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道三维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导致的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8
1
作者 高晓艳 张玲 张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98-1601,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导致的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本院就诊,行阴道超声检查的480例有剖宫产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发现存在切口憩室,则测量并记录其深...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导致的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本院就诊,行阴道超声检查的480例有剖宫产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发现存在切口憩室,则测量并记录其深度、长度、宽度及憩室前方残存肌层厚度,描述憩室的形状,经三维处理计算憩室容积大小,同时在整个系统回顾中对患者阴道出血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结果:480例患者中,118例发现有切口憩室声像,70例呈三角形,33例呈半圆形,15例其他形状,其中56例伴有子宫异常出血与憩室的容积及深度明显相关,同时月经量PBAC评分值高者,伴有子宫异常出血的概率越大,而出血与憩室的形状、长度、宽度无相关;憩室体积OR值(OR=15.809)最大,是判断子宫切口憩室导致子宫异常出血的最主要因素。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能方便、快捷、准确地诊断由切口憩室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对指导临床用药及手术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三维超声 子宫切口憩室 剖宫产 子宫异常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估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谢梦 张旭垠 周毓青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3D-CPA)定量检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SP)种植处微循环血管参数并评价其对该疾病诊疗的价值。方法:选择甲氨蝶呤子宫动脉栓塞化疗(简称栓塞化疗)后行人工流产的胚囊型CSP的患者38例,使用经阴道... 目的:应用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3D-CPA)定量检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SP)种植处微循环血管参数并评价其对该疾病诊疗的价值。方法:选择甲氨蝶呤子宫动脉栓塞化疗(简称栓塞化疗)后行人工流产的胚囊型CSP的患者38例,使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3D-CPA对患者进行检查并测量病变部位栓塞化疗术前及术后1周相应的血管参数,包括: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分析栓塞化疗术前VI、FI、VFI与患者血β-HCG值及PI、RI的关系。按刮宫时出血量≤100ml与>100ml分组并比较栓塞化疗术前检查时血管参数。结果:①栓塞化疗术前的VI值与血β-HCG值呈正相关(r=0.952,P<0.01),术前VI、FI、VFI与RI呈负相关(r=-0.456,r=-0.324,r=-0.298;P<0.05);②栓塞化疗术后的VI值(6.564±2.089)明显低于栓塞化疗前(11.223±2.865)(P<0.01);③刮宫术中出血量>100ml的患者栓塞化疗前的VI值(14.506±2.897)明显大于出血量≤100ml的患者VI值(8.989±2.324)(P<0.01)。结论:运用3D-CPA定量检测CSP微循环参数,其中VI值为较有价值的指标,结合其他辅助检查可为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 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 血管形成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途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44例比较分析 被引量:51
3
作者 林莉 赵旭东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90-692,共3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途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SP)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及泰安市中心医院共收治经临床以及术后病理证实的CSP患者44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不同途径... 目的:探讨3种不同途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SP)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及泰安市中心医院共收治经临床以及术后病理证实的CSP患者44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不同途径分为经腹组(13例)、经阴道组(17例)、经腹联合经阴道组(14例),比较3组的诊断准确率和误诊率,以及误诊导致的误治情况。结果:1经腹组诊断准确8例(61.5%),误诊5例(38.5%);经阴道组诊断准确13例(76.5%),误诊4例(23.5%),经腹联合经阴道组诊断准确13例(92.9%),误诊1例(7.1%)。210例误诊患者中,经腹组误诊为稽留流产的3例患者以及经阴道组误诊为稽留流产的1例患者口服戊酸雌二醇后行负压吸引术时发生大出血,其中3例术后给予纱条填塞宫腔压迫方止血,另1例因出血难以控制中转开腹行局部病灶切除术加子宫修补术。经腹组误诊为宫颈妊娠的2例患者,经阴道组误诊为宫颈妊娠的3例患者以及经腹部联合阴道组误诊为宫颈妊娠的1例患者均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并动脉内注射甲氨蝶呤,然后行负压吸引术,方治疗成功。结论:经腹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较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而误诊率最低,推荐临床上选择经腹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诊断CSP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腹部 经阴道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女性盆膈裂孔影响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静 龚国芸 +3 位作者 黄晴 练丹 李柳兰 邱洪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03-707,共5页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分析妊娠晚期女性盆膈裂孔(pelvic hiatus,PH)的形态结构。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出院的剖宫产与经阴道分娩产妇各50例,分别列为剖宫产组与经阴道分娩组,进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并选择同期妇科疾...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分析妊娠晚期女性盆膈裂孔(pelvic hiatus,PH)的形态结构。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出院的剖宫产与经阴道分娩产妇各50例,分别列为剖宫产组与经阴道分娩组,进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并选择同期妇科疾病体检的未育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正常PH与分娩后PH超声学表现,比较两种不同分娩方式不同时间PH左右径、前后径及面积的变化特征。结果:(1)对照组PH形态:呈"菱形",裂隙样结构;剖宫产组产妇分娩后PH与对照组形态一致24例(48),其余26例PH形态呈"类椭圆形"。经阴道分娩组PH与对照组形态一致0例,均呈"类椭圆形",超声影像提示PH内结构模糊,回声紊乱;(2)剖宫产组、经阴道分娩组产前静息状态、缩肛运动、瓦氏动作时PH左右径、前后径与面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组产后6周、3个月较明显产前缩小(P<0.05),经阴道分娩组产后三种状态下PH左右径、前后径与面积显著增大,3个月后减小,但均大于产前、对照组及剖宫产组(P<0.05),3个月后缩肛运动、瓦氏动作时PH左右径、前后径与面积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可清晰观察女性盆底结构,2种分娩方式均对女性PH具有影响,其中经阴道分娩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三维超声 剖宫产分娩 经阴道分娩 盆膈裂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诊治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价值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滢 王晶 +1 位作者 杨赛花 童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3,27,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4年8月阴道彩色超声提示Ⅰ型CSP 173例,其中A组83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24 h行宫腔镜检查联合清宫术;B组90...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4年8月阴道彩色超声提示Ⅰ型CSP 173例,其中A组83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24 h行宫腔镜检查联合清宫术;B组90例行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直视下切除妊娠组织并电凝止血。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宫腔镜检查证实为Ⅰ型CSP 148例,阴道彩色超声阳性符合率为85.5%(148/173),假阳性率14.5%(25/173)。A组术中出血量(30.0±14.9)ml,显著多于B组(17.2±9.1)ml(t=6.362,P=0.000);A组住院费用(12 046.4±984.8)元,显著多于B组(6511.3±826.5)元(t=37.137,P=0.000);A组住院时间(5.6±0.9)d,显著长于B组(5.0±0.9)d(t=4.052,P=0.000);A组盆腔疼痛和子宫穿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χ2=6.860,P=0.009;Fisher检验,P=0.024)。2组血β-h CG降至正常时间无统计学差异[(21.8±4.8)d vs.(20.9±4.9)d,t=1.127,P=0.261]。结论与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相比,宫腔镜直视下切除妊娠组织处理Ⅰ型CSP术中出血量少,住院费用低,是治疗Ⅰ型CSP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宫腔镜 经阴道彩色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陈竺 谭廷廷 +7 位作者 孙秋蕾 池睿 管雪 熊希 罗莉 高春燕 陈正琼 应德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后形成混合性包块的经阴道彩色超声影像学特征,为评估CSP严重程度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经导管双侧UAE联合清宫术治疗...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后形成混合性包块的经阴道彩色超声影像学特征,为评估CSP严重程度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经导管双侧UAE联合清宫术治疗的182例CSP患者临床和经阴道彩色超声影像学资料。根据治疗后瘢痕部位是否出现混合性包块分为瘢痕部位形成混合性包块组和未形成包块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和经阴道彩色超声影像学特征。结果 UAE联合清宫术治疗后128例(70.3%)患者痊愈(未形成包块),54例(29.7%)形成混合性包块,其中7例再次接受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孕龄、术前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胎心、孕囊周围血流分级、妊娠包块最大径线、孕囊类型、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囊周围血流分级Ⅲ级、有胎心、妊娠包块最大径线>25 mm、子宫下段肌层厚度<1.5 mm是CSP治疗后形成混合性包块的危险因素。结论孕囊周围血流分级Ⅲ级、有胎心、妊娠包块最大径线>25 mm、子宫下段肌层厚度<1.5 mm均为影响CSP患者UAE治疗效果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经阴道彩色超声 子宫动脉栓塞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