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过程中的财务管理 被引量:2
1
作者 郑晓峰 《经济与管理》 2004年第5期61-62,共2页
在当前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向经营性文化企业单位的历史性的转变背景下,经营性文化单位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资金运作形式以及日常监控手段显然已不合事宜,本文针对转制过程中,以财务管理工作如何适应文化体制改革为重点,从四个方面论述... 在当前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向经营性文化企业单位的历史性的转变背景下,经营性文化单位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资金运作形式以及日常监控手段显然已不合事宜,本文针对转制过程中,以财务管理工作如何适应文化体制改革为重点,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经营性文化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即财务管理理念上的更新;全面清产核资;资金集中管理应是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过程中财务管理的重心;推进财务业务管理一体化,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管理 经营性文化单位 转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后的税收问题
2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8-78,共1页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现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税收政策问题规定如下:
关键词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 税收问题 转制 文化产业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 改革试点 文化体制 政策问题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制改革的若干对策
3
作者 卢学晖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60,共6页
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制改革关系到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全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改革意义。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制改革经历一个渐进的历史进程,取得了卓越的实践绩效,但是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制改革过程中存在... 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制改革关系到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全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改革意义。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制改革经历一个渐进的历史进程,取得了卓越的实践绩效,但是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困难,包括利益障碍、观念障碍、策略模糊、存在复杂性、制度短缺等等,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政策制定、规范审计评估、分类进行转制、健全管理制度等策略深化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转制改革 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 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 地方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繁荣和发展为中心 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家正 《人民论坛》 2005年第5期6-9,共4页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克服旧体制的弊端,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长远的制度保障。■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点,...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克服旧体制的弊端,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长远的制度保障。■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点,是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制。通过改革,培育市场主体,发展文化产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同时进一步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围绕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中心,坚持“两手抓、两加强”,一手抓文化公益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抓文化产业,发挥市场机制对文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体制改革 繁荣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经营性文化单位 文化企事业单位 生产经营机制 文化管理体制 内部机制改革 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公益事业 文化资源配置 文化产业 文化生产力 党委领导 行业自律 文化产品 依法运营 制度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文化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报刊业二次改革新期待
5
作者 本刊记者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4,共6页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可以看出,文化体制改革仍是我国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从2003年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开始至今已走过了10个年头。据有关报告显示,到目前为止已经有百分之八九十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完成了改制任务,报刊作为文化...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可以看出,文化体制改革仍是我国体制改革的一大亮点,从2003年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开始至今已走过了10个年头。据有关报告显示,到目前为止已经有百分之八九十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完成了改制任务,报刊作为文化单位之一,也基本完成了改制。有人甚至惊讶,没有想到这项改革推进的力度这么大,变化这么快,而社会波动这么小。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场改革中的主人公,到底经过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担心、惊喜,还是忐忑?遇到了哪些瓶颈、取得了哪些突破、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哪些教训值得总结,还有哪些成绩值得抒写?这段前无古人的创举,无论艰难还是曲折,都值得记录。当然,10年的体制改革中,管理机制还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活力还没有完全激发出来,因此,按照十八大精神,让文化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文化创造的活力持续迸发,文化企业的二次改革将会有更多期待。报刊业与其他出版单位一样,也将重新起航,投入二次改革。报刊业的二次改革将如何走,未来报刊业是否会有大的改观?正在航船上的一线专家将为我们深入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刊业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 文化创造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 文化体制改革 期待 革新 文化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的规定
6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8-79,共2页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现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问题规定如下:
关键词 文化产业发展 改革试点 文化体制 税收政策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 国务院办公厅 政策问题 企业 印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公有资本介入广播电视行业的规制及路径
7
作者 程静薇 商建辉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6期46-52,共7页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不断深入,非公有资本将进一步渗透到该领域,成为推动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依据现行相关规定,非公有资本可以介入到广播电视业的影视内容制作与发行、频道频率运营、数字电视...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不断深入,非公有资本将进一步渗透到该领域,成为推动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依据现行相关规定,非公有资本可以介入到广播电视业的影视内容制作与发行、频道频率运营、数字电视运营以及新媒体产业运营等领域。现阶段,非公有资本进入广播电视行业还存在一定的障碍。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扶持保障政策,社会制作机构应建立行业协会,同时拓宽播出渠道、创新盈利模式,共同推进广播电视产业的社会化分工、专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经营性文化单位 非公有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会计内部控制 发挥财务管理作用 被引量:30
8
作者 苏艳丽 《会计之友》 2004年第7期57-58,共2页
本文就企事业单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及加强会计企业内部控制,发挥财务管理作用作一探讨。
关键词 内部会计控制 财务管理 企业管理 内部审计 经营性文化单位 会计核算 中国 接力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吹风
9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4-4,共1页
在转企改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成为真正的企业法人,做到可核查、不可逆,坚决杜绝出现行政事业性质的"翻牌公司"。要在转企改制的基础上,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在转企改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成为真正的企业法人,做到可核查、不可逆,坚决杜绝出现行政事业性质的"翻牌公司"。要在转企改制的基础上,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并把改革和改组结合起来,盘活国有文化资产,以资本为纽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兼并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打造一批有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文化资产 经营性文化单位 高层 现代企业制度 法人治理结构 现代产权制度 股份制改造 低成本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吹风
10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4-4,共1页
要着眼提高文化宏观管理能力、增强文化市场主体竞争力,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探索健全国有文化资产... 要着眼提高文化宏观管理能力、增强文化市场主体竞争力,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探索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加强文化传播能力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性文化单位 高层 现代企业制度 文化市场体系 事业单位改革 资产管理体制 服务均等化 专业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媒企业成长的生态学分析——以湖北知音传媒集团为例
11
作者 陈瑞群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3-38,共6页
一、引言2003年年底,国务院颁布《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拉开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幕。继全国经营性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之后,非时政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也在加紧进行。在2009年8月召开的中... 一、引言2003年年底,国务院颁布《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拉开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幕。继全国经营性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之后,非时政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也在加紧进行。在2009年8月召开的中国报业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表示,要加快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体制改革,实现转企改制。2011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成长 传媒集团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 文化体制改革 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 中共中央办公厅 知音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出版传媒企业特殊管理股制度试行探析
12
作者 程柯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3-16,共4页
构造新型国有传媒企业股权结构和治理机制既是国有传媒企业运营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多年来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 构造新型国有传媒企业股权结构和治理机制既是国有传媒企业运营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多年来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明确提出,对按规定转制的重要国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2014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14〕15号,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要求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试点。特殊管理股制度是国家意识形态管理方式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对于国有出版传媒企业而言,尚属于新生事物。因此,在新一轮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探讨国有出版传媒企业特殊管理股制度的特殊特性、理论基础、现实背景与行权依据,分析其优势作用、适用条件等系列问题,既具有理论研究价值,亦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体制改革 传媒企业 制度创新 管理股 出版 文化体制改革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 运营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