脉联合狭窄组:CT/MRI阳性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70%和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阳性检出率均大于阴性侧(P<0.05);大脑前动脉A1段狭窄血管两侧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一组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程度基本相同,根据斑块回声和溃疡形成与否不能确定动脉-动脉栓塞的"责任斑块";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提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70%,以及TCD提示颈内动脉虹吸段、颈内动脉末段、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50%者,与同侧脑卒中的发生明显相关,二者联合应用有助于确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责任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脑动脉硬化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颈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检查在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位置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61-664,共4页
急性脑梗死患者是否有大动脉闭塞?是否需要行急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以及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如何最快捷和准确地评估闭塞动脉是否开放以及开放程度?尽管早期CT定量能帮助预测并发症、预后、以及溶栓治疗获益的可能性... 急性脑梗死患者是否有大动脉闭塞?是否需要行急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以及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如何最快捷和准确地评估闭塞动脉是否开放以及开放程度?尽管早期CT定量能帮助预测并发症、预后、以及溶栓治疗获益的可能性,然而,CT不能单独提供确切的动脉闭塞定位和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团注后动脉闭塞持续时间的信息。CT血管造影术(cT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可用来评估血管开放,但CTA受限于需要对比剂以及源图像的专家解释和三维重建的时间延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脑梗塞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中颅内动脉瘤破裂致颅内压急性增高一例
8
作者 阮利江 黄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468-469,共2页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内动脉瘤破裂 内压 增高 急性 医院急诊科 肢体抽搐 言语不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评估房间隔膨出瘤患者右向左分流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玉静 成品秀 +2 位作者 康素玲 姜月 王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2-795,共4页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对房间隔膨出瘤患者心脏水平右向左分流的评估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2021年7月焦作市人民医院40例房间隔膨出瘤患者和同期242例非膨出瘤患者,均行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检查,...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对房间隔膨出瘤患者心脏水平右向左分流的评估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2021年7月焦作市人民医院40例房间隔膨出瘤患者和同期242例非膨出瘤患者,均行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检查,比较在静息状态下和Valsalva动作后两组右向左分流的总体阳性率;并按监测到的微气泡数量将两组右向左分流进一步分为小量分流和大量分流,比较两组小量分流和大量分流的发生比例,以及Valsalva动作后两组分流量的变化。结果静息状态对比增强多普勒:膨出瘤组右向左分流阳性率高于非膨出瘤组[47.5%(19/40)比29.8%(72/242);χ^(2)=4.95,P=0.03];膨出瘤组小量分流14例(73.7%),大量分流5例(26.3%);非膨出瘤组小量分流61例(84.7%),大量分流11例(15.3%)。静息状态下,两组均以小量分流居多,两组小量和大量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P=0.264)。Valsalva动作对比增强多普勒:Valsalva动作后两组总体阳性率较静息状态下均显著提高(膨出瘤组77.5%,χ^(2)=8.64,P=0.002;非膨出瘤组48.8%,χ^(2)=80.49,P<0.001);其中大量分流病例数显著增加,膨出瘤组大量分流发生率为64.5%(20/31),非膨出瘤组大量分流发生率为47.5%(56/118),膨出瘤组显著高于非膨出瘤组(χ^(2)=12.58,P<0.001)。结论房间隔膨出瘤患者常伴右向左分流,尤其是Valsalva动作后,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行规范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膨出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卵圆孔 未闭 右向左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超声检查帕金森病黑质强回声与铁代谢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0
作者 宋馨 张迎春 +3 位作者 冯欣宇 丁常伟 盛余敬 杨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68-973,共6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特异性的黑质强回声改变与血清铁代谢相关参数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纳入107例PD患者,根据经颅超声检查(TCS)中黑质回声改变,将PD患者分为黑质强回声(HSN)组57例和黑质回声正常(NSN)组50例,同时纳入49名正常人...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特异性的黑质强回声改变与血清铁代谢相关参数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纳入107例PD患者,根据经颅超声检查(TCS)中黑质回声改变,将PD患者分为黑质强回声(HSN)组57例和黑质回声正常(NSN)组50例,同时纳入49名正常人为对照组。分析3组铁代谢参数的差异及代谢参数与HSN的相关性。结果HSN组血浆铜蓝蛋白[0.21(0.18,0.25)g/L]和NSN组血浆铜蓝蛋白[0.24(0.20,0.29)g/L]均低于对照组[0.31(0.26,0.37)g/L](F=41.735,P<0.01)。HSN组铜蓝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患者比例高于NSN组[51%(29/57)比26%(13/50),χ^(2)=6.025,P=0.014]。HSN、NSN、对照组转铁蛋白水平分别为(2.22±0.38)g/L、(2.14±0.45)g/L、(2.67±0.54)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92,P均<0.001)。转铁蛋白水平与HSN面积呈负相关(r=-0.454,P<0.01)。结论铜蓝蛋白水平降低可能是导致PD患者出现HSN的因素,HSN面积与转铁蛋白水平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黑质 铁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塞患者颈动脉B超与颅底大动脉TCD检查结果分析
11
作者 杨访 郑芷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索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颅底大动脉病变情况。方法:对99 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B超)检查和(或)颅底动脉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60 例行颈动脉B超检查者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38 例(6... 目的:探索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颅底大动脉病变情况。方法:对99 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B超)检查和(或)颅底动脉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60 例行颈动脉B超检查者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38 例(63-33 %) ,斑块形成29 例(48-33%) ,管腔狭窄10 例(16-67% ),颈动脉B超总异常率达63-33% 。93 例行颅底动脉TCD 检查者中发现有颈动脉系统与椎基动脉系统狭窄和( 或) 供血不足56 例(60-22 %) 。结论: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颅底大动脉病变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B超 经颅多普勒检查 T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鉴别帕金森病与特发性震颤的辅助检查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亦璇 唐玮婷 游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07-714,共8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特发性震颤与其临床症状部分相似,早期帕金森病与震颤的鉴别诊断具有挑战性,但帕金森病与特发性震颤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同,基于病理生理机制研发的新型分子探针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31...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特发性震颤与其临床症状部分相似,早期帕金森病与震颤的鉴别诊断具有挑战性,但帕金森病与特发性震颤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同,基于病理生理机制研发的新型分子探针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31碘-间碘苄胍心肌显像等辅助检查有助于鉴别二者。因此,本文总结影像、经颅超声和电生理等相关检查进展,以期提高临床医生鉴别帕金森病与特发性震颤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特发性震颤 分子影像 电生理 经颅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颅内动脉特殊结构三例
13
作者 黄辉龙 王红 +1 位作者 丁勇民 涂江龙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6-479,492,共5页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作为检测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重要方法,以其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TCD应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诊断与侧支循环评估、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监测、脑死亡...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作为检测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重要方法,以其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TCD应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诊断与侧支循环评估、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监测、脑死亡评估等,但TCD对于部分颅内动脉特殊结构血流改变的检测尚待完善。作者报道3例存在颅内动脉特殊结构的患者资料,基于医学影像对TCD血流频谱进行综合分析,旨在增加临床医师对类似患者的探查经验,提高脑血管超声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解剖变异 内动脉瘤 椎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成 臧千慧 +1 位作者 杨书聪 郁慧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93-498,共6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具有高病死率、致残率。血管内治疗已成为大血管闭塞AIS患者血管再通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经血管再通治疗的AIS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状态与脑血管再灌注和病变处缺血半暗带改善程度密切相关。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评估...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具有高病死率、致残率。血管内治疗已成为大血管闭塞AIS患者血管再通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经血管再通治疗的AIS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状态与脑血管再灌注和病变处缺血半暗带改善程度密切相关。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评估颅内血管闭塞或狭窄程度、指导治疗、预测转归等方面具有无创、可靠、便捷等优点。作者对TCD在AIS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卒中 脑缺血 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脑血管多普勒超声在小儿Ⅰ型Chiari畸形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王君璐 张立 +2 位作者 刘剑钢 刘瑜 肖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6,共7页
目的研究经颅脑血管多普勒(transcraniocerebral vessel Doppler,TVD)超声技术在I型Chiari畸形患儿诊断以及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7例Ⅰ型Chiar... 目的研究经颅脑血管多普勒(transcraniocerebral vessel Doppler,TVD)超声技术在I型Chiari畸形患儿诊断以及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7例Ⅰ型Chiari畸形患儿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两组,学龄前组(1~6岁)15例,学龄后组(7~16岁)12例。两组患儿均于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1个月行TVD超声探测,以后颅窝内双侧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及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为靶血管,收集相应靶血管的收缩期峰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 velocity,EVD)及搏动指数(pulsative index,PI)等监测指标。分别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后后颅窝动脉血流动力学差异;比较27例患儿术前TVD与MRI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以及术后TVD检查结果与Tator疗效评估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学龄前组患儿手术后双侧PCA的PSV较术前增加[左侧:(44.25±13.06)cm/s比(66.76±14.45)cm/s,t=5.148,P=0.023;右侧:(45.12±13.41)cm/s比(65.33±10.12)cm/s,t=5.389,P=0.021]、PI较术前降低[左侧:(1.18±0.42)比(0.91±0.18),t=4.545,P=0.033;右侧:(1.24±0.48)比(0.92±0.13),t=4.776,P=0.028];双侧VA的PSV[左侧:(43.50±11.99)cm/s比(70.94±7.56)cm/s,t=7.042,P=0.008;右侧:(44.56±8.45)cm/s比(68.82±9.02)cm/s,t=6.833,P=0.009]、EVD[左侧:(19.01±9.22)cm/s比(27.18±8.53)cm/s,t=4.587,P=0.032;右侧:(18.28±5.77)cm/s比(28.32±7.26)cm/s,t=4.683,P=0.030]较术前增加,双侧PI较术前降低[左侧:(1.12±0.45)比(0.86±0.19),t=4.712,P=0.029;右侧:(1.31±0.46)比(0.84±0.31)cm/s,t=5.277,P=0.022];BA的PSV[(48.75±16.57)cm/s比(69.17±11.86)cm/s,t=5.413,P=0.019]、EVD[(27.73±7.34)cm/s比(27.18±8.53)cm/s,t=4.738,P=0.027]较术前增加、PI较术前降低[(1.13±0.55)比(0.90±0.28),t=4.721,P=0.030]。学龄后组患儿手术后双侧VA的PSV较术前增加[左侧:(48.16±18.47)cm/s比(53.77±24.73)cm/s,t=4.187,P=0.045;右侧:(45.72±18.53)cm/s比(56.31±19.82)cm/s,t=3.872,P=0.036],BA的PSV[(48.50±11.44)cm/s比(58.17±18.86)cm/s,t=5.108,P=0.024]、EVD[(18.63±9.91)cm/s比(23.19±10.63)cm/s,t=4.763,P=0.029]较术前增加、PI较术前降低[(1.06±0.42)比(0.92±0.25),t=4.572,P=0.032]。27例术前TVD超声检出率低于MRI(χ^(2)=5.511,P=0.019);术后1个月Tator疗效评估症状改善19例(19/27,70.4%)、无改善8例(8/27,29.6%);TVD超声监测指标改善22例(22/27,81.5%)、无改善5例(5/27,18.5%),TVD超声检查与Tator疗效评估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χ^(2)=0.911,P=0.340)。结论小儿Ⅰ型Chiari畸形的诊断应以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但本研究中TVD超声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辅助性,可有效显示Ⅰ型Chiari畸形患儿后颅窝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间接、无创地评估颅内压,不仅可以帮助医师及时诊断、给予治疗,同时TVD超声对于Ⅰ型Chiari畸形术后疗效评估也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脑血管循环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流动力学损害:与延迟性脑缺血及临床后果的关系
16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4期232-232,共1页
Ratsep等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连续55例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情况,以研究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流动力学损害在延迟性脑缺血和临床不良后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流动力学 延迟性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脉硬化诊断与经颅多普勒超声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庆春 傅贤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8期652-656,共5页
自Aaslid在1981年发明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超声科华扬教授和神经科黄一宁教授为代表的中国第一批学者将其引入我国也走过二十年的路程,TCD的临床价值在... 自Aaslid在1981年发明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超声科华扬教授和神经科黄一宁教授为代表的中国第一批学者将其引入我国也走过二十年的路程,TCD的临床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对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已经被写入美国和欧洲卒中指南,对脑血流中微栓子信号的识别也被写入欧洲卒中指南,对脑动脉自动调节功能研究的文章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国际医学杂志。但在我国,TCD依然被误读误解,王拥军教授心痛无比地比喻TCD在中国是一个被委屈的孩子。在协和医院每年举办的TCD学习班上,李舜伟教授和崔丽英教授总是语重心长地告诫学员,不要恣意解释血流速度增快或减慢的原因,不要随心所欲写报告,十个患者九个TCD异常这样的报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神经科医生也不需要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和门诊病人脑动脉痉挛这样的TCD报告。可喜的是,情况在逐渐改善,2004年9月27日上午,在第四届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上有了"脑血管超声论坛",TCD第一次向我国神经科医生展示了她的魅力。2D07年在上海召开的第十届全国神经科年会上也专门有TCD操作演示会,2008年在重庆召开的中国医师协会第三届神经内科医师大会上还举办了为期3d的TCD培训班,这说明神经科的医生已经越来越重视TCD的价值。《中国卒中杂志》从创刊号开始就是宣传TCD的一个窗口,本人的一篇用TCD进行微栓子监测的研究"大脑中动脉狭窄栓子起源部位微栓子信号特性"就非常荣幸地成为创刊号的第一篇文章。此次的TCD专刊,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介绍国内医生接触很少但国外已经开展很多的经颅彩色双功能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uplex sonography,TCCS),介绍大多数医生不了解的应用于科研领域的功能TCD,同时深入全面地综述TCD最重要的临床应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方面的进展,并从生理学物理学等方面科学地剖析普遍存在的TCD诊断脑动脉硬化问题,最后谈谈TCD诊断规范化问题。希望上述内容能使神经科医生对TCD有更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硬化 经颅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脑血管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立新 高山 +2 位作者 胡英环 刘昌伟 刘暴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8期608-612,共5页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scranial Doppler,TCD)术中监测研究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术中的脑血流变化和微栓子出现的规律。方法应用TCD监测18例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者CEA中各期的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scranial Doppler,TCD)术中监测研究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术中的脑血流变化和微栓子出现的规律。方法应用TCD监测18例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者CEA中各期的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artery,MCA)的脑血流和微栓子信号(microembolic signal,MES)。记录CEA各期MCA收缩期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搏动指数(pulsitility index,PI)及微栓子的数量。结果 (1)术中1例患者出现左眼动脉颞上支栓塞,其余患者无并发症。(2)释放期和缝合期MCA的PSV及PI较基线期明显升高(P<0.01)。44.4%(8/18)的患者阻断后PSV下降>60%。术中,77.8%(14/18)的患者采取了分流措施。释放颈内动脉后33.3%(6/18)的患者PSV升高100%以上。(3)100%的患者于手术中监测到MES。患者的总MES为11~150个,平均60±42个。栓子主要集中于分流期和释放期。结论 TCD作为一项无创、实时的监测工具能够广泛应用于CEA术中监测,及时地发现围手术期的各种血流变化及MES的产生,有效预测围手术期的卒中发生,优化术中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经颅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血流速度 微栓子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周瑛华 张贵涛 +2 位作者 周琪琳 马雅军 李淑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心血管外科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作为一种无创性、便捷的神经监测技术,可以实时反映脑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微栓子评价、指导脑保护措施制定,减少脑损伤的发生。本文综述TCD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 心血管外科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作为一种无创性、便捷的神经监测技术,可以实时反映脑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微栓子评价、指导脑保护措施制定,减少脑损伤的发生。本文综述TCD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以为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手术后并发症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昏迷危重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泳华 肖政辉 +5 位作者 祝益民 胥志跃 卢秀兰 陈鹏 姚小玲 熊平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94-897,共4页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昏迷患儿脑血流动力学的一般情况及变化趋势,以及了解脑血流动力学与颅内压之间的联系。方法以大脑中动脉(MCA)为靶血管,观察昏迷组及对照组患儿(其中56例昏迷患儿)脑血流变化;腰穿或应用甘露醇前后各...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昏迷患儿脑血流动力学的一般情况及变化趋势,以及了解脑血流动力学与颅内压之间的联系。方法以大脑中动脉(MCA)为靶血管,观察昏迷组及对照组患儿(其中56例昏迷患儿)脑血流变化;腰穿或应用甘露醇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昏迷患儿不同时期及不同昏迷程度时的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昏迷组收缩期峰流速(Vp)、平均血流速度(Vm)、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对照组;昏迷患儿在治疗前Vp、Vm、PI、RI均高于治疗后;患儿在腰穿前大脑中动脉Vp、Vm、PI、RI均高于腰穿后;甘露醇使用前Vp、Vm、PI、RI均高于其使用后;Glasgow评分分值低者Vp、舒张期流速(Vd)、Vm偏低,而RI、PI偏高。结论昏迷患儿的脑血流动力学异于正常,TCD可反映颅内脑血流灌注情况,脑血流动力参数可随颅内压而变;因此TCD有助于判断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昏迷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