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1
作者 胡汝锐 康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68,共5页
目的 探究经颅微电流刺激(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CES)对于睡眠潜伏期大于50 min以上人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失眠的非药物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该研究为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于2023年6月至2024年8月在北京10个社区... 目的 探究经颅微电流刺激(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CES)对于睡眠潜伏期大于50 min以上人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失眠的非药物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该研究为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于2023年6月至2024年8月在北京10个社区招募失眠患者,纳入睡眠潜伏期(sleep onset latency,SOL)大于50 min、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11分、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量表得分>7分的患者。以11随机分组。试验组每日使用CES治疗仪,每次干预时间为15 min,时长14 d;对照组佩戴无电流刺激的同款治疗仪。使用期间监测患者的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长、浅睡眠时长、深睡眠时长、快速动眼睡眠时长及觉醒次数,并在干预第7天、第14天、第4周后,进行PSQI和ISI量表评估,研究CES治疗的有效性。结果 最终完成研究的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42例,中位年龄38.2岁,中位SOL 84.7 min、PSQI评分14分、ISI评分19分。经过2周的干预,试验组SOL平均减少18.7 min,对照组减少2.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SQI评分减少3.4分,对照组减少2.9分(P=0.53);试验组ISI评分减少5.6分,对照组减少6.6分(P=0.51)。两组均未报道不良事件。结论 经颅微电流刺激可有效缩短失眠患者的入睡潜伏期,安全性高,但在主观睡眠体验改善上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经颅微电流刺激 非药物治疗 睡眠潜伏期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可调经颅微电流刺激仪的研制和基于脑电的效果评测 被引量:5
2
作者 杨虎 汪毓铎 +2 位作者 陈新华 殷胜勇 巫彤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4-719,共6页
经颅微电流刺激已被广泛用于改善和治疗焦虑、抑郁和失眠等不适应症。研制一种波形、脉宽、重复频率和强度等多参数可调的经颅微电流刺激仪。在设备开发中,为避免个体头部阻抗差异导致的刺激电流强度变化,利用恒流模块实现相同强度的脑... 经颅微电流刺激已被广泛用于改善和治疗焦虑、抑郁和失眠等不适应症。研制一种波形、脉宽、重复频率和强度等多参数可调的经颅微电流刺激仪。在设备开发中,为避免个体头部阻抗差异导致的刺激电流强度变化,利用恒流模块实现相同强度的脑部刺激电流。为评估刺激效果,招募20个志愿者进行实际测试。通过脑电频谱分析和双因素重复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刺激波形在刺激前后的脑电α频段频谱含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α频段频谱含量在刺激参数和刺激前后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显著(P<0.01),4种波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正弦波)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效提升α频段频谱含量,且正弦波刺激能显著提高EEGα频段的频谱含量(功率谱占比提高20%以上),由此证明设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微电流刺激 脑电 Α波 恒流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微电流刺激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6
3
作者 史昊楠 谢瑛 +2 位作者 桂沛君 张勃 陈宸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微电流刺激(CES)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至2019年在本院住院的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0)。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无促认知药物);治疗组增加CES治... 目的探讨经颅微电流刺激(CES)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至2019年在本院住院的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0)。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无促认知药物);治疗组增加CES治疗,共8周。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由两人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单盲评定。对照组于8周后予免费CES治疗。结果MoCA评分时间主效应显著(F=5.603,P=0.007),组间主效应不显著(F=2.160,P=0.150),交互效应显著(F=9.160,P<0.00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MBI时间主效应(F=0.322,P=0.726)、组间主效应(F=0.009,P=0.925)和交互效应(F=0.322,P=0.726)均不显著。CES干预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CES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可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轻度认知障碍 经颅微电流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较大电流的经颅微电流刺激对疼痛以及情感的调控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春梅 王培培 +1 位作者 王静 陈昭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09-113,117,共6页
目的:探讨较大电流强度的经颅微电流刺激(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CES)的疗效。方法:随机给予15名健康男性受试相隔一周的CES真刺激(0.3 m A、20 min)和假刺激(0.3 m A、30 s),测量作用前后的血压、心率,并且让受试者填写口头... 目的:探讨较大电流强度的经颅微电流刺激(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CES)的疗效。方法:随机给予15名健康男性受试相隔一周的CES真刺激(0.3 m A、20 min)和假刺激(0.3 m A、30 s),测量作用前后的血压、心率,并且让受试者填写口头评分量表、状态焦虑量表、特质焦虑量表、恐惧调查量表-Ⅱ。结果:CES真刺激后受试者的心率减慢(P<0.05),收缩压升高(P<0.05),状态焦虑(P<0.05)、恐惧和疼痛程度均降低(P<0.05)。然而CES假刺激后被试者的恐惧程度也降低了(P<0.05)。结论:CES对改善精神状况和疼痛水平有一定的疗效,它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技术应用于临床病人,以减小药物的副作用和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微电流刺激(CES) 健康男性青年 实验性疼痛 情感量表 疼痛评分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微电流刺激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方家星 杨杰 +3 位作者 陶明姝 刘容光 刘鹤 曹君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42-1246,共5页
目的探索经颅微电流刺激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干预组在术前2 d、术前1 d、手术等待区、术后1 d、术后3 d进行5次20 min经颅微电流刺激,对... 目的探索经颅微电流刺激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干预组在术前2 d、术前1 d、手术等待区、术后1 d、术后3 d进行5次20 min经颅微电流刺激,对照组给予同时间点的5次20 min假刺激。在术前2 d(T_(1))、手术等待区(T_(2))、术后1 d(T_(3))、术后3 d(T_(4))、术后7 d(T_(5))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阿森斯失眠量表评估患者焦虑和睡眠情况,记录术中情况、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前基线水平、术中情况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_(2)、T_(3)、T_(4)、T_(5),干预组较对照组有更低的焦虑和失眠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微电流刺激对改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有积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睡眠,该技术为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抗焦虑和改善睡眠等非药物干预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微电流刺激 乳腺癌 围术期 焦虑 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